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6835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3讲.docx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3讲

第3讲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

[考纲原文] 1.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网络构建]

题点1 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母题导入

(2013·大纲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材料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

巴西(下图)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

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

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答案 临近铁矿石产地(离煤炭产地较近);位于产品的销售市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交通运输方便。

解析 由材料可知,中巴共建的钢铁厂位于里约热内卢附近,既接近铁矿石和煤炭产地,又靠近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此外,巴西东南部工业基础好,生产协作条件好,运输条件好,尤其是靠近港口,海运廉价便利。

此类题目注意从原料、能源、劳动力、市场、交通和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回答。

核心规律

1.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

对工厂区位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

其主要区位因素具体从以下方面分析:

(1)自然因素

①土地:

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建筑的用地。

②资源:

主要是矿产资源分布。

③能源:

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地热能等。

④水源:

有较近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

⑤环境:

气候宜人、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2)经济因素

①农业经济基础:

优劣(如上海工业的发展就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强大的农业经济基础)。

②距离问题:

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或消费市场(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③交通条件:

沿海,沿河(运河),沿江,沿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线等。

④劳动力:

数量、工资水平和素质(知识和技术)。

⑤科学技术:

接近高等教育区和科研院所。

⑥信息:

广告宣传、品牌效应等。

(3)社会因素

①政策:

支持、鼓励(如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

②国防需要:

巩固国防(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三线”工程建设)。

③解决就业:

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方。

④个人偏好:

华侨对家乡的投资。

⑤工业惯性:

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由于搬迁费用、政府干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因素仍然留在那里。

⑥社会协作条件:

包括社会服务条件(共用基础设施)和生产协作条件(工业集聚、群体效益)等。

(4)环保因素

①大气污染:

要结合当地气候考虑当地风向,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布局要避免污染居民区,还要用卫生防护带隔开。

②水体污染:

要结合区域图中等高线信息确定河流流向,相对于居民区的位置合理布局自来水厂和易造成水污染的企业。

③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运用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

(1)在河流上游,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地区可布局自来水厂。

(2)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

(3)在煤铁资源丰富地区,可布局钢铁工业,同时应考虑盛行风向、交通等因素。

(4)在棉花产区或市场广阔地区,可布局纺织工业。

(5)在甘蔗、甜菜产区可布局制糖工业。

(6)在钢铁厂附近可布局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工业联系较密切的部门。

(7)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在火电厂附近为利用粉煤灰可布局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

预测演练

下图是“三类工业生产投入结构图”,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工业依次是(  )

A.钢铁、啤酒、电子装配

B.制糖、家具、精密仪器

C.水产品加工、纺织、飞机

D.炼铝、服装、集成电路

(2)目前,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②类工业的是(  )

A.东南亚B.珠江三角洲

C.西亚D.欧洲西部

答案 

(1)D 

(2)A

解析 第

(1)题,结合图示可知,影响①、②、③产业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动力、劳动力和技术。

据此判断三类工业依次为炼铝、服装、集成电路。

(2)题,东南亚地区劳动力数量多,价格便宜,适于发展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题点2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母题导入

(2013·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

(1)~

(2)题。

(1)影响该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与市场B.市场与交通

C.交通与资金D.科技与劳动力

(2)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  )

A.组织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

B.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

C.研发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

D.生产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答案 

(1)A 

(2)B

解析 第

(1)题,影响企业研发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同时市场又决定着研发的方向。

(2)题,结合图示可直接读出该企业组织分布特点。

核心规律

1.工业集聚与工业联系

2.工业分散

(1)目的

工业分散有助于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区位选择规律

工业区位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最可能是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选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最可能是该地市场广阔;选择在发达地区,可能是该地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的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分散规律

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

对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竞争力,加大品牌力度。

3.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由单一结构转为多元化结构。

如由单一轻工业,发展为轻重工业比重合理的工业结构。

②由传统工业向高科技工业转化。

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预测演练

曹妃甸工业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钢铁、化工、海水淡化等产业(见下图)。

2011年10月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

读下图,指出海水淡化厂在曹妃甸工业区中的作用,并说明曹妃甸形成工业集聚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 作用:

为钢铁厂、火力发电厂提供淡水;为化工厂提供原料(浓缩海水)。

主要原因:

国家规划;各工厂之间存在工业联系;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结合图示明显看出,海水淡化厂一方面可以为火力发电厂和钢铁厂提供淡水;另一方面还为化工厂提供浓缩海水作原料。

受国家(规划)政策引导,同时也为了充分利用曹妃甸基础设施、加强企业联系、降低生产成本,以钢铁厂为中心的一批企业聚集壮大起来。

题点3 世界和我国主要工业地域

母题导入

(2013·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1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2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图1

图2

(1)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答案 

(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 新兴的市场需求 丰富的原材料(任答两点)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任答三点)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解析 

(1)由图1可看出,五大湖区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丰富的煤铁资源;廉价便利的水运;众多的城市,工业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2)结合材料与图2知,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汽车工业,其发展依赖于市场需求、钢铁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等。

(3)由题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很容易分析出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

(4)该题开放性较强,主要从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等方面分析。

核心规律

1.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典型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意大利东北部

和中部地区

美国“硅谷”

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

瓷砖、自动化设备、食品等

微电子工业

形成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20世纪50年代之后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区位特征及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无传统工业基础;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支持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高等院校(技术支撑);便捷的交通(机场和高速公路);稳定的军事订货

存在问题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早期企业之间很少联系

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高

整治措施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降低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减轻污染,美化环境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新工厂建到美国内地或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2.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

分析区域工业发展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

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

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可从以下四方面分析:

(1)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等交通设施齐全,便于物资、人员、信息等的交流。

(2)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3)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4)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预测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两岸同胞近四年的共同建设,福建平潭国家级综合实验区于2013年2月24日基本实现了两岸“一日生活圈”夙愿。

材料二 下图为“平潭国家级综合实验区示意图”。

(1)台湾与福建在平潭共建综合实验区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中,短缺的有________________。

(3)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对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 

(1)临近台湾;文化相近;水运便利;地价低;廉价劳力丰富;环境优美;政策支持

(2)淡水;能源

(3)有利: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两岸社会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

加重生态环境压力。

解析 第

(1)题,从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交通、劳动力、地租水平、环境和政策等方面说明。

(2)题,平潭岛屿面积较小,淡水和能源资源不足,是该综合实验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3)题,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推进城市化、促进两岸交流等方面说明。

常见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典型例题】 (2013·洛阳模拟)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西地理简图

材料二 巴西利亚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

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

(1)简述该国东南部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西利亚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原因。

【图解过程】

答案 

(1)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水质好转。

 工业用地减少,绿地面积增加。

【方法规律】

判读地理统计图应注意的方面

(1)看清图例和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地理项目。

(2)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首先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比例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纵向上可对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的差异或联系。

(4)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问题,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术语与用语

本题关键术语和用语

单元其他术语和用语

关键术语:

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劳动力、工业用地、绿地

关键用语:

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水质好转、工业用地减少、绿地面积增加

关键术语:

工业地域、工业联系、空间联系、信息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

关键用语:

接近原料地,原料充足;临近能源产地,能源充足;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靠近河流(湖),降水多,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临近海港(河流交汇处,交通干线交会处),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科技发达(临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临近商品粮基地,农业基础雄厚;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季风区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上风向),大气污染轻,远离河流上游和水源地(自来水厂除外),使水源免受污染

【强化训练】

(2013·山西四校联考)图1中甲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图2与图3分别是该省地形构成与农业产值结构状况,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省中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该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答案 

(1)纬度较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光热丰富,降水丰沛;地势高差显著,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2)药材加工的原材料丰富;土地租金低;劳动力成本低;生产加工经验丰富;优惠的政策条件;市场需求量大。

(3)不合理。

该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间盆地、平原比重很小,但是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过大,高原、坡地地区过度开荒会引发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扩展,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解析 第

(1)题,结合该省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说明其中药材种植的有利条件,进而说明其中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

(2)题,从原料供给、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加工经验、政策和市场等方面进行说明。

第(3)题,结合该省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结构比例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分析。

一、选择题

(2013·威海上学期期末)图1为“某区域产业链示意图”,图2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

回答1~2题。

1.从工业布局角度看,该产业链最适合位于图2中的(  )

A.工业区AB.工业区B

C.工业区CD.工业区D

2.该产业链的形成体现了(  )

A.不同工序的生产协作

B.商业贸易的联系

C.零部件工厂的联系

D.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联系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结合产业链分析知,该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应接近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的地区。

第2题,该产业链主要由芯片制造、软件开发和运营商等环节组成,体现了产业制造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联系的体现。

3.(2013·广州毕业质检)从20世纪90年代起,云南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和制成品集散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资金力量雄厚B.接近消费市场

C.加工技术高D.靠近原料产地

答案 D

解析 云南地处板块交界处,为形成翡翠原石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2013·苏锡常镇教学调研)出口加工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利用外资而设立的以制造、加工或装配出口商品为主的特殊区域。

落户企业不出加工区即可享受快速通关、保税免税及退税等诸多优惠。

下图为“我国出口加工区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4~5题。

4.吸引外资企业落户在出口加工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B.市场

C.政策D.土地

5.甲乙两出口加工区相比,乙具有的优势是(  )

①经济基础雄厚 ②对外贸易方便 ③工资水平较高④矿产资源丰富 ⑤交通运输发达

A.①③B.②③C.①⑤D.④⑤

答案 4.C 5.C

解析 第4题,结合题干信息知,吸引外资企业落户在出口加工区的主导因素是优惠政策。

第5题,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内陆和沿海地区,相比较而言,甲在经济基础和交通等方面更具优势。

(2013·浙江文综)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6~7题。

6.下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7.“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答案 6.D 7.B

解析 第6题,劳动力成本比重较高的工业易出现“用工荒”,判读三角坐标图可知,④工业的劳动力成本最高,出现“用工荒”的可能性最大。

第7题,“用工荒”会刺激企业科技创新,优化工业结构,降低工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2013·东北三校联考)近年来,我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涌现出像上海石化工业园区、南京石化工业园区、青岛石化工业园区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读“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关于我国石化企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型石化企业都属于原料导向型

B.大型石化企业都属于市场导向型

C.中小型石化企业都属于原料导向型

D.中外合资石化企业都属于市场导向型

9.石化工业园区建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A.临港布局便于进口原油,降低原料成本

B.有效缓解石化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C.加强企业间工业联系,降低成本

D.高科技人才集中,便于产品研发

答案 8.D 9.C

解析 第8题,大型石化企业有原料导向型也有市场导向型;中小型石化企业大多属于原料导向型但也有市场导向型;中外合资企业临海布局,且都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都属于市场导向型。

第9题,石化工业园区建设属于工业集聚,而加强企业间工业联系,降低成本是工业园区建设的目的之一。

(2013·济南一月调研)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B.③④⑤

C.①②③D.②④⑤

1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答案 10.A 11.B

解析 第10题,由图示知两工业区分别为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鲁尔区不具备铁矿和劳动力优势。

第11题,解答该题的关键,一要“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二要“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选取答案。

二、综合题

12.(2013·辽宁五校协作体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许昌拥有大大小小近百家发制品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基地,其产品一直占据着美国发制品市场份额的65%以上。

许昌发制品的加工生产由家庭作坊走入了现代化的工厂,产品也由原料型的档发,发展到人发和化纤发两大系列,包括了假发、曲发、发帘、发条、发块、色发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

通过2000多个收购和销售网点,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地以及中国各地的人发被源源不断地运到许昌,经过许昌姑娘的精心梳理,变成了各种漂亮的发制品,又运往美国、西欧、韩国、日本、俄罗斯、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 假发生产大约需要整毛、分量、双针机制、机卷造型、蒸汽定型、造型处理、烘干、帽网制作、头皮仿制、手工织发、修补、发型修剪、产品包装等20多道生产工序。

(1)假发生产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许昌大力发展假发生产的最大优势是________,取得这种优势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简要说出影响假发生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结合材料分析以上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是如何变化的?

(3)许昌发制品生产基地拥有大大小小近百家发制品企业,假发生产企业之间具有________上的工业联系,这些企业大量集聚的优点有哪些?

答案 

(1)劳动力 成本 高度完善的产业链

(2)劳动力、原料、交通、信息、科技、市场等。

 假发原料的多样化,表明原料对假发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小;假发原料来源于世界各地,市场面向不同国家,表明交通、科技、市场和信息对假发生产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假发生产方式的变化和产品的多样化,使得假发生产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将会减少,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会增强。

(3)生产工序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解析 第

(1)题,假发生产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许昌通过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降低了假发生产成本,使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题,影响假发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原料、交通、信息、市场和技术等。

其中劳动力和原料对生产影响力在下降,而交通、信息、市场和技术的影响不断上升。

第(3)题,假发生产主要是生产工序上的联系,通过工业集聚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减少交通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13.下图为“某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