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4593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

(最新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教案,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大学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教案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lessonplan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plans,juniorhighschoollessonplans,highschoollessonplans,universitylessonplans,otherlessonplans,etc.Ifyouwanttolearnabouttheformatandwritingofdifferentlessonplans,staytuned!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

  作为一名物理八年级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吗?

它能帮助你的物理教育任务顺利开展,并对你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帮助。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下面本店铺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1

  【重点难点分析】

  知道长度的单位,对于长度的进率的指数表示是一个难点,但是不宜要求过高,以形成新的难点.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并对使用的正确和错误能有正确的判断.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能在准确值的基础上估测一位,误差是难点,讲解时不宜过深.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动画或图片,条件一般的学校可以观察课本上的1-1和1-2,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要注意联系实际:

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新授课:

测量和长度的单位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可以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介绍长度的单位.

  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念,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

  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3,新授课: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学生可以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或者观察课本上的1-5、1-6、1-7图,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

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学生应当讨论不按照正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记录结果时,要注明单位,并应当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

准确值是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0.2cm,所以木块的长度是:

2.2cm.

  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可以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可以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正确读数.教学中要注意养成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

  4,新授课:

误差

  对于"误差"的教学,仅仅把握三个问题:

什么是误差,误差是怎么产生的;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得出.

  由于估读的数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异,一些环境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误差,所以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而错误是测量上的方法错误,可以在测量中改正的,这是二者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查阅关于长度的一些单位

  【活动的组织】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指导】

  1、提供关于长度的一些学史资料

  2、不同国家中关于长度的不同单位

  3、长度的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换算关系

  【评价】

  1、资料来源的丰富程度

  2、内容的祥实程度

  3、资料本身的丰富程度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2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

  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过程与方法

  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

  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

  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

  1、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用具

  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表、录音机

  4.标签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归纳、对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

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163。

小刚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

163厘米或1米63)

  讲解:

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

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二)进行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3m;1dm=10-1m;

  25px=10-2m;1mm=10-3m;

  1μm=10-6m;1nm=10-9m。

  例如:

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30km(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1.5m—1.7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25px。

  2、长度的估测

  问题1:

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2:

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

  3、长度的测量

  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展示:

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精度高)、螺旋测微器(精度高)等]。

  介绍: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活动1:

(1人一组):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填入表格中)。

(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点问题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价。

  活动2:

(两人一组):

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教师巡视,并对同学进行指导。

  介绍:

国际乒联为了我们限制我们中国乒乓球选手,同时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动在全世界更好地开展,把乒乓球的直径从原来的38mm提高到40mm(即所谓的小球改大球),把乒乓球比赛从原来的一局21分制改为现在的一局11分制。

但在刚结束的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表现依然锐不可挡,取得男双、女单、女双三块金牌。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法:

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练习法:

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像机及资料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

  •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

  •战争题材电视片中立体战的片断

  [师]刚才的画面中,同学们看到了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的乌龟、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空中沿直线飞行的飞机?

?

结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生](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

  [生]它们运动的路线都是直的.

  [生]它们都在做机械运动.

  [师]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

  [生]有.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爬.

  [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师]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1.速度

  

(1)概念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m决赛的盛况.

  [放录像]

  •学校田径运动会100m决赛

  [师]在一片欢呼声中,100m决赛的冠军产生了.同样是跑100m的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都是百米运动员,他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用的时间短,他运动得就快.

  [生]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大家接着观看另一场精彩的比赛片断

  [放录像]

  •24届奥运会万米赛片断

  [师]比赛还在进行中,怎样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看看他们谁跑在最前面,跑在最前面的人跑的路程最长,而时间一样.

  [生]在相等的时间内,跑的路程长的运动员运动得快.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继续关注下面的问题.

  学校百米赛冠军的成绩是12s,24届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生]根据前面的方法,可以比较他们一段相同路程内的时间或比较他们一段相同时间内的路程.

  [生]可以比较他们在1s内运动的路程.

  [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他们在1s内的路程.

  一名同学板演

  学生演算、教师巡视.

  100m=8.33m/s12s

  10000m万米冠军:

=5.95m/s1680s百米冠军:

  [师]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elocity)表示.同学们刚才求出的就是两名运动员各自的速度.速度等于什么呢?

  [生]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生]刚才计算的是1s内运动员跑的路程,所以说速度等于1s内的路程.

  [师]能不能分别计算出两名运动员在1min内、1h内跑过的路程,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可以.

  [师]“1s、1min、1h”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板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肯定已经注意到,每一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物理学上,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速度用“v”表示.如果一个运动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

  路程是“s”,那么这个运动物体的速度该如何表示呢?

请大家写出速度的表示式.

  [生]v=st

  [师]这就是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即速度的公式.

  (3)单位

  [师]同学们可以由速度的公式,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讨论一下速度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生]根据速度的公式可以看出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组成.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m),时间的单位用秒(s),速度的单位就是米(m)除以秒(s).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国际单位制中:

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写成米/秒(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所以.米/秒(m/s)就读作“米每秒”.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4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回忆再现初步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

  2、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3、知道参照物.

  4、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

  5、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回忆再现的方法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

  2、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认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运动的结果会不相同.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研究问题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想象、讨论等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学知识.

  2、通过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这一观点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一、机械运动

  探究:

什么是机械运动呢?

  1.春天,风筝在空中迎风摆动;2,夏天,蚊虫在灯下飞舞;3.秋天,落叶纷纷飘落;

  4.冬天,雪花漫天飘洒;5.昨天,“神舟五号”飞船腾空而起;

  6.今天,你上学的路上,路旁的树木不断被甩在身后

  7.此时,钟表的秒针在不停地“走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运动(如心脏在跳动,血液在流动),仔细体会与比较上面列举的物体运动的例子,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想想议议

  宇宙及自然界中关于机械运动的例子还有许多;同学们通过思考、讨论可以多找一些例子,提出来发表让大家共享:

①流星划过夜空②小鸟在空中飞行③河水在不停地流动④稻穗在随风起伏⑤房屋、树木随地球一起运动。

这些都是机械运动吗?

  二、参照物

  1.探究

  提出问题:

如何恰当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猜想和假说:

(1)要选择一个物体做标准,对照要研究的物体和选择的标准物体相对位置是否变化后再做出判断.

  

(2)很简单,用眼睛看看动不动就行了。

  进行实验:

(1)两名同学乘坐公交车,一名同学盯着另一辆车上的某乘客,另一名同学盯着站牌,此时另一辆车开动,两同学乘坐的汽车未开动,请两同学说出自己乘坐的汽车的运动状态.

  

(2)乘坐观光电梯时,眼睛看地板和看外面的景物对自己运动状态的描述分别是怎样的?

  2.参照物该怎样选择?

  想想议议

  每个同学都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如:

夜间趁着月光走路时,要描述影子的运动情况,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影子在动;若以人为参照物,

  影子是静止的。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第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我们就说第一个物体是静止的.对于同一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标准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例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李明和王红晚餐后并肩散步,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他们两位都是运动的,若以李明为参照物,王红是静止的;树木、房子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若以行驶的车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四、相对静止

  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例如,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于相对静止.

  天气预报与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有密切联系.经验丰富的气象预报员会根据卫星云图结合其运动速度准确判断冷空气在什么时候到达什么地区造成大风降温或冷暖空气,什么时候在什么地区上空交汇形成雨雪天气等等,提醒人们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5

  知识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能力目标:

  1,观察和实验能力:

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应用能力:

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2,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材分析

  学生要先观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应当让学生养成好的测量习惯,使用测量仪器前应当观察清楚.教材对减小误差没有做过多的要求,没有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时,只注意要在记录结果时,估计一位,并注明单位.

  测量细铜丝时,要强调紧密缠绕,测量的长度值除以圈数,就是细铜丝的直径.测量硬币的直径时,要求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

  主要使学生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并强调实验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

  教法建议

  本节为学生第一次动手实验的课程,应当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做实验一般应注意的问题,养成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记录结果时,应当尊重实际,不能随便改动数据,对于结果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节实验:

用刻度尺测长度

  【课题】实验:

用刻度尺测长度

  【重点难点分析】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

  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

  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应当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

  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应当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应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

  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应当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帮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动画来展示,也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有时间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测量地图上的一段铁路的长度等,介绍替带法等.

  3,实验表格设计(单位:

cm)

  作业本长作业本宽课本长课本宽线圈长度线圈圈数细铜丝的直径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观察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辅导】

  1、关于测量工具的历史

  2、各种类型的测量工具

  3、测量工具的特点

  4、来源提供:

图书馆、网络等

  【评价】

  1、自我评价

  2、根据来源的丰富性和资料的丰富性评判

  3、自我学习的过程评价

  八年级物理教育方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