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6553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7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docx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国家利益为先2晁错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练习

2 晁错

由晁错之死所想到的

看到晁错之死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刘备和徐庶的分离。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利用奸计挟持徐庶老母,徐庶被迫离开刘备时,刘备心灰意冷,看着徐庶的背影离开了自己的视线,刘备哭泣着说“把前面这片树林给我全部砍了,它使我看不清元直的背影”。

刘备为了救徐庶的母亲忍痛放徐庶走,没想到徐庶的母亲因徐庶弃刘投曹而含辱自杀。

刘备失去了徐庶,徐庶失去了母亲,徐庶在离开刘备之前曾许诺他此生不为曹操献一计出一谋,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就无为了一辈子。

但是因为他的离开,刘备却得到了诸葛亮。

就如同晁错死了,让朝廷看清了“诛晁错,清君侧”的骗局,使得汉景帝真正平定了七国之乱,开启了汉朝有为而治的新局面。

晁错的死和徐庶的离开都曾让我感受到历史苍凉的一面,也领悟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含义。

多想置身于那个时代,去亲自体会英雄们的抱负、胸襟、胆识、忠义、孝道……

面对晁错之死,我有太多的话想对他说。

晁错你最大的错误就是太相信皇帝了,你认为你忠心耿耿,你认为你一心为公,你认为你一往无前,你认为你奋不顾身,你认为你给皇帝出了这个好主意,皇帝怎么着也会保你,没想到,文帝、景帝虽然在历史上算是好皇帝了,同样是要杀人的。

这就是晁错你的错,你太急于成功了,你就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干成一件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这也太个人英雄主义了,你不知道即使是一个英雄,也是需要有后援的,有后盾的。

而你这种孤军奋战,既无后援,朝廷的大臣不帮你;也无后盾,最后皇帝也不帮你,皇帝也舍弃你。

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直言敢谏的“智囊”——晁错

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州)人。

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

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为御史大夫。

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

吴、楚等七国叛乱时,被景帝错杀。

晁错的经济思想,散见于《汉书》的《食货志》《袁盎晁错列传》等篇。

汉文帝死,太子刘启继位,称汉景帝。

晁错因受景帝宠信,先是被任命为内史,主管都城长安的行政管理工作。

晁错多次请求景帝单独召见自己,和景帝商议国家大事,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宠幸超过九卿。

晁错依仗景帝的宠幸把法令制度该改的都改了一遍。

这自然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可是这些人看晁错正独邀主宠,无人敢于发难。

不久晁错升为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

他便在此时向景帝上《削藩策》,建议凡诸侯王有罪过的削其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

这个《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在朝廷内外引起了极大震动。

景帝下令,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讨论,大多数人知道景帝是完全支持晁错的,因此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最后,景帝决定:

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随后晁错又修改了关于诸侯王的法令三十条。

诸侯王都喧哗起来,联合在一起准备武力抗拒削藩,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景帝无奈,腰斩晁错,晁错当时四十六岁。

《史记》体例——列传

“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

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

单传是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李斯列传》等。

合传是记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传》《老庄申韩列传》等。

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内,如《儒林列传》《循吏列传》《刺客列传》等。

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等,这就为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颍川(yǐnɡ)  轵(zhǐ)  峭直(qiào)

袁盎(ànɡ)垣(yuán)喧哗(huá)

噤口(jìn)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雒”同“洛”)

(2)由此与错有卻(“卻”通“郤”,嫌隙,裂痕)

(3)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卒”通“猝”,突然)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间

(2)数

(3)治

(4)疾

(5)乃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2)外为诸侯报仇(名词作状语)对外

(3)错乃穿两门南出(名词作状语)向南

(4)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意动用法)以为……奇

(5)太子善错计策(意动用法)认为……善,称赞

(6)别疏人骨肉(使动用法)使……离别、疏远

(7)吾当先斩以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古义:

文献经典。

今义:

以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2)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古义:

汉朝时掌管图书的官名。

今义:

学位的最高一级。

(3)诏以为太子舍人

古义:

让……做。

今义:

认为。

(4)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古义:

凭借这个。

今义:

表因果关系连词。

(5)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古义:

军中之事。

今义:

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

(6)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古义:

对此。

今义:

承接关系连词。

(7)因上便宜事

古义:

利益,好处。

今义:

方便合适。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晁错者,颖川人也(判断句)

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

(2)此非庙垣,乃堧中垣(判断句)

译文:

这不是太上庙的墙,而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

(3)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状语后置)

译文:

曾经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习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学说。

(4)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被动句,“为……所……”)

译文:

却先奏请,反而被这小子出卖,实在是大错。

(5)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省略句,“斩”后省略“于”,状语后置句)

译文:

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处死。

(6)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省略句,“《尚书》”后省略“于”)

译文:

太常派遣晁错到伏先生那里学习《尚书》。

第7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

 邓公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文脉·梳理]

[文本·精析]

1.《晁错》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被派到齐向伏生学习,他学习回来后上书讲述其所学,得到文帝的赏识。

②晁错善于辩论,智谋出众,深得太子宠信,称他为“智囊”。

③多次上书孝文帝,探讨削弱诸侯的事以及更改法令的事。

④景帝时更改了许多法令制度。

击败了丞相对自己的中伤。

⑤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

2.晁错最后落得腰斩东市的结果,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鲜明,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②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

③通过反面衬托和侧面烘托表现人物。

晁错是颍川人。

曾经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习过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学说,与洛阳人宋孟和刘礼是同学。

凭着文章典籍学问,担任了太常掌故。

晁错为人严峻刚正,却又苛刻严酷。

汉文帝的时候,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伏先生是原来秦朝的博士,研究过《尚书》,年纪已经九十多岁,因为太老无法征召前来,汉文帝于是下令太常派人前往学习。

太常派遣晁错前往伏先生那里学习《尚书》。

学成回来后,趁着向皇上奏陈应当办理的事,称引解说《尚书》。

汉文帝下诏令,任命晁错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

晁错凭着他的辩才,得到太子的宠幸,太子家称他为“智囊”。

晁错多次上书汉文帝,说到削减诸侯势力的事,以及可以修改的法令。

几十次上书,汉文帝都没有采纳,但认为他有奇特的才能,提升为中大夫。

当时,太子称赞晁错的计策谋略,袁盎和诸位大功臣却大多都不喜欢晁错。

汉景帝继位后,任命晁错为内史。

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总是采纳,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

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满意,但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毁伤他。

内史府建在太上庙外墙之间里的空地上,门朝东,出入很不方便。

晁错便向南边开了两个门出入,因而凿开了太上庙的围墙。

丞相申屠嘉听到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打算就这次晁错的过失写成奏章,请求诛杀晁错。

晁错听到了这个消息,当夜请求单独进见皇上,具体详细地向皇上说明了这件事情。

丞相申屠嘉上朝奏事,乘机禀告了晁错擅自凿开太上庙外空地上的围墙做门,请求皇上把他交给廷尉处死。

皇上说:

“晃错所凿的墙不是太上庙的墙,而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不致于触犯法令。

”丞相谢罪。

退朝之后,生气地对长史说:

“我本当先杀了他再报告皇上,却先奏请,反而被这小子给出卖,实在是大错。

”丞相不久生病死了。

晁错因此更加显贵,被提升为御史大夫。

请求按照诸侯的过错相应地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各诸侯国边境的郡城。

奏章呈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一起讨论,没有一个人敢非难晁错的建议,只有窦婴与他争辩,因此和晁错有了隔阂。

晁错所修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们都叫喊着反对,痛恨晁错。

晁错的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就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

“皇上刚刚继位,你执掌政权,侵害削弱诸侯的力量,离别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纷纷议论怨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晁错说:

“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不这样的话,天子不会受到尊崇,国家不会得到安宁。

”晁错的父亲又说:

“(照这样下去)刘家的天下安宁了,而我们晁家却危险了。

我要离开你回去了。

”于是便服毒药而死,(死前)说道:

“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自己。

”晁错的父亲死后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反叛,以诛杀晁错为名义。

等到窦婴、袁盎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处死。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攻打吴楚的军队时,他担任将领。

回京城后,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进谏皇上。

皇上问道:

“你从军中来,听到晁错死了,吴楚的军队退了没有?

”邓公说:

“吴王蓄意谋反已经有几十年了啊,他为您削减他的封地而发怒,所以以诛杀晁错为名义,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呀。

再说我担心天下的人从此都将闭口,再也不敢进言了。

”皇上说:

“为什么呢?

”邓公说:

“晁错担心诸侯强大了不能够制服,所以要求削减诸侯的封地,借以尊崇朝廷,这实在是关乎万世的好事啊。

计划才开始实行,突然遭到杀戮。

对内堵塞了忠臣的口,对外反而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足取的。

”此时景帝沉默了好久,说:

“您的话很对,我也悔恨这件事。

”于是任命邓公担任城阳中尉。

[课内·素材]

晁错是一位功臣。

他不仅服侍文、景两位皇帝,而且还是汉景帝的老师,正是他将汉景帝教育成了一位治世明君,为汉武帝以后的大一统打下了深厚而又坚实的基础。

晁错是能臣。

他可以说是慧眼独具地发现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特别是在人人都以为汉高祖刘邦实行的“郡国并行”和“非刘不王”的政策能够很好地巩固大汉朝天下的时候,晁错却一语道破其后果:

“这样下去,恐怕迟早要发生不利于国家的事情,以至于重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乱局面。

晁错的忠诚,体现在他为了国家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上。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有记载: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晁错曰:

“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错父曰: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死,曰:

“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晁错的言行,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耿直忠贞的大忠臣。

【应用角度】 “为国忘家”“爱民爱国”“不计个人得失”“从国家利益出发,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精神境界”等。

[热点·素材]

春草鹿呦呦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

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

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媒评文摘】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

屠呦呦获奖只是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一个开始,随着科学家不断钻研,随着科研体制不断革新,随着创新土壤不断优良,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摘得诺奖桂冠。

——网易

[佳作·领悟]

汉代风云人物——晁错

易中天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但是,这些不等于说他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当“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晁错有问题。

第一个问题,晁错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汉景帝继位,任命晁错为内史。

内史负责的是京城地区所有的行政工作,相当于现在首都市的市长。

他仗着汉景帝信任自己,不停地提意见,不停地提建议,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汉景帝还言听计从,均采纳了他的建议。

就这样,晁错成为炙手可热的权贵。

俗话说,树大招风。

第一个被晁错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

申屠嘉被惹毛了以后,找了个岔子就要杀晁错。

内史有一个办公机构叫内史府,内史府有一个门朝东边开,晁错觉得这个门朝东边开,出出进进不方便,就在南边开了一扇门。

南边是太上皇的庙。

南边开一扇门就是把太上皇的庙外面围墙打了一个洞,这是大罪。

申屠嘉于是与几位大臣商量说:

我们明天上朝的时候就弹劾他。

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走漏了风声。

晁错得到消息之后连夜进宫去见汉景帝,把情况都说了。

汉景帝说:

这个事情朕给你做主了。

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就把这件事提出来。

汉景帝说:

哎呀!

这个事儿朕知道了,这个晁错他是在太上皇庙的墙上开了一个洞,不过那个墙不是内墙,是外墙。

那是安置闲散官员的,没什么了不起的。

最后汉景帝说了一句关键的话:

这个事儿是朕让他做的。

申屠嘉没有话说了,回到家里吐血而死。

第二个问题,晁错性格不好。

《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4个字:

峭、直、刻、深。

峭,严厉;直,刚直;刻,苛刻;深,心狠。

一个人又严厉,又刚直,又苛刻,又心狠,讨人喜欢吗?

不讨人喜欢。

这就是晁错性格上的原因。

他的性格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执着。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他可以不顾一切,包括自己的身家性命。

晁错推出削藩的政策以后,朝野哗然,晁错的父亲千里迢迢从颍川赶到长安来找晁错,他是这样说的: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死,并说“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这个情节表现了晁错的忠心耿耿。

晁错是一个既忠心耿耿又深谋远虑的人。

按说这实在是国家的栋梁。

但是,晁错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谋远虑都有一点儿问题。

他是为国深谋远虑,为自己一点儿都不深谋远虑,所以《汉书》对他的评价是:

“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

”他自己要倒霉了,却一点也不知道。

第三个问题,晁错总是一往无前。

一往无前是一种很高尚的品德,但是对政治家而言却不行。

政治家必须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妥协的时候妥协,该让步的时候让步,该迂回的时候迂回。

政治家要考虑的问题是:

一件事情不仅仅是该不该做,还要考虑能不能做,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这是一个政治家所需要的素质。

晁错是执着的,他坚持,认死理,只看一步,认为削藩是对的,就要做;对于能不能做,他不考虑;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他也不考虑。

……

吴楚叛乱以后,晁错蒙了,景帝、群臣也都蒙了。

他们虽然有一点儿思想准备,讨论过削藩以后,诸侯会不会反,但晁错说:

不管这个了,总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的,管他呢!

汉景帝也说:

“是啊,是要反的,我们就搞他一下。

”等到吴楚真的反了时,他们就没有了主张,完全没有了主张。

晁错还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是杀袁盎。

他不该提出杀袁盎,他不提出杀袁盎,袁盎也不会杀他。

第二个错误更糟糕,他提出请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苏东坡说:

谁都知道外出打仗是危险的,留下来看家是安全的。

你怎么能在这个紧急关头,把最危险的事情派给皇帝,最安全的事情留给自己呢?

这是任何人都不会同意的。

当然了,晁错最大的错误就是太相信皇帝了。

他认为自己忠心耿耿,一心为公,给皇帝出了这个好主意,皇帝怎么着都会保他。

没想到,文帝、景帝虽然在历史上算是好皇帝了,但也是要杀人的。

这就是晁错之错。

他太急于成功了,他就想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干成一件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他也太个人英雄主义了,他不知道,即使是一个英雄,也是要有后援,要有后盾的,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佳作赏析】 易中天的这篇文章抓住了晁错性格中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执着和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说晁错“只适合当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实在是精辟的论断。

用现代的语言风格去评价古代的人和事是易中天文章最突出的特点,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比如,“俗话说,树大招风。

第一个被晁错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晁错总是一往无前。

一往无前是一种很高尚的品德,但是对政治家而言却不行”。

这就撕掉了读者与古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让古代的人和事变得亲切可感,不再陌生遥远。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无治《尚书》者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B.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顷襄王怒而迁之

C.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相如奉璧奏秦王

D.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解析】 A项,第一句中的“治”为“研究”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治”为“对付”的意思;B项,第一句中的“迁”为“升任”的意思,第二句中的“迁”为“贬官”的意思;C项,第一句中的“奏”为“上奏”的意思,第二句中的“奏”为“献给”的意思;D项,两个“疾”都为“嫉恨”“痛惜”的意思。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为诸侯报仇

如姬为公子泣

B.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独畏廉将军哉

C.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

广故数言欲亡

D.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解析】 A项,第一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的意思,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向”“对着”的意思;B项,第一句中的“独”是副词,“仅仅”的意思,第二句中的“独”表反问语气,“难道”的意思;C项,都是“屡次”“多次”的意思;D项,第一句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故”是“特”的意思。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C.因上便宜事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解析】 A项,“故事”古今异义,此处是“旧例”“老路”的意思;B项,“因此”是“借此机会”的意思,“共事”是“共同生活”的意思;C项,“便宜”意思是“利益”“好处”;D项,“文学”意思是“通晓典籍”。

【答案】 B

4.对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子善错计策 ②别疏人骨肉 ③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④内杜忠臣之口 ⑤吾当先斩以闻 ⑥将军身披坚执锐 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 ⑧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⑩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①③⑧/②⑤/④⑥⑦/⑨⑩

B.①②③/④⑩/⑤⑥⑦/⑧/⑨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D.①⑧/②⑤⑦/③⑨/④⑩/⑥

【解析】 ①⑧为形容词意动用法;②⑤⑦为使动用法;③⑨为名词用作动词;④⑩为名词作状语;⑥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 D

5.下列各句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错常数请间言事,(景帝)辄听。

B.吾当先斩(晁错)以闻

C.上令晁错衣朝衣斩(晁错)东市。

D.太常遣错受《尚书》(于)伏生所

【解析】 省略“于”。

【答案】 C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

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门东出,不便。

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堧垣。

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

上曰:

“此非庙垣,乃堧中垣,不致于法。

”丞相谢。

罢朝,怒谓长史曰:

“吾当先斩以闻。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丞相遂发病死。

错以此愈贵,迁为御史大夫。

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卻。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晁错曰:

“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错父曰: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死,曰:

“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难:

反驳

B.错乃穿两门南出穿:

越过

C.吾去公归矣去:

离开

D.诸侯皆喧哗,疾晁错疾:

痛恨

【解析】 “穿”是“开通”“凿通”的意思。

【答案】 B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