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8435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docx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的检验内容、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以及检验记录要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484汽车油漆涂层

GB1728涂膜、腻子干燥时间测定方法

GB1764漆膜厚度测定方法

GB1743漆膜光泽测定法

GB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3用语解释

3.1漆后车身

漆后车身是指油漆涂层涂装施工完成后的车身。

3.2油漆涂层缺陷用语

4检验条件

4.1检验环境

4.1.1环境整洁,空气清新。

不应有明显影响检验作业的热气、湿气、烟尘,噪声不得高于70dB(A)。

4.1.2采用带反射板自然纯正色日光灯照明,照度(1000~2000)lx。

4.2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辩色力正常,视力在0.8以上(含校正后)。

检验人员应具有较丰富的油漆涂装检验知识和实践经验,了解涂装工艺规程及技术要求。

检验时,着中性颜色工装。

4.3检验仪器及量器具

4.3.1检验仪器:

磁性测厚仪、光电光泽仪、划格器等。

4.3.2量器具:

钢板尺、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H、HB、B三种规格)、单面刀片等。

4.3.3所用仪器及量具应符合计量检定要求,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5检验内容

5.1表面油漆涂层质量

表面油漆涂层质量检验包括:

生锈、起泡、脱落、裂纹、露底、桔皮、油漆损伤、流痕、发花、色差、针孔、颗粒、絮状丝、砂纸纹、板金凸凹、缩孔、划伤、流挂、漆薄、灰印、湿印、油点、斑痕、痱子等缺陷,并检验漆膜硬度、厚度、附着力、光泽性能等。

5.2隔音绝热涂层及密封耐磨涂层质量

隔音绝热涂层及密封耐磨涂层质量检验包括:

漏涂、脱落、堆积(结块)、开裂等缺陷,并检验涂层干燥状况及厚度等。

6检验程序及方法

6.1涂装表面检验区域划分

根据各涂装表面对质量影响的程度,把车身表面划分为A、B、C、D、E五个检验区域。

具体规定如下:

区域

说明

部位

A

影响外观最明显的部位

1、车身外侧表面腰线以上至流水槽上边沿区域

2、前围外表面,保险杠以上至前风窗上框沿区域

3、后门腰线以上至后风窗上框沿区域(牌照架处除外)

B

影响外观较明显的部位

1、车身外侧面腰线以下部位

2、车身内部裸露可视表面

3、流水槽和前后风窗上框沿至顶盖四周侧表面

4、后门腰线以下至保险杠最高水平线表面

C

中等可见区域

1、顶盖上平面及开门才可见的车身门框表面、立柱侧表面及门侧边

2、装牌照部位

D

低可见区域

1、被外装饰件覆盖的表面

2、门框铰链区域、加油口内侧、前罩板内表面、前后保险杠部位

E

不可见区域

是涂密封胶、涂PVC底涂和敷贴隔热垫的表面,如底板上下表面;轮罩和挡泥板表面

6.2表面油漆涂层检验

6.2.1表面油漆涂层质量检验按附录A“汽车车身表面油漆涂层质量检验卡”检验并记录。

6.2.2表面油漆涂层缺陷以目测或触感并借助钢板尺、面积孔板等进行检验。

目测时检验人员眼睛定位于被检部位0.5m处。

6.2.3漆膜厚度按GB1764的规定,用磁性测厚仪检验28点以上,取平均值(具体按照“关于涂层干膜厚度的检查方法”规定执行)。

6.2.4漆膜附着力按GB1720的规定进行检验。

6.2.5漆膜光泽按GB1743的规定,用光泽仪检验15点以上,取平均值。

6.2.6漆膜硬度用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进行检验。

6.3隔音绝热涂层及密封耐磨涂层质量检验。

隔音绝热涂层及密封耐磨涂层质量按附录B“密封胶标准”及附录C“PVC抗石击涂料标准”执行,以目测或触感检验并记录。

附录A汽车车身表面油漆涂层质量检验卡

项目

A区

B区

C区

D区

检测方法

备注

光泽

(20°)

金属漆

≥90

≥90

≥80

光泽仪

按照附件1执行

单色漆

≥85

≥85

≥80

电泳后干膜厚/um

16~25

16~25

15~20

测厚仪

按照附件2执行,总厚度低于以上要求即判定为不合格,总厚度高于以上要求及电泳后干膜、中涂后干膜不在以上要求范围内品检通知现场工程师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

中涂后干膜厚/um

40~60

40~60

35~55

面涂后

干膜厚/um

单色漆

75~100

75~100

70~90

≥50

金属漆

84~120

84~120

80~110

≥50

硬度

H铅笔无划痕

HB铅笔无划痕

HB铅笔无划痕

铅笔

附着力

1级

1级

1级

1级

划格器

只能在C区进行测试

色差(△E)

金属漆

≤1.0

≤1.0

≤1.0

目测

色差仪

目测判定有歧义时用色差仪判定。

≤1.0

本色漆

≤0.8

≤0.8

≤0.8

≤0.8

颗粒/各区域允许最多颗粒数目/300mm×300mm面积内

4

5

OK

OK

在500mm距离内眼睛正视车身漆面并进行目视检查和尺量

<1mm,颜色相同

1

1

4

OK

1mm,颜色相同

NG

NG

2

OK

1mm<φ<2mm,颜色相同

NG

NG

NG

OK

≥2mm,颜色相同

3

3

OK

OK

<1mm,颜色不同

NG

NG

3

OK

1mm,颜色不同

NG

NG

2

OK

1mm<φ<2mm,颜色不同

NG

NG

NG

OK

≥2mm,颜色不同

絮状丝/各区域允许最多絮状丝数目/300mm×300mm面积内

4

5

OK

OK

在500mm距离内眼睛正视车身漆面并进行目视检查和尺量

<2mm,颜色相同

2

3

5

OK

2mm≤L<3mm,颜色相同

1

2

3

OK

3mm,颜色相同

NG

NG

2

OK

3mm<L≤5mm,颜色相同

NG

NG

NG

OK

>5mm,颜色相同

漆薄

NG

NG

NG

OK

目测

尺量

可见颜色变化,0—30mm

NG

NG

NG

NG

可见颜色变化,>30mm

流痕

不允许

隐约可见流痕,≤2处对外观基本无影响

隐约可见流痕,对外观影响较小

目测

油漆损伤

OK

OK

OK

OK

目测

尺量

<1mm,颜色不变

NG

OK

OK

OK

<1mm,颜色改变

NG

NG

OK

OK

1—2mm,颜色不变/颜色改变

NG

NG

NG

OK

>2mm,颜色不变/颜色改变

NG

NG

NG

NG

露出金属层

缩孔

OK

OK

OK

OK

在500mm距离内眼睛正视车身漆面并进行目视检查和尺量

尺寸<2mm,在300×300mm面积内<3个,没有漏出中涂层

NG

NG

OK

OK

尺寸<2mm,在300×300mm面积内≥3个,没有漏出中涂层

NG

NG

OK

OK

尺寸≥2mm,在300×300mm面积内<3个,没有漏出中涂层

NG

NG

NG

OK

尺寸≥2mm,在300×300mm面积内≥3个,没有漏出中涂层

NG

NG

NG

OK

任何大小,在300×300mm面积内≥1个,漏出中涂层

针孔

(通常0.1mm左右)

允许100×100mm范围内不超过3个

允许100×100mm范围内不超过5个

允许100×100mm范围内不超过9个

目测

桔皮

OK

OK

OK

OK

目测

隐约可见,分布均匀,不影响外观

NG

OK

OK

OK

有轻微桔皮,对外观影响不大

NG

NG

NG

OK

严重桔皮

发花

NG

OK

OK

OK

目测

轻度发花,在整块板金件上必须是一致的

NG

NG

NG

OK

严重发花

划伤

NG

NG

NG

OK

看得见并用指尖能感觉到

<20mm

NG

NG

NG

OK

没有限制,下层漆膜暴露(颜色不变)

NG

NG

NG

NG

金属底板暴露

砂纸纹

隐约可见,面积≤100cm2,不影响外观

隐约可见,面积≤100cm2,不影响外观

目测

板金凹凸

NG

NG

OK

OK

在500mm距离内眼睛正视车身漆面并进行目视检查和尺量

L<10mm

如无发现车身凹陷或凸出,可判定板金合格

NG

NG

NG

OK

L=10-30mm

NG

NG

NG

NG

L>30mm

流挂

NG

NG

OK

OK

目测

尺量

图形,宽≥2mm,长≥2mm,一支流挂;当C面流挂宽度≥15mm时,长度≥5mm为NG

NG

NG

NG

OK

图形,宽≥15mm,长≥2mm,流挂,隐约可见

NG

NG

NG

OK

图形,宽ANY,长ANY,二支或更多的流挂

油点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目测

灰印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目测

斑痕

NG

NG

NG

OK

目测

隐约可见

NG

NG

NG

NG

明显可见

痱子

OK

OK

OK

OK

目测

隐约可见,不影响外观

NG

NG

NG

OK

明显可见,影响外观

湿印

NG

NG

NG

OK

目测

尺量

<10mm,破坏到底色漆或清漆层

NG

NG

NG

NG

≥10mm,破坏到底色漆或清漆层

生锈、起泡、脱落、裂纹、露底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目测

备注:

OK的意思为“允许”,NG的意思为“不允许”。

附录B密封胶标准

1、可见度区域划分

密封胶质量检验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

高可见度区域:

车身外表面的密封胶涂敷质量、车身内室表面可见的密封胶涂敷质量。

低可见度区域:

门框铰链区域、加油口内侧、引擎盖内表面、前后保险杠部位密封胶涂敷质量。

不可见区域:

被外饰件覆盖的表面、敷贴隔热垫的表面密封胶涂敷质量。

2、质量要求

可见度

描述

备注

不可见

NG

NG

NG

漏涂、间断

NG

NG

NG

偏离焊缝

NG

NG

NG

有汽泡/缩孔

NG

OK

OK

流挂

低可见度区域、不可见区域仅允许轻微流挂

NG

OK

OK

起伏不平、弯折

低可见度区域、不可见区域仅允许轻微的起伏不平、弯折

NG

NG

NG

密封胶误涂在出水孔、螺栓孔、工艺孔上

NG

NG

OK

密封胶堆积

不可见区域仅允许轻微的密封胶堆积,但不应影响装配

NG

NG

OK

残胶

不可见区域仅允许轻微的残胶,但不应影响装配

NG

NG

NG

粘附杂物

NG

OK

OK

手指印

低可见度区域仅允许轻微手指印

3、密封胶的检查为全检,检查方法采用目视。

 

附录CPVC抗石击涂料标准

1、质量要求:

涂膜外观均匀,无流挂、无堆积、无漏喷、无脱落等弊病。

2、涂膜厚度:

涂膜平均膜厚≥500um,最薄点厚度不低于400um,采用美国PoSiTector6000型涂层测厚仪进行测量。

区域

左前轮罩

右前轮罩

左后轮罩

右后轮罩

厚度(um)

400-1000

400-1000

400-1000

400-1000

3、外观项目采用目视且需要全检。

4、涂膜厚度测量:

每班第一台必须测量;然后每4小时测量一次,每次测量一台。

附件1

关于涂层光泽度的检查方法

一.本方法适用于漆后车身涂层光泽度的测量。

二.对于测量频次的规定

测量频次:

每2小时1次;

测量数量:

每次1台;

其他要求:

每班的第一台车和更换颜色后的第一台车必须进行测量;

每班抽检将所测量的光泽度(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测量位置、测量点数、被测的车身号、面漆色别以及油漆所属供应商等要素记录在记录本上,并注明记录人和记录时间。

三.对于测量点分布的规定

总测量点数≥15点,其中A区≥7点、B区≥5点、C区≥3点测量每个区域各点数值的平均值为该区域的测量结果。

四.涂层光泽度检测仪器:

德国MULTIGLOSS268型涂层光泽仪,在每次测量以前需对仪器进行校核。

五.当所测得的光泽度值低于工艺要求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并向前追溯10台车体,将测得的光泽度值、车身号及油漆厂家名称、批号等信息进行记录。

附件2

关于涂层干膜厚度的检查方法

一、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漆后车身涂层厚度的测量。

(涂层可以是电泳单层涂膜,也可以是复合涂层)

二、对于测量频次的规定

a)电泳、中涂涂膜厚度的测量;

每班第一台必须测量;然后每4小时测量一次,每次抽检一台,将所测量的厚度(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测量点数以及被测的车身号记录在记录本上,并注明记录人和记录时间。

b)涂膜总厚度的测量:

测量频次:

每2小时1次;

测量数量:

每次1台;

其他要求:

每班的第一台车和/或更换颜色后的第一台车必须进行测量;每班(或每更换一种颜色)至少抽检当班产量8%比例(含首台车)的车体,将所测量的厚度(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测量位置,测量点数,被测的车身号,面漆色别以及油漆所属供应商记录在记录本上,并写明记录人和记录时间。

三、对于测量点分布的规定

总测量点数≥28点,其中内A区≥12点、B区≥8点、C区≥5点、D区≥3点,测量每个区域各点厚度的平均值为该区域的测量结果。

四、涂层厚度检测仪器:

美国PoSiTector6000型涂层测厚仪,在每次测量以前需进行校核。

五、当所测得的涂层总厚度值低于标准8um以内时,同时其他项合格,可以让步放行,但现场工程师要作好记录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