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8098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docx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

 

沈阳铁路局大连职工保障性住房站北项目

D区基坑排水施工方案

 

辽宁地质工程勘察施工集团公司

大连基础分公司

2010-12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

沈阳铁路局大连职工保障性住房站北项目D区基坑挖方工程

1、综合说明

本方案为沈阳铁路局大连职工保障性住房站北项目D区基坑挖方工程的施工排水工程专项施工措施。

本方案综合考虑了沈阳铁路局大连职工保障性住房站北项目A区、C区和D区基坑挖方工程招标文件、沈阳铁路局大连职工保障性住房站北项目A区、C区和D区基坑支护工程工程现场调查资料、沈阳铁路局大连职工保障性住宅站北项目C区和D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规程、图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大连市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我公司在基坑工程施工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及我公司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等因素;

2、编制原则

1)、突出重点,突出难点,科学管理,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可操作性强。

2)、经济合理,保证以最低的工程造价达到最好的施工目标。

3)、施工施工方案的制定前提以人为本:

(1)以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为标准,保证过程产品和成品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以ISO14000系列环境保护体系为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活动符合国家和大连市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3)以GB/T28000系列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标准,保证施工生产活动主体的健康安全符合标准和有关法律要求。

(4)以大连市城市文明施工、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等有关条例、规定为标准,组织施工生产,使施工活动与大连市府、市民要求有机统一起来。

4)、施工方案以科学为依据:

采用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随时做好监测工作,对施工时地表沉降、建筑物倾斜控制等各种技术要点与设计、监理、科研院校联合进行超前研究。

3、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场地位于大连市西岗区双兴街北侧,疏港路南侧,菜市街西侧,经人工整平,地势较平,场地地面平均标高3.8m。

D区基坑挖方工程的顶口开挖尺寸长为134.5米,宽为99.3米。

东边和南边有住宅楼,北有铁路和高压动力电线,西侧为拟建C区基坑(桩基础工程施工即将完工)。

从C区和D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场地内未发现活动断裂,天然状态下不存在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砂土液化、岩溶、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及场地地层剪切波速测值计算建筑场地类别,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属于抗震不利地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数据,可知各地层主要物理参数:

(1)素填土:

设计值:

=10kPa,

=9°,天然重度

=16kN/m³。

(2)碎石:

设计值:

=0kPa,

=30°,天然重度

=22kN/m³。

(3)淤泥质粉质粘土(C区):

设计值:

=5.6kPa,

=2.9°,天然重度

=17.3kN/m³。

(4)淤泥质粉质粘土(D区):

设计值:

=9kPa,

=2.4°,天然重度

=17.3kN/m³。

(5)强风化板岩:

设计值:

=45kPa,

=25°,天然重度

=23kN/m³。

(6)中风化板岩:

设计值:

=80kPa,

=28°,天然重度

=27kN/m³。

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C区和D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C区和D区场地内所有钻孔均见地下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层中下部和碎石层中,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给水性、透水性好,与海水连通,涌水量大,水位随潮汐变化,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5m,含水层混合渗透系数18.8m/d。

4、排水注意事项

本工程场地地下水埋深1.5m,基坑开挖深度5.5-8m,大部分地段揭示含水量丰富的圆砾层,所以为防止开挖过程中出现基坑突涌及对周围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基坑开挖前我方已经对基坑周边做好了止水和降水技术措施。

由于基坑降水后,不可避免地造成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下降,从而使基坑周边地面原有建筑物和地下构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为了减少以上影响或损伤,应在基坑与要保护的建(构)筑物之间采取回灌措施,根据本基坑的地层特点,回灌措施采用坑外回灌井,此外为了解地下水位变化,及时调整回灌水量,还应在基坑周围设置水位观测井。

5、确保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措施正常运行的管理要点

1)、降排水施工前按城市建设有关规定需提前到相关部门办理市政排水排污手续。

2)、降排水设备配置应满足降排水设计方案要求。

3)、供电电源及供电线路要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配电箱需要编号,加安全护栏、悬挂专业警示牌,并应做好防雨防冻保护。

为保证降水期间抽水连续作业,防止突然性停电造成水位回升而影响降排水效果、降排水施工现场需配有备用电源(如:

发电机、二路供电),并配有自动切换装置。

4)、为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降排水施工现场需设置临时围挡设施,临时围挡要考虑其他机械的正常运作。

5)、井口一定要高出地面0.3-0.5m,盖好井口,设警示标志、严防行人和异物掉入井内。

6)、对降水运行的水泵应做好运行日记,发现异常,及时更换组织维修。

7)、对基坑抽排出的地下水须作有效疏导、排除基坑(即坑内降水井的地下水一定要抽排到地表排水沟),避免向基坑回流、回渗。

8)、回灌井的回灌水量应通过水位观测井中的水位变化进行调节控制,既要防止回灌水量过大而渗入基坑影响施工,又要防止回灌水量过小,使地下水位失控而影响回灌效果。

通常回灌水量不宜超过原有稳定水位标高。

9)、回灌井与降水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使他们共同有效地工作,才能保证地下水位出于某一动态平衡,其中任何一方失效都会破坏这种平衡,因此回灌与降水在正常施工中必须同时启动,同时停止,同时恢复。

10)、回灌水可直接用基坑抽出的地下水,但回灌前必须经沉淀过滤后方可使用;用其他水源作回灌水时,水质要洁净未受污染。

11)、降水施工前,必须对场地内所有的水位观测井内的稳定水位进行测量、标定和记录;江水与回灌施工过程中应加水位观测工作,以指导和调整降水与回灌施工。

6、排水机具的选用

    基坑排水广泛采用动力水泵,一般有机动、电动吸泵。

选用水泵类型,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

当基坑开挖后涌水量Q<20m3/h,可用隔膜式泵(污水泵)或潜水电泵;当Q在20-60m3/h,可用隔膜式或离心式水泵,或潜水电泵;当Q>60m3/h,需用离心式水泵。

隔膜式水泵(污水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浆水,选择时应按水泵的技术性能选用。

如基坑涌水量很小,亦可采用污水泵或潜水电泵等将水排出。

 本工程基坑排水材料准备:

1)、潜水泵6台;污水泵6台。

 

 2)、UPVC-150塑料水管400米。

  

3)、砂袋2000个。

4)、工程用防水彩条布4卷。

 5)、426*8钢管500米

6)、159*6钢管100米

7、 排水方案的选择

设2条φ426×8排水主管线,分别沿D区基坑南边和北边,将降水井排出的水排至C、D区间的排水暗渠如图,在每条管线设一个5m×5m×2.5m的沉淀池,沉淀池与暗渠用一根φ600管连接,每口降水井与主管线用钢筋连接,在主管线与井们设一个截水阀门,按设计要求每口降水井设计流量30T、12口井总流量为360Tφ400管,流量为200T/条,加上基坑开挖时明排流量2根φ400管是满负荷,需要在南北部暗渠上各开个排水孔,孔径约φ800,在开孔处修一下水井,将管线排出的水全部排入暗渠。

 

图1排水系统平面

图2独立基础节点图

图3固定墩节点图

图4沉淀池-2剖面示意图

图5水泵与主管线连接图(节点-1图)

说明:

1.水泵与主管线布置方式见排水系统平面图;

2.主管线为Φ426mm×8mm钢管架空铺设,管线基础为独立基础墩,平台尺寸为800mm×800mm,高度依据管线高度而定。

基础埋深1m,埋地部分为1000mm×1000mm;独立基础间距为15m,如图2;

3.管线每50m设固定墩一处,固定墩为1000mm×1000mm,如图3;

4.主管线采用50mm厚岩棉保温,外缠2道玻璃丝布,玻璃丝布外刷调和漆2道;

5.管线坡度不小于5‰,终端出口管线坡度根据现场地形适当加大,以加大排水流量;

6.沉淀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形式见图4,沉淀池-1做法砼沉淀池-2,内径尺寸为3000mm×3000mm;

7.沉淀池-2出的管道进水管底标高距地面0.8m;

8.集水井做法同沉淀池,内径为1000mm×1000mm;

9.基础固定墩、沉淀池所采用的混凝土均为C30商品砼;

10.主管线末端设置法兰盲板封堵,如图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