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0114.docx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01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0114.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0114
内部资料
请勿外传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修订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
2016年1月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本质属性。
地理学不仅要解释过去发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更重要的是服务现在、预测未来。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
本课程旨在通过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及有关地理学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具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以及与上述各方面有关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能经常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基本理念
1.彰显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地理课程应该通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加以落实。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重要价值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方法和能力;地理实践力则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的能力。
通过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和形成这些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地理课程应该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为不同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划提供地理学习需要。
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为必修课程+选修Ⅰ课程+选修Ⅱ课程,力求做到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
必修课程提供地理学科的基本科学知识,以满足全体学生基本的地理学习需求;选修Ⅰ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加深,以满足部分学生升学考试的需要;选修Ⅱ课程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清单,旨在满足不同学生出于兴趣爱好、学业发展或职业倾向等进行选课的需要。
3.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地理课程应该依据课程目标、按照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求精选内容。
地理课程内容要围绕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来选择,不必拘泥于地理学科的系统性;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科学性,既反映地理学科的特点、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实、新、用”。
4.创设富有特色的地理学习方式。
地理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形成过程,科学设计地理教学程序。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倡导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学习,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更加直观、实时、生动的数字化地理教学环境。
5.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
地理课程应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水平。
评价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在地理课程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同时帮助教师不断调整和改进地理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
(一)总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其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人地协调观,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以及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寻找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初步具备地理实践力,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为未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二)学科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
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2.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3.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4.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1.国家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要切实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地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充分体现地理课程对“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
课程内容应从不同层面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第一,地理学科内容层面,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独特视角;第二,社会需求层面,要响应现代社会对国民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要求,展现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第三,学生发展层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地理学的学科传统分类。
在传统上,地理学划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
尽管随着科学的发展,地理学不断形成新的知识领域或新的分支学科,但是,鉴于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是基础性的课程,本课程框架仍然沿用地理学科的传统分类。
然而,在确定具体课程名称和内容时,应综合考虑融入地球科学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等,做好地理课程的顶层设计。
3.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必修课程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好共同基础,安排4学分;选修课程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分层设计,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选择性,选修Ⅰ安排0~6学分,选修Ⅱ安排0~4学分。
(二)结构
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层次。
必修课程包括两个模块,即地理1(侧重自然地理)、地理2(侧重人文地理)。
必修课程的内容安排,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
选修课程分为两个层次,即选修Ⅰ课程和选修Ⅱ课程。
选修Ⅰ课程包括3个模块,即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Ⅱ课程包括9个模块,即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与区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政治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野外考察。
选修Ⅰ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伸,选修Ⅱ课程又是选修Ⅰ课程的扩展。
选修课程内容安排,一方面考虑学生地理学习和参加高考的需要,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趣爱好,拓展学生的地理技能。
(三)学分与选课
必修课程为高中地理基础内容,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每个模块2学分,共计2个模块4学分,建议安排在高中一年级。
选修Ⅰ课程是对必修内容的拓展加深,共计3个模块,建议安排在高中二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其未来高等教育学业与职业方向进行选择(0~6学分)。
选修Ⅱ课程是地理专题性学习内容,所选专题体现前沿性、应用性,共计9个模块,建议安排在高中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0~4学分)。
图3-1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框架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
(一)必修课程
地理1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内容标准】
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运用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描述典型地貌的形成与特点,在野外观察识别某种地貌。
4.运用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的知识,解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与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6.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7.运用海水性质和海气相互作用的知识,描述海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8.观察和识别常见土壤,描述土壤与人类的关系。
9.说明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了解避灾、防灾的基本措施。
10.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地理问题。
【教学提示】
以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
对学校周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考察,充分利用景观图像、地理视频、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资源。
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促进地理实践学习。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
认识地球的演化过程,综合分析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征、过程以及相互作用关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地理事象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认识特定区域自然地理事象,并对其形成和发展作出合理的解释(区域认知);会使用地理工具,具有一定的地理观察、观测、野外考察、实验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欣赏大自然的情怀和科学精神(地理实践力)。
地理2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人口分布,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区域发展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人地和谐观念和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内容标准】
1.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变化,说明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借助图像信息,分析城镇和乡村的空间结构及变化。
3.运用区域资料,比较世界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
4.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5.设置不同情境,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6.运用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乡发展的影响。
7.运用实例,了解世界海洋资源、海洋权益与海洋战略之间的关系。
8.利用模式图,展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道理。
9.选择、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分析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条件。
【教学提示】
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采用案例学习的方法,通过具体分析体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学生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加强培养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维习惯,强化人文地理信息的运用。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
观察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理解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人文地理事物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区域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多种地理信息,分析人们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形式(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用恰当的方式收集和呈现人文地理数据,懂得这些数据对理解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意义(地理实践力)。
表4-1必修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体现水平1-2)(横排)
水平1
水平2
地理1
能够部分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地理现象;能够简单辨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能够说出常见地理事象中的自然地理要素,简单分析其中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思维)。
能够根据提示,将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置于特定的区域中加以认识(区域认知)。
在野外考察和地理实验等活动中,能够借助他人的帮助使用地理工具,对各种自然地理要素进行初步观察与欣赏,获取和处理简单信息,尝试进行地理实验,表现出合作思考的意识与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地理实践力)。
能够辨别熟悉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现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与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的方式、强度和结果;能运用自然地理知识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必要性和路径(人地协调观)。
能够对地理环境中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演化以及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能够结合时空变化,对地球演化和自然要素的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综合思维)。
具备将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置于特定的区域中加以认识的意识和习惯(区域认知)。
在野外考察和地理实验等活动中,能够独立使用地理工具,对各种自然地理要素进行观察与欣赏,获取并处理比较复杂的地理信息,开展较为简单的地理实验,表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地理实践力)。
地理2
能够说出自然地理要素对人口分布、城乡分布、产业分布的影响;能够说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自然地理基础;能够说出人地协调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能够说出影响人口迁移、城乡分布、产业分布的基本要素;能够说出地域文化的内涵以及空间表现形式(综合思维)。
能够说出人口、城乡、产业等区域的划分目的;能够运用实例,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海洋权益区划分的意义(区域认知)。
能够结合给定的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对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简要解释(地理实践力)。
能够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城乡分布和产业分布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能够结合实例说明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形式,并了解基本的解决途径;能够结合实例,对人地关系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人地协调观)。
能够结合资料,分析人口迁移、城乡分布、产业分布以及变化的主要原因;能够结合实例,分析地域文化对城乡土地利用的影响(综合思维)。
能够举例说明城镇、乡村空间结构的关系,以及不同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的差异及变化;能够根据资料,说明不同产业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能够结合相关资料,说明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以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区域认知)。
能够结合实际问题,寻找所需要的地图;能够利用各种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资料,绘制专题地图,说出专题地图的具体用途(地理实践力)。
(二)选修Ⅰ课程
选修Ⅰ-1自然地理基础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地球结构与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特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提升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
【内容标准】
1.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3.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5.说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6.绘制示意图,解释陆地水体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7.运用世界洋流的性质和分布知识,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8.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原理,解释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
【教学提示】
以自然地理环境及其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关注各地理环境系统与要素的特征、过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注重从现实、具体的地理事象出发,提倡用“任务探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动态、全面地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注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象与认识自然的水平。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
逐步形成适应自然环境、应对自然环境问题,以及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行动力(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以及地理基本过程等知识,解释现实世界的一些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综合思维);运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原理,解释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并具备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区域认知)。
选修Ⅰ-2区域发展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人地关系,区域之间的合作。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点及发展路径,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区域发展观。
【内容标准】
1.了解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认识区域发展的因地制宜原则。
3.以某生态脆弱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4.以某资源枯竭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发展的方向。
5.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说明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
6.以某大都市区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其区域辐射功能。
7.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8.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提示】
以认知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方向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发展的多样性。
提供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目标,引导学生分类思考区域发展问题。
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区域数据来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对分析社会经济和人地协调问题的支撑作用。
依据区域调查资料,建立区域部分与整体,以及动态变化的思维方式。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
观察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形成发掘区域特点的思维模式;运用日常生活中可获取的信息,对所在的区域特征作出解释(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角度,分析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提出对策(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选修Ⅰ-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环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增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内容标准】
1.结合实例,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成矿条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3.分析中国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说明保护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4.从流域空间关系的角度,说明国际水资源共同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5.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领土安全的影响。
6.运用地球上碳循环和温室效应的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7.结合实例,阐明设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8.结合实例,说明固体废弃物跨国流动对中国环境安全的影响。
9.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教学提示】
以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站在国家安全、国际合作的高度,从地理学的视角认识区域资源、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
采取图表判读、综合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内涵,了解资源、环境问题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专题探究。
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模拟情境,调查家乡的资源、环境问题,讨论“两型社会”内涵与建设意义,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等。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
认识国家资源、能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理解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人地协调观)。
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理解国家资源、能源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实地调查身边的资源、能源、环境状况,分析问题及成因,有理有据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
表4-2选修Ⅰ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体现水平3-4)(横排)
水平3
水平4
选修Ⅰ-1
能够运用洋流、水循环、锋、气旋等学科原理,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作用,形成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基本意识(人地协调观)。
能够运用“内外力、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过程与人类活动的互动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规律(综合思维)。
能够运用相关资料,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特征;能够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区域演变过程(区域认知)。
能够设计实验与实践方案,使用简单的地理户外材料、工具与装备,以及地理信息技术,考察、观测当地的大气、水文、地貌等,收集数据信息,作出相关分析(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洋流、水循环、锋、气旋等学科原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作用,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能够运用“内外力、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过程与人类活动的互动过程”的相关知识,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等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规律,阐述地理事象,作出科学解释(综合思维)。
能够借助案例分析,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能够认识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与环境演变过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其发展的优劣势,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区域认知)。
能够设计科学的实验与实践方案,熟练使用常用的地理户外材料、工具与装备,以及地理信息技术,考察、调查、观测当地的大气、水文、地貌等,收集信息与数据,作出相应的阐释与评价(地理实践力)。
选修Ⅰ-2
能够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能够结合案例,说出某区域可能面临的发展问题(人地协调观)。
能够结合资料,从区域自然、人文要素综合、时空变化等方面说出区域的特点;能够运用区域比较方法,分析区域的基本特征,了解区域发展的差异(综合思维)。
能够结合给定的资料,说出某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区域认知)。
能够了解基本的区域统计信息来源;掌握简单的人文地理信息收集方法;能够收集自然保护区、生态涵养区、产业转型区、重点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开展交流讨论,了解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同途径(地理实践力)。
能够结合相关资料,简要分析某区域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人地协调观)。
能够结合区域规划、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等方面的资料信息,对区域进行综合评价,说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综合思维)。
能够结合当地或实际区域案例,分析该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地理优势与劣势(区域认知)。
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调查,在野外环境中确定方位,观察、描述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能够将收集到的区域信息以图表形式呈现,并与该区域已有的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地理实践力)。
选修Ⅰ-3
能够通过社会调查和专题探究,探讨某区域地理环境和资源利用状况;能够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区域环境问题,明确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人地协调观)。
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基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用多个要素分析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及潜力;能够结合资料分析区域开发与资源利用过程;能够推测区域开发过程中伴生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开发方案(综合思维)。
能够分析区域开发与资源利用资料,探讨区域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了解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基本方式(区域认知)。
收集相关资料信息,查阅政策法规文献,对某区域的资源、能源合理化利用进行规划设计(地理实践力)。
能够查阅资料信息,基于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资源、能源、环境安全战略对于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能够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全球化的视角,综合分析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条件方式及潜力;能够综合分析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从国际合作的视角审视国家安全问题(综合思维)。
能够分析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