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5621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年级综合实践(下)第一部分教案

单元内容:

本部分是探究与实践,主要内容有《爱护我们的五官》《找找我的家》《绿化我们的生活》《美丽的草原》《春与夏》《广告与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小食品》《昨天和今天》《新疆的工艺品》《神奇的鸡蛋》《信息传递》《智慧泉》。

第一课爱护我们的五官

教学内容:

爱护我们的五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五官,并能说出各器官的作用。

2.知道五官需要合作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3.了解保护五官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方法与过程:

1、根据背景图片提供的资料,让学生观察并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可能损害五官健康的事例,了解不正确运用五官所造成的危害。

2、让学生在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五官的基础上,增强学生保护五官的意识,并学会基本的保护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保护五官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五官,并能说出各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

知道五官需要合作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教师可以先以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的小短片吸引学生,导入活动。

二、活动过程

1.说一说。

这一活动是让学生说一说五官各自都有哪些作用。

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引导。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能进一步认清自己五官的位置及各器官的作用。

2.想一想。

设计一些用某一个器官无法完成或完成效果不好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五官只有

合作才能使发挥更好的作用。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去感受五官协调的作用。

3.议一议。

人的耳朵的外部形状像什么?

耳朵进水了该怎么办?

治疗眼睛近视时为什么可以在耳朵上扎针?

这里提供了几个问题,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

并通过让学生议一议了解更多的保护五官的知识。

4.辨一辨。

这是一个实践活动。

辨别醋和酱油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教师最好准备一些实物,启发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尝试。

通过此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五官之间的关系和合作的重要性。

5.看一看。

先让学生观察背景图片,然后阅读“小资料”进行讨论:

这样做对不对?

还有哪些影响五

官健康的行为?

让学生知道保护五官的意义,引起学生的重视。

6.小调查。

你周围大约有多少小朋友戴眼镜?

指导学生开展小调查活动,并在活动中尝试进行数据的整理,体验调查活动的过程。

7.想一想。

如果五官中的某一器官生病或有残疾,会给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如蒙眼取物、哑语会话等去感受、体验。

8.议一议。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怎样爱护和保护好五官?

教师可以适当给以提示,让学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保护方法。

三、板书设计爱护我们的五官

五官的作用:

活动参考资料

五官争功

一天,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都在睡午觉。

突然,手无意中揉了一下眼睛,眼睛受了刺激,流下了眼泪,不料眼泪流进了鼻子里。

鼻子痒了,让嘴巴打了一个大喷嚏,唾沫贱到了手上,手生气了,于是去打嘴巴,可是手并没有打到嘴巴,而是打到了嘴巴的邻居耳朵。

这下可好了,五官都生气地吵起来了。

耳朵先说:

“我说手先生,该文明点吧,怎么能朝着我乱打,要是没有我,你们是听不见一点声音的。

”嘴巴说:

“你就只有这么两下子,如果没有我,你早就饿成一张皮了。

”“你们有什么了不起?

要是没有我,你们能看见地球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吗?

”眼睛得意地说。

这时,一向心平气和的鼻子也沉不住气了,说:

“要说功劳我最大,如果我不呼吸,你们哪有今天。

这场争论把大脑这个总司令给吵醒了,它们没有一个不听大脑的话,于是它们就向大脑诉说了它们争吵的原因。

大脑听了之后说:

“是呀,你们的功劳的确非同小可,但是只靠你们各自的力量是不够的,你们谁也少不了谁。

比如说,只说不做、只听不想、只看不说,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你们要团结起来,才能成大事。

它们被大脑说得心服口服,又重归于好、转怒为喜了。

第二课找找我的家

教学内容:

找找我的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家所在的位置。

2.懂得根据周围有特征的事物介绍自己的家。

3.学会简单的标识方法,并能画一幅自己家所在位置的简易地图。

方法与过程:

1、活动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培养学生的方位感,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位的简

单方法。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家所在的位置。

3、懂得根据周围有特征的事物介绍自己的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他们把看到的各种有代表性的标识用简单的符号画出来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方位感,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位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简单的标识方法,

并能画一幅自己家所在位置的简易地图。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本次活动2课时完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请一个同学做小主人,请大家去他家玩,告诉同学们他家的具体位置。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他说清楚他家的具体位置了吗?

他还需要补充什么?

引入本次活动。

(二)活动的组织

1.观察。

让学生在回家途中仔细观察自己家周围的环境,把自己认为具有典型特征的事物填在指定的表格中。

2.说一说。

让每个同学在小组中介绍一下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大家互相交流。

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要想说清楚一个具体位置,必须要有一定的典型事物作为标识。

3.试一试。

这一活动的设计,是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或习惯用简单的符号把知道的事物画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动手能力。

这对二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加以引导。

4.交流。

让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标示、符号,与同学们交流,相互评价,并筛选出设计最佳的标示、符号。

5.画一画。

用简单明了的符号画出自己家所在的位置,画好后展示给同学们。

目的是通过交流后,使学生完善自己的简易地图。

活动参考资料(请加入标识)

地点识别标志〖〗地点识别标志〖〗地点识别标志地点识别标志〖〗地点识别标志〖〗地点识别标志地点识别标志〖〗地点识别标志〖〗地点识别标志地点识别标志〖〗告示牌〖〗告示牌告示牌〖〗告示牌〖〗告示牌告示牌〖〗告示牌〖〗告示牌停车场〖〗避车道〖〗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绕行标志〖〗绕行标志〖〗此路不通残疾人专用设施

第三课绿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内容:

绿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地常见的植物,查找并写出它们的名字。

2.知道保护绿色植物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3.力所能及地为校园和教室“增绿”。

方法与过程:

1、让学生认识自己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感受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并懂得保护植物的意义,让学生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绿色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并懂得保护植物的意义,让学生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自己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

教学难点:

感受绿色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本次活动2课时完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先出示一些学生常见的植物(图片、实物、录像片),让学生试着说说它们的名称,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兴趣。

(二)活动的组织

1.看一看。

引导学生观察背景资料提供的图片,小组讨论后把图片上的植物名称写在括号里。

2.想一想。

活动前安排学生收集植物的图片和资料,在活动中让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特别是一些有趣的植物。

3.画一画。

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植物画下来。

不一定要求学生们画得多么像,能动手,有兴趣就行。

4.说一说。

先让学生观察背景图片,请他们说一说图片中的行为有什么危害,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不好的做法?

如果你自己看到了,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明辨是非,知道保护绿色植物的意义。

5.议一议。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开动脑筋,讨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怎样使校园多一点绿色?

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引导:

一是怎样增加绿色?

二是怎样防止绿色人为地减少?

6.做一做。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体会和收获,力所能及地为校园和教室增添一些绿色。

活动参考资料

20世纪50年代新疆高等植物数量为2000余种,而如今已达4081种。

这其中,以云杉为主体的天山森林生态系统,维系着当地生物的生存;胡杨、梭梭、红柳等荒漠植物,顽强抵御着风沙的侵袭;小叶白蜡、野核桃、野巴旦杏等古老树种,依然焕发着盎然的生机。

让我们一同走进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的伊宁小叶白蜡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面积虽小,可目前全国只此一个,而且它保护的小叶白蜡是距今7000万年到100万年的第三纪遗留下来的极其古老的植物。

让我们一同登上昆仑山一睹“爬高能手”——圆柏的芳容。

昆仑圆柏是一个只有一米上下的矮树种,丛生的,一株就像一块圆形的大盖铺在地面上。

圆柏虽矮,可“爬高冠军”这一桂冠却非它莫属:

它能在昆仑山雪岭云峰之上的严寒地带傲然生活。

让我们一同奔向裕民县的巴尔鲁克山。

新疆南部出产巴旦杏已有久远的历史,而裕民巴尔鲁克山生长着的野生巴旦杏,却是近年来的新发现。

在全国,野生巴旦杏天然林,目前也只发现这么一处。

北屯地区的额尔齐斯河两岸堪称一座天然杨树林的基因库,那里是我国杨树原始种类最多、最集中之处。

北京几位杨树专家不远万里来此考察后一致提出:

这块宝地,这座宝库,必须保护!

还有,矮沙冬青这种珍稀的上白垩纪——第三纪残遗植物,我国仅在新疆克州境内有少量分布;我国惟一一处核桃的故乡就在巩留县境内一条又窄又深的沟谷中,那里生活着核桃的老祖宗——野核桃……

天山雪莲无疑是个“大名人”。

是在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就曾在诗中对其有过“耻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的描述。

而如今身为名贵草药的雪莲正大面积地在巩留林场人工栽培着。

雪岭云杉则是“植物王国”里长得最高的“臣民”。

“世界上现有云杉20余种,还没有一种能超过雪岭云杉的高度,只有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身高六七十米的望天树,能跟它一比高低。

”自治区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朱福德自豪地介绍说。

在我国,研究云杉的专家都要到巩留县雪岭云杉原始林考察,好像没到过那里就不能算是真正懂得云杉似的。

同雪岭云杉相比,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生植物的后代却大多命运多舛:

沙漠中许多植物的种子和果实都有冠毛或翅片,可随风飞舞,但在没有地表水的沙漠中,这类种子很难成活,只有偶尔飞落到一些地表较湿的丘间地上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

荷兰的郁金香世界驰名,但知道那里的郁金香是以新疆野生原始种郁金香为母本或父本的却廖廖无几。

我国分布有15种野生郁金香,其中11种只有在新疆才能见到。

第四课美丽的草原

教学内容:

美丽的草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新疆主要草原的概况及大致位置,能说出草原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了解新疆草原上生活着哪些兄弟民族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喜爱的体育运动。

3.知道新疆是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的家园。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新疆草原的美丽;

2、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新疆都有哪些大草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我们新疆草原的概况及相关的知识,知道草原上生活的民族及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喜爱的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知道新疆主要草原的概况及大致位置,能说出草原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新疆草原上生活着哪些兄弟民族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喜爱的体育运动。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本次活动2课时完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优美的新疆民歌导入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同时欣赏新疆草原的美景,直观地认识和欣赏草原的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的组织

1.看一看。

在美丽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中,让学生一起来说说草原是什么样的?

说一说新疆有哪些草原?

你去过哪里?

也可以请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和同学交流。

老师可适当介绍一些关于新疆草原的相关信息。

2.查一查。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把自己知道的新疆的草原情况填写在表格中,使学生初步养成记录的习惯。

3.想一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想一想:

草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有什么作用呢?

在讨论中了解草原这个重要的自然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4.说一说、小调查(填一填)。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询问长辈,了解在草原上生活的兄弟民族及他们所喜爱的体育运动,并把知道的情况填写在表格里。

5.交流。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新疆草原以后,让学生们拓展眼界,在地图上找找我国其他的草原,看谁能找出并介绍给大家。

由于学生所在地域的不同,对草原的感受和认识也会不同。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去过哪些草原?

在那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把自己了解的草原上人们的生活习俗介绍给大家。

活动参考资料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欧亚大陆的腹地。

在这块占全国16面积的大地上,草被覆盖面积占50%,是构成新疆生态环境的主体;而约占草被覆盖面积35的可利用的天然草地,则是新疆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基地。

巍巍天山,莽莽昆仑,雄伟的阿尔泰山,无羁的塔里木河,神奇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它们以其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孕育着不同的草地类型,使新疆成为我国草地类型最为丰富的省区,在全国草原畜牧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新疆的伊犁、阿勒泰被列为全国重点牧区。

调查研究新疆的草地资源,摸清家底,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是开发建设新疆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同时,这种研究也是我国草业乃至全球草业研究的组成部分。

草地资源是牧业生产最基础的生产资料。

新疆草地面积大,分布广,多数质量好。

目前,新疆的畜产品70%以上来源于天然草地,这在新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其独特的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放以后,由于党和政府重视新疆的进步和发展,加之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促使牧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这片草地上,培育出了诸如伊犁马、新疆细羊毛、新疆卡拉库尔羊、新疆褐牛、中国美利奴羊等优良畜种;同时,一些土著牲畜品种,如哈萨克羊、哈萨克牛、哈萨克马、焉耆马、和田羊、阿勒泰羊、多浪羊、巴音布鲁克羊、柯尔克孜羊、塔什库尔干羊等亦在不断改良。

这片草地哺育了新疆从事牧业生产的各兄弟民族,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辛勤劳动,创造奉献,一步步走向昌盛繁荣。

第五课春与夏

教学内容:

春与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到春天和夏天的基本特征,找出身边象征春天和夏天的事物。

2.初步知道春、夏的节气和适宜开展的活动。

方法与过程:

1、本次活动是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来辨别和认识春天和夏天,知道春天和夏天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带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自去寻找春天和夏天的足迹,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和夏天,自己找到的春天和夏天,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春天和夏天的基本特征,找出身边象征春天和夏天的事物。

教学难点:

知道春、夏的节气和适宜开展的活动。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本次活动2~4课时完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一首“春天在哪里”的儿歌引入本活动。

听完歌曲后可引导学生说一说:

歌中唱的是什么季节?

歌中所唱的春天到底在哪里?

(二)活动的组织

1.找一找。

这一部分,教师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让学生感受春天,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春天。

2.说一说。

通过对图片和大自然的观察,学生有了对春天的感性认识。

这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发现的春天在哪里?

有哪些事物的特征能代表春天?

然后由小组选代表在班里进行交流。

3.玩一玩。

引导学生回忆:

春天里都有哪些喜欢玩的游戏?

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健康的游戏及规则,师生共同进行筛选,再组织学生去户外进行游戏、比赛,以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4.想一想。

你生活的地方春天是从几月到几月?

使学生初步知道不同的地方春天到来的时间不同。

5.找一找。

教师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夏天的足迹,让学生感受夏天,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夏天。

通过对图片和大自然的观察,学生有了对夏天的感性认识。

这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夏天在哪里?

有哪些事物的特征能代表夏天?

然后由小组选代表在班里进行交流。

6.小调查。

使学生初步了解春与夏的节气有哪些。

7.说一说。

夏天和春天有什么不同?

夏天适宜开展哪些运动?

还可以组织“辨别四季”活动,让学生在四个季节的图片中,找出春天和夏天的图片,并进行说明。

活动参考资料

拥抱春天

春,是四季的脚步,是四季的灵魂。

在寒冷的冬天过后,

春姑娘悄悄地从远处走来了,

但万物还是知道,

尽管她走得那样轻快。

大地飞快地起了床,

穿好了绿衣裳,

柳树梳齐了她那长长的辫子,

桃花画好了她的红妆,

准备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春,是花开的季节。

迎春花姐姐张开了笑脸,

映山红抹红了脸,

樱花妹妹也扎好了她的小辫,

脸上笑盈盈的。

春,是万物苏醒的季节。

青蛙哥哥从土里钻出来了,

准备帮农民伯伯捉虫子。

大雁姐姐从南方飞回来了,

好像在说:

“我又回来了!

小草弟弟伸了伸懒腰,

好像说:

“起床了,我该穿新衣服了!

春,还是我们孩子的季节。

春天里,

我们可以快快乐乐地放风筝,

开开心心去春游,

高高兴兴去野餐!

春天是美丽的,

春天是令人向往的,

春天是这样令人渴望,

那就让我们好好地拥抱春天吧!

第六课广告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内容:

广告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广告及其作用。

2.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的兴趣。

方法与过程

通过观察、收集、调查、设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广告及广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广告的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了解广告及广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广告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广告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广告及其作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本次活动2课时完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通过多媒体资料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与学生生活、学习有关的广告或广告词,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活动。

(二)活动的组织

1.观察。

背景资料给学生提供了几幅广告图片。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每幅图上是什么?

它们是什么形式的广告?

它们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并通过阅读“小资料”初步了解广告。

2.写一写、说一说。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他们选出自己最喜欢、最不喜欢、印象最深的广告填在表格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以启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告的兴趣。

3.小调查。

请学生在活动前询问家里人对广告的认识,把他们喜欢的广告填写在表格中,使学生初步体验“调查”的感觉。

4.小设计。

让学生学习设计广告,是想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一点尝试。

教师应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但对学生的设计不必要求太高,只要意思明了,语句通顺就可以了,关键是看有没有创意。

设计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评价。

5.小诊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上提供的虚假广告或自己收集的一些生活中的虚假广告,引发学生讨论:

这样的广告你相信吗?

使学生初步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广告都可以相信。

活动参考资料

广告的功能

广告有两方面的功能:

一是社会功能,二是经济功能。

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方面。

认识作用是指帮助人们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积累新知识;教育作用是指对人们具有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审美作用就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人感受到美。

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信息作用、导购作用、促销作用。

广告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发挥着促进流通、繁荣市场的作用。

广告的内容

广告所涉及的内容很多,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

广告涉及到经济学,它与市场学、销售学、企业经营和管理、统计学等学科互相渗透。

广告涉及到社会学,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对广告活动产生着必然的制约。

广告的对象是人,它要通过作为接受者的人的心理发挥影响,因此广告与人的感知、注意、联想、想像、思维、意志、记忆、兴趣、感情、欲望、行为等心理现象有关。

广告还是一种文化,它通过绘画、语言、文学、戏剧的形式艺术地表现其传播内容,因此它与美学、文艺学等也有密切关系。

广告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媒体来实现的,印刷、电气、无线电技术、电学、光学、声学、建筑学、材料学等都可为广告媒体的制作技术所应用。

广告的形式

从不同的角度对广告的形式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学生的特点,下面从时间角度对广告形式作一分类。

(1)古代的广告形式有口头广告、实物广告、音响广告、旗帜广告、悬物广告、招牌广告、彩旗广告、印刷广告等。

(2)现代广告形式有报纸广告、杂志广告、邮寄广告、焦点广告、户外广告、交通广告、招贴、海报、传单、挂历广告、包装广告、无线电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电影广告、表演广告等。

第七课我们身边的小食品

教学内容:

我们身边的小食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伪劣食品及其危害。

2.知道辨别伪劣食品的一般的方法。

3.初步学习和使用简单的调查方法。

方法与过程:

通过从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调查、询问、讨论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伪劣食品及

其危害,学习初步辨别伪劣食品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健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伪劣食品及其危害,学习初步辨别伪劣食品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健康。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伪劣食品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

知道辨别伪劣食品的一般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本次活动2课时完成。

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可以以表演小品或播放录像短片的形式导入活动。

(二)活动的组织

1.看一看。

通过观看短片或小品,说一说背景图片中小明和丁丁都喝了饮料,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让学生找出区别。

2.说一说。

这部分是让学生分析原因:

丁丁为什么进了医院?

知道“三无”产品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见过的类似的事情,并引导他们分析原因。

3.认一认。

活动前可以安排学生带一些他们爱吃的小零食,现场请学生在包装带上找一找都有一些什么标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找到质量安全标志和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并对质量安全标志给予简单的讲解。

4.问一问。

让学生去询问爸爸妈妈或有关人士,了解、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辨别伪劣食品的方法。

5.查一查。

这是一项要求全班同学参加的实践活动,应提前安排在课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学生调查、记录后,再进行比较、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开展调查活动有一定的困难,教师一是要做好组织工作,二是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

6.讨论。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以后再遇到伪劣食品时,自己应该怎么办?

7.写一写。

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想或想对不法商贩和消费者说的话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出来。

活动参考资料

小摊“盯上”小学生

在一小学门口,几个流动摊贩抱着简单包装的饮料、小零食等待着学生放学。

这种“游击队”围堵校门的情况在多所学校门口都有发生。

据了解,这些孩子们爱吃的红红绿绿小食品,一般只卖几毛钱,都是从外地批发过来的。

这些食品价格低,几分钱就能批来,质量根本无法保证,而且没有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

孩子们吃了这种食品对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