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4864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9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docx

第07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

.

第七章痘病毒科(Poxviridae)

一、概述三、早、晚期转录

二、痘病毒基因组结构四、痘病毒的繁殖

(一)DNA末端的发夹结构五、重组痘苗病毒

(二)DNA末端的倒置重复序列

(一)重组痘苗病毒的基本原理

(三)痘病毒基因组的保守区与变异区

(二)进行重组痘苗病毒必要条件

(四)我国痘苗病毒天坛株DNA结构的基本特征(三)几种可能的重组痘苗病毒活疫苗

(五)痘病毒基因变异株(四)重组痘苗病毒表达活性多肽

(六)痘病毒基因组的多肽编码区主要参考文献

(七)痘苗病毒基因组表达调节的特点

概述一、痘病毒科是一大群长方形或卵圆形病毒,长方形粒子长220~450nm,宽140~260nm,厚140~260nm。

卵圆形粒子长250~300nm,直径160~190nm。

病毒粒子由1个核心、2个侧体和2层脂质外膜组成,是动物病毒中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病毒。

痘病毒在宿主细胞的胞浆内增殖,这在DNA病毒是独特的。

根据病毒的特征、自然宿主和特异性抗原,痘病毒分为两个亚科,即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和昆虫痘病毒亚科。

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包括正痘病毒属、禽痘病毒属、羊痘病毒属、兔痘病毒属()、猪痘病毒属、副痘病毒属、

软疣痘病毒属和牙塔病毒属等8个属。

昆虫痘病毒亚科则只含昆虫痘病毒A、B、C3个亚属。

各属内的成员可发生遗传性重组,各属间的成员则可发生非遗传性复活。

目前仍有一些未定属的痘病毒(表7-1)。

表7-1痘病毒科分类

(Chordopoxrinae)一、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Orthopoxvirus)

正痘病毒属1.(Variolavirus)天花病毒牛痘病毒(Cowpoxvirus)

(Rabbitpoxvirus)(Vacciniavirus)兔痘病毒痘苗病毒(Infectiousectromeliavirus)

小鼠传染性脱脚病病毒(Camelpoxvirus)骆驼痘病毒水牛痘病毒(Buffalopoxvirus)

(Monkeypoxvirus)猴痘病毒马痘病毒(Horsepoxvirus)

(Avipoxvirus)

2.禽痘病毒属(Pigeonpoxvirus)鸽痘病毒鸡痘病毒(Fowlpoxvirus)

(Canarypoxvirus)

(Turkeypoxvirus)火鸡痘病毒金丝雀痘病毒1/34

.

麻雀痘病毒(Sparrowpoxvirus)燕八哥痘病毒(Starlingpoxvirus)

鹌鹑痘病毒(Quailpoxvirus)雪鸡痘病毒(Juncopoxvirus)

3.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

绵羊痘病毒(Sheeppoxvirus)山羊痘病毒(Goatpoxvirus)

疙瘩皮肤病病毒(Lumpyskindiseasevirus)

4.兔痘病毒属(Leporipoxvirus)

粘液瘤病毒(Myxomavirus)兔纤维瘤病毒(Rabbitfibromavirus)

野兔纤维瘤病毒(Harefibromavirus)松鼠纤维瘤病毒(Squirrelfibromavirus)

5.猪痘病毒属(Suipoxvirus)猪痘病毒(Swinepoxvirus)

6.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

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Orfvirus)假牛痘病毒(Pseudocowpoxvirus)

牛脓疱性口炎病毒(Bovinepustularstomatitisvirus)

新西兰红鹿副痘病毒(ParapoxvirusofreddeerinNewZealand)

7.软疣痘病毒属(Molluscipoxvirus)

人传染性软疣病毒(Malluscumcontagiosumvirus)

8.牙塔痘病毒属

牙巴猴肿瘤痘病毒(Yabamonkeytumorvirus)塔那痘病毒(Tanapoxvirus)

二、昆虫痘病毒亚科(Entomopoxvirinae)

昆虫痘病毒A属蛴螬(鞘翅目)昆虫痘病毒等昆虫痘病毒

昆虫痘病毒B属摩氏蛾(鳞翅目)昆虫痘病毒等昆虫痘病毒

昆虫痘病毒C属淡黄摇蚊(双翅目)昆虫痘病毒等昆虫痘病毒

至严重的致痘病毒引起人与多种动物包括禽类的疾病——由持续较长时间的轻症感染,

死性感染。

除犬和猫不发生痘病毒感染外。

几乎各种哺乳动物都有其各自的痘病毒,但某些痘病毒可以感染几种不同的动物。

形态结构1.)如副痘病毒或卵圆形(痘病毒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电镜下为大型长方形(如正痘病毒)和蛋白质组成颗粒。

中央为一个两面凹陷的核心,两个侧体分别位于凹陷内。

核心是由DNA的核蛋白复合体。

紧帖于核心周围的是一层栅栏状的核心膜。

核心和侧体一起,由脂蛋白性表面膜包围,其间充填着可溶性蛋白。

正痘病毒等的表面膜显示许多小杆状或小球状单位;外。

细胞外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0~20nm)副痘病毒等的表面膜上则有规律性缠绕的螺旋丝(7-1。

面还有一层来自细胞的囊膜,囊膜内含有病毒特异的蛋白质,见图

痘病毒的结构模式图7-1巯基乙醇进行处理,可使囊膜结构疏松,这可2-早期研究表明,提纯痘苗病毒粒子时用能是由于蛋白质二硫键被破坏的结果。

如再加入非离子化去垢剂,则外膜破坏,核心与其相处理,更可使侧体从核心上脱落下来。

加去氧)(如胰蛋白酶连的侧体释出。

如果再用蛋白酶20%DNA和胆酸钠、二硫苏糖醇和氯化钠于痘苗病毒的核心悬液中,可以使其破裂而释放出的蛋白质,以及包括许多溶解状态的酶类。

但羊痘病毒较小。

如禽痘病毒和兔痘病毒等的大小和形态结构基本相同,其它正痘病毒,

,×250nm400从昆虫痘病毒的形态差异较大。

Melolontha幼虫分离的昆虫痘病毒较大,直径为幼虫分离的从Amsacta只有单一侧体。

的球形结构,其表面有直径为22nm核心呈偏心肾形,痘病毒较小,具有珠状表面结构,核心致密,核心周围缠绕着层中等密度的物质,侧体不明显。

2/34

.

2.理化学特性

33病毒粒子的S20w约5000。

在庶糖中的浮密度为1.25g/cm,在氯化铯中约1.3g/cm,66痘苗病毒DNA的分子量为122×10,但鸡痘病毒的DNA分子量高达200×10。

这样大分子量的DNA,可以编码几百种蛋白质。

有关痘病毒的理化学特性的资料数据,主要来自痘苗病毒。

该病毒的高度提纯制品含有92%蛋白质、3.2%DNA、1.2%胆固醇、2.1%磷脂、1.7%中性脂肪、0.2%非核酸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的铜、核黄素和生物素。

但鸡痘病毒的含脂量高达病毒粒子干重的34%。

正痘病毒属和禽痘病毒属抗乙醚,副痘病毒属、羊痘病毒属和兔痘病毒属对乙醚敏感。

痘病毒的耐乙醚程度看来取决于其所含脂类是否为必需的脂质。

痘病毒的G+C含量甚低,只35%左右。

已知痘病毒含有70多种早期蛋白质和40多种晚期蛋白质,分子量由8kDa~250kDa不等,一部分为糖蛋白和磷蛋白。

应用非离子去垢剂和还原剂处理痘苗病毒粒子,可以使其外膜释出十几种主要多肽,如210kDa、110kDa、85kDa、42kDa、37kDa、21.5kDa、21kDa和20kDa,其中7种是糖蛋白。

37kDa为主要蛋白,非糖基化。

85kDa蛋白是血凝素-(hemagglutinin,HA),HA的痘苗病毒,其毒力显著降低。

42kDa蛋白为穿膜蛋白。

37kDa蛋白32kDa膜蛋白,此蛋白质能增强病毒对机体和宿主细胞

的感染力;14kDa膜蛋白,则促进病毒与细胞以及细胞与细胞间的融合。

糖蛋白对“胰蛋白酶消化”敏感,可能紧贴于病毒粒子表面之下,在用上述去垢剂和还原剂处理后,至少还有18种多肽不被释出,可能就是核心的结构蛋白,包括那些分子量和含量最多的多肽。

在病毒粒子核心中74kDa、62kDa、25kDa和11kDa4种蛋白质,约占核心重量的70%,其中11kDa和25kDa蛋白对RNA有很高的亲和性。

在病毒粒子核心中还有与核心DNA呈高度亲合性的60kDa、43kDa、28kDa、18kDa和14.5kDa5种蛋白质。

痘病毒能在室温下耐受干燥几个月。

于干燥条件下,可耐100℃5~10mins,但在潮湿条件下,60℃mins即可破坏之。

对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抵抗力,但50%酒精和0.01%KMnO1hrs内使其灭活。

于-70℃,可以存活

4多年。

保存于50%甘油中的痘病毒,可于0℃以下温度中存活3~4年。

3.增殖和培养

痘苗病毒粒子对细胞膜的吸附过程较快,50%以上的种入病毒可于接种后的15mins内吸附于细胞,且无方向性,可以发生横向或纵向吸附。

痘病毒虽然是DNA病毒,但它的整个增殖过程,全部在胞浆内进行。

并在20hrs内完成一个复制周期。

第一阶段,痘病毒粒子与细胞表面接触后,被细胞吞饮到吞饮泡内,在其中被水解酶系酶解,进行第一阶段脱壳(脱去外膜),使病毒的核心等释放入胞浆。

病毒粒子中存在有一整套用于自身增殖的酶,病毒脱去外膜后,在病毒RNA合成酶系作用下,占全病毒基因组近一半的拷贝被转录成早期mRNA。

在核心内由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早期转录因子(ETF)、帽加工酶、甲基化酶、终止因子、聚(A)酶和磷酸酶等协同作用下,合成早期mRNA并很快释放入细胞质,并开始早期蛋白质的翻译,早期蛋白质的合成在病毒感染1~4hrs内进行。

这种早期转录不受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的影响。

这些被翻译的70多种早期合成蛋白中的一些蛋白质作用于核心蛋白,进行第二阶段脱壳,使核蛋白和DNA相互分离。

第二阶段为痘病毒DNA的复制和结构蛋白大量合成阶段。

早期合成的蛋白中含有DNA聚合酶、胸苷激酶等与DNA复制相关的酶系。

病毒DNA复制开始于DNA从核心蛋白分离的第二阶段脱壳期。

由于DNA复制在病毒感染后2~5hrs开始,故在病毒感染后2~6hrs,在电镜下可见到胞浆内的“工厂区”。

DNA的复制开始后,大部分早期蛋白质合成将停止,转入晚期mRNA的转录、大量结构蛋白的合成、少量其它病毒蛋白及少量酶的合成。

早期和晚期mRNA含甲基化的末5'端,3'末端含有约100个腺苷酸残基。

结构蛋白的合成阶段,DNA复制自然终止。

但痘病毒的某些DNA复制发生于胞核,证明了细胞核在痘病毒增殖中的作用。

第三阶段为病毒粒子成熟阶段。

此阶段为多种合成成份组装成病毒粒子的过程。

其中一部分多肽,进行糖基化、磷酸基化或断裂等修饰。

超薄切片和电镜负染可3/34

.

以看到,成熟的病毒粒子核心为两层膜包裹了的DNA。

在“工厂区”内出现月牙状脂质双层膜结构,凸面上有一层短的针状体。

随后逐渐变为球形的闭合脂质双层膜,其中央腔内含有电子密度高的颗粒物质,最后出现清晰的核心和侧体,并且逐渐成熟。

可见在细胞质内装配的成熟痘病毒具有重新合成的脂质双层膜,但与细胞膜无关。

病毒粒子在出芽时仍可获得与感染细胞膜相关的脂质双层外膜,即囊膜。

但尚不清楚病毒粒子是如何离开“工厂区”,运动至细胞周边的。

除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以外,其它痘病毒易在其感染细胞内形成胞浆内包涵体。

包涵体内含有病毒粒子,又称原生小体。

现已清楚,只有一少部分病毒经出芽方式离开感染细胞,而大部分病毒粒子仍滞留在感染细胞内。

一个感染细胞可产生10000个病毒粒子。

利福平(rifampin)可阻断痘苗病毒外膜的形成和病毒粒子的聚集,而甲吲噻腙(methisazone)则阻断晚期蛋白质合成和病毒粒子的集聚。

大多数痘病毒易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并产生溃烂的病灶、痘斑或结节性病灶。

痘斑的形态和大小随病毒种类或毒株而不同。

天花病毒和粘液瘤病毒引起小而分散的灰白色痘斑(白痘)。

但痘苗病毒形成大而中心环死的痘斑,牛痘病毒和某些嗜神经性痘苗毒株产生中央出血性痘斑(红痘)。

兔纤维瘤病毒在绒毛尿囊膜上引起极微小的病变,甚至难用肉眼见到。

各种正痘病毒在鸡胚中生长的温度上界不同,例如猴痘病毒和鼠痘病毒为39℃,天花病毒为38.5℃,牛痘病毒为40℃,痘苗病毒和兔痘病毒为41℃。

这些差别常被用于各种正痘病毒的鉴别。

痘病毒易在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并常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或蚀斑。

经常用于病毒培养的细胞有牛肾、兔肾细胞、HeLa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等。

感染正痘病毒的细胞经常具有血细胞吸附作用。

4.血凝性

正痘病毒的囊膜表面和感染细胞膜表面有血凝素蛋白,因此能够凝集火鸡红细胞和某些品种的鸡的红细胞。

而禽痘病毒、羊痘病毒、兔痘病毒和副痘病毒均无血凝素蛋白。

血凝素是分子量为85kDa和68kDa的糖蛋白,它具有N和O连接的糖分子,而其它病毒糖蛋白只有N连接的糖分子。

85kDa蛋白产生于病毒感染早期,且分布于囊膜表面。

68kDa蛋白则出现在病毒感染晚期,可能来源于85kDa蛋白。

应用离心沉淀方法,可将血凝素由病毒粒子上分离下来。

血凝素为直径50~65nm的颗粒,可耐100

两种成分,可以再次重新组合成为具有活性的血凝素。

借助红细胞吸附试验,也可证明痘苗和天花病毒感染的细胞胞膜上存在血凝素。

已经吸附于红细胞上的血凝素不会自动由细胞上脱落下来。

给动物注射血凝素,可使其产生抗血凝素抗体。

疫苗接种的人和动物的血清中,也有这种抗体的存在。

但已证明血凝素抗体没有中和病毒作用。

二、痘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痘病毒基因组的长度差异较大,副痘病毒约130Kb,而禽痘病毒约300kb。

正痘病毒的基因组是一条双链DNA。

采用温和的DNA提取办法可以获得完整的无缺口的病毒DNA分子。

其长度的变化也较大,从兔痘病毒的120MD至牛痘病毒的145KDA,痘苗病毒本身的DNA长度也有变异,不同毒株为120~130MD,即180~200Kb。

其DNA无感染性。

正痘病毒属各成员的基因组有70%~90%的同源性。

正痘病毒基因组结构的特点如下:

(一)DNA末端的发夹结构

如图7—2A所示,痘病毒DNA链的末端有单链的发夹结构,即末端交叉连结。

由于这一结构,原始基因组和末端的酶切片段在碱或加热变性后很快可以复性。

存在这一发夹结构的证据是,如果不用单链特异性核酸酶处理,毒粒DNA对外切酶Ⅲ、末端转移酶、多核苷酸激酶、蛇毒磷酸二脂酶和脾磷酸二脂酶的活性有抵抗。

4/34

.

Baroudy等(1982)对痘病毒DNA末端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每一末端有104个核苷酸并不完全配对,存在两种形式,呈倒置互补,称为“反转”发夹结构(图7—2B),即使在合适的构形中,还有10个核苷酸不能配对。

图7—2痘苗病毒DNA的末端结构

A:

结构示意图;B:

两种“反转”发夹结构

(引自Joklik1985,McFaddenetal1983)

至于在DNA复制过程中,这一单链复制区的命运尚不清楚。

Pogo(1977)报道,在接种痘苗病毒后,这一交叉连结发夹结构在90mins内消失。

母株DNA发夹结构消失的时间相当于DNA合成开始的阶段。

在痘苗病毒接种后大约4~5hrs,DNA合成业已停止时,发夹结构才重新出现(Pogo1977,1979,1980)。

发夹结构的消失是由于在末端发夹单链区产生缺口还是在DNA的主体部分发生缺口,也尚未阐明。

Esteban等(1977)在电镜下研究痘苗病毒DNA复制中间体,发现逐渐增大的末端双链复制的泡状结构,提示在DNA复制的早期,末端发夹结构并未解开。

Forte等(1979)也观察到,在酵母DNA末端类似的复制结构,有完整的末端发夹。

目前,关于带有末端发夹结构的线状DNA的复制机理有3种模式(图7—3)。

(1)根据Cavalier-Smith末端回文模式(Cavalier-Smith1974)提出的Bateman模式(Bateman1975);DNA的合成以5'→3'方向前进,向右通过末端发夹,在靠近末端处引入两个位点特异性缺口(在B'/C‘连接处),产生的子分子具有开放的单链末端。

这种缺口的引入使之有可能进行自我退火和连接,从而形成具有完整发夹末端的子分子。

(2)Esteban模式(Estebanetal1977):

DNA的合成经RNA来起动,开始于发夹处或发夹附近,这样在末端就产生单链的裂口(a/a')。

同时,病毒诱导的单链特异性内切酶在单链裂口处造成缺口,末端的游离单链尾由于存在回文序列而能自我退火,最后经修复和连接,子分子的末端形成共价关闭的结构。

图7—3具有末端发夹结构的线状DNA复制模式示意图

A.Bateman模式;B.Esteban模式;C.McFadden和Morgan模式

(引自McFaddenetal1983)

(3)McFadden和Morgan模式(McFaddenetal1983):

DNA的合成开始与Bateman模式一样,从5'→3'端方向前进并通过发夹。

利用在发夹处经复制形成的回文序列,产生一种暂时性的十字形结构,这种十字形的构形相当于Hol-liday交叉中间物,从后者可以分离出具有完整发夹的子分子。

根据这一模式,有关的重组酶类必须参与。

(二)DNA末端的倒置重复序列

正痘病毒基因组具有较长的末端倒置重复序列(ITRs)。

不同成员的ITRs的长度也不一样,痘苗病毒、牛痘病毒和猴痘病毒的ITRs约有10kb长,而兔痘和鼠痘病毒则仅为其一半,天花病毒则十分短,小于小于2kb。

这种结构与腺病毒、疱疹病毒的ITRs相似,但后者短得多。

病毒的ITRs结构可能与其繁殖方式有关。

在ITRs的远侧端尚有串联的重复序列区,如图7—4所示。

紧接着“反转”发夹结构有一86核苷酸的区段NR1,依次跟随着:

⑴第1套串联重复序列(Set1),它由串联的重复序列单位所组成,在痘苗病毒则为AB两个单位,长约70bp,有13次重复;⑵NR2独特区,牛痘与痘苗病毒有77%的同源,其中有DdeI和AluI切点;⑶第二套串联重复序列(Set2),AB两个单位重复18次;⑷NR3独特区,在痘苗病毒Set2后1800bp处有SalI切点;在牛痘病毒Set2后269bp处有SalI切点。

牛痘病毒与痘苗病毒的重复单位十分相近,但其排列不同(Joklik1985)。

此外,痘苗病毒Lister株和兔痘病毒DNA的末端串联重复区也相似或相同(Witleketal1980)。

倒置末端重复区内的串联重复区的生理作用,可能是加速单链DNA的自我退火而形成环状结构。

另外,在倒置末端重复区内还编码早期蛋白(详见下节)。

图7—4痘苗病毒WR株与牛痘病毒BR株的末端串联重复序列区段

5/34

.

(引自Joklik1985)

不转录的、周期性的、或长或短的高度重复序列是真核基因的共同特征(Donehoweretal

1979)。

这种重复序列可能无特异性功能,有人建议称为“自私DNA”(SelfishDNA)。

其所以能保持其恒定结构,可能是由于不等重组的结果。

痘苗病毒DNA的末端的这种13~18串联重复序列也属于这一类。

这种转座子样的排列可以促进重组的发生,导致DNA末端序列的不均一性,这可以解释DNA末端的酶切片段在凝胶电泳中为什么呈散状。

在痘苗病毒的传代过程中,其DNA分子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稳定形式,即每一端有一套13~18的70bp的串联重复序列,13次与18次之间有435bp的间隔;另一种称为不稳定形式,即有多套重复序列和间隔。

在连续传代的母系病毒中,有20是不稳定型。

这一现象,即使将病毒反复纯化也不能避免,单一病毒颗粒就可以形成这一结果。

但是,每一次空斑纯化可使大约20%的不稳定型DNA回复成稳定型DNA。

DNA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的感染性没有差别。

稳定型DNA与不稳定型DNA的转变可以用下列重组模式来解释:

第一步在DNA分子的第一套串联重复序列与另一个分子的第二套之间发生重组,这样,可以形成缺乏一套重复序列和间隔序列的分子,以及具有三套重复序列的分子。

由于重复序列在倒置末端重复区内,因此,重组可以发生在同一分子或不同分子的对立端,这样就可以形成许多具有不同数量重复序列的分子,包括稳定型DNA分子(图7—5)。

图7—5稳定型与不稳定型痘苗病毒DNA不等重组模式图

I图中的数字表示每套重组序列;Ⅱ示酶切位点

(引自Mossetal1981)

(三)痘病毒基因组的保守区与变异区

除浣熊和Tatera痘病毒外,其它痘病毒科成员基因组的酶谱是十分相似的。

Mackett等(1979)采用酶切分析法比较了5种正痘病毒,包括15个毒株的DNA结构,即痘苗病毒DIE株、HI(HallInstitute)株、LS(Lister)株、WR(WesternReserve)株;猴痘病毒MPC(Congo)株、MPD(Denmark)株、MPE(Espaina)株;天花病毒BUT(Butler)株、HAR(Harvey)株;牛痘病毒AR株(RedStrainAustria)、BR(Brighton)株、RR(Ruthin)株、DR(Daisy)株;鼠痘病毒EH(Hampstead)株、EM(Moscow)株。

如图7—6所示,从HindⅢ切点的分布来看,中央区大约有120kb区段是保守的,但其中也有一些型特异性的差异存在,特别是鼠痘病毒毒株;在近末端区的变异则较大,包括长度和序列。

在兔痘、牛痘和痘苗病毒DNA倒置末端重复区间有同源序列。

Schuemperli等(1980)采用详细的酶谱分析证明,Utrecht株和Elstree株DNA的差异完全发生在末端,包括末端的重复序列和附近序列。

McCarron等(1978)报道,WR株和CV-1之间的差异在于HindⅢC片段的大小。

Wittek等(1978)发现痘苗病毒在传代过程中DNA末端的长度常不一致。

Archard等(1979)报道,红牛痘病毒的白痘变异株在一个近末端有大约12%的基因组缺失。

同样兔痘病毒的白痘变异株也在一个近末端有大片段的缺失。

这种缺失还可影响宿主范围(Moyeretal1980)。

Panicali等(1981)报道,在痘苗病毒WR株的传代过程中分离出两种变异株,称为S和L变异株。

两种变异株经HindⅢ、AvaⅠ、XhoⅠ、SstⅡ和SmaⅠ分析说明,在S变异株中有一段6.3MD的缺失,它位于离末端6.8MD之外,也就是刚好在倒置末端重复区之外。

这段缺失的片段在体内体外均有转录物,但对该毒株在HeLa细胞上生长周期并无影响。

作者认为多出的6.3MD片段,可能在病毒进化过程的早期来源于宿主细胞,而为病毒复制所必需,在随后的演变过程中为其它机制所取代。

另外,Panicali等还证明,WR株的AvaIM片段(DNA最末端)的大小常有变化,变化范围大约有50~300bp,这与McFadden(1979)报道的痘苗病毒IDH—W株的末端重复序列中缺失的大小相一致。

图7—6正痘病毒属基因组的结构

a.正痘病毒DNAHindⅢ和SmaⅠ酶切图

6/34

.

b.中央保守区与侧翼区示意图(CPV—BR)

黑色区为倒置末端重复序列

(引自Mackettetal1979)

由此可见,一般来说,正痘病毒基因组中央区约120kb为保持区,两侧的侧翼区(图7—6)长40kb(R1和R2)。

一般认为中央保守区编码与病毒繁殖有关的重要酶类,而两侧的侧翼区则与型特异性、宿主范围等性质有关。

(四)我国痘苗病毒天坛株DNA结构的基本特征

我国痘苗病毒天坛株是曾在我国大量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的疫苗株。

但其来源尚不清楚。

据云,该株是我国学者早在20年代从天花患者分离的病毒,经猴、兔、牛多次传代后获得的,但始终无法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