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6670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专题一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

学案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与君权逐步强化

1.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

“皇帝”制度具有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特点。

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是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2.汉武帝主持政务后,有意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他频繁更换丞相,还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

于是中外朝制度形成。

3.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在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易混易错]

三省六部制下的制衡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三省虽互相制约,但必须听命于皇帝,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这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本质区别。

4.宋代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以分散相权。

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

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史称“二府三司”。

[辨析比较]

唐宋最高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官制方面的措施有何异同?

(1)相同点:

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朝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2)不同点:

唐朝加强了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宋朝三省六部有名无实;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归纳总结]

汉、唐、宋三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有什么特点?

(1)分散宰相权力。

(2)增加宰相的人数。

(3)在权力上相互牵制。

(4)增设相当于宰相的职位。

5.元朝设中书省为行政机构,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宋制。

[深度点拨]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具体趋势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

总趋势是君主专制程度不断提高,这是由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

深化探究

探究点 三省六部制

材料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思考

(1)三省六部是怎样运作的?

有何特点?

(2)有人认为唐初的三省六部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 

(1)①中书省草拟,上呈皇帝,再交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奉行”,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具体执行。

②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2)所谓的“民主”是指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以防止大臣专权,也可以集思广益。

并且由于唐太宗借鉴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增添了这一制度的“民主色彩”。

但由于最终决策权属于皇帝,所以从根本上看,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它只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

二、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沿革

(1)秦朝:

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2)汉代:

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

汉武帝设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

(3)发展:

唐代御史台;宋朝的提点刑狱司;元朝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等。

2.评价

(1)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局限: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选官

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特点

官位世袭

以官举士

考试选拔

形成

发展

先秦

西汉汉武帝时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发展为八股取士

评价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但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教材资料解读]

“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解读:

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现象,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这一制度主要在战国时期之前实行。

察举制是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

这一制度自汉代实行,隋唐时期被科举制所取代。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

这一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是一种较之察举制更完备、更合理的选官制度。

[深度点拨]

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

[名师指津]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整体趋势是:

选官的基础日益庞大,扩大了统治基础,选官手段和方式日益科学;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深化探究

探究点 科举制

材料一 唐太宗在金殿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

举子看榜图

材料二 见右图

思考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何种选官制度?

(2)在汉代与魏晋时期,我国的用人制度又是怎样的?

其选官依据是什么?

(3)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答案 

(1)科举制度。

(2)制度:

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

依据:

察举制:

德才;九品中正制:

门第。

(3)用人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治理国家。

(言之成理即可)

四、行省的设置

1.地方行政区划的演进

(1)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州。

(2)唐代为道、州、县三级。

(3)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则为路、州、县。

(4)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

2.行省设置的历史意义: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点拨]

元朝的地方并不是完全由行省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就归中书省(中央机构)来直接管理,西藏、青海一带是宣政院的辖地。

[归纳总结]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的行政体系。

(2)地方服从于中央,中央服从于皇帝。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

(4)地方权力分散。

(5)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考核。

深化探究

材料

 

图一                 图二

思考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制度?

(2)这两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分封制、行省制。

(2)分封制度的影响:

加强统治、扩大统治区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行省制度的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课堂小结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具体趋势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

总趋势是君主专制程度不断提高,这是由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和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机构最大的变化是(  )

A.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

B.扩大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C.加强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

D.增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根据题中信息分析秦朝实行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制,西汉实行皇帝之下“中朝”和“外朝”并行制度,“中朝”官员是由皇帝任命等级较低的官员担任,区别于由丞相组成的“外朝”,形成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

2.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策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在三省六部制下,唐朝时期的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A、B两项与题干信息不符,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3.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 C

解析 宋朝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

“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枢密院掌管军事,而三司使掌管财权。

通过这项制度,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A项宰相的权力是缩小了,一分为三;B项是指清朝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D项材料不涉及地方。

这是宋代分割相权采取的措施,为了集中皇权,分割相权,宋代设立中书省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

故本题答案为C。

4.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这一制度是指(  )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行省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根据材料信息“文人学士集团”“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符合这一特点的制度是科举制。

5.元朝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

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

A.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

B.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

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答案 C

解析 元代行省辖区这样的布局特点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基础达标]

1.《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

A.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

C.分封制D.郡县制

答案 B

解析 材料“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都反映了皇权至上和专制独裁,这一制度是指皇帝制度。

2.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

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B.门下省

C.尚书省D.参知政事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唐朝三省职能的掌握。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负责审议,有不可行的政令可驳回,因此崔佑应供职于门下省。

3.《贞观政要》载:

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  )

A.中书省B.门下省

C.尚书省D.御史台

答案 B

解析 唐朝三省长官中的门下省是负责封驳和审议的,同时具有“谏官”的职能。

4.《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使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

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

A.军政B.民政C.行政D.财政

答案 A

解析 “枢密使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说明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军政。

5.元初高鸣进谏:

“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

A.中朝B.三省制

C.中书省D.都察院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由“取决一省”可知是元朝的一省制即中书省。

6.《新唐书》云:

“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中丞为之贰。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大夫”“中丞”属于下列哪一机构的官员(  )

A.中书省B.通判C.尚书省D.御史台

答案 D

解析 据《新唐书》可排除B项,“通判”属于宋代官职。

其他三项虽均在唐代存在,但具有监察职能的只有御史台。

唐代在中央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之事,为最高监察机构。

7.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而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

这里的“选举社会”是指(  )

A.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B.三省六部制

C.察举制度D.科举制度

答案 D

解析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高低选拔官吏;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使门第不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能够参与到国家政治中。

8.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

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

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长久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该件事最可能发生在哪一时期(  )

A.秦汉B.魏晋南北朝

C.宋元D.明清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皇帝提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世家,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有关。

[能力提升]

9.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

“汉至武帝以后,权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中朝”(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

中外朝制度的创立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曾经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由于既有官署、官属,又有具体的职司,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中朝逐渐居于核心地位,属于决策机构,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为执行机构。

10.据《隋书·百官志下》,门下省置给事郎之职,“置员四人,从五品,审读奏案。

”《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以上材料说明(  )

A.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因权力的分割面临瓦解

B.隋唐时期,中央强化了对各部门的监察力度

C.门下省取得了三省政治结构中的枢纽地位

D.各种权力之间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牵制和监督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隋唐中央机构三省之间的权力构建,未涉及对各部门的监察,且此时的宰相制度趋于完善,排除A、B两项;D项表述不当,以偏赅全。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门下省可以驳回中书省草拟的政令要求重新拟定,故可见门下省在三省中处于枢纽地位,选择C项。

11.《隋唐嘉话》载:

“(唐高宗时)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

‘吾不才,富贵过分。

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世家大族)女,不得修国文。

’”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  )

①科举取士成为重要的选官途径

②士族门第观念仍很强烈

③进士科受时人追捧

④唐朝中书令负责修撰史书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①②③项都可以从题干提供的材料中反映出来,④项表述错误,唐朝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政令。

12.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

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图反映的是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这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右图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

“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

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戴胄说:

“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旨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尚书省填写“奉行”后,具体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这些特点对国家的政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答案 

(1)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大臣和皇帝的意见。

交给六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

(2)唐代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

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了君权独尊;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3)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相互监督和牵制,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于保证政治清明,减少政治腐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1)问需要了解三省的职能,并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

(2)问从材料三中戴胄用“法”来规劝唐太宗,可知唐初君主受到当时大臣和法律的制约。

回答特点时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三省长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三省长官和君主之间的关系。

第(3)问结合特点从三省的分工与牵制两个方面分析,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防止专权,皇帝一定程度上受三省长官制约,有利于达到总体政治上的清明。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

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在唐代,凡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宰相不能独裁。

——钱穆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如何认识“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2)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

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汉代宰相位高权重,所以是“首长制”;而到了唐代,宰相数量逐渐增加,宰相权力下降,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所以是“委员制”。

(2)变化:

由秦朝三公九卿制演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

影响: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解析 第

(1)问应结合汉唐两代的宰相权力和数量上对比说明。

(2)问“变化”应通过两示意图的观察归纳所示体制;“影响”从办事效率和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方面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