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5013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列宁在公园了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

  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事件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动物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

  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难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2.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出示列宁的照片,指名学生谈谈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板书:

灰雀。

师:

我们来和这只灰雀打打招呼吧。

齐读课题三遍。

  指导书空“雀”

  师:

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的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感悟

  .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学习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婉转、面包渣、诚实”,。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师适时指导。

  4.生自由读,以小组为单位赛读课文,互相评价,帮助。

  5.分角色朗读课文。

  6.理清脉络。

  课文那几个自让段是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

那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设计意图:

养成读书自学的好习惯。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让段。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让段。

说说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的?

找出来,读一读。

教师指导朗读,体会灰雀的可爱。

  借助多媒体,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列宁喜欢灰雀吗?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指导朗读,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

  4.齐读课文第一自让段。

  5.就是这样惹人喜爱的灰雀,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

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积累文中的词语。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分组出示“渣、胸、脯、惜、低、诚”“郊,步,或,散,敢,者”

  2.

  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你是怎样记住这字的。

  3.

  指导书写。

第一组强调左窄右宽,第二组强调“或、步、者”。

  4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

  学生作业讲评。

  设计意图:

养成正确,规范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

  )

  2)令人惋惜。

  (

  )

  3)

  抬着头向上看。

  (

  )

  2书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

巩固字词的学习。

  板书:

  

  两只粉红

  一只深红

  三只灰雀

  

  惹人喜爱

  

  

  来回跳动

  婉转歌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语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画面。

  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爱。

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

  设计意图: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自由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看看那几段话是列宁讲的,那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

找出来。

  2.灰雀不见了,列宁的心情是怎样的?

(急)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指导朗读。

  3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

  出示:

1).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会飞回来?

  细细读这些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

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

指导朗读。

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

(板书:

爱)

  4.聪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儿了呢?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

说一说。

  出示:

1)没……我没看见

  

  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

  细读这几句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

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吗?

指导朗读。

  5.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

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

列宁的爱是给小鸟自由,小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分角色朗读课文的3---10自让段。

  设计意图:

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出示灰雀在枝头歌唱的画面。

在列宁真该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

看,灰雀有在枝头歌唱了。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1---13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

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3.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让段。

  设计意图:

感受孩子的诚实,列宁对孩子的爱。

  4课堂练笔:

1)(出示)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

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小男孩,放回了灰雀。

及时改正了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个别交流。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五、课堂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男孩说:

“没……我没看见。

  我从“……”体会到

  

  

  2)“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我从“一定”和“!

”里推测出男孩当时想

  

  

  

  

  

  

  2.摘抄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板书:

  5

  灰雀

  

  (惹人喜爱)

  

  

  

  不见了

  捉

  

  焦急

  放回

  

  列宁

  小男孩

  

  

  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