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9107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docx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G216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总21页)

1、编制总则

长期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临时用地的开发利用支持了各项生产建设,但也留下了大量废弃地,未得到及时复垦利用。

随着各地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工程建设废弃地的数量依然持续增加,导致土地复垦“旧账未还、新账又欠”,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人地矛盾,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中提出的“加快推进土地复垦”的要求,必须在抓好生产建设的同时,狠抓工程建设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工作,必须寻求有效的科学的复垦工艺,使临时用地的复垦工作步入良性循环,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效益。

2、编制目的

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临时用地,是服务于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配套工程,对促进乌鲁木齐、昌吉、阿勒泰共同交往、共求发展,实现交通促进旅游,旅游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制其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其目的在于:

(1)根据临时用地用途,预测临时用地项目建设施工期间破坏土地的类型、破坏范围和破坏程度,量算并统计各类破坏土地的面积;根据调查和预测结果,确定应复垦的土地面积为万平方;结合临时土地的破坏时间、破坏性质和程度,规划其复垦时间和复垦后土地利用类型。

(2)把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落实到实处。

编制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临时用地复垦项目土地复垦方案,为建设单位自觉履行对被损毁土地进行复垦的义务提供参考的依据。

(3)为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依据和实践指导。

编制土地复垦方案,主要是对生产建设造成的土地破坏和其影响程度作出初步预测,并根据不同工程需求对土地的破坏情况制定不同的复垦措施,明确不同阶段的土地复垦范围和任务,有利于指导各阶段复垦工作,使建设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兼顾土地复垦的要求。

3、编制原则

从本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出发,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上可行、技术上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临时用地特点和实际情况,体现以下复垦原则:

(1)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的原则;

(2)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

(3)因地制宜,优先用于畜牧业的原则;

(4)投资合理,效益最佳的原则;

(5)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编制依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第QM-1标段》、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参考资料以及补遗书。

2、《土地复垦条例》

3、当地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5、项目概况

项目简介

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拉喀腊段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本项目起点位于富蕴县恰库尔图镇,与第二个项目终点相接,起点桩号K275+000,路线沿恰库尔图镇东侧布设,在恰库尔图风电厂西北角穿过风电厂后继续沿老G216线东侧布线,终点位于马依喀腊,终点桩号K311+,路线全长,设置短链一处:

L286+=K286+800长链:

米,与第四个项目国道216线马依喀腊至克孜勒日克公路工程起点相连。

主要控制点位其库尔图镇、其库尔图风力电厂、阿富准铁路和马依喀腊。

其余5各项目与第三个项目顺接。

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路面、防护、排水、桥梁、涵洞、路线交叉、环境保护、交通工程与及沿线设施等,本项目新建大桥、中桥13座(包括通道桥9座、分离式1座)通道桥17座、分离式立交3处。

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合同总造价元。

本项目开工日期为2016年10月30日,竣工日期为2019年10月30日,合同工期36个月。

本项目临时用地由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项目经理部使用,临时用地用途为拌和站、预制场、砂石料场和施工便道,占地面积万平方。

项目名称及工程性质

项目名称:

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

建设地点:

富蕴县市恰库尔图镇

建设单位:

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

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项目经理部

建设性质:

新建

用地期限

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临时用地使用期限:

2017年4月—2019年8月

施工工艺

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临时用地土地用途为拌和站、预制场、砂石料场和施工便道。

拌和站为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工程建设项目配套工程,选用一套90m3/h机组及一套60m3/h机组,拌和站生产混凝土能力共为计150m3/h,为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工程建设提供混凝土材料。

拌和站、预制场临时住房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临时房具有通用性强、易拆装重组、使用寿命长。

施工便道位于主干道边,方便施工车辆运输、通行,也是项目部及拌和站对外的通道,方便拌和站材料及混凝土产品的运输,及项目部对外交通。

便道可供两辆工程车并行通过。

6、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特征

地形、地貌

本项目路线总体方向由北向南,地貌类型主要为低山丘陵(阿尔泰山前低山丘陵、卡拉麦里低山丘陵区)和山前冲洪积平原,其中,低山丘陵地貌又可分为剥蚀构造低山地貌、剥蚀构造丘陵地貌、山间断陷盆地地貌等次一级地貌单元;山前平原地貌又可以分为河流中、洪积平原地貌、山前冲、洪积扇平原地貌等次一级地貌单元。

海拔高度820m-1050m,自然区划属于绿洲~荒漠区(VI2区)。

区域地主构造一级构造单元属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二级构造单元为准格尔弧盆系。

路线区域内新构造运动十分频繁和强烈,在新构造运动以来,随着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不断的碰撞,在NNE向强烈挤压构造应力环境下,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强烈隆升与准格尔盆地下沉形成鲜明的反差,新构造运动以山脉的隆起抬升以及盆地下降为主要形式,主要表现出断块差异性垂直升降运动的强烈性、水平运动明显性、活动强度的阶段性和间歇性,运动方式的继承性和新性。

根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区可划分为2个工程地质分区:

1.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I),分布在:

K283+500-K305段落,地层岩性由古代的凝灰沿、火山碎沿及中生代的砂砾岩、泥岩组成,植被匮乏,呈现荒漠景观,剥蚀严重,表层多为粗粒土为主,地基条件一般~较好。

2.山前平原工程地质区(II),分部在:

K275+000~K283+500、K305~K311+161段落。

地层岩性表层为砂土,砂砾层,下伏新生界泥岩、砂砾岩,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一般。

水文地质状况

项目区域为准格尔盆地北东部,路线无河流分部,只在一些旱谷,剥蚀洼地中可形成暂时的小型水洼地,另外在低山丘陵区沟谷洼地及冲洪积扇边缘地带有少量水井和泉水出露,水量大小不一,大有一定条件的季节性。

水井为人工开挖的供放牧牧畜用浅井,水量较少,矿化度一般在1-10g/1,矿化度较高,多为碱水,水质较差。

地下水一般埋深在1-10m,局部断层构造破碎带基岩构造裂隙水以原水形式排泄。

无论何发源于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东段,青河县、主要支流有:

大青格里河、小青格里河、查干河以及发源于蒙古国阿尔泰山阿红土达板附近经塔克什肯流入中国的布尔根河,这四条河在青河县境内汇成乌伦古河,沿准格尔荒原北部额尔齐斯河南边与其平行缓缓西流,自东向西在福海县境内汇入乌论古湖。

乌论古河是阿勒泰地区第二大河流,为内流河,全长821Km,流域面积万平方米,其中下游福海县境内长196Km,年平均流量44m3/秒,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乌伦古河每年4月下旬即进入汛期,最多水月份是6月份,到7月份-8月份中下旬汛期结束,期间河流总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70-80%,11月份结冰。

水利工程

峡口南干渠工程以及牧区水利节水示范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路线经过的水利工程主要有在建广汇富蕴煤化工基底乌伦古河引水管道工程。

气候、气象条件

项目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中温带-寒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春汗多风、降水稀少,夏季短暂炎热,冬季漫长寒冷。

气象资料

序号

项目

单位

富蕴县

恰库尔图

1

年平均气温

2

极端最高气温

3

极端最低气温

4

年降雨量

mm

-

5

年蒸发量

mm

1970

-

6

最大季节冻土深度

cm

172

160

7

最大积雪厚度

cm

55

-

8

最大风速

m/s

27

-

9

主导风向

m/s

NW

-

7、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

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

已损坏土地现状

由于该临时用地项目目前处于用地报批阶段,还未进行生产建设,因此该项目不存在已破坏土地。

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

(1)项目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做以下工作,组织准备、资金准备、修建临时工程、材料设备采购和运输。

施工阶段:

施工开始后,临时用地项目建设工程主要有表土剥离、表土堆放、设施建设、施工生产。

(2)土地损毁形式、环节与时序分析

本项目对土地破坏形式为压占。

项目临时用地破坏土地自2017年04月至2019年08月,伴随生产施工全过程。

项目施工建设工艺流程

 

 

图4-1项目施工建设工艺流程图

拟损坏土地预测

在建设生产过程中,破坏土地的形式将不尽相同,就本项目而言,拌和站、预制场和施工便道对临时用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压占,砂石料场表现为开采。

压占主要指征地外设置的施工便道、预制场、拌和场、材料仓库等施工营地、弃渣和表土堆场等临时占用土地。

开采主要是指为满足路基填筑材料开采而占用的临时用地。

根据项目施工工艺分析得知,本项目破坏土地方式属于临时压占和开采,破坏土地主要为项目生产区和材料开采临时占地破坏的土地。

(1)预测方法

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中对临时用地位置、占用土地面积均已明确。

因此,本次预测直接根据主体施工设计方案资料中临时用地相关数据确定。

(2)预测过程

根据项目工程施工设计,本次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涉及的土地破坏年限预计为2017年04月—2019年08月,土地破坏的类型为压占和开采。

临时用占用现状地类为草场,土地权属为富蕴县。

详见下表临时用地占地预测表。

 

临时用地占地预测表

项目名称

地块

用途

总面积(平方)

现状地类

土地权属

市(县)

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

拌和站、预制场、砂石料场和施工便道

草场

富蕴县

复垦责任范围确定

复垦责任范围指复垦区中已损毁和拟损毁的土地及土地复垦方案涉及的生产年限结束后不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共同构成的区域。

工程主线占地部分在复垦方案年限结束后仍将继续使用,因此,本工程复垦责任范围指临时用地部分,面积共计万平方。

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确定的复垦责任范围可知,本项目总复垦面积为万平方。

复垦区面积统计表

用地名称

面积

占总面积比例

(平方)

(%)

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

土地权属状况

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临时用地复垦项目位于富蕴县恰库尔图镇,土地权属清晰,属富蕴县。

基础设施状况

项目区位于富蕴县恰库尔图镇,项目区西临主干公路老216线,对外交通便利。

北临乌伦古河河流,项目区施工用水可部分直接取河流水。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在建设施工期间对使用土地的压占破坏及开采破坏,会有部分的土地硬化。

生产机器设备工作也会产生噪音和产生一定的扬尘。

同时拌和站也是施工人员的临时生活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也会影响周边的环境,但由于施工人员较少,且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集中处理,因此,影响不会很大。

总体来说,这些临时用地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影响的时间降到最短,达到可接受的最低状态。

景观的影响

施工活动将彻底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

原有的景观格局不复存在,项目占用一定量草场,在全面生态复垦后的1年内生态功能难以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因此,临时用地项目的使用将使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从整个评价区域内来分析,这种影响相对较小,待服务期满后对其进行全面的生态恢复后,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植被的影响

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破坏现象,将使施工范围内部分地区地表的完整性与平整性发生变化,进而对地表植被造成影响和破坏,施工完成后要对植被破坏区进行复垦。

大气的影响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运输车辆行使产生扬尘。

由于施工期地表植物被破坏,土层裸露,水分蒸发,形成干松颗粒,使地表松散,在风力较大时或回填土方时均会产生粉尘扬起。

一部分粉尘浮于空气中,另一部分随风飘落在到附近的地面、植被及建筑表面。

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的危害性较大,浮于空气中的粉尘严重地影响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并且粉尘飘扬,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事故。

施工期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影响时间最长,其影响程度也因施工场地内路面破坏和泥土裸露而明显加重。

当车速、车重不变的情况下,扬尘量完全取决于道路表面的积尘量,积尘量越大,二次扬尘越严重。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损毁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依据损毁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破坏状况,以社会经济因素作为背景条件,来评定未来土地复垦后对农、林、牧、渔、建设以及其他利用方向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

通过适宜性评价,明确复垦地的用途,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依据。

评价原则

(1)评价原则

①综合性与主导性原则

土地损毁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开放系统,土地要素的不同组合及其作用的消长构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遭破坏的土地质量不但取决于构成土地的自然要素(如坡度、土壤质地等),同时还受到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的制约。

评价过程中,在综合分析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识别主导因素,客观的反映破坏土地的适应性。

②稳定性原则

损毁土地是一个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组成损毁土地的要素及质量在不断的变化。

另一方面,其特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

评价过程中尽量选择那些性质相对稳定且能反映土地质量的因子。

以保证评价结果在较长时间内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③实用性原则

为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增强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方法是尽量采用简单、实用的原则进行。

④最佳效益原则

确定复垦利用方向应以最小投入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原则,兼顾区域土地利用的总体要求,发挥土地复垦的整体效益。

⑤动态性和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项目区土地破坏是一个动态过程,复垦土地的适宜性应随破坏过程而变化,具有动态性。

从土地利用的过程看,土地复垦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应保证所选用土地的利用方向具有持续生产能力,防止掠夺式利用牧业资源二次污染问题。

8、复垦目标任务

复垦区总面积万平方,现状为草场。

根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复垦区拟复垦草场面积万平方。

通过本复垦方案的设计,复垦率为100%。

通过土地平整、播撒草籽、生态保持等一系列措施后,对生产建设过程中被损毁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和恢复利用,使该项目临时用地使用对土地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使项目区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临时用地使用完后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状况;恢复原有功能,与周围地形地貌相符。

满足相关要求后,通知当地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验收,并交付使用。

9、复垦计划安排

根据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临时用地项目的施工工艺、建设周期、生产活动对土地破坏的特点及区域,制定了土地复垦工作进度,以保证土地复垦目标的实现,复垦任务的完成以及资金的具体安排等。

项目土地复垦的原则是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土地损毁预测情况,结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复垦方案,建立起新的土地生态系统,对项目区的生态进行植被的恢复,维持生态现状。

考虑到临时用地项目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对破坏的土地需要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理。

因此,本复垦方案针对上述特点在复垦时间及空间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划。

主要遵循下述原则:

(1)合理安排复垦的时间和复垦的区域,使被破坏的土地及时得到恢复和利用。

(2)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针对临时用地项目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尽量保护周边原有绿色植被,以保护当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

(3)在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对地表进行全面复垦。

根据国道216线恰库尔图镇至马依喀腊段公路工程第QM-1标段临时用地施工等因素我部计划于2017年4月上旬开始使用土地进行混凝土拌和站及预制场地建设,5月上旬开始使用土地进行便道修整。

2019年8月31日工程主体完工后,开始土地的复垦工作,为了使土地复垦工作顺利、保质完成,我部成立土地复垦工作小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两名、安全工程师一名,环保工程师一名,负责复垦工作,全过程监控,同时配备挖掘机2台、推土机1台、自卸汽车3台、装载机1台、人力30人。

在技术、机械、人力、资金各项资源工作全面到位的保证下,复垦工作在2019年9月30日前全面完成。

2019年10月前,通知相关管理部门验收,并交付使用。

10、临时用地及相应复垦方案

公路主体及附属设施压占土地

修建公路是人类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发展经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然选择,修路占地不可避免。

这种压占从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来讲是一种永久性破坏;但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种压占破坏能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带动公路沿线经济的发展,而且公路是以新的线形、优美的景观来替代被破坏的土地,更好地利用了土地资源,这也符合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种破坏土地的形式从本质上可视为一种对土地资源的更好开发利用。

G216线公路建成后,公路主体及附属设施压占土地这一部分土地为永久性占用土地,不纳入本次复垦范围。

大临用地

(1)拌和站、预制场选址在恰库尔图镇附近,施工便道沿公路主体方向布设。

(2)设计方案:

本拌和站负责本管段约13万立方砼生产,计划配置一座90型和一座60型拌和站、皮带输送机上料。

拌和站、预制场平均长为150m,平均宽为350m,加上其他临时设施共计占地84000m2,拌和站、预制场场地换填压实后全部采用25cm厚混凝土硬化.施工便道沿公路方向在施工红线侧,宽度.

(3)复垦方案:

在驻地施工前清除的表土,将按制定的“地表耕植层保护措施”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地方存放,驻地拆除后,将表土恢复保证土地的利用。

对于拌和站的复垦,应与当地土地部门确定其今后用途,如果留有其用,应给其留下。

但是如果必须恢复原状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用机械把原来附着在地面的混凝土清理完毕,还应将场地整平,若有必要的话播撒草籽可适当恢复原貌以保证其原始用途,还应充分考虑到其原有排水的设施,恢复其原有的排水功能。

取、弃土场、砂石料场

(1)设计方案:

本标段借土量约280万m3,弃土量约77万m3,共计需设3座取土场、2座弃土场,总计占地万m2。

(2)复垦方案:

a、对于取土场、砂石料场,在开采表面土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以后的复垦,在取土前清除的表土,我们应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地方,并做好防护,以免土地的流失和滑坡,杜绝妨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在恢复取土场、砂石料场的时候,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恢复后应与周边的地势相协调;

恢复后应考虑到边坡的稳定性

恢复后土地的用途应与原有土地的用途相同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其复垦方案首先应根据周边的山地曲线,使用机械粗略平整以缓和其山体曲线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其次是回填以前清除出的表土,将地面平整后适当的播撒草籽恢复原貌以防止其土地的流失。

b、对于弃土场,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防护,在弃土前,我们要先做好防护,以保证弃土后不影响当地的环境保护,当复垦时,回填以前清除出的表土,将地面平整后适当的播撒草籽恢复原貌,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保护相协调。

11、土地复垦的质量保证措施

我部严格执行国家及当地关于临时用地复垦的相关规定,依靠科技,合理配置资源,开展标准化作业,加强管理,细化措施,安排专人,全程监控,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勤检查,保证复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土地复垦的质量要求

土地复垦技术质量控制原则

(1)符合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复垦规划,强调服从国家长远利益,宏观利益。

(2)依据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自然条件与土地类型,选择复垦土地的用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建设则建设。

(3)复垦后地形地貌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4)保护土壤、水源和环境质量,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次生污染。

(5)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复垦标准通则

(1)待复垦场地背景资料具备,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区域自然环境和简要社会环境等;待复垦场地原用途的设计资料;复垦场利用方向设计论证资料等。

(2)待复垦场地利用类型的选择:

应与当地地形、地貌及环境相协调。

(3)待复垦场地及边坡稳定性可靠,原有工程设施(坝、堤、坎等)稳定(含地震情况下)。

(4)用作复垦场的覆盖材料,不应含有有毒有害成分。

充分利用从废弃地收集的表土作为顶部覆盖层。

(5)覆盖后的复垦场地规范、平整。

覆盖层容重等满足复垦利用要求。

(6)复垦场地有满足要求的排水设施,防洪标准符合当地要求。

(7)复垦场地有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

(8)复垦场地有控制污染措施,包括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

(9)复垦场地道路、交通干线布置合理。

预防控制措施

预防控制原则

(1)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生产与土地复垦同步进行的原则

将土地复垦方案纳入生产建设计划,土地复垦要与生产同时进行,使生产对当地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2)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

从源头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尽量减少对土地不必要的破坏。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节约用地的原则,使土地资源破坏面积和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低限度。

(3)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

土地复垦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的用途,宜耕则耕,宜林则林,使复垦后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

预防控制措施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有“粉尘、噪声”等,应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有组织的进行治理,以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治理措施如下:

(1)粉尘治理措施

本项目所使用的设备作业时均产生粉尘。

所以要组织好项目通风除尘工作,使工作面粉尘浓度达到工业企业卫生标准。

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做好个体防护。

(2)噪声治理措施

噪声主要来自拌和设备、汽车等。

对产生噪声的固定设备在选型上尽量选择性能稳定的低噪音设备,对于噪声较大,噪声超标的设备采用橡胶垫、减振器减振等措施,且设值班室与设备隔开,使工人劳动场所的噪声干扰降到最低。

(3)环境管理及监测

为保护环境,临时用地项目设有专职环境监护人员,购置环境保护监测仪器,以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工作,确保环保达标。

12、其它主要保护预防措施

、管理措施

我部在土地租用期间严格执行国家及当地关于临时用地复垦的相关规定,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预防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对此,我部成立了土地复垦工作小组,组长:

李朝阳,副组长:

祁鹏程,成员:

刘利、何海红、范淑云、胡建强、汪嘎飞、刘勇,确保技术、机械、人力、资金各项资源全面到位。

还制定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