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5684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完美版教案

12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合理想象盘古的形象。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感受盘古的神勇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理解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路,掌握盘古开天辟地的具体细节,通过阅读,把课文内容弄懂、弄熟。

教学难点

理解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天上有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和闪烁的星星,地上有巍峨的高山、奔腾的河流和葱郁的森林。

宇宙中的这一切是多么美丽、多彩啊!

那它们是怎样诞生的呢?

有一个流传了很久的神话故事说,是盘古用生命换来了这一切。

盘古是谁呢?

在传说中,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

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这个生动、感人的神话故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滋”,翘舌音“浊”和后鼻音“撑、丈”。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浊、丈、血、液、茂”等字时,也可以结合图片或实物;学习“劈、撑”等字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撑、液、茂”等字时,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

字谜示例:

两只手,很高尚,场面大,它能帮。

(谜底:

撑)

流水不停歇,随风潜入夜,形态多变幻,受冷会凝结。

(谜底:

液)

草下有一物,天干排第五,茁壮又兴旺,精美还丰富。

(谜底:

茂)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劈”的上部宜宽大,下面写得短些。

“浊”在书写的时候注意把握字体整体结构,不要写的过于疏离。

“丈”的撇先向下再向左延伸,捺要舒展,与撇相对。

“撑”左窄右宽,右边笔画较多,布局要紧凑。

易错提示:

“缓”左窄右宽,右边不要写成了“爱”。

“血”的下部是“皿”,写的时候注意两侧内敛。

“液”的“亻”写在“亠”的下面,捺要伸展。

“茂”的下部是“戊”而不是“戌”,最后一点不要写错了位置。

(3)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丈:

丈(一丈)—仗(倚仗)—杖(手杖)

爰:

缓(缓慢)—援(援救)—媛(名媛)

辟:

劈(劈开)—僻(偏僻)—霹(霹雳)

(4)多音字。

(5)重点词语释义。

宇宙:

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奔流不息:

水流奔腾不止。

茂盛:

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创造:

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东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全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写盘古还没醒,天地还没有分开。

第二部分(2~5):

写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第三部分(6):

赞美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天地混沌一片,万物难以生存。

盘古牺牲了自己,赋予万物生机,这样的献身精神多么伟大呀!

这样的神话传说有怎样的深意呢?

我们在下一节课上再继续探讨。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翻身 劈开 缓慢 混浊 一丈 撑开 竭力 劳累血液 奔跑茂盛 滋润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在盘古开天辟地这个神话传说中,天地万物的由来。

那么盘古为什么要开辟天地?

又是怎样开辟天地的呢?

我们这节课来具体学习。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一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鸡蛋是一个浑圆的个体,把混沌的天地比作一个大鸡蛋,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宇宙混沌一片的特点。

2.课文第2自然段“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地”一句,有几组反义词?

这些反义词有何用处?

明确:

反义词组: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用这些反义词来描写天地的形成和变化,表现了天与地的不同。

运用反义词语,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使我们对事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体现了盘古怎样的形象?

明确:

用“顶”“踏”“站”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塑造了盘古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4.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

这是本段的总起句,也是中心句,下文围绕这句话具体写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5.课文第5自然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法?

有什么好处?

明确:

这段话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描写了盘古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

作者还运用了想象的写法,把盘古的气息想象成风、云,声音想象成雷声,眼睛想象成太阳和月亮,四肢和躯干想象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血液想象成江河,汗毛想象成花草树木……这种写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排比和想象的运用,都赞美了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请学生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明确: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怎样的感悟呢?

明确:

盘古牺牲自己,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他勇于献身的精神多么伟大呀!

这样的神话传说,也正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智慧,以及他们渴望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朴素愿望。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第12课《盘古开天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7个生字,会书写13个生字。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盘古的创造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

同学们,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

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什么是神话呢?

(图片文字介绍)

师:

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师: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播放视频)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

个故事——《盘古开天地》

2.板书课题《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

音——暗、支——肢、几——肌、夫——肤、了——辽活——阔

夜——液闰——润告——造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降”为左右结构,右下方不是“牛”字。

“滋润”为左右结构,左小右大。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你能用书上的语句来概括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pīzhuózhànglóngzhīqūyè

劈浊丈隆肢躯液

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

奔流不息:

水流奔腾而不停止。

辽阔:

宽阔的,广阔的。

滋润:

浸润;使湿润。

茂盛: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繁密。

师: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dǎo累倒hǎn可汗

倒汗

dào倒掉hàn汗水

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写盘古醒后抡斧劈天地。

第二部分(第3段):

写天地分开,盘古顶天蹬地。

第三部分(第4-5段):

写盘古倒下化作万物。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呢?

天地未分、混沌一片、盘古沉睡。

(2)混沌是什么样子?

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3)品读第二自然段,盘古醒后,是怎样开天辟地?

他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4)表演“拿”“提”“拎”与“抡”动作,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盘古的力大、神勇。

(5)“抡起、猛劈”是什么描写?

说明了什么?

动作描写,说明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

(6)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

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

(7)天地被盘古劈开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8)朗读: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你有

什么发现?

我发现字数一样,句式工整。

反义词: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天-地

近义词:

缓缓-慢慢

师:

让我们慢慢地朗读本自然段,体会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3.第二部分

(1)天地分开后,盘古又做了什么?

他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就这样盘古不知站了多少年。

(2)同桌合作:

一人读,一人做盘古的动作。

你有什么感受?

他为什么不歇一歇呢?

特别累,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

(11)盘古最终怎样了?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下去了。

顶天立地,高大雄伟。

4.第三部分

(1)品读第4自然段,盘古的身体发生什么变化?

盘古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

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

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

的雨露。

(2)我们不禁赞叹这些景物真美,其实描写这些景物的文字也很美!

让我们朗读这首美丽的小

诗。

(3)文中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想一想我们这美丽的世界还有什么是盘古变成的?

盘古的身上不只有这些变化。

他的头发飞上了天空,变成了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

他的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

他的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

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

(4)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它是全文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师:

多么感人,多么神奇瑰丽的神话故事,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来朗读课文。

(5)在我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座巨大的宝库里,有许多这样的神话故事,让我们朗读民族神

话千字文。

5.课外拓展。

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神话故事将给大家听一听。

四、课堂总结

师:

同学们,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教师总结:

通过这个神话故事,我们知道没有盘古就没有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是盘古用牺牲自己来完成了世界由混沌向美丽富饶的转变。

我们要学习盘古那坚强的毅力和英勇的献身精神。

五、课堂练习

1.填空

“肌”的部首是(月),第六笔是(横折弯钩)。

“暗”的部首是(日),第九笔是(横)。

“辽”的部首是(辶),第四笔是(横折折撇)。

2.我会写近义词

慢慢(缓缓)辽阔(广阔)下沉(下降)美丽(漂亮)

六、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盘古醒后抡斧劈天地

盘古开天地天地分开顶天蹬地创造美丽的宇宙

盘古倒下化作万物

【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18课,是一篇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这

个神话故事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

勇于献身的精神。

通过初读感知,让学生进行段落的划分,巧妙地帮助学生掌握理清文章层次的方法,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感悟盘古开天的的艰难和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如“抡起、猛

劈”。

通过重点品析课文第4自然段,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

以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语言

的优美和盘古的献身精神。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教材

课题名称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

体会盘古无私分享、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

难点分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神话故事的内容,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2、借助图和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体会盘古无私分享、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

 

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朗读,结合课件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说一说大家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师出示图片欣赏。

2、神话,沸腾着先人对世界的幻想,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神话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畅想。

相信大多数人都爱看神话,爱读神话,喜欢在神话故事中编织自己的梦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认识一位巨人,他是谁呢?

就是我们人类的老祖宗——盘古。

他有哪些英雄事迹呢?

接下来我们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师生共同总结:

课文讲的是一个名叫的巨人的故事。

他醒来后,先用,然后头顶天,脚踏地,使天地。

后来他倒下后,他的又幻化成世间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小组合作,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1.盘古醒来之后做了什么事情?

2.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3.本文赞美了盘古怎样的品格?

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解难释疑,品读感悟

1.盘古醒来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宇宙初始的状态。

2.盘古醒来之后做了什么事情?

师指导学生小组完成。

第一件事: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拿、劈”说明了说明?

(说明盘古力量的巨大,体现了他开天辟地的气魄。

第二件事: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盘古能一直这样撑着天和地吗?

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3.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师播放音频及图片欣赏。

4、集体朗读第五自然段,再次体会盘古盘古无私分享、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

(配乐朗诵)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想一想盘古身体还有哪些变化?

他的牙齿,变成了;

他的头发,变成了;

他的骨骼,变成了;他的(),变成了;

……

2、本文赞美了盘古怎样的品格?

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本文赞美了盘古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印象:

勇敢无畏顽强无私

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盘古被称为“老祖宗”是当之无愧的,他用自我牺牲来完成了世界由混沌向美丽富饶的转变。

2、教师总结:

因为有了盘古的开天辟地,才有了这美丽的世界;因为有了神话传说,才有了无尽的想象。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能想象出这么神奇的神话故事,把我们引向更为神秘的神话世界。

这就是神话的魅力。

我们在课下可以多搜集一些神话传说,进一步领略其神奇之处。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劈、浊、丈”等7个生字,会写“微、劈、缓”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4.借助插图和课文内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重点

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许多神话故事,你能说出下面这些神话故事的名字吗?

(出示古代神话故事图片)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2.你还记得神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3.过渡: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的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一)出示词语:

混沌一片黑乎乎轻而清

重而浊缓缓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读。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找找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是用来写什么的?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3.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

齐读课文第一段。

4.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

(板书:

开天辟地)

感知开天地的原因,齐读。

找出其中的反义词。

(二)出示词语:

拿起劈顶撑

1.齐读。

2.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

它们是用来写谁的?

读有关句子,想象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

出示课件,学生看图想象。

引导学生在读懂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

(板书:

顶天立地)

(三)出示词语:

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

1.指名读。

2.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

他发出的声音——;

他的双眼——;

他的四肢——;

他的肌肤——;

他的血液——;

他的汗毛——;

他的汗水——。

同桌对读,谈发现。

(板书:

改天换地)

3.交流发现,反馈:

(1)他的,变成了的。

(举例)

(2)句子前后有什么联系?

总分段式。

并列句式。

……

(3)(读读,体会语调的变化。

教师范读)

4.体会盘古精神。

5.关注标点符号。

想一想,本段中“……”省略了什么?

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仔细思考,写下来。

6.反馈交流。

(四人小组合作展示,学着课文的样子,先说“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

7.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

8.借助插图和课文内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阅读语文主题图书《梵天的一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了解文章大意,把想象奇特的地方画出来,仔细读一读,体会一下。

3.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说说这篇文章与《盘古开天地》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盘古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的“根”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同学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

2.课后请继续寻找其他的英雄神话或阅读主题图书《盘古开天地》,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12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改天换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