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7140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酿语文S版

教学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要求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新词。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重点

难点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吱呀一声,门轻轻地开了。

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

[句导读:

“不声不响”“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表现出东东心事重重。

][①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

]

段导读:

写东东没精打采地回到家。

􀀌奶奶挽着袖子,从厨房里走出来,一看他蔫(niān)头耷脑的,有点儿吃惊。

平时他放学回来,总是高高兴兴的,不是拿着腔调儿❶朗诵(sòn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喊“奶奶,我饿了”,从来没有这样的老实劲儿。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该不是病了吧?

[③从本句可以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奶奶担心地抚摸一下他的额头,凉丝丝的,一点儿也不热。

[④“一点儿也不热”说明了什么?

]他是怎么啦?

[⑤在这里提出疑问有什么作用?

]

段导读:

奶奶怀疑东东是因为病了才没精打采的。

􀀍“东东,告诉奶奶,出了什么事儿?

段导读:

奶奶的疑问,也是读者想知道的。

􀀎“奶奶,语文老师读课文,我给她挑❷了一个错儿,她会不会生气?

”他仰着脸问。

[⑥概括一下东东没精打采的原因是什么。

]

段导读:

写东东的反问,也是东东心里想不通的地方。

􀀏奶奶一听是这么一件小事,毫不在意地笑了。

不过,照例又数[shǔ]落了他几句:

“你这个孩子,总好❸多嘴多舌,大家尊敬老师,你给老师挑毛病,老师会不生气?

􀀐他轻轻地“啊”了一声,心里还有些想不通。

[⑦“想不通”说明了什么?

]说他不尊敬老师,实在委屈,尤其对这位年轻的语文老师。

[⑧文中的哪个词能进一步说明东东“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的原因?

]她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给学生的印象一直很好。

她个子不高,身体单薄❹,脸色有些苍白,扎着刷把辫儿,像个高中生,一点儿老师的架子也没有。

[⑨对老师的外貌描写表现了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

]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dié),就是同女生跳橡(xiànɡ)皮筋。

她的课讲得也好,清楚明白。

她特别善于朗读课文,那柔和悦耳的声音,那么富有感染力,仿佛能把人带入诗的境界。

[⑩对老师的这几句描写,意在说明什么?

]东东喜爱听她朗读,时常模仿她的腔调和姿态,练习朗读。

[句导读:

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东东十分喜欢、佩服自己的老师,另一方面表现了东东是个学习十分认真的孩子。

][

从本句可以看出东东对这位老师的态度是什么?

]

段导读:

写老师留给东东的印象。

􀀑今天语文课学习朱自清的《春》。

老师朗读课文时,教室里静静的,一点儿杂音也没有,只有她那充满青春气息的声音在回荡。

[

说说这句话与上文之间的关系。

]东东平心静气地倾听着,他被深深地打动了,陶醉在一种不可名状的对春天的向往中。

段导读:

写老师朗读课文《春》,东东被老师的朗读打动了。

􀀒老师读得越来越起劲,脸上焕(huàn)发着怡(yí)然自得的神情。

[

本句是如何说明老师朗读课文非常用心的?

]当她读到“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yùn)酿”时,他忽然听出她把“酿”字念成“yàng”,不觉感到有些惋(wǎn)惜。

[

“惋惜”二字说明了什么?

]要是别的老师读错一个字,他也许不会这么注意。

[

为什么别的老师如果读了错字,东东会不在意?

]这个老师却是他敬佩的有水平的老师。

他感到应当立即向老师提出来,禁不住大声说:

“老师,您把‘酿’字读错了!

”[句导读:

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描写道出了东东在课堂上指出老师错误的原因:

他是真诚地想帮助老师纠正错误,而不是“瞎挑刺儿”,更不是“不尊重老师”。

][

东东的发言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

段导读:

本段写老师在朗读课文的时候读错了字,而东东当堂指出了老师的错误。

􀀓霎(shà)时,教室里肃穆(mù)的气氛被破坏了。

老师吃了一惊,微微皱了一下眉,黑亮的眼睛闪着冰冷的光,注视着他。

[

“吃了一惊”“冰冷”分别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也扭过头,投来抱怨的目光——好像剧场里的观众发现了一个捣(dǎo)乱分子。

[句导读: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写出了东东出其不意的话语打破了教室里肃穆的气氛,受到了大家无声的指责。

][

“抱怨”一词说明了什么?

]他意识到自己太冒失,想申辩,但缺乏(fá)勇气,便懊恼地低下头,满脸通红。

[

东东为什么“低下头”,且“满脸通红”?

]

段导读:

写在东东指出老师的错误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反应。

老师迟疑❺片刻,什么也没说,又接着朗读了下去。

[

老师“什么也没说”,说明了什么?

]然而,她读得不那么流畅了,声音呆板,并且又念错几个字。

下课的铃声一响,她就收起教案走了,显得很不开心。

[

“呆板”“又念错”“收起”等行为说明了什么?

]

段导读:

写老师在东东指出错误后,没有什么表示,却非常尴尬。

这时,班里就像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句导读:

总起句,它不仅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而且也是下文东东为同学不理解自己而感到苦恼的原因之一。

]有的说,老师根本没念错,他瞎(xiā)挑刺儿❻;有的说,老师即使念错了,也不奇怪,不应该当场就提,不尊重老师,影响了课堂教学。

[

同学们如何看待东东对老师的批评?

]他被说得晕头转向,担心老师记他的仇。

[

文章在这里说出了东东的担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

段导读:

写同学们的议论。

“奶奶,老师会记我的仇吗?

”他走进厨房,又问。

[

“又问”说明什么?

]

“吃一堑(qiàn),长一智,明天上学向老师认个错吧!

段导读:

写奶奶的回答,说明奶奶非常明事理。

怎么向老师认错呢?

他感到很苦恼❼,晚饭吃得也不香。

  第一部分(第1~14自然段):

写在上语文课时,东东直言老师把“酿”字读错了。

班里同学们的议论,使他担心老师会记自己的仇。

回到家里奶奶也劝他向老师认错。

他感到很苦恼。

第二天上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进教室,东东就有些紧张,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生怕老师看他。

[句导读:

这句写出了东东紧张的心情,担心老师会批评他。

]老师站在讲台上,坦然地环视一下大家,清澈(chè)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

[

“清澈”一词说明了什么?

与上文中的哪个词形成了对比?

]他吓得心突突乱跳,一动也不敢动,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

“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与上文中的哪一句相照应?

]

“同学们,打开书,翻到六十八页。

”等大家翻开书之后,老师郑重地说,“昨天,我把‘酝酿’的‘酿’字念错了。

[

“郑重”说明了什么?

]当时刘东东同学给我指出来了,我还不相信,因为我读书的时候老师也教我读‘yàng’。

我回去向几位老师一请教,才知道念‘yàng’是吉林地方音,标准音要读‘niàng’,请大家注意。

多亏刘东东同学及时给我纠正❽了,不然我就要一错再错了。

所以,我要感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我改正错误。

”[句导读:

表现出老师的坦率,可以看出这位语文老师是个工作认真、平易近人的好老师。

]

段导读:

老师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坦诚地向同学承认自己把“酿”字念错了,并表扬了刘东东。

东东一听老师不但没有生他的气,而且还表扬了他,就激动得站起来说:

“老师,我昨天没举手就在下面说话,影响了上课,请您原谅。

”[

东东也向老师道歉,其原因是什么?

]

段导读:

东东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并向老师道歉。

老师清澈的眼睛里闪烁❾着亲切的微笑,点了点头。

[句导读:

老师眼中的“微笑”是对东东敢于指正的赞许,“点了点头”是对东东此番话的理解。

这些细节是对师生间诚心诚意的情感交流的具体描绘。

]

他高兴地坐下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

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该有多好啊!

那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

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

从文中可以看出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

段导读:

写在老师承认错误后,东东内心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15~19自然段):

写老师坦诚地向同学们承认自己把“酿”字念错了,要感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

一 质疑导入

1.“酿”这个字该怎样读?

(niàng)

2.你能用“酿”字组个词吗?

(酝酿、酿造)

3.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了解什么?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学互读,要读得正确、流利。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读准字音。

(2)重点指导。

氛:

不要误读为fèn。

乏:

不要误读为fā。

皱:

不要误读为zòu。

(3)分类记忆生字。

左右结构:

酿 朗 诵 例 橡 练 焕 穆 皱 捣 瞎

上下结构:

耷  半包围结构:

氛  独体结构:

肃 乏

(4)解释词语。

不声不响:

不说话,也不出声。

没精打采: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jìn)头。

采,精神。

蔫头耷脑:

耷拉着脑袋。

形容人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样子。

数落:

责备。

多用于口语。

多嘴多舌:

形容爱插嘴说话。

不可名状: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名,说出。

状,描述。

怡然自得: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吃一堑,长一智:

受一次挫折,长一次见识。

比喻从失败中、挫折中吸取教训。

三 理清文章结构

1.默读全文,思考:

全文围绕着“酿”字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可分为几部分。

2.学生默读,小组内讨论分段。

3.全班交流。

课文记叙了围绕着“酿”字发生的一件事。

可分为两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14自然段):

写在上语文课时,东东直言老师把“酿”字读错了。

班里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使他担心老师会记自己的仇。

回到家里奶奶也劝他向老师认错。

他感到很苦恼。

第二部分(第15~19自然段):

写老师坦诚地向同学们承认自己把“酿”字念错了,要感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

四 熟读课文,拓展思维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围绕着“酿”字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说说东东感到苦恼的原因。

(1)学生读第1自然段,用笔画出原因。

(2)想象着东东的心情默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重点句投影。

一 回顾全文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 引导质疑

1.指名读描写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2.出示:

  

(1)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

(2)第二天上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进教室,东东就有些紧张,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生怕老师看他。

老师站在讲台上,坦然地环视一下大家,清澈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

他吓得心突突乱跳,一动也不敢动,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

(3)他高兴地坐下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

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该有多好啊!

那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

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读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东东的心理由担心到紧张,最后到高兴。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这种变化。

再读东东的心理描写,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为什么东东会有这样的心理变化?

三 深入体悟,感知课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变化?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下列句子。

1.出示句子:

  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

她的课讲得也好,清楚明白。

她特别善于朗读课文,那柔和悦耳的声音,那么富有感染力,仿佛能把人带入诗的境界。

(1)从这几句话中,我们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教师?

(这几句话是写老师留给大家的印象,她在大家心中的形象是完美的。

表明这位老师在学生的印象中非常和蔼可亲,讲课很好,知识丰富,擅长朗读。

这与后文老师读错字形成鲜明的对比。

(2)下课时,她还可能和同学在一起玩什么?

你能用“不是……就是……”的句式说说吗?

(3)这样的教师你喜欢吗?

(4)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几句话。

2.出示句子:

  东东平心静气地倾听着,他被深深地打动了,陶醉在一种不可名状的对春天的向往中。

(1)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东东被老师的声音打动了,进一步说明老师的声音很动听。

(2)想象一下,东东听了老师的朗读联想到了什么?

课件展示:

(填空练习)

听着老师的朗读,东东仿佛看到了       ,看到了       ,听到了       ,听到了       ,他真想 。

 

(3)这又是怎样的一位女教师?

(教学水平高。

(4)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3.出示句子:

  他高兴地坐下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

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该有多好啊!

那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

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1)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

(这是老师承认错误后,东东内心的感受,也表明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得到人们的尊重。

(2)听了老师的话,你对她有什么新的认识?

(老师知错就改。

(3)有感情地读读这几句话。

4.你喜欢这位老师吗?

为什么?

(喜欢。

她知错就改,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是一位好老师。

四 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请你对家人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1.本文语言浅显,所叙述的事情也很常见,易于被学生理解。

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

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2.在指导朗读课文的时候要读出课文中人物心理的变化,特别是东东的心理变化。

在读东东向老师承认错误前心里的苦闷时,可以用低沉的语气。

在老师承认错误后,要读出东东心里的激动,可以用轻松、舒缓的语气。

1.看拼音,写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照例—(    )    焕发—(    )

惋惜—(    )缺乏—(    )

3.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老师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

(2)老师不但没有生他的气,而且还表扬了他。

4.在加点的字正确读音下面画“√”。

5.东东今天为什么蔫头耷脑的?

6.放学后,东东一路小跑回到家,他有一肚子的话要对奶奶说。

他会说些什么,怎么说?

请你写下来。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都难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挑战权威、质疑老师。

有人说,不会提出个人见解的学生多半不是好学生。

可是老师毕竟是长者,即便他们在某一个环节上犯了错误,作为学生也要尊重他们,选择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向他们提出。

老师几乎每天都要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评价,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引导学生提高认识。

作为学生,应当尊重老师。

然而,对老师毕恭毕敬、唯唯诺诺未必就是尊师,向老师直抒己见、表达不同的观点未必就是不尊师。

关键是怎样给老师提意见。

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师都表示可以接受学生给自己提意见,但希望提意见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应该注意给老师留些面子。

一位老师的话具有一定代表性:

“学生应该允许老师犯错误,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老师有观点不正确或是误解了某个同学时,学生应用正确、恰当的方式给老师提出来,这样更有助于老师的自我反省。

但是,作为学生也应该在老师偶尔犯错的时候保持一份理解和宽容。

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委婉、时机要适当。

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起来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由于时机不对而有可能激化矛盾。

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学生应该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