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导游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5148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溪口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溪口导游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溪口导游词.docx

《溪口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溪口导游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溪口导游词.docx

溪口导游词

溪口导游词

【篇一:

溪口导游词】

溪口导游词

一:

武岭门

各位嘉宾,现在我们已经走在了前往老溪口之路,只有我们走过了眼前的那个城门,就算是蒋介石时代的溪口,我们走在这条路上,大家会发现这条路有一定的坡度,所以,在以前武岭门的这个位置是一座小山丘,叫武山。

在武山上呢,有一座小庵堂,叫武山庵,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个非常信佛的人,所以经常会带蒋介石到这里烧香拜佛,那大家也应该知道,孩童时候的蒋介石在溪口镇上是有名的顽童,大家都叫他瑞元无赖。

因为蒋介石小时候非常顽皮,比如不做作业而且逃课去剡溪玩耍,当他被母亲发现之后他总是会跑到武岭庵里面,因为他仗着他母亲信奉佛教,不会也不敢在菩萨面前打自己的儿子,所以蒋介石逃过了一次又一次。

长大成家在之后的蒋介石,有几次跟其原配毛福梅吵架之后也会跑到武岭庵里面过夜。

所以蒋介石与武岭庵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1930年,蒋介石看到这里的武岭庵已经非常破旧,因此他斥资20万元,修建了我们眼前的这座城门,当时的蒋介石不但要求工程要按期完工外,还要求新建的城门要有:

金陵中山门之巍峨,燕京古宫之气象。

那我们现在抬头看到城门上有武岭两个词,这两个字是由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于右任先生所写,好,我们现在继续往前面走几步,那现在我们来到了武岭门的另一面,那我们现在再抬头看,我们是不是又看到了武岭两个字?

我们在这两个字的左边有中正两个字,中正是是蒋介石长大后的自称。

有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蒋介石的武岭两个字在城门内侧而于右任先生的武岭两个字在正面呢?

按当事的地位和权利来说,肯定是蒋介石高,但是于右任是国民党内的公认的大书法家,蒋介石出于对他的敬仰,尊重和谦虚之情,就将于右任先生的字刻在了正面。

新中国成立之后,溪口人为了清除蒋氏残留下来的“遗毒”,,但又舍不得“武岭”两字,便想了个办法,就是用水泥涂在字面上,武岭两字就此隐匿。

1979年,对外开放的春风吹掉了字面上的水泥,武岭的真迹得以再现游客眼前。

二:

文昌阁

各位嘉宾,那我们参观完了武岭门之后,我们现在继续不行前行,我们去参观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同样也是古代溪口十景之一的文昌阁。

文昌阁是由蒋介石于1924年出资扩建,总面积为436平方米。

但是1939年12月12日,日军派了6架轰炸机有目的的来轰炸蒋介石的老家溪口,当时的文昌阁是被全部炸毁的,现在的文昌阁是1986年国家拨款按原貌重建的。

那这里为什么要取名为文昌阁呢?

其一:

文昌阁里供奉着文昌帝君像,这里是古时溪口文人贤士聚集交流的地方。

其二:

宋美龄的祖籍是广东省文昌县人。

因此取名为文昌阁。

1924年,蒋介石出资修建了文昌阁之后曾取名为乐亭,我们眼前现在看到的这块碑上面写着:

乐亭记,后面还有蒋介石当时写的一篇文昌乐亭记以赞乐亭之美,但是溪口人民很念旧,还是以文昌阁称之。

现在请大家往前看,前面有个高大的建筑,这个建筑是什么呢?

有朋友说是嘹望塔,有朋友说是碉堡,那就让我来告诉大家,我们眼前的是座水塔,那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以个水塔呢?

其一:

宋美龄曾留学美国,在美国喝的是自来水,但是来到溪口之后却要她喝溪水,她发现在剡溪里有人淘米,有人洗菜,甚至有人淘马桶,宋美龄就觉得很脏,所以蒋介石为他造了个水塔,就是把地下深层水抽上来,进行过滤后给宋美龄喝,从这个角度来讲,宋美龄是我们全溪口第一个喝上自来水的人。

其二:

大家知道在1927年,蒋介石出资建造了武岭学校,学校里学生都要喝水吧?

但是学校跟剡溪有一定的距离在,学生每天来挑水不但浪费时间也耽误课业,所以蒋介石在文昌阁造了这个水塔,利用这边地势比较高,将水压过去供学生饮用,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

现在我们走进了文昌阁,一楼的东西大家自己看一下就差不多了,我们主要是上楼去看看蒋宋的卧室。

好,我们现在来到了二楼了,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蒋宋的卧室,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这张床上,请大家找出这张床与我们家里用的床的不同点,一共是三点:

(接下去游客肯定会你一言我一句的说)好,大家也找的差不多了。

第一个不同点——床头跟床尾都有镜子,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宋美龄是个很爱美的人,她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一下自己的睡姿美不美,早上起床的时候都要看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等,所以镜子一多就方便她照镜子。

第二个不同点——床头跟床尾差不多高,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蒋介石是个传统的中式人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尊崇男尊女卑。

而宋美龄留学美国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推崇男女平等,那床头跟床尾几乎等高,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男女平等。

第三个不同点——此床有六个脚,大家都知道我们平常家里的床都是4个脚的,那4个脚的床代表什么呢?

代表了四平八稳,但是蒋介石是个政治上的风云人物,他总不希望自己的官位权利一直停留在一个地方,当然是希望节节高升啦~所以六个脚的床代表了六六大顺(在这里也可以将蒋介石梦见乌龟的传说结合起来讲)。

那这张床我们看完之后,我们继续把目光停留在这间卧室里,我们是不是已经发现了,在这个卧室里面镜子特别的多?

梳妆台上有块镜子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会发现,在衣柜上也有几块很大的镜子?

这有什么作用呢?

大家知道在那个年代是没有摄像头或者监控器之类的设备的,要知道家里各个角落的情况只能是靠镜子的反射,而且当时的蒋宋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以这里的镜子是为了视察房间里的情况,以防被暗杀。

这个卧室我们参观完了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往里面走,我们去看看宋美龄的书房,都说宋美龄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那我们现在来到这个书房主要就是让大家找找琴棋书画都在哪里呢?

(在这里给游客提示一下,宋美龄擅长画山水画,所以桌子上的笔架就代表了书画,因为当时写字用毛笔。

画画也用毛笔)。

接下去还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挂在墙上的画,这些画都是由宋美龄画的,当然啦,这些东西都是仿品了,如果是真迹的画那就价值连城了哦~~~(跟游客说说笑笑最近距离)

文昌阁结束之后去小洋房

各位嘉宾,文昌阁已经参观完毕,那下面请大家跟紧我的脚步,我们去参观小洋房,那我们刚刚走出文昌阁,我们会发现这里有很多宋美龄各个时期的照片和图片。

那大家先看一下,等下大家选一张你们最喜欢的照片,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蒋介石跟宋美龄是如何相识,相知及最后走在一起的。

蒋介石跟宋美龄的相识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孙中山。

蒋介石第一次见到宋美龄是在上海莫里哀路的孙中山寓所,1922年12月初,宋氏兄妹要在孙中山寓所李举行一次社区基督教晚会,当时的蒋介石已相当接近孙中山,所以有幸参加了那次晚会,在那次晚会上蒋介石认识了当时年仅23岁的宋美龄,蒋介石一见钟情,开始了长达5年的狂热追求,之后的蒋介石接连三次见到孙中山都向其提出希望将宋美龄介绍给自己,但孙中山听后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说再等一等,但是当时的宋庆龄则坚决反对,说:

宁可看到妹妹死去,也不愿她嫁给已有妻妾且喜新厌旧的男人。

时光就这样过去了五年,当时的蒋介石已经是统治千军万马的总司令了,1927年3月26日,蒋介石乘军舰抵达上海,驱车前往西摩路宋宅登门拜访,重申求婚之意,此时的宋美龄终于第一次对蒋介石表示出了好感,同年的5月15日由蒋介石提议,经宋霭龄撮合,开始了蒋宋为其10日的镇江焦山之游,为蒋宋结合奠定了基础。

1927年12月1日,两人终于在上海举行了结婚典礼,这次的结婚典礼也跟他们的经历一样,一中一西,先是举行了基督教式的教会婚礼,接着在大华饭店举行了中国传统式的婚礼。

两人在婚后生活,工作都较为和睦,成为各自的左右手,互相扶持,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宋美龄对蒋介石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1)使蒋介石信仰基督教。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祖祖辈辈都是信仰佛教的,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后梁时期的蒋介石的祖宗蒋摩坷,当时他是拜奉化县岳林寺的布袋和尚为师,蒋介石于1930年10月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

2)使蒋介石“改邪归正”:

主要指蒋介石跟宋美龄结婚之后,就未再娶妻纳妾及和其他女人传出风流韵事。

3)改变了蒋介石的生活习惯。

宋美龄喜欢听音乐,午休时要侍从放留声机“催眠”放的是小提琴独奏,那时间一长蒋介石也就有了这个习惯。

当然啦,宋美龄对蒋介石也有影响,主要是对宋美龄在开支上的影响,蒋介石在经费上的掌握是比较紧的,每次部下请求救济,最多只批200元,宋美龄受他影响,也逐渐讲求节约开支。

(1)宋美龄的厨房里,以前会有很多的酒肉,但是受此影响,她都会按量配置,要吃多少,配备多少。

(2)宋美龄对衣着上是非常讲究了,但是受此影响,宋美龄在选购衣料上,总是货比三家,问明价格,选择价廉物美的买。

2003年10月23日,宋美龄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她是在二战各国参战领袖及领袖夫人中最长寿的一个。

三:

小洋房

下面我们就要去参观小洋房,小洋房原先叫“涵斋”那为什么要叫它小洋房呢?

其一:

小洋房的建筑规模不大才300平方米。

其二:

当时的石灰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不叫石灰而叫洋灰。

因此又俗称为小洋房。

蒋建此房打算给贴身人员居住,便于自己小住文昌阁时传唤。

1937年4月27日蒋经国从苏联回到溪口,这里成为了蒋经国“洗脑筋”的地方。

那为什么要洗脑筋呢?

因为蒋经国在苏联留学时期接受的是马列主义思想,跟其父完全是对着干的,而且在国外的时候有好几次都提出要跟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所以来到溪口之后就将其“软禁”起来,为了就是解除其马列主义思想。

蒋介石先是请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副秘书长徐道邻作为他老师,此人非常效忠于蒋介石,人称:

“诡计多端”的智多星。

接着请了蒋经国留学苏联的同学高理文,蒋介石请高理文给蒋经国伴读就是要给蒋经国起个榜样作用,因为接受同样的教育,在同样的环境,高理文很快消除了苏联共产党的影响,而蒋经国却非常顽固,因此蒋介石就是让高理文给蒋经国做个榜样。

最后,蒋介石还请了武岭学校的老师黄寄慈给蒋经国做伴读,黄寄慈是蒋介石最信得过的人物。

蒋介石轮番的换老师,换伴读其目的只有一个:

狠下决心,把蒋经国在苏联所受的“共产主义”影响彻底磨灭。

现在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有4幅蒋经国的照片,大家可以发现随着蒋经国年

【篇二:

溪口导游词】

溪口好风光

带你走溪口跟我走溪口一生来一次一次看不够(唱)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同时也是你们这次溪口之旅的导游。

车子马上就要发动了,请各位坐好,我们要出发了哦!

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溪口的概况吧!

溪口位于宁波市区西南方向35公里处,大家来走溪口,一定不能错过一条水,一坐山,和一个人。

所谓一条水,指的是溪口镇上穿镇而过的剡溪水,溪口因剡溪水得名,也因剡溪水汇集了秀丽的风景,积垫了古典的韵味。

所谓一座山,则是作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的雪窦山,雪窦山是弥勒菩萨的道场。

传说弥勒菩萨的化身是奉化境内的布袋和尚,这布袋和尚呢,原名叫契此。

契此圆寂后葬在了奉化锦屏山,可是他留下了两样东西:

第一,就是现在咱们中国家喻户晓的大肚弥像;第二,则是人们根据他的形象写的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幅对联是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至于一个人,想必我不说,在座各位已经心中有数了吧,相信绝大多数朋友的这次溪口之行也都是冲着这个人来的。

就连溪口旅游宣传口号都是蒋氏故里,弥勒道场。

能排在弥勒菩萨之前,可见这个人对溪口的影响有多大了。

对了,就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蒋介石。

溪口镇的蒋氏遗迹有十多处,跟蒋介石关系最密切的当属玉泰盐铺和丰镐房了。

因为一个人不管日后如何风光,总要有个地方呱呱坠地,而玉泰盐铺是他出生面世的地方。

这丰镐房那就更不得了了,它是蒋家四辈的故居,是蒋介石长大成人的地方。

到溪口参观这两处宅舍,咱们就可以了解蒋介石的童年生活了。

接下来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方。

说到玉泰盐铺,咱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蒋介石的祖父蒋斯千。

蒋氏宗族世代以务农为业,到蒋的祖父蒋斯千这一代,开始弃农经商,他在溪口镇开设了一家以经营盐、酒、石灰为主的商店,店名就叫玉泰盐铺。

蒋斯千的奋斗使蒋家有了富甲一方的物质基础。

至于丰镐房,咱们也得从蒋介石的祖上说起。

蒋氏宗族,并不是浙东古老的土著居民。

据史料记载,蒋姓是周公的后裔。

我们都知道,当初周文王建都于丰邑,周武王建都于镐京,都创造了一番伟业。

因此祖屋传到蒋介石这一辈时,他就从“丰、镐”二京中各取一字,把故居直接称为“丰镐房”,同时给经国、纬国两个儿子,分别取了建丰、建镐的乳名。

所有的这些都透露出一个信息:

蒋介石一直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

而殷实的家道,宗族的期许,以及祖父辈经商的环境,这些合在一起,恐怕就决定了蒋介石后来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导致他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纵横捭合,演出了一幕幕或令人赞佩或令人发指的活剧。

各位游客,溪口已经到了。

车子停稳以后,请各位带上自己的贵重物品随我下车,让我们一起去品尝那条剡溪水,膜拜那座雪窦山,感受那个风云人物的人生起点吧!

我的讲解完毕,谢谢大家!

【篇三:

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导游词】

浙江奉化溪口导游词

溪口镇简介一武岭门一武岭学校一文昌阁一小洋房一丰镐房—玉泰盐铺一蒋母墓道一御书亭一雪窦寺一中旅社一妙高台一千丈岩

讲解1:

溪口概况

要点:

1、溪口景区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景区分布;2、溪口特产;3游览路线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奉化溪口。

溪口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是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乡,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为国内外人士所瞩目。

溪口,位于宁波奉化市西北方向,距宁波市区22公里,以剡溪而闻名,这里山水如画,风景秀美,在古代已经形成了“溪口十景”。

汉代也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的美誉。

此外,奉化有三宝,分别是奉化千层饼、水蜜桃和芋艿头。

奉化千层饼是家喻户晓、闻名中外的美食,经过12道工序加工制作而成,共有27层。

而溪口主要以王毛龙千层饼最为有名。

奉化有“中国水蜜桃之乡”之称。

其水蜜桃被誉为“瑶池珍品、琼浆玉露”,更加说明了其汁多味美的特点。

每年的7—8月是水蜜桃的旺季,那时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至于芋艿头,它以奉化前葛村产的最为有名,俗有“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

介绍完溪口概况后,那么我们今天的行程就要开始了,首先我们去镇上参观一下武岭门,武岭学校、文昌阁、蒋经国夫妇的小洋房、蒋氏故居丰镐房以及蒋介石的出生地玉泰盐铺,下午呢我们再去雪窦山参观雪窦寺,妙高台以及千丈岩,好了溪口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跟随我下车。

讲解2:

武岭门、武岭学校

要点:

1、武岭门建造时间及名称由来:

2、武岭学校的历史

首先看到的是武岭门。

它是出入溪口镇的必经之路,相传在1929年前还是一个小庵堂,旁边设有茶亭供人歇息。

1929年蒋介石将这里改造成三间二房城楼式城门建筑。

门额里外两面都有“武岭”两字,外面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写,而里面则是蒋介石自题,之所以将此取名“武岭”,其一蒋介石祟尚武德;其二“武岭”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的谐音,拥有世外桃源的意境。

进入武岭门右边便是武岭学校。

武岭学校建成的时候只有两幢教学楼,一幢宿舍楼一座大礼堂,但是现在已经扩大了许多了。

往里走,就来到大礼堂了里面陈列着许多有关蒋氏的照片。

1932年,蒋介石重组了武岭学校的董事会,加入了宋美岭、蒋经国、蒋韦国等人,所以从那以后武岭学校就成了蒋家的私人会所以及国民党要员聚会的地方了。

讲解3:

文昌阁、小洋房

要点:

1、文昌阁名称由来及建造历史;2、小洋房名称由来、建造历史、布局及陈列介绍;3、“以血洗血”碑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溪口十景”之一的奎阁凌霄,也称文昌阁。

文昌阁建于清雍正九年,是当时文人学士聚会的地方.里面曾有“文昌帝”像,故取名“文昌阁”。

1924年,蒋介石出资修建文昌阁,建成后取名为“乐亭”作《乐亭记》以描述其胜。

但溪口人仍称之为“文昌阁”,文昌阁改建后,成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

现在在我们眼前的是小洋房。

蒋经国先生曾居住在这里,该房建于1930年,

由于当时所用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称为“洋灰”,故此房叫“小洋房”,房子背靠武山,面临剡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

二楼是蒋经国修身养性的地方。

东面一间为卧室,西面一间为书房,中间为客厅,里面还陈列了蒋经国的照片。

下面请大家跟我下楼,这里有一块镌刻着蒋经国手书的“以血洗血”的石碑,表示对日侵的痛恨及替母复仇的决心。

讲解4:

丰镐房

要点:

丰镐房建造时间及建筑布局;2、介绍东厢房、西厢房及树木;3、介绍报本堂;4、介绍雕刻、堆塑、彩画的艺术特色;5、介绍西平房和蒋母旧居。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参观的景点就是溪口镇最重要的景点蒋氏故居丰镐房了,丰镐房,位于溪口中街,大门、素居、报本堂、独立小楼为清代建筑。

1929年,蒋介石扩建故居,形成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的现有规模。

整个建筑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廊的格局。

前庭及左右还有三个花园,有月洞门相通,中间为小天井,两边有金银桂花各一枝,是宋美龄亲手所栽。

而两旁则为东西厢房,东房是宋美龄住所,西房为毛福梅(蒋介石的元配)的住所。

厅堂有“刘备招亲”、“岳母刻字”等系列雕刻和“八仙过海”、“闻太师回朝”等彩画。

中堂为“报本堂”,匾额为吴敬恒所书。

这是蒋家祭祖宗、拜天地的地方,供有蒋家四代宗位。

堂门外走廊上有一块匾,上书“寓理帅气”,是蒋介石为儿子蒋经国40岁生日所书,以鼓励他能继承父业,以理服众,统帅万物。

两边楹联是蒋介石的手书:

“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

下面我们再往西边走,去看看蒋氏故居的西平房和蒋母旧居。

西平房为蒋家亲戚和蒋介石警卫随从所住之处,抗战开始后毛福梅因腿脚不便而居住于此,1939年12月12日日军飞机轰炸,她逃向摩河殿时被炸死于后门的短墙下。

蒋经国得知后马上从江西赶回,悲愤挥泪写下“以血洗血”四字,表达誓报杀母之仇的决心。

这里就是蒋介石母亲王彩玉的旧居,是中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建筑,此屋楼梯特殊,仅有一人之宽,因为这样蒋母就可以借助两边栏杆,上下自如了,由此可见蒋介石对父母的孝心。

讲解5:

玉泰盐铺

要点:

1、玉泰盐铺的变迁;2、蒋介石与玉泰盐铺。

下面我们去的景点是“玉泰盐铺”。

玉泰盐铺是蒋介石的出生地。

玉泰盐铺为蒋介石祖父蒋斯千1871年开设,后由蒋介石父亲蒋肇聪继承。

据蒋氏宗谱记载,清光绪十三年农历九月十五日蒋介石出生于此屋楼上。

现有楼房三间,平房三间,还有厨房、厕所等附属建筑,大门为石砌框架,门额上书“清庐”两字,门前墙角有蒋介石题字“玉泰盐铺原址”,外有围墙,一如当年原貌。

讲解6:

蒋母墓道

要点:

1、墓道的组成;2介绍下轿亭、墓庐;3介绍蒋母之墓;4、蒋介石父母未能合葬的原因。

蒋母王彩玉的坟墓坐落在青山丛林之中,蒋母墓道构建宏大.包括“石牌坊”、“下轿亭”、“墓庐”、“坟墓”等群体建筑。

“石牌坊”有三个门洞,中门上面刻着“蒋母墓道”。

左右为两道边门。

从这里直到坟墓,统称“蒋母墓道”。

石牌坊上行约300米,有一个跨路构造的亭子,称为“下轿亭”。

蒋介石每次到他母亲坟前扫墓,轿子抬到这里下轿。

从“下轿亭”上行200米,就是蒋母墓庐--“慈庵”,这里通常是后代子孙扫墓时用来居住、落脚的地方。

因蒋母墓里没安葬蒋介石的父亲,所以,称墓庐为“慈庵”,即纪念慈母之意。

墓庐建于

1923年初,1930年扩建成如今这样的规模。

主房正中有四块石碑。

正门迎面的是孙中山的《祭蒋太夫人文》记述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关系及孙中山对蒋介石的评价。

石碑背面刻着蒋介石亲自书写的《先妣王太夫人事略》,记述了王采玉的生平及蒋介石孩提时的顽皮。

左边石碑上刻着蒋介石的《哭母文》,表达了蒋介石对他母亲王采玉的深厚感情。

右面石碑上刻着《慰劳蒋总司令文》,碑文反映了国民党新军阀内部四分五裂的矛盾和斗争和蒋介石所起的作用。

主房左边两室套间,是蒋介石回乡扫墓时住宿的地方。

右边两个套间用来接待蒋介石的亲朋好友及他的部下。

从“墓庐”沿卵石路上行168米,就到达蒋母的坟墓。

上面扇形拦土石上刻有“壶范足式”四字,含有女中模范、楷模之意。

下面墓碑上刻孙中山先生亲题的“蒋母之墓”。

两旁对联为“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傀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

表达了他的悲痛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墓穴朝北就对着蒋介石父亲的墓穴。

那为什么蒋介石父母没有合葬在一起呢?

原来蒋母是第三房续配夫人,在蒋父死后立碑时无法再刻上王氏的姓氏位置。

另外在分割遗产时,蒋母同蒋介卿有矛盾。

故在临终前,曾嘱托蒋介石,不要与其父亲同葬。

所以蒋介石在其母死时,另择墓地,而在两墓中都留出了一个空穴。

讲解7:

雪窦山、御书亭

要点:

1、雪窦山名称由来;2、“应梦名山”传说;3、御书亭的建造历史。

大家参观完了墓道,下面我们将去雪窦山。

为了更好地观赏雪窦山的美景,我们得徒步而上,望各位要有准备。

雪窦山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四明第一山”之誉。

山上有乳峰,乳峰有窦,水从窦出,色白如乳,故泉名乳泉,窦称雪窦,山也因此得名。

拾级而上,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御书亭,它是进出名山的咽喉。

因它独具身姿,所以招引历代文人骚客吟诗作赋。

现在我们看到“应梦名山”四个大字。

传说宋理宗时,一日,理宗晚上做梦梦到一处漂亮的山,于是他叫下面的大臣把它画下来,当他看到雪窦山时,立即拍案叫绝,说这就是他梦到的那座仙山,于是就将御书亭譬为雪窦山的入山第一景。

据宋代《御书应梦名山记》记载,御书亭于宋淳祐六年始建。

抗日战争时期遭受侵华日军焚烧,仅存石碑残墙。

1981年5月大修时,恢复了原来风貌,显得古朴、庄重、典雅。

讲解8:

雪窦寺

要点:

1、雪窦寺建造史;2、介绍弥勒殿、大雄宝殿;3介绍将军楠、含株林;4、露天弥勒大佛

各位游客,参观游览完御书亭后,我们沿路前往下一个景点雪窦寺。

雪窦寺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有极高地位。

寺屡兴屡废,最后一次毁于1968年,现存清顺治年间所建厢房7间。

弥勒殿为佛门独创,位于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

殿正中,供布袋和尚像,高五米,端坐于须弥座上,笑容可掬。

绕到大雄宝殿后面,有两棵挺拔的楠木,名为“将军楠”。

相传,张学良将军被幽禁于此所植。

含珠林地处雪窦山中心,四周青山围绕,其中九个峰头与林中圆丘互相呼应,其情形有如“九龙戏珠”,甚为神奇。

历代高僧往返林中,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如宋足庵智鉴禅师“劲风萧萧响,露凝个个圆。

坐看西山月,浑疑堕我前”。

诗文清新雅致,且富有禅趣。

含珠林上立有一块石碑,碑上内容大意是说含珠林下有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之墓,并刻录宋足庵智鉴禅师《黄巢墓》一诗。

不过历史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倒却使含珠林声名

远播了。

露天弥勒大佛位于雪窦寺后山海拔369米的山坡上,是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弥勒大佛造像。

总高56、74米,整座大佛用500多吨的锡青铜制造,与整个岩体连成一体,宏伟壮观,气势非凡。

讲解9:

中旅社

要点:

1、中旅社前身介绍;2、张学良与中旅社;3、陈列室介绍

下面我们去参观中旅社。

中旅社位于雪窦寺西侧,1934年6月建成开业,属上海中旅社管辖。

内设客房六间。

1937年1月,房子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包用,称“张学良先生招待所”,张学良和他的副官、护士,以及军统特务队长住在这里。

在这里张学良度过了八九个月的幽禁岁月。

此年中秋,木结构厨房起火,房子全部焚毁,张学良在雪窦寺小住几天之后,即被迁往安徽黄山。

1987年5月,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1988年竣工对外开放,并陈列了张学良的业绩和照片。

讲解10:

妙高台

要点:

1、妙高台特色;2、别墅建造情况;3、晏坐亭、晏坐石介绍。

各位,我们要发扬坚韧的攀登精神,再爬一段山路,就是蒋介石的别墅——妙高台。

妙高台位于千丈岩瀑布西约500米处,海拔396米。

顶上有坪台,约350平方米。

妙高台有“三奇”。

一是气候出奇。

盛夏季节,烈日当空,妙高台仍清风拂面,凉爽宜人。

冬天,尽管雨雪交加,飞雪飘舞,但有暖气迥荡,舒适心怀。

二是岩石出奇。

平台上有块突出的石块,称为“晏坐石”。

传说有个叫知和禅师的和尚每天大清早坐在“晏坐石”上讲经、做功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