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776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

3.装备制造专项

石油钻采及炼化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凿岩设备,真空设备,换热及蒸发设备,电子加工设备,电力电器设备,高端特种电缆,矿山机械和环保设备,试验机设备,大型农用机械等。

4.制造业信息化专项

重点实施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甩图纸”示范工程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甩帐表”示范工程。

(二)社会发展领域

5.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与药物创新专项

按照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甘肃)基地建设要求,为我省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中药材GAP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道地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选育;

——新药、原料药、药物中间体、保健品的研制与开发,重大新药临床及临床前研究;

——重大中成药新药二次开发,重大医疗设备研发。

6.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专项

加强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强化生物技术对医药、传统工业和农业等重要产业的辐射和支撑,培育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

——研究开发生物药品、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

——以生物友好生产工艺为基础,研发生物制造技术。

重点研发生物转化技术、酶制剂、新型食品添加剂等,推动高品质、高附加值功能健康食品开发与产业化。

——围绕特种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发掘特有的和具有应用价值的重要功能基因,培育基础种质材料。

7.生态与环境保护专项

——衔接国家甘南、石羊河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以及我省重要典型生态功能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大技术需求,开展生态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研究。

——重点开展企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的循环经济技术模式和清洁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研发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技术和装备。

8.食品安全专项

——加强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检测技术、以及溯源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

重点开发食品危害物多残留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与仪器设备,研制相关监测试剂及重要标准物质,建立食品安全监控溯源及预警网络体系,制定食品安全相关标准。

(三)农业领域

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贮运保鲜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专项

紧密围绕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以马铃薯、畜禽、中药材、果蔬、制种、酿酒原料、粮棉油等产业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贮运保鲜与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高品质、高附加值功能食品的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发与示范推广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标准化、产业化技术,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10.农作物良种选育与丰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专项

加强我省主要农林作物多抗性、专用性、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研究与示范优良作物新品种及高效节水和保护性农业生产模式,示范推广高产优质的农林动植物新品种和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建立规模化制种基地,加快相关丰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和产业化。

研究与开发高效、低污染新型植物源农药、生物肥料及农林植物专用肥料;

研究与示范农林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农业防灾、减灾及灾后农业生产恢复与重建技术;

组装集成现有技术成果进行系统开发,并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示范。

11.草食畜牧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循环经济示范专项

围绕草食畜牧生产中的有关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难题,重点开展畜禽优良新品种繁育;

研究与示范农牧区畜禽健康养殖技术、平衡生产模式和畜禽重大疫病监控制技术;

研究与开发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产品;

示范推广粪便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的循环经济成套技术,发展健康养殖循环经济。

二、申报要求

1.重大专项项目原则上要以企业作为申报主体,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研究开发团队。

鼓励产学研联盟联合申报。

项目联合申报方必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作为申报书的附件。

2.申报项目研究及产业化目标明确、具体,研究内容重点突出,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前景明确,产业化机制可行,项目承担单位具有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良好基础。

3.项目主要负责人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积累,在本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并具有良好的信誉度以及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项目负责人没有在研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本年度申请的项目数不超过1项。

4.项目支持金额50-20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5.项目申请单位要提出科学合理的专项目标和阶段目标,总体目标要突出与“十一五规划”战略目标的紧密结合,阶段目标要明确突破的关键技术及其具体技术指标,产业化类专项应明确经济效益指标。

切忌大、全、散,力求科学、明确、集中;

围绕确定的目标,详细分析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要重点进行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分析,找出存在的技术障碍及解决途径,进行知识产权分析和技术标准分析,对于产业目标明确的专项,要进行产业发展和竞争力分析,提出对未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涉及引进的专项,要制定系统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

附件2:

2010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科技支撑计划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重大工艺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以培育支持科技创新活动为目的,注重兼顾不同的行业、领域、地区布局,发挥培养创新人才、发现创新成果的基础性作用。

(一)工业重点支持技术领域

1.制造业: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先进制造技术改选提升传统产业,开发应用设计、制造、管理的集成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流程工业的绿色化和自动化及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及电子信息产品开发,煤矿安全生产远程数字化监控系统。

2.新能源:

节能建筑技术开发及试验示范,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研究,太阳能光伏电源,太阳能保温建筑,天然气利用相关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3.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以嵌入式软件为主的应用软件,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集成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电子政务技术。

4.新材料:

电池用材料,各种粉体新材料,纳米新材料,功能材料,新型建材,新能源材料等。

5.技术创新工程:

开展创新企业评价工作,支持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二)社会发展重点支持领域

6.中药现代化与新药研发技术领域:

中药材质量标准和GAP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选育;

新药、原料药、药物中间体、保健品的研制与开发,新药临床前研究;

中成药新药二次开发。

7.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重要生态技术问题与典型生态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技术体系研究;

围绕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重要的环境保护为题,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发与示范。

8.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

开展疫苗、诊断和检测试剂等生物技术产品研制,高附加值天然提取物等方面的技术研发,特色资源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利用;

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效益提高为目标,加强生物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9.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控技术领域:

流行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疾病、重大传染病治疗、预防、控制技术研究。

10.公共安全技术领域:

围绕食品安全、社会安全、防灾减灾,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农业重点支持领域

11.现代种业领域

加快农林动植物新品种与高效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与开发,培育行业创新和科技创业能力,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进程。

12.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技术集成配套领域

研究农田保护、水土保持、高效节水技术,加强旱作农业、节水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创新、集成与配套,实现主要农林植物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产,以保障粮食与生态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研发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植物灾害的先进技术,增强农业防控自然灾害的能力。

13.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

加强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延伸产业链,促进提升农产品加工安全性和附加值,带动农产品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增强行业竞争力,培育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

14.农业生物技术及产品领域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对产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和产品;

研究与改进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效果好的生物农药及饲料添加剂等的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科技创业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快速转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优势企业。

15.农村绿色社区、民生科技领域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产学研结合加快生物质资源利用与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和循环型农业发展,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6.农机装备与乡村现代物流领域

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农业生产向精准化、设施化、信息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研发一批高效、安全、节能、低损耗、通用性强的乡村物流技术,促进乡村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价值链延伸。

1.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

项目主要负责人具有良好的工作信誉或科研资信,能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同时没有在研省级科研项目。

2.申报项目研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研究内容重点突出,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3.为提高医学项目的资助强度,每一申报单位推荐科技支撑计划医学类项目数不超过5项,超限项目不予受理。

4.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得超过三年,项目实施期满能够通过验收。

附件3:

2010年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一、重点支持领域

生物医药、节能减排、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农业、环保、信息技术等。

围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实施民生和农村科技行动、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科技园区和产业带建设等所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助于解决影响和制约我省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三、申报原则

1.以生物医药、节能减排、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农业、环保和信息科技等领域的技术需求为重点,通过国际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合作项目;

2.已列入政府间科技合作议定书的项目、已申报政府间科技合作的项目或拟申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题计划的项目;

3.围绕地方经济、科技发展需要,与产业发展需求结合紧密的项目。

四、申报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申报者优先;

2.合作项目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合作方案合理可行,技术路线明晰,指标可考核;

3.申报单位具备完成申报项目所需的设施、设备条件并能配套所需资金;

4.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岁,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并从事相关研究三年以上;

5.要求至少有3人以上具有副高职称的高素质高水平研究开发队伍;

6.已列入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议定书的项目优先;

7.与外方已签订合作协议的项目优先;

8.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外方合作单位对合作项目有相应的技术、资金、设备等科技资源投入,鼓励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匹配资金。

企业为主提出的专题项目,要求企业配套经费与申请经费的比例不少于2:

1。

五、申请书要求

1.填报《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请书》;

2.已列入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议定书的项目,请提供科技部批准立项的复印件;

3.与外方已签订合作协议的项目,请提供协议书中外文版本的复印件。

附件4:

2010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基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依据《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重点如下:

一、具有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产业化前景好的项目。

二、培育、孵化有望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项目。

同时对紧密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与社会发展技术领域开展的产业化项目,省级创新基金择优支持。

三、我省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的产业技术创新项目。

四、鼓励我省中小企业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项目申报;

鼓励省内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

一般性建材、耐火材料、水泥、建筑玻璃、日用陶瓷、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烟酒类、消毒类产品和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中明确不支持的项目;

外资企业及控股公司申报项目,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不予支持。

附件5:

2010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

2009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以下简称“基金”),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支持原始创新性研究和孕育创新成果的前期研究,努力培养和发现优秀人才,培育和扶持创新研究群体。

同时鼓励学科交叉,跟踪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应用基础研究。

一、重点资助方向和范围

1.突出“以人为本”的立项宗旨,重点资助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和原始性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

2.鼓励交叉学科研究,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对其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现进行探索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

3.支持具有甘肃特色和研究优势的重点学科所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部分基础研究。

4.支持围绕生物技术、有色金属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和由省级重点实验室所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部分基础研究。

5.古典医籍文献、历代医家医案、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传统制药技术经验等系统研究。

6.跟踪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应用基础研究。

二、申报条件

1.各申报单位和个人根据“基金”资助强度,要求项目研究目标明确、集中、针对性强,研究内容不宜大而全。

2009年我省将制定新的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省自然科学基金分为青年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

(各类项目申报要求见修订的《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2.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

3.项目主要负责人具有良好的工作信誉或科研资信,能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同时没有在研项目。

三、申报要求

1.为证明申报项目研究内容的新颖性,可提供本研究领域的查新证明或能够证明其属前沿研究的学术研究动态信息资料。

2.不支持软科学研究项目。

3.省级重点实验室可单独申报“基金”项目。

附件6:

2010年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和科技部《关于深入实施星火计划的若干意见》的目标要求,本年度星火计划工作以扩内需、保增长、促增收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星火计划的引导示范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

围绕河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重点支持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技术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项目,扶持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节水高效设施菜、菌、瓜、果绿色生产和设施牛、羊、猪、鸡安全高效养殖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培育知名企业与品牌产品,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区域绿色农业发展检测技术保障体系,提高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的科技支撑能力。

2.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

围绕我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发展的科技需求,示范推广农村先进适用技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和科技人员联合提出的有利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产品开发项目。

鼓励开发利用与示范推广秸秆、稻壳等农林生物质能转化、生物基材料的开发和农村节能技术及设备;

农村新型清洁能源的综合开发配套技术及设备;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技术与设备,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

鼓励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围绕农民的需求开展科技、流通、市场方面的服务。

支持符合国家和省上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发展有关规定、技术成熟,具有较强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项目采用无偿资助支持方式,支持金额5-15万元,实施周期为两年。

项目申报纸件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二份,加盖公章,报送项目组织单位,由项目组织单位审核盖章并汇总后统一报送省科技厅星火计划办公室。

附件7:

2010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方向和《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我省实际,2010年度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以下简称“农转资金”)将重点支持对我省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以及民生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的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装备、生物质利用与生物能源、乡村环保、乡村物流等涉农产业的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加快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农业科技成果在现代农业和涉农领域中的转化应用。

1.现代种业

2.农产品精深加工

3.农业生物技术及产品

4.乡村环保与重大灾害防控

5.农村绿色社区、民生科技及节能减排

6.农机装备与乡村现代物流

1.“农转资金”支持对象以涉农科技型企业为主,鼓励产学研结合,鼓励科技成果持有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成果转化和市场竞争。

鼓励科研单位和大学承担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公益性强的转化资金项目。

突出支持对发展区域经济、延长产业链、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集成配套技术成果。

2.“农转资金”项目采用无偿资助支持方式,支持金额10-20万元,实施周期为两年。

新增投资中,申请企业需有与申请转化资金数额相等的自有资金匹配,事业单位需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匹配。

3.符合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范围的项目推荐参加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评审。

4.项目申请文件包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附件(包括申请单位法人证明(复印件)、成果证明、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财务报表、企业章程等)。

项目申报纸件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二份,按顺序装订成册(不需塑料皮及压条封装),加盖公章,报送项目组织单位,由项目组织单位审核盖章并汇总后统一报送省科技厅星火计划办公室。

附件8:

2010年度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2010年度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及科技和经济社会重大决策需求,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甘肃的原则,突出重点,在科技发展战略、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组织一批研究项目,为我省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与支撑。

2010年度计划项目申报分为重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5万元)和面上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万元)两大类。

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基本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在甘肃省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软科学研究机构或具有软科学研究能力并能为项目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金保障的企事业单位,有一支能胜任研究任务、学科结构和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队伍。

  2.申报省级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含硕士),并有三年以上与项目相关的工作经历,项目负责人年龄应小于60岁。

  3.同一个单位只能通过一个归口组织单位进行申报。

项目组织单位为项目承担单位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没有上一级主管部门的,项目组织单位和承担单位相同。

4.项目主要负责人必须有足够精力投入研究和管理,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要具有知识的互补性和研究专长的协调性。

5.已经承担省级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超期未结题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同一个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

6.各申报单位主管部门在网上申报日期截止前对所属单位申报软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网上推荐,同时来函告知本单位申报项目名称、数量等相关信息,省科技厅仅对来函告知的软科学项目进行网上受理,并组织相关专家对网上已受理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7.每个单位申报重点项目不超过1项、面上项目不超过2项;

对未来函告知、来函超过限制数量及重复来函的单位的申报项目,不予受理;

申报项目中申请科技经费支持额度超过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经费支持标准的,原则上不予立项。

8.两个以上单位联合申报的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不受申报数量限制,单独受理,由第一承担单位来函告知后进行网上受理。

9.申报的软科学项目中重点项目不能与面上项目重复,软科学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只在本类型范围内遴选评审,重点项目未立项的不再进入面上项目的遴选评审。

  二、申报内容

  

(一)重点项目

  1.甘肃省区域发展与产业化研究

2.甘肃省民生与资源环境研究

3.甘肃省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4.甘肃省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5.甘肃省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体制机制研究

(二)面上项目

各申报单位根据本年度软科学研究的重点目标,围绕我省科技中心工作,针对有关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的局部或分支自定研究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