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8786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三级技能篇所有知识点文档格式.doc

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

应灵活的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方法,广泛细致的搜集有关岗位的各种数据资料。

(三)总结分析阶段

本阶段是岗位分析的最后环节,首先要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工作岗位分析并不是简单的收集和积累某些信息,而是要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作出全面深入的考察,充分揭示岗位的主要任务结构和关键影响因素,并在系统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撰写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工作说明书(2010年11月已考)

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岗位规范:

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

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二)内容*

1.基本资料:

①岗位名称②岗位等级③岗位编码④定员标准⑤直接上下级⑥分析日期

2.岗位职责:

①职责概述②职责范围

3.监督与岗位关系:

说明本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在横向与纵向上的联系。

4.工作内容和要求:

是岗位职责的具体化,即对本岗位所要从事的主要工作事项作出的说明。

5.工作权限:

为了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赋予每个岗位不同的权限,但权限必须与工作责任相协调、相一致。

6劳动环境和条件:

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工作所涉及的各种物质条件。

7.工作时间:

①工作时间长度的规定②工作轮班制的设计

8资历:

①工作经验②学历条件

9.身体条件:

①体格②体力

10.心理品质要求:

岗位心理品质及能力等方面要求,应紧密结合本岗位的性质和

特点深入进行分析,并作出具体的规定.

11.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12.绩效考评(品质、行为、绩效……)

四、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体步骤*

(一)需要在企业单位内进行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并起草出工作说明书的初稿。

(二)企业单位人力资源部组织岗位分析专家,(包括各部门经理、主管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分别召开有关工作说明书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说明书的订正、修改提出具体意见。

(三)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工作说明书的科学性、可靠性、可行性,工作说明书需由初稿、第一稿、第二稿到送审稿增删多次,才能形成工作说明书的“审批稿”最终交由企业单位的总经理或负责人审查批准,并颁布执行。

第二单元工作岗位设计

一、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

1.方法研究技术是运用调查研究的实证方法,对现行岗位活动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找出其中不必要不合理的部分,寻求构建更为安全经济、简便有效作业程序的一种专门技术。

2.五个阶段

①选择研究对象

②用直接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

③分析观察记录的事实,找出改善的方案

④通过分析,研究出一套实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改进)

⑤贯彻执行新方法(实施)

3.包括

①程序分析(以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运输及检验等环节为对象)

⑴作业程序图

⑵流程图

⑶线图

⑷人——机程序图

⑸多作业程序图

⑹操作人程序图

②动作研究

动作经济原理是指实现动作经济原则,用以改善工作方法。

分为:

⑴人体的利用

⑵工作地布置,工作条件改善

⑶有关工具和设备的设计

(二)现代工效学的方法*

工效学是研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作规律、工作方法、工作程序、细微动作、作业环境、疲劳规律、人机匹配,以及在工程技术总体设计中人机关系的一门科学。

(三)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

工业工程就是通过研究、分析和评估,对人机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都进行设计,乃至再设计、再改善,将各个组成部分恰当的综合起来构造成一个整体系统,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优化运行,保证以低成本、低消耗、安全、优质、准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最终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

第二节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第一单元企业定员人数的核算方法

一、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

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

1.单项定员

详细定员标准(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为对象)

2.综合定员

概略定员标准(以某类人员为对象)

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

1.效率定员

根据生产任务量、工作效率、出勤率

2.设备定员

根据设备性能、技术要求、工作范围、劳动者负荷量

3.岗位定员

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工作流程和任务总量

4.比例定员

按与员工总数或某类人员总数的比例,确定另一类人员人数

5.职责分工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

二、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

(一)按劳动效率定员

1.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

出勤率)

例:

计划期内某车间每轮班生产某产品的产量任务为1000件,每个工人的班产量定额为5件,定额完成率预计平均为125%,出勤率为90%,计算出该工种每班的定员人数.

①按产量定额计算:

定员人数=1000/(5*1.25*0.9)=178(人)

②按工时定额计算:

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

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工时定额

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8/5=1.6

定员人数=(生产任务量*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

定员人数=(1000*1.6)/(8*1.25*0.9)=178(人)

2.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

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

(1-计划期废品率)

某车间某工种计划在2007年生产甲产品100台,乙产品500台,丙产品250台,其单台工时定额分别为20,30,40小时,计划期内定额完成率为120%,出勤率为90%,废品率为8%,则该车间工种的定员人数为:

定员人数=【(100*20)+(500*30)+(250*40)】/251*8*1.2*0.9*(1-0.08)=14人

制度工时利用率=出勤率*作业率

(二)按设备定员

1.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

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

某车间为完成生产任务需开动自动车床40台,每台开动班次为两班,看管定额为每人看管2台,出勤率为96%,则该工种定员人数为;

定员人数=(40*2)/(2*0.96)=42人

(三)按岗位定员

1.设备岗位定员:

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休息宽放时间)

某车间有一套制氧量50㎡/h的空气分离设备,现有3个岗位共同操作,通过工作日写实,甲岗位生产工作时间为260工分,乙岗位为300工分,丙岗位为240工分,根据工种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等因素,规定个人需要一休息宽放时间为60工分,计算岗位定员人数为:

班定员人数=(260+300+240)/(60*8-60)

2.工作岗位定员:

主要根据工作任务、岗位区域、工作量,并考虑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人数。

(四)按比例定员

1.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

定员标准(百分比)

(五)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

三、企业定员的新方法

(一)用数学统计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员

(二)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

(三)用排队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工具保管人数

(四)零基定员法

第二单元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

一、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

(一)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

统一规定。

(二)定员标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其便携格式是否完全符合《标准化工作细则》提出的各种要求。

二、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三大要素

(一)概述:

包括①封面

②目次

③前言

④首页

(二)标准正文:

包括①标准名称

②范围

③引用标准.

(三)补充:

包括①提示的附录

②脚注

③条文注

④表注

⑤图注

三、定员标准的层次划分

(一)企业管理体制以及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按照不同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提出年

实物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要求,规定出编制总额以及各类人员员额控制

幅度

(二)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和生产环境、条件,提出不同规模企业各类人员比例控制幅度

(三)根规定各类人员划分的方法和标准

(四)对本标准涉及的新术语给出确切定义

(五)企业各工种、岗位的划分,其名称、代号、工作程序、范围、职责和要求

(六)各工种、工序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要求

(七)采用的典型设备与技术条件

(八)用人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九)人员任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四、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设计*

(一)表的编号

(二)表的接排

(三)表格的画法

(四)表头的项目设计

1.序号

2.编码

3.工种或岗位名称

4.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车速、日(年)生产能力、有效作业(台时)率等指标

5.岗位主要工作职责要求

6.劳动定额定员的形式、计量单位要求,同时可规定出勤率、作业率或作业时间标准

7.人员素质要求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

(一)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

(二)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

(三)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

二、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

(一)概括说明建立(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在企业单位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

(三)明确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对采用数据采集、汇总整理、信息传递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等作出简要、确切的解释和说明

(五)详细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限

(六)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文字撰写等提出具体的要求

(七)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结果应用原则和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作出明确规定

(八)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年度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作出原则规定

(九)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十)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等作出必要的说明

第四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

第一单元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

一、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

(一)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是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人力资源全部管理活动预期费用支出的计划。

(二)1.在审核下一年度的人工成本预算时,首先要检查项目是否齐全,(尤其是那些子项目)。

在审核时,必须保证这些项目齐全完整。

2.注意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是否涉及人员费用项目的增加或废止。

特别是应当密切注意企业在调整人力资源某种政策时,可能会涉及人员费用的增减问题,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使其得到充分体现,以获得资金上的支持。

3.总之,工资项目和基金项目必须严格加以区别,不能混淆。

(三)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当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特别是那些涉及员工利益的资金管理、社会保险等重要项目,以保证在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中得以体现。

二、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

(一)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来衡量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确定工资增长幅度,维护企业和员工双方各自合法权益。

①基准线

②预警线(上线)

③控制下线

2.定期进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市场调查,了解同类企业各类劳动力工资价位的变化情况,掌握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上线、中线和下线,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应当调整本企业工资,以及具体调整的幅度。

3.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因为消费者物价指数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4.总之,国家的工资指导线、社会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和企业的工资市场水平调查是相互关联的,在进行人工成本预算的审核时,应当将三者联系起来一同考虑。

(二)注意比较分析费用使用趋势

(三)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

三、审核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方法*

(一)首先要认真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活动及其过程

(二)然后确定在这些活动及其过程中,都需要资源的类型与数量

(三)按照“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的原则实施

第二单元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

一、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

(一)制定控制标准(这是实施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将控制标准落实到各个项目,收集项目实施信息,进行监控。

(三)差异的处理(当实际支出和预算出现差异,要尽快分析差异出现的原因,尽量消除实际支出与标准之间的差异。

如果标准确实不合理,则要考虑对控制标准进行修订。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1.招聘渠道的选择和人员招募的方法

2.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

3.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4.其它选拨方法

5.员工录用决策。

第二节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

第三节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1.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2.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

第四节劳务外派与引进

第一节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第一单元招聘渠道的选择和人员招募的方法

一、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一)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

(二)分析潜在应聘人员的特点

(三)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内部还是外部?

学校还是社会?

(四)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发布广告、上门招聘、借助中介)

二、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已考)

(一)准备展位(有吸引力的展位,争取好位置、设计好展台)

(二)准备资料和设备(宣传品和招聘申请表充足)

(三)招聘人员的准备(人员构成、了解信息、注重形象)

(四)与协作方沟通联系(了解协作方对招聘会的要求,提出需协作方提供帮助的事项)

(五)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六)招聘会后的工作(及时反馈)

三、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一)推荐法:

可用于内部招聘,也可用于外部招聘。

最常见的方法是主管推荐。

优点:

1.比较了解被推荐人情况,人选具一定可靠性

2.主管满意度较高(主管会觉得他们有全部决定权)

劣势:

比较主观,容易受个人因素影响。

(二)布告法:

1.透明、公平、有利于提高士气

2.广泛性,让企业内更多的人员了解到此类信息,为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可以使员工脱离原来不满意的工作环境

4.促使主管更加有效的管理员工,以防本部门员工的流失

3.特别适合于普通职员的招聘

1.花费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岗位较长时期的空缺,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员工也可能由于盲目的变换工作而丧失原有的优势。

(三)档案法:

利用档案了解员工基本情况,对员工晋升、培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一)发布广告

1.两个关键问题:

①广告媒体选择②广告内容设计

2.优点:

①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

②应聘人员数量大、层次丰富,单位的选择余地大

(二)借助中介

1.人才交流中心

①针对性强②费用低

缺点:

①对如计算机、通讯等专业的热门人才或高级人才的招聘效果不太理想

2.招聘洽谈会

①应聘者集中,选择余地大

①难招到合适的高级人才

3.猎头公司

推荐的人才素质高

费用高(被招人年薪的25%~35%),

(三)校园招聘(通常用来选拔工程、财务、计算机、法律,及管理等领域的专业化初级水平人员)

1.招聘张贴

2.招聘讲座

3.毕业分配办公室推荐

(四)网络招聘

1.成本低

2.方便快捷

3.选择余地大,范围广

4.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5.使应聘者资料处理便捷和规范化。

(五)熟人推荐

1.对候选人的了解比较准确

2.候选人一旦被录用,顾及介绍人的关系,工作也会更加努力

3.成本低

1.可能在组织中形成裙带关系,不利于公司各种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的落实。

五、采用校园上门招聘注意(非考点)

(一)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政策和规定

(二)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几只船的现象,因此,在与学生签署协议时,应该明确双方的责任,另外,单位也应该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并且留有留备选名单,以便替换。

(三)注意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注意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

(四)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

六、招聘洽谈关注问题(非考点)

(一)了解招聘会的档次

(二)了解招聘会面对的对象,以判断是否有你所要招聘的人

(三)注意招聘会的组织者。

(要关注招聘会组织者的组织能力如何,社会影响力有多大,这将决定招聘会的规模和参加的人员)

(四)注意招聘会的信息宣传

.

第二单元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

一、筛选简历的方法*

(一)分析简历结构(简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应聘者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二)审察简历的客观内容

1.个人信息:

①姓名②性别③民族④年龄⑤学历

2.受教育经历:

①上学经历②培训经历

3.工作经历:

①工作单位②起止时间③工作内容④参与项目名称

4.个人成绩:

①学校、单位的各种奖励

(三)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和经验要求

(四)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

(五)对简历的整体印象(标出简历中感觉不可信的地方以及感兴趣的地方)

二、筛选申请表的方法*(已考)

(一)判断应聘者的态度(首先要筛选出那些填写不完整和字迹难以辨认的材料)

(二)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要评估背景材料的可信程度)

(三)注明可疑之处(对高职低就、高薪低就的应聘者加以注意,必要时应检验应聘者的各类证明身

份及能力的证件)

特别注意的是:

初选工作在费用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坚持面广的原则,应尽量让更多的人参加复试。

三、提高笔试的有效性应注意

(一)命题是否恰当

(二)确定评阅计分规则

(三)阅卷及成绩复核

四、笔试的特点

(一)优点

1.一次考试能提出十几道乃至上百道试题,由于考试题目较多,可以增加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信度和效度

2.可以对大规模的应聘者同时进行筛选,花较少的时间达到高效率

3.对应聘者来说,心理压力较小,容易发挥正常水平

4.成绩评定也比较客观

(二)缺点:

1.不能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

第三单元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一、面试的基本程序*

(一)面试前的准备阶段

1.确定面试的目的

2.科学地设计面试问题

3.选择合适的面试类型

4.确定面试的时间和地点等

5.面试官要事先确定需要面试的事项和范围,写出提纲

6.面试官在面试前要详细了解应聘者的资料,发现应聘者的个性、社会背景及对工作的态度、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等

(二)面试开始阶段(消除应聘者紧张情绪)

(三)正式面试阶段(灵活的提问,察言观色)

(四)结束面试阶段

1.询问应聘者是否有问题要问,是否有加以补充或修正之处

2.在友好气氛中结束面试

3.对是否录用有分歧意见时,不必急于下结论,可安排第二次面试

4.整理好面试记录表

(五)面试评价阶段

1.评语式评估

优点:

可对应聘者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的评价,能反映出每个应聘者的特征

缺点:

应聘者之间不能进行横向比较

2.评分式评估

可对每个应聘者的相同方面进行比较

不能对应聘者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的评价,反映出每个应聘者的特征

二、面试环境的布置*(面试环境应该舒适、适宜,利于营造宽松气氛)

(一)安静

(二)位置排列

1.圆桌会议的形式(缓和紧张)

2.一对一:

面试官与应聘者相对而坐,距离较近(被质问感觉)

3.一对一:

面试官与应聘者相对而坐,距离较远(空间距离造成心理上的远距离)

4.一对一:

桌子按一定斜度排列,面试官与应聘者相对而坐,距离较近(缓和紧张)

(三)颜色

三、面试的方法*

(一)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从面试达到的效果看)

(二)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根据面试的结构化程度)

1.结构化面试

优点:

①对所有应聘者均按统一标准进行,可以提供结构与形式相同的信息,便于分析比较,

减少主观性

②有利于提高面试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