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7937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6讲 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

第16讲DNA的结构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

第16讲 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基础梳理】

一、DNA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者:

沃森和克里克。

2.DNA双螺旋结构的形成

3.DNA的双螺旋结构内容

(1)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主链基本骨架。

其形成不需要酶,而断裂需解旋酶或加热处理。

(3)内侧:

两条链上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碱基互补配对遵循以下原则:

A==T(两个氢键)、G≡C(三个氢键)。

4.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多样性:

具有n个碱基对的DNA具有4n种碱基对排列顺序。

(2)特异性:

每种DNA分子都有其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3)稳定性:

两条主链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顺序不变,碱基配对方式不变等。

巧记 利用数字“五、四、三、二、一”巧记DNA分子的结构

5.DNA分子中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1)

(2)

(3)

例1:

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代表的物质中贮存了遗传信息

B.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⑥

C.DNA连接酶可催化⑤处化学键的形成

D.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例2: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

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17.1%B.31.3%,18.7%

C.18.7%,31.3%D.17.1%,32.9%

例3:

下列有关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DNA分子一条链中的碱基A所占比例为a,则另一条链的碱基C所占比例为

B.如果一条链上(A+T)∶(G+C)=m,则另一条链上该比值也为m

C.如果一条链上的A∶T∶G∶C=2∶2∶3∶3,则另一条链上该比值为3∶3∶2∶2

D.由50个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片段中至少含有氢键的数量为150个

二、DNA分子的复制及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1.DNA分子的复制

(1)方式推测: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

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实验证据

①实验方法:

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技术。

②实验原理:

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大,含14N的双链DNA密度小,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居中。

③实验假设:

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④实验预期:

离心后应出现3条DNA带。

重带(密度最大):

两条链都为15N标记的亲代双链DNA;中带(密度居中):

一条链为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5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轻带(密度最小):

两条链都为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⑤实验过程

⑥过程分析

立即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重带。

繁殖一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中带。

繁殖两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

轻带、

中带。

⑦实验结论:

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3)复制过程

①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②时间: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病毒不能独立完成DNA的复制

③图解

④场所:

真核生物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生物在拟核和细胞质。

⑤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

⑥方式:

半保留复制。

⑦结果:

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⑧意义: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⑨保障:

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巧记DNA分子的复制的“二、二、三、四”

2.图解法分析DNA复制的相关计算

一个亲代DNA连续复制n次后,则:

(1)子代DNA分子数:

2n个

①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

②含14N的DNA分子有2n个,只含14N的DNA分子有(2n-2)个

(2)子代DNA分子总链数:

2n×2=2n+1条

①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

②含14N的链数是(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②若进行第n次复制,则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3.观察下面的基因关系图,完善相关内容

4.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总结

实验目的

标记物

标记物转移情况

实验结论

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利用

H

O

H

O→18O2

光合作用的反应物H2O的O以O2的形式放出,CO2中的C用于合成有机物

14CO2

14CO2→14C3→(14CH2O)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

亲代噬菌体中的32P(DNA)、35S(蛋白质)

子代噬菌体检测到放射性32P,未检测到35S

DNA是遗传物质

验证DNA的复制方式

亲代双链用15N标记

亲代DNA→子一代DNA的一条链含15N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含14C的生长素

标记物在形态学上端,在形态学下端可检测到标记物,反之不行

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用3H标记的亮氨酸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各种细胞器既有明确的分工,相互之间又协调配合

探究DNA复制、转录的原料

3H或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主要集中在细胞质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用于合成DNA,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用于合成RNA

例4:

真核细胞中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B.酶1可使磷酸二酯键断裂,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该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

D.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该过程

例5:

7.(2019·安徽合肥高三调研)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5000对碱基,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DNA聚合酶

B.DNA分子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900个

C.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

例6:

如图表示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T2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

B.可用(NH4)

SO4、(NH4)

SO4分别代替15NH4Cl、14NH4Cl进行上述实验

C.试管③中b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

D.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不能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例7: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因和一个碱基

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要点点拨】

1.一个双链DNA分子具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而环状DNA不存在。

2.有关DNA结构的7点提醒

(1)DNA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T含2个氢键,G—C含3个氢键。

(2)DNA中并不是所有的脱氧核糖都连着两个磷酸基团,两条链各有一个脱氧核糖连着一个磷酸基团。

(3)双链DNA中A与T分子数相等,G与C分子数相等,但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

(4)DNA中,当(A+G)/(T+C)=1时,可能是双链DNA,也可能是单链DNA。

(5)并非所有的DNA分子均具“双链”,有的DNA分子为单链。

(6)DNA的特异性是由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的,而不是由配对方式决定的,配对方式只有四种:

A—T、C—G、T—A、G—C。

(7)并非所有DNA片段都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而是由碱基序列将不同的基因分隔开。

3.DNA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

4.相邻的碱基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在DNA的双链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

5.除DNA末端的两个脱氧核糖外,其余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着2个磷酸。

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

6.几种化合物中常考的化学键

(1)DNA分子中含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①磷酸二酯键存在于核苷酸内部和核苷酸之间,一般DNA聚合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是作用于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②解旋酶和高温均能破坏氢键。

(2)RNA分子中含有磷酸二酯键,tRNA分子中还含有氢键。

(3)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有的蛋白质分子中还含有二硫键和氢键。

(4)ATP和ADP中分别含有2个和1个高能磷酸键。

7.明确DNA复制、“剪切”与“水解”中的四种酶

(1)DNA聚合酶:

需借助母链模板,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链上;

(2)DNA连接酶:

将多个复制起点所复制出的“DNA片段”“缝合”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即连接“片段”;

(3)限制性内切酶:

用于切断DNA双链中主链上的“3′,5′-磷酸二酯键”;

(4)DNA水解酶:

用于将DNA分子水解为脱氧核苷酸。

8.DNA结构与复制解题时的5个“注意”

(1)注意不要将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氢键的形成与断裂条件混淆,氢键可由解旋酶催化断裂,同时需要ATP供能,也可加热断裂(体外);而氢键是自动形成的,不需要酶和能量。

(2)注意“DNA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第n次的复制。

(3)注意碱基的单位是“对”还是“个”。

(4)注意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苷酸单链的DNA分子都只有两个。

(5)注意看清试题中问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是“含”还是“只含”等关键词,以免掉进陷阱。

9.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糖核苷酸单链的DNA分子都只有2个。

10.注意碱基的单位是“对”还是“个”。

11.注意试题中问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含”还是“只含”等关键词。

12.注意“DNA分子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第n

次的复制。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基本骨架由C、H、O、N、P等元素组成

B.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断裂

C.DNA的片段都有遗传效应,可控制生物的性状

D.DNA的复制和转录都能在细胞质中进行

2.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卡片类型

脱氧核糖

磷酸

碱基

A

T

G

C

卡片数量

10

10

2

3

3

2

A.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5个脱氧核苷酸对

B.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

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2分子磷酸相连

D.可构建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

3.下列有关双链DNA及其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

B.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C.若某一段DNA含有60个腺嘌呤,就一定会同时含有60个胞嘧啶

D.DNA分子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中碱基序列相同

4.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a,其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

A.互补链中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互补链中鸟嘌呤与胞嘧啶所占比例为a

C.互补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

D.以互补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某m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所占比例为a

5.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40%和1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它的互补链中,T与C之和占该链碱基总数的55%

B.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0%和25%

C.若该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2600个

D.该DNA分子中

6.小鼠的睾丸中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C.只有半数精细胞中有被标记的染色体

D.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被标记数与未被标记数相等

7.下图表示DNA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

C.从图示可得出,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

8.滚环式复制是噬菌体DNA常见的复制方式,其过程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链可作为DNA复制的引物

B.b链不作为DNA复制的模板

C.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到3′

D.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催化

9.下图表示某DNA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不能构成一个DNA的基本单位

B.DNA复制时,④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

C.①和②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DNA分子中碱基对⑨越多,其热稳定性越低

10.若以1分子含500个碱基对的DNA(不含放射性)为模板,在含15N的环境中进行n次复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2n-1)×1000个核糖核苷酸

B.子代DNA中,两条链均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n-1)个

C.细胞内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中

D.DNA复制过程可以在体外完成,但在体外复制时模板DNA不能太大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某细胞内正在发生的某种生理过程,图中甲、乙、丙均表示DNA分子,a、b、c、d均表示DNA链,A、B表示相关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酶A能使甲解旋,酶B在c链的形成及c链和d链的连接过程中发挥作用

B.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研究图示过程中的半保留复制

C.图示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乙、丙分开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该细胞中伴随图示过程发生的反应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等

12.细胞周期中DNA复制需经过G1、S、G2期,如果细胞中的DNA受损,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图中CDK2—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成过程①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及核糖核苷酸等条件

B.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配对

C.CDK2—cyclinE作用的正常发挥有利于DNA复制的发生

D.DNA损伤的情况下细胞分裂暂停

三、非选择题

13.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可看出,该过程是从________个起点开始复制的,从而________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__________酶;作用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

(3)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____。

(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

14.科学家为了探究DNA复制方式,先用含有15NH4Cl的原料来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作为亲本,再将亲本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H4Cl原料中培养,收集不同时期的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

(1)用含有15NH4Cl的原料来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作为亲本,培养若干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科学家认为DNA的复制是全保留复制,复制形成的两条子链结合在一起,两条模板链重新结合在一起。

若是全保留复制,则实验结果是:

子一代的DNA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

子一代的DNA位置全在中带,子二代的DNA位置一半在中带一半在轻带。

这个结果否定了全保留复制,你对此的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将子一代的DNA分子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

为轻带,

为重带,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

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图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图解(图1~5),请据图探讨相关问题:

(1)物质1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两者成分方面的差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形成图2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3和图4中的氢链用于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________(选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

(4)RNA病毒相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请结合图5和有关RNA的结构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

(5)图4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连接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A复制后形成的子代DNA存在于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分离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

(6)如果DNA分子含有200对碱基,其中碱基A为40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需消耗胞嘧啶________个。

【答案解析】

例1:

答案 D

解析 ④代表的物质为脱氧核苷酸,其不能储存遗传信息,但其排列顺序可贮存遗传信息,A错误;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不是⑥氢键,B错误;DNA连接酶可催化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合成,但不能催化⑤处化学键的形成,C错误;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正确。

例2:

答案 B

解析 配对的碱基之和在一条链中与在整个DNA分子中的比例是相同的,因此,一条链中A、T、C、G的比例分别为31.3%、32.9%、17.1%和18.7%,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它的互补链中T、C的比例分别为31.3%、18.7%。

例3:

答案 B

解析 若DNA分子一条链中的碱基A所占比例为a,据此无法计算出另一条链的碱基C所占比例,A错误;如果一条链上(A+T)∶(G+C)=m,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另一条链上该比值也为m,B正确;如果一条链上的A∶T∶G∶C=2∶2∶3∶3,则另一条链上该比值为2∶2∶3∶3,C错误;由50个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片段中至少含有氢键的数量为50×2=100(个),最多含有氢键的数量为50×3=150(个),D错误。

例4: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a链和b链螺旋形成新的DNA分子,因此a、b链是反向的,a、c链都与d链互补,因此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A项正确;酶1是解旋酶,作用是使氢键断裂,使双链DNA分子解旋,B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通过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从DNA流向DNA,C项正确;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少量DNA,可以发生DNA分子的复制过程,D项正确。

例5:

答案 B

解析 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DNA解旋酶,A错误;由题意知,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34%,则C+G占66%,DNA分子中G=C=5000×2×66%÷2=3300(个),该DNA分子复制2次增加3个DNA分子,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300×3=9900(个),B正确;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所以④处指的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由题图可知,该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一条含有15N,一条含有14N,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则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含有15N,即占

,D错误。

例6:

答案 D

解析 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不能用T2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题述实验,A错误;DNA分子中不含S元素,不能用(NH4)

SO4、(NH4)

SO4分别代替15NH4Cl、14NH4Cl进行题述实验,B错误;试管③中a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而b带的DNA的一条链含有14N,另一条链含有15N,C错误;需综合比较试管①②③的结果才能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D正确。

例7:

答案 A

解析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因和一个碱基,A错误。

1.答案 D

解析 DNA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有C、H、O、P元素,无N元素,A错误;解旋酶的作用对象是氢键,B错误;DNA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也有无遗传效应的片段,C错误。

2.答案 B

解析 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且配对的碱基数目彼此相等,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2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即共形成4个脱氧核苷酸对,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所以A错误,B正确;DNA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与2分子磷酸相连,只有末端的脱氧核糖与1分子磷酸相连,C错误;这些卡片可形成2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且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确定,因此可构建的DNA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