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6946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0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docx

模具设计师高级工考核理论部分知识题库

模具设计师(高级)理论题库

一、判断题

1、塑料收缩率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它与注塑成型工艺、塑料制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无关。

2、抽芯设计时,斜导柱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一般要大于锁紧块与开模方向的夹角2°~3°。

3、机械零件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越小,表示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越小。

4、圆筒形产品通常使用推板顶出。

5、聚碳酸酯(PC)熔体黏度较大,且在加热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熔点,成型过程中宜选择较高的料筒和模具温度,以减小制品内部的残余内应力。

6、某塑料件两孔间距离为10mm(自由尺寸),塑料平均收缩率是0.5%,模具上该成型尺寸可以设计为9.95mm。

7、注塑机喷嘴圆弧半径必须小于模具主流道衬套圆弧半径。

8、对于已经淬硬的模具钢,无法用CNC进行精加工。

9、从进料品注入的熔融料,由于型腔的表面散热面黏度下降,使流动性改善,因此流到末端时其熔接强度提高。

10、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一般可以分为手动、气动、液动和机动四类。

11、零件渗碳后一般需要经过调质处理,才能达到表面硬而耐磨的目的。

12、塑料收缩率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它与注塑成型工艺、塑料制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无关。

13、抽芯设计时,斜导柱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一般要大于锁紧块与开模方向的夹角2°~3°。

14、机械零件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越小,表示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越小。

15、注塑模具中水道通路的大小和布局结构及加热、冷却方式对注塑模温调节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没有直接的影响。

16、滑块是用来处理产品外表面凹和凸特征的模具构件。

17、模具设计时,相配合的孔的公差通常要比轴的公差要大,这是因为相对来说,加工孔难于加工轴。

18、浇口应该设置在塑料制品比较薄的地方,这是为了便于补偿制品冷却收缩。

19、蚀纹(皮纹)加工是一种电化学加工方法。

20、使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GAIM)可以降低塑料制品的材料损耗。

21、电火花加工可以避免电极损耗的问题。

22、对于一模多腔的注塑模,若各型腔或各型芯其相应形状、尺寸都完全一致,则同一模成型后的制品其相应形状、尺寸显然也是完全一致的。

23、一般塑料模具设计中,零件的精度要求到0.001mm。

24、二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其特征是浇注系统的冷凝料与塑件是在不同的分模面和分型面上驱取出的;而三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却是在同一个分型面上取出的。

25、注塑模型腔和型芯的脱模斜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控制在1o~3o范围之内。

26、粗加工、断续切削和承受冲击载荷时,为了保证切削刃的强度,应取较小的后角。

27、注塑模的进料口大则收缩也大,进料口小则收缩也小。

28、卧式注射机为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均沿倾斜方向布置的注射机。

29、所谓前刀面磨损就是形成月牙洼的磨损,一般在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加工塑性金属材料时引起的。

30、带螺纹塑件常用强制、手动和机动三种方法来脱模。

31、二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其特征是浇注系统的冷凝料与塑件是在不同的分模面和分型面上驱取出的;而三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却是在同一个分型面上取出的。

32、设计合页形状的塑料制品时,必须保证熔体从一侧通过中间薄膜流向另一侧。

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使高分子发生取向,提高制品的耐折曲性。

33、普通斜导柱抽芯机构中,承受注塑压力的是锁紧块,承受抽芯压力的是斜导柱。

34、零件渗碳后一般需要经过调质处理,才能达到表面硬而耐磨的目的。

35、顶出发白现象通常是由于脱模力过大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有抛光型芯、减少顶针数量等等。

36、刀具半径补偿的目的是在编程时可以不考虑刀具的半径,只要在实际加工中输入刀具半径即可。

37、在精密模具设计中,与模具开模方向垂直的分型面是可以接受的。

38、注塑模具CAD是指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塑料模具进行绘图、分析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设计活动的统称。

39、斜导柱角度与锁紧块角度不同是为了在开模时使楔紧面的分开慢于斜导柱驱动滑块分开。

40、电火花加工中,一般使用多电极进行粗、精加工,粗加工电极的放电间隙小于精加工电极的放电间隙。

41.在模具上开排气槽,一般其深度为0.02~0.05mm、宽度为1.5~6mm。

42.导套内孔直径系列与导柱直径相同,标准中规定的直径范围d=Φ16~Φ66mm。

43.在安排产品在型芯方位时,尽量避免侧向分型或抽芯以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44.冷却系统是为保证生产中的模具保持一定的恒温,避免模具局部温差而设计的循冷却回路。

45.分流道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周长越小,则流动阻力越小,传热越慢,热量损失也就越小。

46.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制品脱模,一般而言,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保证制品在开模后停留在定模一侧。

47.注射成型方法适用于所有热塑性塑料,也可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

48.二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其特征是浇注系统的冷凝料与塑件是在不同的分模面和分型面上驱取出的;而三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却是在同一个分型面上取出的。

49.对于一模多腔的注塑模,若各型腔或各型芯其相应形状、尺寸都完全一致,则同一模成型后的制品其相应形状、尺寸显然也是完全一致的。

50.产品顶出的推力点应作用在制品能承受力最小的部位。

51.内螺纹的公称直径是外径,而外螺纹的公称直径是内径。

52.塑料制品壁厚过小会造成流动阻力过大,发生缺胶现象。

壁厚过大会造成原料浪

费并且缩水严重。

53.抽芯机构设计在定模比较简单,而设计在动模就比较复杂。

54抽芯设计时,斜导柱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一般小于25°。

55.模具工业的水平和发展状况已被认为是衡量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56.根据塑件形状,滑块抽芯方向也可与分型面成一角度。

57.三板式注射模具的流道凝料和制品从相同的分型面取出。

58.平衡式流道是指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长度、断面形状、尺寸都相同的流道。

59.在进行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计算时,型芯通常在公差带中取小值,型腔通常在公差

带中取大值。

60.ABS与PA相比较,前者更容易发生飞边现象,这是因为前者的流动性较强。

二、单项选择题

1、已知型芯长宽为1515,那么,以下模架尺寸合理的是()。

A、15X15B、20X20

C、25X25D、35X35

2、投影法绘制三视图时,不可见轮廓线用()线绘制,可见轮廓线用()线绘制,剖面

线用()线绘制。

A、粗实、细实、虚B、虚、粗实、细实

C、细实、粗实、虚D、细实、虚、粗实

3、下列分型面正确的是()。

4、下列塑料材料,不适合使用三板模(小水口)的是()。

A、ABSB、PA

C、PMMAD、POM

5、试模时,若发现塑件烧焦,可能的原因是()。

A、注塑压力太大B、注射速度太快

C、锁模力太小D、以上皆是

6、精密成型磨削可以达到的外形尺寸精度是()。

A、0.1mmB、0.05mm

C、0.01mmD、0.002mm

7、一般地,斜导柱抽芯机构中,斜导柱斜角以不超过()为宜。

A、10°B、15°

C、20°D、25°

8、一般地,精密注塑时,为不影响塑件使用,顶针端面应()型芯()。

A、高于、0.5mm~1.0mmB、高于、0.02mm~0.10mm

C、低于、0.5mm~1.0mmD、低于、0.02mm~0.10mm

9、小型ABS制品,利用顶针排气时,单边排气间隙可以选取()。

A、0.02mmB、0.06mm

C、0.10mmD、0.15mm

10.对分流道的要求,正确的是。

A流经分流道时压力和温度的损失要大

B分流道的长度要尽可能长,容积要小

C圆形截面分流道比梯形截面分流道热损失小、利于塑胶的流动和压力传递

DD=d×(1+20~30%)

11、关于塑化过程,正确的是()。

A、注塑机一边注塑,一边塑化B、注塑机先塑化再注塑

C、塑化过程,螺杆不动D、塑化过程,料筒不进料

12、塑料的密度大约为()。

A、0.8~2.0g/cm3B、8~20g/cm3

C、比水大D、比水小

13、当型腔数较多,受模具尺寸限制时,通常采用非平衡布置。

由于各分流道长度不同,可采用()来实现均衡进料,这种方法需经多次试验才能实现。

A、改变主流道B、改变进浇口

C、改变冷料井D、改变排气

14、一般地,设计模具冷却系统时,冷却水孔数量尽可能(),入水和出水温度差尽可能()。

A、多、小B、多、大

C、少、小D、少、大

15、一般地,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温度对生产影响很大,模具通入冷却水是为了(),而模具通入热水(热油)或加热是为了()

A、延长成型周期、提高熔体流动性B、缩短成型周期、降低熔体流动性

C、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熔体流动性D、延长成型周期、降低熔体流动性

16、一般地,液压抽芯适用于抽芯距离(),动作时间()的场合。

A、长、固定B、长、灵活

C、短,灵活D、短、固定

17、使用热流道技术的好处有()。

A、原材料损耗减少B、缩短了成型周期

C、热流道有利于压力传递D、以上皆是

18、某制品一型腔尺寸为50±0.20mm,收缩率为1%,模具设计时,考虑拔模斜度和模具磨损,该成型尺寸设计较好的是()。

A、大端50.5mm、小端50.5mmB、大端50.5mm、小端50.4mm

C、大端50.7mm、小端50.4mmD、大端50.7mm、小端50.5mm

19.对排气槽的设计,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流动性低的材料,排气槽的深度h要深些

B.排气槽宽度b一般为5~8mm左右

C.排气槽长度L为8~10mm左右

D.排气槽一般开设在后模分型面熔体流动的末端

20、电火花加工是利用两电极间()时产生的()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

A、直流放电、电腐蚀B、脉冲放电、切削

C、直流放电、切削D、脉冲放电、电腐蚀

21、已知模架大小为3030,那么,以下模芯尺寸合理的是()。

A、100X100B、200X200

C、250X250D、300X300

22、模具设计中最不常使用的分流道断面形状是()。

A、梯形B、U形

C、矩形D、圆形

23、为了使冷凝料能顺利脱模,注塑模的主流道往往设计成圆锥形,一般其锥角a为()。

A、1º~3ºB、2º~5º

C、4º~8ºD、以上都可以

24、脱模机构的动力来源有()。

A、开模动作B、液压系统

C、气压系统D、以上皆是

25、下列塑料材料,不适合使用三板模(小水口)的是()。

A、ABSB、PA

C、PMMAD、POM

26、若模具闭合厚度大于注塑机允许的模具最大厚度时,则可采用()来调整,使模且闭合。

A、减少顶针垫板厚度B、增加面板厚度

C、减少顶针板厚度D、减少面板厚度

27、哪组零件是推出装置的零件?

A、推板、支承钉、垫块、推杆、复位杆、拉料杆

B、推杆固定板、支承板、推板、推杆、复位杆、拉料杆

C、支承钉、推杆固定板、推板、推杆、复位杆、拉料杆

D、推杆、复位杆、推杆固定板、推板、支承钉

28、一般的,塑料收缩率(),脱模阻力越大;型芯长度(),脱模阻力越大。

A、越大、越短B、越大、越长

C、越小、越短D、越小、越长

29、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从接触()开始到()为止的塑料流动通道。

A、注塑机顶杆、型腔B、注塑机喷嘴、冷料井

C、注塑机顶杆、冷料井D、注塑机喷嘴、型腔

30.以下是从单分型面动作过程节选的一些动作,请问哪个顺序符合单分型面注射模的动作过程为()

A、模具锁紧--注射--开模--拉出凝料--推出塑件和凝料

B、注射--模具锁紧--拉出凝料--推出塑件和凝料--开模

C、模具锁紧--注射--开模--推出塑件和凝料--拉出凝料

D、开模--注射--模具锁紧--拉出凝料--推出塑件和凝料

31、金属切削机床的传动机构按传动介质不同可分为机械、()、电气、()。

A、电机、齿轮B、液压、齿轮

C、液压、气压D、电机、气压

32、关于塑料成型收缩率,正确的是()。

A、注塑压力小,收缩率小B、薄壁件比厚壁件收缩率小

C、结晶型塑料比非结晶型塑料收缩率小D、距浇口距离远的部位收缩率小

33、使用细长顶针时,要尽量设计成(),提高(),防止失稳。

A、直身型、强度B、直身型、刚度

C、台阶型、刚度D、台阶型、强度

34、某制品一型芯尺寸为20±0.20mm,收缩率为1%,模具设计时,考虑拔模斜度和模具磨损,该成型尺寸设计较好的是()。

A、大端20.2mm、小端20.2mmB、大端20.3mm、小端20.2mm

C、大端20.3mm、小端20.0mmD、大端20.2mm、小端20.0mm

35、注塑模中,顶出塑料制品时发生粘顶针现象,有效的解决办法有()。

A、增加顶针长度B、顶出多次

C、顶针端面加沟槽D、缩短冷却时间

36、因为钼丝或铜丝是有一定直径的,故使用线切割加工工件时,()加工出清角的外角,()加工出清角的内角。

A、可以、也可以B、可以、不可以

C、不可以、也不可以D、不可以、可以

36、车刀切削材料目前常用的有()和()。

A、硬质合金、高速钢B、硬质合金、优质碳素钢

C、高碳钢、优质碳素钢D、高碳钢、高速钢

37、对普通浇口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制品和浇口可自行分离

B形状简单,加工方便

C在一模多腔的分流道非平衡布置的模具上容易修正浇口

D图示各值设计时通常取:

L=1.5~2.5、W=2~6、H=1~3

38、双分型面注射模的两个分型面()打开

A同时B先后C有是同时D不一定

39.注射模具的排气方式有自然排气和开排气槽两种方式,排气槽最好开设在()。

A.型芯分模面上B.型腔分模面上C.成型零件分模面上D.无所谓

40.斜导柱的倾角α与楔紧块的楔紧角α′的关系是()。

A.α>α′+2°~3°

B.α=α′+2°~3°

C.α<α′+2°~3°

D.α=α′

41、塑件的设计应使()尽可能简单,以便于注塑模的制造及塑件成型。

A、分型面B、外表形状C、流道系统D以上都是

42、塑件最小脱模斜度与塑料性能、收缩率大小、塑件的()等因素有关。

A、分型面B、外形尺寸C、尺寸精度D表面粗糙度

43、在设计注塑模各成型零件公称尺寸和公差时,除了附加收缩量外,设计者还必须给出()。

A、材料热处理硬度B、表面粗糙度C、脱模斜度D塑件的尺寸

44、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是()的波动和塑料模的制造误差。

A、塑料收缩率B、模具温度C、注射压力

45、为了使冷凝料能顺利脱模,注塑模的主流道往往设计成圆锥形,一般其锥角a为()。

A、1o~3oB、2o~5oC、4o~8oC、12o~18o

46、在斜导柱抽芯机构中,斜楔锁紧块的楔角∮必须比斜导柱的斜导柱的斜角a大()。

A、0.5o~1oB、1o~1.5oC、2o~3oD、2o~5o

47、顶杆与顶杆孔之间的间隙配合一般选用H8/s8,配合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为()。

A、0.63~1.25umB、小于0.16umC、小于0.08umD、大于1.25um

48、在设计抽芯机构时,要求在合模时必须有()对滑块起锁紧作用。

A、限位块B、挡块C、楔紧块D、定位螺钉

49、加工中心刀柄与主轴孔的配合锥面一般采用()的锥柄。

A、7:

24B、7:

25C、9:

24D、9:

25

50、ABS的收缩率为()。

A、0.7%∽1.0%B、0.4%∽0.6%C、0.3%∽0.8%D1%∽1.5%

51、钻φ3~φ20小直径深孔时,应选用()比较适合。

A、外排屑深孔钻;B、高压内排屑深孔钻;

C、喷吸式内排屑深孔钻;D、麻花钻。

52、下列三种浇口中,主要用于成型尺寸大壁又厚或大而深的塑件的浇口是:

()

A、直接浇口B、点浇口C、侧浇口D、潜入浇口

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脱模机构中,顶杆应设置在靠近脱模阻力较大的部位。

B、脱模机构中,塑件只能从动模顶出,不能从定模顶出。

C、脱模机构中,强制脱模可适用于螺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塑件。

54、下列三种示图中,分型面选择不合理的是:

()

55、下列哪一种不是斜导柱的形式:

()

(A)(B)(C)

56、注塑成型容易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塑料,如聚氯乙烯等,应特别注意选择()的钢材。

A、高硬度B、高强度

C、耐腐蚀D、耐磨

57、以下哪一个部件是成型零件()?

A、导柱B、型腔

C、锁紧块D、斜导柱

58、如果注塑机喷嘴头部半径为18mm,那么主流道衬套凹坑半径不可以采用的是()。

A、18mmB、20mm

C、22mmD、24mm

59、一般地,模具设计和制造时,型芯尺寸先取()值,型腔尺寸先取()值,便于修模和防止模具自然磨损。

A、大、大B、小、大

C、小、小D、大、小

60、普通三板模(小水口模)的分型面的数量是()。

A、1个B、2个

C、3个D、4个

61、一般地,电火花放电电流越ˍˍ,加工出的表面质量越ˍˍ。

A、大,好B、小,好

C、小,差D、以上皆非

62、已知某斜顶的倾斜角度是15°,那么,每顶出10mm距离,斜顶在抽芯方向上的位移是()。

A、2.68mmB、10mm

C、5.59mmD、5mm

63.对加强筋的设计,以下不正确的是()。

A.加强筋之间的中心距应小于两倍的壁厚

B.加强筋可提高塑件强度

C.对于薄壁塑件,也可将加强筋设计成球面或拱曲面形状

D.以上均不对。

64.一般模具模架的动模部分是由()组成。

A.B板、C板、垫板及底板B.B板、C板、顶出板及底板

C.B板、C板、顶出板及垫板D.B板、C板、顶出板及推板

65.以下对点浇口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点浇口可以自行拉断且留的痕迹很小

B.流动性较差的塑胶(如PC)不适宜用点浇口

C.使用点浇口注射压力损失小

D.大多数情况下点浇口必须采用三板模结构,因此其模具结构相对较复杂、成型周期较长

66、如果注塑机的喷嘴半径为R20,那么,以下哪一个主流道衬套凹坑半径是正确的()?

A、r20B、r15

C、r25D、以上皆非

67、良好的排气对于()尤为重要,通常排气槽设置在料流()。

A、高速注射、末端B、高速注塑、始端

C、低速注射、始端D、低速注射、末端

68、精密成型磨削可以达到的外形尺寸精度是()。

A、0.1mmB、0.05mm

C、0.01mmD、0.002mm

69、注塑成型容易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塑料,如聚氯乙烯等,应特别注意选择()的钢材。

A、高硬度B、高强度

C、耐腐蚀D、耐磨

70、以下哪一个部件是成型零件()?

A、导柱B、B板

C、滑块D、斜导柱

71、以下哪种因素对塑料制品的烧焦影响最大()?

A、注塑压力B、注塑速度

C、注塑温度D、模具温度

72、通常情况下,使用机械手取出产品,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A、可以提高生产效率B、可以提高制品质量

C、可以缩短注塑周期D、可以缩短冷却时间

73、采用模具标准件,不仅可以有效()模具质量.而且可以()模具生产成本并大大()模具生产周期。

A、提高、降低、延长B、提高、降低、缩短

C、提高、提高、缩短D、降低、降低、缩短

74、模具设计时,对于分模面,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分模面尽量呈曲面B、分模面尽量简单

C、分模面尽量少D、分模面尽量呈平面

75、注塑生产时,发生产品粘定模的状况时,以下方法不适用的是()。

A、定模型腔抛光B、动模顶针端面加沟槽

C、动模型芯加轻微侧凹D、动模型芯抛光

76、以下常见塑料的收缩率由大到小正确的是()

A、PC>POMB、PP>ABS

C、PBT+30%GF>POMD、ABS>PE

77、整体式型腔和组合式型腔比较()。

A、整体式型腔强度较差B、整体式型腔刚度较差

C、整体式型腔不易变形D、整体式型腔维修方便

78.下列排气设计错误的是()。

 

79.下列流道属于非平衡式分流道()。

 

80、某模具流道凝料重20克,制品重15克,型腔数为8,优先选用以下哪种注塑量的注塑机()?

A、50克B、100克

C、200克D、500克

81.根据俯视图,选择正确的作全剖的主视图。

82.分流道设计时,热塑性塑料用圆型截面分流道,直径一般取2~12mm,流动性较好的()可以取较小的截面。

A.聚丙烯B.聚砜C.尼龙D.聚碳酸脂

83.下列产品的不良现象与产品设计无关的是()。

A.烧胶B.变形C.缩水D.流纹

84.下图所示的顶出方式中,该机构需要配置()。

A.拉杆

B.开闭器

C.限位钉

D.以上都要

 

85.为了使冷凝料能顺利脱模,注塑模的主流道往往设计成圆锥形,一般其锥角α为()。

A.1º~3ºB.2º~5ºC.4º~8ºD.5º~6º

86.在现在的模具设计中,成型零件的设计方式通常采用()。

A.整板式B.整体式C.拼块式D.组合式

87.下图中,小端直径d=()。

A.12mm

B.16mm

C.20mm

D.以上都可以

 

88.对于下图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图1图2

A.图1是分流道的非平衡式布置B.图2是分流道的平衡式布置

C.图1的布置方式优于图2的布置方式D.图2的布置方式更能缩短分流道的长度89.下图是滑块与模板的装配,一般情况下,图中的h=()。

A.10~15mmB.15~20mmC.20~25mmD.30~50mm

90.推管推出机构对软质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不能用单一的推管脱模,特别是对薄壁深筒形的产品。

需要()推出机构。

A.推板B.顺序C.联合D.二级

 

三、结构分析

1.看模具总装图,按序号写出下列各部件的名称。

序号

部件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2.看模具总装图,按序号写出下列各部件的名称。

序号

部件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3.看模具总装图,按序号写出下列各部件的名称。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8

10

20

 

4.看模具总装图,按序号写出下列各部件的名称。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