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6238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1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014—2015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题部分)(2015.1)

一、填空题

1.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是高一所学过的重要化学反应类型,仔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列一组有水参与的反应:

①2Na+2H2O=2NaOH+H2↑②2Na2O2+2H2O=4NaOH+O2↑

③Na2O+H2O=2NaOH④3Fe+4H2O

Fe3O4+4H2

⑤2H2O

2H2↑+O2↑⑥2F2+2H2O=4HF+O2

(1)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

(2)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反应是(填编号);水只作还原剂的反应是(填编号);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填编号);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是(填编号)

(3)根据你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B.氧元素的得失

C.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D.化合价的改变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3NO2+H2O=2HNO3+NO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填“是”或“不是”),若是,这个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Ⅱ)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往氯化铁溶液加入铁粉:

②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③往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Ⅲ)现有以下物质:

(填序号)

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③CaCO3固体④熔融KCl⑤蔗糖

⑥铜⑦CO2⑧H2SO4⑨CH3COOH⑩水

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

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除去下表各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填写下表

各物质的溶液(杂质)

除去杂质所需试剂

离子方程式

Na2CO3(NaHCO3)

FeCl2(FeCl3)

Fe(Al)

SiO2(Al2O3)

2.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已知:

①FeO+2H+=Fe2++H2O②Fe2O3+6H+=2Fe3++3H2O③Fe3O4+8H+=Fe2++2Fe3++4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B.只有Fe(OH)3C.一定有Fe3O4和Fe

D.一定有Fe(OH)3,可能有FeE.只有Fe3O4

(3)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

若按下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3)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具

有性。

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需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6)乙同学为了获得持久白色的Fe(OH)2沉淀,准备用右图所示装置,用

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与新制的FeSO4溶液反应。

获得不含

O2的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开始时,

打开止水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在试管_______(填“A”或“B”)中观察

到白色的Fe(OH)2

3、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

(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回答下列问题:

所用铁粉中若有杂质,欲除去不纯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填序号)。

A.稀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D.FeCl3溶液

此步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反应发生后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装置的作用:

(3)该小组学生把B中反应后的产物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

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

②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4.下图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的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未画,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1)实验是为了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请问试管A中盛放的药品是(填序号)

(①碳酸钠②碳酸氢钠)。

(2)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得到的结论是。

5、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供人类呼吸之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g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

(1)A中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①、②、③中选哪个图:

B装置的作用是;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为了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会出现。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

(3)若D中的1.95g过氧化钠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你预测E装置内有何现象?

(4)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50mL,又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当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答大或小),这是由于。

(5)你认为上述A-E的实验装置中,E部分是否安全、合理?

E是否需要改为下列四项中的哪一项:

(用甲、乙、丙、丁回答)

 

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某固体催化剂(可能含有FeO、Fe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已知:

Fe2+能使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褪色,反应式为:

5Fe2++MnO4—+8H+==5Fe3++Mn2++4H2O)。

(1)将该固体催化剂在稀硫酸中溶解,请写出这两种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

3mol·L-1H2SO4,3%H2O2、6mol·L-1HNO3、饱和氯水、0.01mol·L-1KmnO4、0.1mol·L-1KI、20%KSCN溶液、蒸馏水。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

假设3: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3价又有+2价。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将适量稀H2SO4加入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热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溶液中含Fe2+或Fe3+。

步骤2:

步骤3:

7、下面是印刷电路板的生产及其废液的处理的流程简图。

请按要求填空:

(1)镀铜电路版制成印刷电路版的离子方程式为;固体1的化学成

分是(填化学式)。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要检验废液中是否含有Fe3+,所需的试剂是(填化学式)溶液。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8、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炼铝的原料氧化铝。

工艺流程如下图:

 

(1)原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滤液1中要加入稍过量原料B,原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所得沉淀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省去步骤①,即溶解铝土矿是从加入原料B开始,则会对氧化铝的提取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实验室制配0.40mol/L的NaCl溶液80mL,有以下仪器:

烧杯、100mL量筒、100mL容量瓶、50mL容量瓶、玻璃棒、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胶头滴管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___mL容量瓶;

(2)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_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最后________(填所选字母:

A.左右旋转B.上下颠倒)摇匀。

(3)取80ml配制好的溶液,加水稀释到200ml,这浓度变为。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造成浓度偏高的操作是

A.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将溶液转入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转入定容操作

D.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少量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10、某小组同学要配制100mL0.100mol·L-1Na2CO3溶液。

下图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操作。

A

B

C

D

E

F

(1)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为(用字母A~F填写)。

(2)配制过程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3)用Na2CO3·10H2O来配制溶液,若晶体已经部分失去结晶水,则所配得溶液的浓度会(填“偏高”、“偏低”、“不变”)。

(4)步骤A通常称为洗涤,如果没有步骤A,则配得溶液的浓度将(填“偏高”、“偏低”、“不变”);步骤F称为,如果俯视刻度线,配得溶液的浓度将(填“偏高”、“偏低”、“不变”)。

(5)在步骤B之后,需才进行下一步操作。

11、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身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

某学生设计了提纯方案如下图:

 

如若该方案可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

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2)操作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进行操作②后,判断SO42-已除尽的方法是: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

的名称是_________。

(5)操作

的目的是;

要从制得的纯净氯化钠溶液获得氯化钠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12、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实验现象是;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13、实验室需要250mL1mol·L-1的Na2CO3溶液,现有以下仪器:

 

(1)用Na2CO3固体配制溶液时,上述仪器中必须使用到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要实施配制,除上述仪器外,尚缺的仪器或用品有、等(填仪器名称)。

(3)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A.转移B.称量C.洗涤D.定容E.溶解F.摇匀G.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BEDF(补填序号)。

(4)配制过程中,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大的是。

A.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将溶液转入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转入定容操作

D.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少量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5)由计算可知,在称量操作中,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2CO3固体的质量为,若用5mol·L-1Na2CO3溶液配制该溶液,则应用量筒量取该溶液的体积为。

14、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水,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

①有氧气生成;②反应过程中有。

(2)Na2O2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中氧化剂是。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实验,以证明上述实验结论。

验证第①条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向试管中滴入水,。

(4)向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并振荡,现象为。

二、计算题(第

(1)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5.

(1)现将8.4gCO2和H2O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2O2中,可得O2(标准状况)2.8L,求原混合气体中CO2与H2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在MgCl2和AlCl3的混和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图中线段OA︰AB=          。

16、某同学为探究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20

20

4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8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4

0.4

0.4

①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1%)。

②本实验中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17、为测定某碳酸钠样品的含量,取一定量碳酸钠样品投入到1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标准状况下生成448mLCO2。

请计算:

(1)该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18、向1L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含amolNaOH的溶液时,产生的沉淀量可达最大值;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开始溶解,当前后加入的NaOH总量达到bmol时,沉淀不再减少,求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

 

19、向0.5L0.04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O粉末,充分反应后,把50g铁丝放入该溶液中,至铁丝质量不再变化时,共收集到224mL气体(标准状况)。

求:

(1)与硫酸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

(2)CuO粉末的质量。

 

20.把2.0mol/LCuSO4溶液和1.0mol/L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

计算:

(1)混合溶液中H+、Cu2+、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2)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经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过滤,此时滤液中的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取100mL该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

写出沉淀和残渣的化学式,并计算残渣的质量(不计操作带来的损失)。

 

21、将4.6g金属钠和5.4g金属铝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最后得到0.5L溶质仅为偏铝酸钠的溶液。

计算:

⑴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⑵所得溶液中偏铝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1、【答案】(Ⅰ)

(1)③

(2)①④;⑥;⑤;②(3)C(4)是,NO2,NO2

(Ⅱ)2Fe3++Fe=3Fe2+;CO2+OH-=HCO3-;Al3++4OH-=AlO2-+2H2O

(Ⅲ)④⑥   ①②③④⑧⑨⑩    ⑤⑦

除去杂质所需试剂

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

HCO3-+OH-=CO32-+H2O

铁粉

2Fe3++Fe=3Fe2+

氢氧化钠溶液

2Al+2OH-+2H2O=AlO2-+3H2↑

盐酸

Al2O3+6H+=2Al3++3H2O

 

2、【答案】

(1)3Fe+4H2O(g)

Fe3O4+4H2

(2)A,C(3)Fe+2Fe3+=3Fe2+

(4)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5)还原,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铁粉

(6)把蒸馏水煮沸,利用铁粉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排出试管A、B中的空气,防止Fe(OH)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B。

3、

(1)B,2Al+2OH-+2H2O=2AlO2-+3H2↑

(2)3Fe+4H2O(g)

Fe3O4+4H2,除去H2中的水蒸气(3)①Cl2+2Fe2+=2Fe3++2Cl-② 不合理

4、【答案】⑴②⑵Ⅰ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且产生二氧化碳。

5、

(1)图2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酸雾变蓝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D中有部分CO2未参加反应流入E中生成沉淀

(3)E中石灰水的白色浑浊明显增加,瓶内液面的下降接近停止

(4)小因样品中含有不与CO2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5)乙

6、解析:

(1)  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

(2)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只有+3价。

假设2: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只有+2价。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法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2:

在A试管中滴加几滴0.01mol·L-1KmnO4溶液。

若紫红色褪去,证明有Fe2+,假设2或假设3成立。

步骤3:

在B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有Fe3+,假设1或假设3成立(即既含有二价铁,又含有三价铁);若步骤2、步骤3均有现象,则假设3成立。

7、

(1)(2Fe3++Cu==Cu2++2Fe2+Fe、Cu

(2)CuCl2+Fe=Cu↓+FeCl2

KSCN(或NaSCN、NH4SCN)溶液(3)2Fe2++Cl2=2Fe3++2Cl-

8、

(1)盐酸(硫酸、硝酸)

(2)NaOHH++OH-=H2OFe3++3OH-=Fe(OH)3↓Al3++4OH-=AlO2-+2H2O

(3)Al(OH)3(4)若用NaOH溶液溶解铝土矿,则有部分Si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硅酸钠,最后使加热制得的Al2O3混有SiO2杂质

9、

(1)100

(2)离刻度线1~2cm,胶头滴管,B(3)0.16mol/L(4)B

10、

(1)DBCAFE

(2)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偏高(4)偏低定容偏高(5)冷却至室温

11、

(1)不能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2)Ba2++SO42-=BaSO4↓

(3)浊液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或把浊液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加适量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的SO42-已经除尽。

(4)除去溶液中过量的Ba2+过滤

(5)除去过量的HCl和溶解在溶液中的CO2蒸发浓缩结晶

12、

(1)FeCl2KCl

(2)4Fe(OH)2+O2+2H2O=4Fe(OH)3(3)出现血红色溶液Fe+2Fe3+=3Fe2+

13、

(1)①③

(2)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GACA(4)B(5)26.5g50

14、

(1)放出大量的热

(2)2Na2O2+2H2O==4NaOH+O2↑Na2O2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P口处,木条复燃(4)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15、【答案】

(1).n(CO2)=0.15mol(4分)n(H2O)=0.10mol(4分)

(2)5︰1(4分)

16、

(1)1︰4

(2)+3(3)56%(4)24.5%

17、

(1)碳酸钠的质量是2.12g;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mol/L。

18、n(Fe3+)==(4a/3-b)mol/L

19、已知n(H2SO4)=c(H2SO4)·V(H2SO4aq)=0.04mol·L-1×0.5L=0.02mol

(1)Fe+H2SO4===H2+FeSO4

111

n(Fe)n(H2SO4)0.01moln(Fe)=0.01mol

n(H2SO4)=0.01mol

(2)与CuO反应消耗的H2SO4为:

0.02mol-0.01mol=0.01mol

=0.80g

CuO+H2SO4==CuSO4+H2O

80g1mol

m(CuO)0.01mol

20.

(1)c(H+)=1.0mol/L,c(Cu2+)=1.0mol/L,c(SO42-)=1.5mol/L;

(2)c(Fe2+)=1.5mol/L;(3)Fe(OH)3、Fe2O3;m(Fe2O3)=12g

21、⑴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6.72L=8.96L 

 ⑵得到的溶液为NaAlO2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0.2mol/0.5L=0.4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