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8361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docx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完整版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3篇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范文1:

北九水为白沙河中游的峡谷地带。

白沙河发源于巨峰北麓海拔800多米处的天乙泉,始名凉清河,中为九水。

崂山北九水因水有九折而得名,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外九水。

涧水自上顺流而下,遇峰崖必折,折处必弯,弯处必漩,漩处必涌一潭澄水,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九水明漪。

九水风光素被誉为滩峡奇秀,清流急湍,峭壁危岩,水作龙吟,石同虎距,音乐图画,文本天成。

外九水自我乐村菊湾溯至北九水疗养院,全长

6.5公里。

一水始自孙家村村东之菊湾,南有玉笋峰,北有黑虎山,两山相夹,中为大涧,涧底巨石交错,姿态万千。

二水涧中大石垒迭,排空壁立。

涧南有巨岩,名锦屏岩,石色苍翠。

岩下潭水,锦岩倒影,波光涟漪三水于1967年建三水水库,为九水新景。

水清澈靛蓝,从溢洪坝顶凌空跌落,如珍珠壁帘,晶莹夺目。

坝东一峰如老僧打坐入定,名定僧峰,石纹披斜恰如衣纹。

四水南北两峡对峙如门,名天梯峡,水自峡涧中涌出,银花四溅,声荡幽谷。

三水建水库后,此峡已沉身库中,仅可见露出的对峙石壁。

五水四周山峦重绕,青翠四合,名环翠谷。

涧底流水到此较缓,流声叮咚,间之鸟鸣啁啾,如奏丝竹,又名玉笙涧。

六水为北九水峰峦之险首处。

涧北有黄褐色山峰耸立,远望如一匹骆驼临涧而卧,有昂首嘶空、气吞长川之气势,该峰俗名骆驼头。

峰侧新镌驼峰烟云四字,为崂山名胜驼峰插云。

该峰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状,由东看似骆驼头,由西与南望则形似鹰嘴,东北望狰狞粗猛形似恶鬼,故亦有鹰嘴峰、恶鬼峰之名。

峰西迭嶂排空,陡峭险恶,名飞虎岩。

此处涧水分外湍急,在飞虎岩下,涌成一个形似鸡爪的深潭,名为鸡爪潭。

七水山谷宽敞,山环水抱处为七水村,又名河西村。

涧东有村名为河东。

涧北一峰临水独立,呈丹褐色,山势秀如盆景,名小丹丘。

又因岩石突出如发髻,又叫仙人髻,亦名小梳洗楼。

峰顶石上,南向刻有小丹丘三字,乃集郑板桥字。

东北山凹处是通往王哥庄的山口,由此途经土浅岭可抵王哥庄。

八水山势舒缓,涧水悠悠,漫山皆松,山风徐来,松啸、流水溶为一片涛声,名松涛涧。

水中石崮上刻有松涛涧三字。

九水为外九水的尽头,是一处不大的山坳,松竹相间,流水潺潺,盛夏亦凉风习习,素有小关东之称,是风景优美的避暑疗养胜地。

涧南是北九水疗养院,涧北是太和观旧址,又称九水庙。

西山有仙古洞,洞内壁光滑,为卵形,岩石结成,高2米,深3米。

明代登州武举周鲁曾题刻仙古洞三字于洞左,为丛林所蔽,游人多不知,在山坡巨石上另有题刻仙古洞三字。

内九水自北九水疗养院溯流而上至靛缸湾,长约3公里。

两山夹立,水流中穿,峭壁危岩,澄潭激湍,与外九水相比,内九水峰峦更加峭拔,峡间更为险峻,景物荟萃,奇境屡出,游人至此,目不暇接。

内一水,为一山坳,远山近岫,一派清秀,桥两侧潭宽水阔,流清石奇。

内二水,溯涧上行至双石屋,倚崖临水,松竹交荫,潭光山色。

村中有20余户人家,因村旁有两石洞似屋而得名。

双石屋村南,巨石横陈涧底,潭处石间,澄泓湛碧,寒气凌人,名印月潭。

村对岸山峰突起,酷似着甲将军,故名将军崮。

1957年,罗瑞卿大将陪同朱德元帅游览此地,看到将军,颇觉有味,一番推敲,遂命此景为将军远眺。

二水路旁石上,还镌刻有郁达夫游崂山诗文。

内三水,东行半里许,漫水桥头,有一大石上刻篆书三水二字。

涧水从东北方破峡而来,被涧中大石分隔阻拦形成短瀑,白沫飞溅,状如马尾,名马尾瀑。

该峡谷从前栖居着许多鹳鸟,峭壁和山崖上多鸟窝,故三水河涧又名鹰愁涧。

内三水涧中巨石上镌刻有清代著名画家高凤翰五言律诗。

涧北山峦陡削,石纹垂直,有九水石林之称。

内四水,顺涧前行,乔松满谷,流水淙淙,云雾缭绕,山峦时隐时现。

涧对岸一峰如削,秀出云端,从东南方飘来之云雾常被此峰分切,故名斩云峰,1980年夏季一场暴雨中,此峰被雷击腰截。

南岸有风景亭高耸,该处河谷有石门,高如城墙,人可穿行其间,因以为亭名。

亭旁卧石上刻有石门亭三字。

内五水,南岸悬崖垂石如裳,望之如士大夫拱手相揖,刻有大夫石三字。

内五水山谷尤狭,涧南悬崖陡壁高约百米,色赭黄,石纹纵横有致,斑驳绚烂,气势磅礴,因其色彩闪烁如凤锦,故名飞凤崖,谷中圆崮上镌刻三字。

飞凤崖下有凝碧潭,清极而色碧。

内六水,山道随水势弯曲,水随山转,人傍水行。

南岸道旁一潭碧水,名镜天潭,潭旁一巨石,上平如台,台上置石桌、石凳,名观音台。

坐台上可领略此处风光。

涧北赭黄色崖壁拔地而起,高数十米,状如船帆,石纹纵横相缀,在阳光下辉煌似锦,名锦帆嶂。

另在北岸40米高之峭壁上,刻有山高水长四字,字径

1.5米,为北九水最大刻石。

内七水,峡谷更加陡峭,两侧石壁岩石呈青黛色,山上长满黑松,翠绿如滴,景色幽深,古称冷翠峡。

峡谷内一崮突起,上有方正奇石,名天印石。

从内八水回视,恰似马头,故又名马首是瞻。

涧内另一悬崖峭立,几与云接,名连云崖。

连云崖旁有一岩,似利剑直插青天,此岩与连云崖之间是一道狭窄岩缝,仰视惟见游云而逝,人行其下,甚惊,莫不频频抚顶回首再

三,故有一步三回头之称。

内八水,冷翠谷东上为石门峡,峡两岸崖高数十米,对峙如门,故名。

入峡后为大龙门,古称大崖门,讹传为大衙门,俗称大牙门,清代张鹤改称为大龙门。

大龙门东去,出口即为二龙门。

二门之间,山峰弯曲似弓,翠嶂环抱如城,故壁上镌有月城二字。

月城俗名圈子里,四面皆绝壁,西入东出,水从中流,游人叫号,如瓮中音。

出月城,在峡南岸凹洞内刻有鱼鳞峡三字,深秋后,峡谷四壁呈赭黄色,又名金华谷。

内九水,过金华谷,东南攀登而上。

峡谷布满各种卵石,光滑明亮,似鱼鳞排列,流水因此成纹,状如鱼鳞,故名鱼鳞峡。

峡谷广亩许,三面峭壁凌空,东南方一道瀑布从石壁裂处三折而下,跌入一潭碧水中,轰鸣震荡,名潮音瀑。

潮音瀑又名鱼鳞瀑,位于九水画廊终端。

以水声似潮、水形象鱼鳞而得名。

瀑布旁陡壁上镌刻着潮音瀑三个大字,为30年代叶恭绰手书。

潮音瀑从悬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泻;第一折落差约6米,第二折落差约5米,第三折落差约10米,织成一幅宽约5米的水帘,直泻崖下清潭。

三折飞流方向有异,恰如空中飞卷长练。

瀑下清潭直径约22米,深5米,形如缸,色靛蓝,清澈见底,名靛缸湾。

潮音瀑旁建有石砌仙舫一座,是为纪念在此牺牲的抗日战士。

西崖顶上有观瀑亭,供游人亭中观瀑听潮。

岩瀑潮音为崂山胜景之一。

蔚竹庵位于崂山北麓凤崮之下。

初建于明朝万历十七年。

由全真华山派道士宋冲儒创建。

占地

6亩,分前后两进庭院。

蔚竹庵最初称三元殿,正殿中分别供奉真武大帝、观音大士和三官神像。

其中真武大帝和观音大士的神像是用檀木精雕而成,为崂山诸道场中木雕神像之首;三官神像为铜铸,规模不大,很有特色。

殿壁曾题有古诗一首:

峭石开青壁,嶙峋不记年;叩门惊宿鸟,隔涧听流泉。

树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烟;蓬君栖隐处,遥望白云间。

点画出这座道家的世外仙境。

该庵本世纪初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道长唐宗煜,使蔚竹庵在当时的胶澳一带成为旅游热点。

30年,唐道长离庵去西安八仙庵主持庙事,曾经协助杨虎城将军积极宣传抗日。

蔚竹庵后面山石高垒,巨石似即落下来耸危可叹。

庵周围自然环境保护极好,庵东涧谷,竹林茂盛,涧中流水淙淙,被誉为蔚竹鸣泉。

1934年,著名作家郁达夫游至此地,曾赋诗一首:

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

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诗镌刻在双石屋村旁的巨石上。

柳树台位于竹窝村北,折崮顶西北。

海拔500余米,东西两山夹立,中豁一口。

此处风景美丽。

德占时期,曾在此筑有麦克伦堡疗养院、总督疗养楼、私人度假别墅等,并修筑台柳公路自市区抵此,方便疗养、游山度假,使柳树台成为著名的风景疗养区和重要的入山通道,名躁一时。

德日青岛之战,德军撤离时放火烧毁麦克伦堡疗养院。

其后不同时期,柳树台辟有旅馆、饭店,为进山游客提供食宿。

花花浪子瀑布位于北九水桑家河涧谷。

涧尽头处峭壁高耸,悬挂着一幅高约20米、宽约4米的瀑水。

该瀑酷似挂毯,陡立的峭壁,像一台绣花机,用水流编织奇花异卉。

花朵纷扬,撒进崖底水潭。

瀑布左侧,有一巨石,酷似大佛,立于悬崖之顶。

瀑布右侧的石崖高处,有石刻花花浪大字。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范文2:

在崂山白沙河上游,白沙河源出山顶北麓,河水经山脚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转折处须涉水而过,亦九涉;每涉一次为一水,故称九水。

九水又分内九水、外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的景观最为著名。

一水至九水是从水的下游上数的。

白沙河的上游为北九水,北九水又有内外之分,自大崂至太和观为外九水,自太和观至靛缸湾为内九水。

北九水是内外九水的分点,也是一个极为清幽的风景点。

现在太和观已改建为北九水小学。

由此逆流至内九水的终点--靛缸湾瀑布,为清一色的花岗石石板路,大约3公里。

北九水村滚水桥左侧的大水潭为内九水的一水沿流而上至双石屋村,村中房屋全是石砌,村外有一深潭,这里就是二水。

再往前行就到了三水,这俗称鹰窝河。

越过四水,就到了著名的飞凤崖,即五水。

再行不远,是一片赫黄色的摩天巨崖。

巨崖的石纹一律横向,这就是六水有名的锦帆屏也叫做锦帆嶂。

和锦帆屏相连的还有高耸入云的连云崖,这里就是七水。

再往前就是八水的牙门,由此向上攀登,就到了九水的金华谷。

峰回路转,即听到瀑布的如雷巨声。

内九水的尽点靛缸湾亦称潮音瀑三个大字。

泉水随山势三折而落,最后倾入靛缸湾。

湾内水深石壁上,刻有叶公绰写的潮音瀑三个大字。

湾内水深石碧,呈靛兰色,水味甘冽。

在夏秋之交雨水充足时,瀑布宽数米,以排山倒海之势倾入湾中,水沫飞溅,有如细雨,蔚为奇观。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范文3:

北九水在山东崂山白沙河上游,崂山南麓也有处九水,称为南九水,故此这里称为北九水,北九水是崂山风景区的一条旅游主线。

北九水又分为外九水和内九水。

外九水、内九水在长长的峡谷中一共拐了整整18道弯。

进入北九水,自外一水可以直接乘车抵达内一水,漫步领略九泉十八潭之美景。

人们常说:

不到北九水,不算游崂山。

北九水以其丽山秀水绘就的优美画廊,驰名中外。

崂顶源泉之水从海拔1100多米的高峰顺势而下,中途又汇集了众多的溪流,凌空泻入靛缸湾,又从靛缸湾溢出,沿着长长的深山峡谷,弯弯曲曲,时急时缓,时聚时散,奔腾而下。

这样一来,再配以两侧群峰耸峙,禽鸟啼鸣,奇光荟萃,绿树成阴,山与水相互缠绕,形成了一步一景、一湾一色的瑰丽画廊风光。

这里可谓五步一换景,十步一重天,随处可见的象形山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清澈的流水千回百转,浪花雪白,潭水碧绿,变化无穷。

当步入这幅巨大的画廊时,自己也自然而然变成了画中人。

崂山北九水导游词

 

附送:

崂山导游词600字3篇

崂山导游词600字3篇

崂山导游词600字范文1:

崂山区位于青岛市区东部,与老市区相邻,东南濒临黄海,总面积38

9.34平方公里,人口1

9.14万,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四块牌子,一套工作机构的管理体制。

辖设中韩、沙子口、王哥庄、北宅4个街道办事处。

崂山区拥有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两个国家级政策开发区域和国务院确定的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崂山风景区。

这里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增加环保投入,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绿色工程等系列环保工程,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区,这里成为了一个环境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居民健康长寿的理想之地。

崂山区以境内的崂山而命名,其山脉纵横,群峰峭立,古木参天,海山相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等名胜古迹,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崂山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

崂山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引得古今名人逸士、名道高僧纷至沓来,故被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崂山区海岸线绵延曲折,长达10

3.7平方公里,盛产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石花菜等海产品并形成了以裙带菜、中华鲟、淡水蟹、甲鱼等名特优品种为主的高效渔业。

现拥有大型国家级群体性渔港1处,小型渔港12处。

崂山物产资源丰富,其中崂山矿泉水,崂山花岗岩和崂山茶尤为著名。

崂山导游词600字范文2:

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

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

崂山同时也是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地下水系中心之一。

崂山目前有巨峰、太清、仰口、华楼、流清、棋盘石、北九水七大浏览区。

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

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等都曾在此修道。

原有道观大多毁坏。

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

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

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是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

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

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崂山区位于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资源充足,热资源较丰富,降水量较多,湿润温和,四季分明。

历年日照平均为250

3.3小时。

年平均气温1

1℃,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2%。

崂山物产资源丰富。

崂山矿泉水闻名中外,水质优良,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是酿造酒类和饮料的最佳水资源。

产于仰口湾畔的崂山绿石,为石中珍品。

崂山拳头菜、云峰菜、奶豆腐是游客垂睐的土特产品。

因独特的小江南气候而生长的崂山茶成为不多得的饮品。

寒露蜜桃、樱桃等品种优良,远近闻名。

广阔的海岸线为海洋捕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盛产黄花鱼、海参、鲍鱼、扇贝、海带、石花菜等海珍美味。

崂山导游词600字范文3:

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

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

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

当地有一句古语说: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海拔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

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

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

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

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

原有道观大多毁坏。

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崂山风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以东的黄海之滨,距市中心40余公里。

崂山山脉连绵起伏,雄伟壮观。

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被人们誉为天然雕塑公园山海结合处,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

崂山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景点221处,其中历史人文景点47处,自然景点174处。

崂山区是青岛构筑大旅游格局的独具增长活力的现代旅游中心,近年来,崂山区准确把握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加快了石老人旅游度假区与崂山风景区一体化和优势互补发展步伐。

地处黄金旅游线、面积达1

8平方公里的石老人旅游度假区,依托高科技工业园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批高档次的旅游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度假区内青岛海洋游乐城、青岛市海豚馆、高尔夫球队场、国际啤酒城等30多个娱乐休闲项目与在建的迪尼斯乐园、海洋公园、石老人公园、五星级的海景大酒店以及环宇国际城、弄海园、梅海园等一大批造型别致的别墅群,把整个度假区装点得多姿多彩。

崂山风景区加强风景资源保护的同时,加大对风灾山新的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而随着崂山风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崂山海陆空立体旅游红已基本开通。

区内已形成了以山海风光、啤酒文化、渔村民俗、美食购物、海洋娱乐为特色,吃、住、行、游、购、娱的景点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完善的旅游环境。

客流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