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7901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西陆川县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春季期高二年级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别、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规定区域内核对答题题号后对应作答时,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试卷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和谐高于冲突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所具有的“和谐合一”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

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

如《左传》中说:

“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

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显然,张载强调:

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这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

《尚书•尧典》提出: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以

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

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

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

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

“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

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

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

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

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

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

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

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1.关于“天人合一”思想,以下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它不主张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而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追求人类社会法则与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

B.它主张天人协调,要求人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而否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

C.它既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力求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也主张人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主动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

D.在当今世界,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可以纠正人们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错误观念,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很早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

孔子在对“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句作解说时,就把“和”视作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

B.宋代哲学家张载说: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显然,张载承认对立的存在,但他也指出,对立必将化为和谐。

C.《尚书•尧典》提出: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用当今的话来说,“协和万邦”就是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

D.从《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可以看到: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作为“和谐”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但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和”还具有“和平”、“融合”等意义。

B.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可见,儒家推崇礼、乐的一条重要理由,是认为礼、乐是万物的根源。

C.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重视冲突,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

D.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在当今世界在处理国家、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时,这种“和谐高于冲突”的理念不应当被忽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田弘正,本名兴。

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

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

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

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

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

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騃,乃召弘正署其旧职。

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

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宾僚参佐,请之于朝。

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

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

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

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

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

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

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

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

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

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

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

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

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

(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B.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C.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D.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被贬,“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弘正忠于职守,深受拥戴。

见季安追求奢侈,不理军务,多施杀罚,他时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卒十分信赖他。

B.田弘正遵从规制,喜爱读书。

在魏州,他拆毁超逾规制的馆宇服玩,非常喜爱读儒家书籍,尤其通晓史书。

C.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节操。

归顺朝廷后,面临危险的幽、恒、郓、蔡等州长官派人劝

诱阻挠,他仍心向朝廷。

D.田弘正御下不严,被害致死。

由于朝廷赏钱未按时送到,其随从魏州士兵夜里叛乱,他及其家属等一起遇害。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

(5分)

(2)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

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

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8.“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中的“闲”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

(5分)

9.诗中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

(3)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泣孤舟之嫠妇。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父爱之舟

吴冠中

①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②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③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

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

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

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

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

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夜半我被臭虫咬醒,遍体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

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

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已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④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欢喜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文边走边唱。

看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父亲回家后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惟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

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⑤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二三圈,还是母

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⑥初小毕业时,鹅山小学是当年全县最有名气的县立完全小学,方圆二十里之内的学生都争着来上鹅山。

我考取了。

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

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

父亲送我到

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吵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⑦第一学期结束,根据总分,我名列全班第一。

我拿着老师孙德如的签名盖章,又加盖了县立鹅山小学校章的成绩单回家,路走得比平常快,路上还又取出成绩单来重看一遍那紧要的栏目:

全班六十人,名列第一,这对父亲确是意外的喜讯,

他接着问:

“那朱自道呢?

”父亲很注意入学时全县会考第一名朱自道,他知道我同朱自道同班,我得意地、迅速地回答:

“第十名。

”正好缪祖尧老师也在我们家,也乐开了:

“茅草窝里要出笋了!

⑧我又要去投考无锡师范了。

⑨父亲又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

但我也睡不好,因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

⑩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

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

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师范毕业当个高小的教员,这是父亲对我的最高期望。

但师范生等于稀饭生,同学们都这样自我嘲讽。

我终于转入了极难考进的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工业救国是大道,至少毕业后职业是有保障的。

幸乎?

不幸乎?

由于一些偶然的客观原因,我接触到了杭州艺专,疯狂地爱上了美术。

正值那感情似野马的年龄,为了爱,不听父亲的劝告,不考虑今后的出路,毅然沉浮于茫无边际的艺术苦海,去挣扎吧,去喝一口一口失业和穷困的苦水吧!

我不怕,只是不愿父亲和母亲看着儿子落魄潦倒。

我羡慕过没有父母、没有人关怀的孤儿、浪子,自己只属于自己,最自由,最勇敢。

……醒来,枕边一片湿。

(有删改)

【注】作者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意在强化作者对父母、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B.

父母深夜为蚕宝宝添桑叶,是我童年难忘的记忆,这一情景既交待家庭生活背景,写出父母的辛劳,也由此引出父亲对我的疼爱。

C.童年的我出生贫寒,懂得体谅亲人的不易,因此住旅店时不愿父亲花钱换好房间,读书时为交不起学费使家人困窘而心酸哭泣。

D.读小学时考到全班第一,我高兴而且兴奋;父亲却冷静地询问同学朱自道的排名情况,可见父亲比我沉稳,想以此消消我的傲气。

E.本文多从小事着笔而意味深长,父亲为我糊万花筒、背我上学、借船送我考学等,从细微处表现出贫苦生活中父爱的深厚与伟大。

(2)第⑩段作者忆及父亲缝补棉被的背影十分动容。

这段文字好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赏析。

(6分)

(3)第⑩段中所表现的感情较为复杂。

本段表现了作者哪些感情?

请简要说明。

(6分)

(4)本文以“父爱之舟”为题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王国维:

“道器合一”的文史治学

周传家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发表文章批评旧史学的弊端,大声疾呼号召“创新史学”。

1919年,毛子水发表《国

故与科学精神》,批评“国故”和旧史学,引起张煊的反驳,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

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指出:

“国故”即“国学”,涵盖“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

他主张“打破一切的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

王国维深受梁启超新史学观点及胡适“整理国故”口号的影响,坚持从历史着眼,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特别是他以专门史形式呈现出来的《宋元戏曲史》,“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拓展了传统历史学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成为新史学的典范,而且是公

认的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坚持历史的观点,而且走的是“即器即道”的文化史路数,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绝非虚玄论道,同时也不停留于文化表象就事论事,例如,他研究戏曲,便要结合文献资料、各地戏曲样本等“器”,来深入研究其发展规律以及探明其前因后果。

他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使戏曲这一中华元素从文化事象娓娓道来的展示中得以昭显。

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有“史识”——别具只眼,更重要的是有“史胆”——良知和担当。

王国维幼年即喜读《汉书》,早年的《咏史诗二十首》不局限于个体的人生感慨和悲欢心绪,总揽全局,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议论新奇而正大”。

处在大厦将倾、内忧外患的

历史背景下,面对文物制度的崩溃、历史延裂的残酷现实,王国维“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怀着对中国文化灭绝的深度恐惧感,通过古器物、古文字以及古史研究,说明中国文物制度的真实性,表达中国文化复兴的理想。

读王氏之《咏史诗二十首》,不由得使人想起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

屈原有感于楚国的危机和忧患,叩天问地,在对有关天、地、人的某些传说质疑的过程中,体现出他的怀疑精神、思想观念及其为楚国现实政治服务的意图;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同样是通过卒章显志的惯常创作模式,试图从中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风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

这绝非迷古恋古,而是民族

情怀和爱国精神的生动体现。

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咏史诗二十首》就是20世纪的《天问》,王国维就是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连他结束生命的方式也酷似屈原怀忠而自沉汨罗。

王国维具有扎实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他在《殷虚书契考释·后序》中指出:

“我朝学术所以超绝前代者,小学而已。

”他以这种具有科学性质的小学工具来衡定历史存在之真伪,重证据,重事实,不肯在没有确凿证据时乱下结论,更不会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欺世盗名。

对于“不通字例、来习旧艺”之“俗儒鄙夫”的“肆其私臆,无所忌惮”,他深恶痛绝,讥之为“鬼魅之易画”。

但他不是迂腐学者、冬烘先生,他“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从而“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

这种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手段,对于今天的“古史研究”也颇有超越之处,因而成为王氏之学所具有的重要现代学术特征之一,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

吴梅是南派昆曲的著名学者,其曲学研究涉及度曲、制曲、曲史等众多领域,在曲

学方面,钱基博先生甚至认为,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

就治学而言,王国维和吴梅之间有许多共性,也各有其特色。

两者走的均是“即器即道”、道器兼容的路子,窃以为王氏更钟情于“道”,而吴氏则偏重于“器”。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减)

【相关链接】

①王国维吸收了西方输入的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线索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和分析,开创了“戏曲史”研究的新领域。

他在研究中借鉴了中西诗学中的某些思想意蕴,提出了许多合理而又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念,对中国

古典戏曲的研究有理论上的重要突破。

②《宋元戏曲史》中体现的研究方法,是王国维对戏曲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被人评其为“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

王国维的胞弟王哲安将其兄的研究方法概括为:

乾嘉学风的严密实证和西学的逻辑推演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

当的两项是()(5分)

A.把《咏史诗二十首》看做20世纪的《天问》,把王国维看做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是因为王国维如屈原一般

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对国故、旧史都有研究和创新。

B.王国维的学术研

究具有重要现代学术特征,开

一代之学术和学风,为后代的“古史研究”提供了示范和准则,即便在今天也不落

后。

C.随着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风潮,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其中梁启超、毛子水、胡适处于同一阵营,观点一致。

D.作者认为王国维偏重于“道”,而吴梅偏重于“器”,但后者曲学研究涉及众多领域,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

E.王国维修治的《宋元戏曲史》,是一部专门研究宋元戏曲发展脉络及其演变逻辑的戏曲史专著,是新史学的典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结合材料,具体阐释“道器合一”的含义。

(6分)

(3)王国维治学的情感态度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结合材料,谈谈王国维在治学方法上有哪些独到之处?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些官员涉嫌违法犯罪,却与他人订立攻守同盟,企图对抗组织调查,这无异于,最终必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②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在自己的领土上从事一些正当的建设活动,这天经地义、。

③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当兵出身,他像做产品一样进行公司的制度建设,赏罚分明,因此,整个万达,运转有序,工作效率极高。

A.螳臂当车无可非议令行禁止B.蚍蜉撼树无

可厚非上行下效

C.螳臂当车无可厚非上行下效D.蚍蜉撼树无可非议令行禁止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间实体书店,这是该公司首次推出网购书籍服务20年来开设实体店

卖书。

B.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哟哟对青蒿素及其提取方法的发现表明,中医药是个巨大的宝库,需要我们去关注、发掘。

C.自1971年联合国把每年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以来,为青年志愿者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社会发展。

D.进人高三之后,部分学生借口以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为名,成天沉溺于题海之中,几乎完全放弃了必要的课外阅读。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得超过12个字。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