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9469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docx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docx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试行)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二0一七年九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试行)

一、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51400)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资格面试考核入学,入学后成为双元制教育的学徒。

基本学制:

3年

班级实行小班制,每班不超过24人。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编程,产品质量的检验,数控设备的管理、维护、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机械制造、质量检测、设备修理及技术销售等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相关要求

1.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校企双方为主体,在政府、商会、行会的共同建设合作平台,成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以培训中心的管理运行为基础,校企深入合作、协议培养学徒。

工业机械工要求学校要与精密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在教学内容、质量管理以及职业资格考试工作上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共同参与专业的整体建设。

2.教学管理

委派技术专家指导,校企共同组建教学管理委员会,依据双元制本土化实施的关键因素制定有关专业发展的管理办法,实施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监督、完善;共同成立质量工作小组,监督培训质量,对培训中存在问题适时提出整改意见;培训师、教师是管理教学的核心要素,要制定岗位职责,教师对设备、培训区域负责,按培训模型实施培训和教学,保障设备、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和运行。

3.教学组织

教师、培训师在现场教学需在现场办公,技能培训实施分组培训的原则,保障工位的供应度,培训师按区域、工种划分工作责任和培训任务。

制订严格的培训过程方案,培训严格按照完整的行动过程开发学习情境,有适合学生的技术手册、工作页帮助学徒学习。

第一学年学徒70%时间在学校,30%时间在企业;第二学年学徒50%时间在学校,50%时间在企业;第三学年学徒20%时间在学校,80%时间在企业,合作企业以本地企业为主。

4.师资队伍(双导师)

建设“双师队伍”为从事理论教学的专任教师(学校导师)和从事技能技术培训的培训师(企业导师),专任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善于总结和交流,熟悉双元制职业教育,熟悉以能力结构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方法,能够持续完善教学方案。

培训师熟悉精密机械行业企业生产岗位的操作技能、岗位能力、质量管理以及安全要求,具备较强的精密机械生产在操作实践经验,并且,培训师熟悉双元制职业教育,善于沟通和交流,有较强质量管理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1)企业导师

工龄5年以上且25周岁以上的正式员工,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业技术资格等级;综合素养高,岗位教学与管理经验丰富.协同完成学徒课程体系构建及开发工作;负责学徒的日常教育、岗位考核和成绩评定。

整理学徒培养状态数据。

开展技术创新研发.

2)学校导师

工龄3年以上,年龄25—50周岁之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综合素养高,责任心强;具有企业实践经历,业务基础扎实。

负责学徒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核心素养养成教育。

开发“课证融通、证岗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负责学徒考核与成绩评定。

整理归档材料,加强双向交流。

5.教学内容

培训内容依据德国政府颁布的工业机械工职业培训条例,设置宽基础培养的内容,以培养学徒跨岗位跨专业的基本职业能力;设置跨专业技术领域的培养内容,培养主要岗位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设置岗位技术领域培养的内容,强化学生在机械制造、设备维修或工艺技术等某一既定岗位的职业能力;同时保证相关培训内容包含德国工业机械工职业培训条例中的所有内容,并不限于培训条例规定的内容。

工业机械工的课程是围绕机械制造相关技术岗位的职业行为分析而设置,通过选取机械制造技术领域职业发展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培训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技术岗位工作情境分析开发学习情境,通过分析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设置培养目标。

培训内容分为教学部分和培训部分,教学部分以学习领域课程的形式进行设置,培训部分以技能技术模块化课程的形式进行设置。

6。

培训中心建设和运行

培训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障,培训中心由机械加工、软件技术应用、控制系统安装、精密机械加工等重要区域组成,同时,培训中心要设置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相关培训,以满足学徒模块化培训需求,在实施培训时,尽量做到每人一套工具、量具和设备,要有足够设备和空间满足学徒的培训。

7.考核考试

双元制本土化专业课程注重过程培养和过程考核,教师、培训师根据制定的学习工作页和培训记录对学生实施考核评分,每半年组织一次,考试成绩记录在学习档案中。

学徒按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条例规定的考试条例实施毕业考核,与德国工业机械工考试采用统一的试卷和考核标准,分为毕业考试1和毕业考试2,在1.5年和2年培训之间进行毕业考试1,在3年培训结束以后进行毕业考试2,考试由德国商会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安排,并派考官监考,考试合格颁发工业机械工职业资格证书。

8.培训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精密机械零部件工艺设计、制造加工、生产设备维护维修以及机械机电产品移交等专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机械制造、质量检测、设备修理及技术销售等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学习期间以培养学徒独立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力为主要目标,设置、设计好学习情境,能够保证持续强化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学徒毕业后能够独立判断问题并且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富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9。

成本分担

校企共同分担投入成本,企业负责部分场地、设备投入,建设实训教学的培训中心的投入,学校负责理论教学设施、生活设施、运动设施等投入。

同时,校企也共同分担运行成本,企业主要分担培训中心运行中的人力成本和实习耗材费用,学校主要分担学校运行中的人力成本和管理费用,政府以项目或奖励的形式分担部分运行成本,学生付部分培养费.

10.学徒(学生)管理

1)在录取审核通过后,组织企业、学校、学徒(学生)、家长签订四方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2)加强领导,提升质量,保障有力,明确法人代表是学徒(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3)明确日常管理、学籍管理、轮训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八项管理内容.

4)建立学徒(学生)日常考核评价标准,制订学徒(学生)评价手册,完善日常考核评价机制.按学期对学徒(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进行考核。

5)明确学徒(学生)待遇、意外事故处理、申诉等权益保障。

在企业轮岗学习期间,应当给予不低于本单位实习生待遇的劳动报酬;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处理。

6)确立学徒(学生)的退出制度.因学徒(学生)身体健康不能继续胜任轮岗工种,由学徒(学生)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由试点项目单位另行安排,并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变更;因企业生产任务有变动而不能继续提供轮岗工种,由学徒(学生)所在学校另行安排,并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变更;因学徒(学生)主观原因退出现代学徒制试点,学徒(学生)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报原注册部门终止注册。

7)成立由学校、企业、双导师、家长和学徒(学生)代表组成的申诉委员会,受理学徒(学生)对处理的申诉,并及时、公正地做出相关处理决定,维护学徒(学生)的合法权益。

五、教学大纲

(一)专业基础课(学测课程)

课程名称

(课时)

主要内容

能力要求

机械制图

(162)

(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几何作图;

(3)正投影法和视图;

(4)点、线、平面的投影;

(5)基本体;

(6)组合体;

(7)零件图;

(8)标准件、常用件及其画法;

(9)装配图;

(10)计算机绘图;

(11)极限与配合

(1)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2)了解零件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的表达;

(3)熟悉常用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及其标注和识读;

(4)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5)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6)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7)能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

(8)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养成规范制图的习惯

机械基础

(96)

(1)机械连接;

(2)机械传动;

(3)常用机构;

(4)支承零部件;

(5)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

(6)典型机械的拆装、调试

(1)熟悉机械设备中常用机构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2)掌握主要机械零部件结构和应用特点,初步掌握其选用方法;

(3)能说出机械润滑、密封的方法和节能环保、安全防护措施;

(4)了解机械连接的方法、特点,会正确拆装螺纹连接、键连接,能会正确安装、找正联轴器;会正确安装、张紧、调试和维护V带(或链)传动;会正确拆装减速器;

(6)理解轴系的结构;会正确安装、拆卸轴承;

(7)能合理选择工、量具,对典型机械进行拆装、调试

(二)学习领域

1.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学习课程

课程性质

学时

1

生产设备技术系统认知

岗位课程

40

使用工具制造机械零部件

基础课程

80

使用机床制造机械零部件

基础课程

80

4

生产技术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基础课程

56

5

电气液控制系统规划、安装与调试

基础课程

112

6

生产技术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岗位课程

56

7

企业组织管理与流程规划

岗位课程

56

机械生产工艺技术应用

岗位课程

80

9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应用

岗位课程

76

合计:

636

2.学习领域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共设置9个学习领域课程,基础课程4个,岗位强化课程5个。

学习领域

(一):

生产设备技术系统认知

学时:

40

学习任务:

(1)阅读设备产品的说明书.

(2)了解机械产品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

(3)了解设备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

(4)了解国内外设备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

(5)能够分析工业机械工人才培养的定位。

(6)了解机械生产所用的工具、量具。

(7)能够查询电气设备产业领域企业的信息,熟悉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现状。

(8)能够分析现场生产操作对产品质量的决定作用。

学习目标:

专业知识:

(1)了解电气、机械产品、机电系统生产流程和过程质量监控知识.

(2)了解机电设备产业企业的技术技能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

(3)掌握生产机械设备、产品的一线工作的设备、工具、现场布局等软硬件条件.

专业技能:

(1)能够利用软硬件条件,获取有用信息。

(2)能够通过环境认识,能够独立地制订职业规划。

个人能力:

提高学习专业技术及应用的信心,准确定位学习目标。

社会能力:

通过信息研讨、技术演讲,提高表达能力和现象判断能力。

工作载体:

(1)生产机电设备的企业。

(2)某一类机电设备.

(3)工业机械工的实训中心。

(4)机械产品的生产流程和生产线.

学习领域

(二):

使用工具制造机械零部件

学时:

80

学习任务:

(1)设计和绘制:

识读零件图、组件图、螺纹、尺寸、绘图工具。

(2)查询技术信息。

(3)材料:

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4)测量:

检测标准、测量工具(卷尺、游标卡尺、角尺、直尺)选用。

(5)成本核算。

(6)演示准备:

制作、文档编辑、白板演示。

(7)制作工作计划。

(8)工艺:

锯、锉、折弯、钻孔、螺纹、冲、折弯等工艺.

(9)计算:

工时、工资、材料费、工具损耗。

(10)过程记录、技术评估。

学习目标:

(1)整理手动加工工位。

(2)按要求独立制订工作计划,包括时间、工作内容及检测方法等。

(3)根据图纸加工零件,识图的能力.

(4)根据零件,测绘、绘制图纸的能力。

(5)针对工艺进行材料的识别.

(6)查询技术手册,进行学习的能力。

(7)针对产品进行成本核算。

(8)正确评价、评估劳动过程和成果.

工作载体:

(1)锤子。

(2)折尺.

(3)笔架.

(4)型材成型加工。

(5)汽车模型制作.

学习领域(三):

使用机床制造机械零部件

学时:

80

工作任务:

(1)零件图、装配图绘制、识读。

(2)车、磨、铣、钻等机床加工工艺、操作和维护。

(3)工具、刀具和量具的选择和购置.

(4)材料的识别.

(5)机械结构的分析、设计。

(6)手动装配机械系统.

(7)测量、质量标准制订、质量管理。

(9)机床操作安全、机床维护;

(10)机械结构设计和技术装配;

(11)标准件和非标件的产业化.

工作目标:

(1)熟练、安全操作机床;

(2)熟练装夹工件;

(3)测量精度、尺寸;

(4)编制技术标准;

(5)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6)绘制图纸;

(7)熟练装配、调试机械系统;

(8)熟悉使用相关软件;

(9)车削、铣削以及编程加工的综合制造。

学习载体:

(1)轴类零件;

(2)齿轮和齿条;

(3)各类型材;

(4)平口钳和虎钳的加工;

(5)折弯装置;

(6)零件分拣装置;

(7)机械手的设计、加工。

学习领域(四):

生产技术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学时:

56

工作任务:

(1)润滑液;

(2)冷却系统;

(3)控制系统、电器零件、电源安全;

(4)机械易损零件;

(5)拆卸机械;

(6)工具使用;

(7)5S标准;

(8)机床结构;

(9)保养一台台式钻床;

(10)容易产生故障判断;

(11)根据应用现场的情况,分析控制系统。

工作目标:

(1)对一台设备进行正常维护保养;

(2)选择润滑材料;

(3)易损件更换,密封、轴承及皮带等;

(4)检索、阅读技术信息;

(5)清理废油、废液、废水;

(6)对机床使用的工位进行检查;

(7)安全环保;

(8)防腐保护;

(9)识读说明书;

(10)和他人合作完成工作计划,并合理总结。

学习领域(五):

电气液控制系统规划、安装与调试

学时:

112

学习目标

跨专业目标:

(1)演示作品;

(2)技术说明;

(3)组织、合作。

专业目标:

(1)能够独立制订工作计划;

(2)元件的性能识别和选型;

(3)识读控制系统的原理图纸并能够分析;

(4)用软件、手工绘制原理图;

(5)能根据制造要求制订工艺; 

(6)正确操作安装工具;

(7)正确安装交流接触器、液压阀、气动阀等元件;

(8)气管、液压管和导电的预加工和使用;

(9)加工之前进行备料加工;

(10)整理加工工位;

(11)使用量具测量机械零件,并记录结果;

(12)制订质量检测标准,能够进行质量检测;

(13)查询技术手册,提高学习的能力;

(14)有意识的进行生产垃圾的分类;

(15)针对产品进行成本核算;

(16)正确评价、评估劳动过程和成果;

(17)向他人演示、移交系统;

(18)对系统进行功能检测、排故。

学习任务

(1)电、气、液元器件;

(2)安装工具;

(3)工艺文件;

(4)万用表;

(5)电动机;

(6)控制原理;

(7)原理图识读与绘制;

(8)装配图;

(9)技术手册;

(10)设备、元件保养;

(11)工具保养、物料存放和运输;

(12)液压油;

(13)导线及选用;

(14)空气机、气路;

(15)电流、功率的计算;

(16)控制理论;

(17)原理图。

情境设计

(1)根据控制功能,设计控制系统,并完成系统的安装调试;

(2)对已有的控制系统进行拆卸、安装和调试;

(3)6140车床控制系统分析、安装和调试;

(3)对故障系统进行检修处理;

(4)磨床控制系统的分析、安装与调试。

学习领域(六):

生产技术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学时:

56

学习目标

跨专业目标:

(1)思维联想能力;

(2)观察能力。

专业目标:

(1)掌握生产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2)使用工具快速拆卸技术系统,机械系统、电气液控制系统、机械机构、电气零件、传动部件、机械组件等;

(3)识读生产设备使用说明书;

(4)识读机械结构图;

(5)拆卸工艺装置,并装配调试;

(6)用量具检测电能信息流;

(7)维修工具、量具的熟练使用;

(8)能够安装设备和调试生产系统的能力;

(9)根据生产系统的运行故障现象,判断事故原因;

(10)能够通过研讨获取技术信息;

(11)能够科学判断事故原因、准确总结处理过程;

(12)掌握企业维修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

学习任务

(1)普通机床设备;

(2)维修工具:

扳手、螺丝刀及其他特制工具;

(3)机械标准件拆装、电气元件拆装;

(4)产品说明书;

(5)技术手册;

(6)电气原理图纸;

(7)机械装配图;

(8)万用表;

(9)填写维修记录;

(10)夹具维修;

(11)测量零件;

(12)绘制机械图纸;

(13)更新技术系统;

(14)技术评估.

情境设计

(1)普通机床常见故障;

(2)自动化产线常见故障;

(3)零件测绘、电气系统更新改造。

学习领域(七):

企业组织管理与流程规划

学时56

学习目标

跨专业目标:

(1)沟通协调、组织与合作

(2)信息检索、文件编制 、矛盾处理、演讲技巧、情绪管理

专业目标:

(1)根据机械零件生产的需求制定工艺方案和生产实施方案;

(2)编制产品技术标准及检测报告表;

(3)召开生产调度会议流程;

(4)设计生产现场,涉及设备、工具、量具、物流通道、仓库及存放规则,以及生产人员编排;

(5)制定操作安全规程,5S标准,工艺卡,生产报表以及设备保养维护原则;

(6)对可能存在的各种生产事故进行预判,并制订应急处理规则;

(7)计算工时、成本;

(8)对机械加工的各种情境进行分析。

学习任务

(1)工艺文件和工艺卡;

(2)编写生产实施方案,并汇报、审批;

(3)编制产品技术标准及检测报告表;

(4)召开生产调度会议流程;

(5)对物料进行检查;

(6)设计生产现场; 

(7)安排物流通道、仓库及存放规则;

(8)检查设备、工具、量具;

(9)进行生产人员编排; 

(10)制定操作安全规程;

(11)5S标准;

(12)制备生产报表以及设备保养维护原则。

情境设计

(1)根据客户产品生产、供货的要求,制定生产计划工艺文件制定;清单;技术标准;工艺卡;质量记录卡;

(2)根据生产条件编制人、材以及物的调配方案,实现最优化生产 人员编排;布局调整报告;物流物料表;

(3)制定机电设备生产、装配以及物流管理的实施规程 安全标准;生产记录卡;5S;设备管理过程;

(4)召开一次协调会,向同事们介绍整体方案制定高效会议模式。

学习领域(八):

机械生产工艺技术应用

学时:

80

工作任务:

(1)绘制图纸软件技术;

(2)工艺文件的编制;

(3)刀具应用技术;

(4)三坐标测量;

(5)机床加工各类工艺;

(6)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

(7)新型材料;

(8) 机械生产夹具设计。

工作目标:

(1)掌握先进的机械加工工艺;

(2)熟悉刀具、工具和量具的知识,设备操作技术;

(3)机械生产质量管理的关键技术;

(4)万用表、信号源、示波器的使用;

(5)掌握单片机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

(6)了解各类放大电路的应用;

(7)了解电子工艺过程。

学习载体:

(1)24V直流电源;

(2)放大电路焊接与调试;

(3)集成电路的应用;

(4)工业机械手控制。

学习领域(九):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应用

学时:

76

工作任务:

(1)机器人的选用和品牌;

(2)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

(3)夹具、机械手;

(4)装配系统;

(5)调整系统;

(6)保养系统;

(7)生产现场的规整;

(8)电气连接;

(9)向他人展示操作过程;

(10)制作操作过程。

工作目标:

(1)用工具安装机器人系统;

(2)进行维护、保养;

(3)局部维修、更换器件;

(4)检测故障;

(5)调整控制程序;

(6)加工夹具,装配夹具的工艺制订;

(7)现场展示操作过程;

(8)能够根据生产要求,具备机器人应用分析能力。

工作载体:

(1)机器人焊接系统;

(2)机器人装配系统;

(3)机器人物料装卸数控系统。

六、培训大纲

1.模块化课程体系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

备注

手动加工

基础课程

320

8周

电气安装

基础课程

120

3周

3

车削加工

基础课程

120

3周

4

铣削加工

基础课程

120

3周

5

磨削加工

基础课程

80

2周

6

软件技术

综合课程

160

4周

7

数控车、加工中心加工

基础课程

200

5周

8

气液安装

基础课程

160

4周

机械子系统加工

岗位课程

200

5周

10

设备调试

岗位课程

120

3周

合计课时

1600

40周

2.模块化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载体项目

模块名称

培训内容

培训载体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1

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

劳动法;合同法;

现代企业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管理;5S管理;劳动安全;绿色生产;先进制造;企业技术标准;英文文献。

国家法律;

企业案例;

国家先进制2025发展纲要性文件;技术文件;企业管理的各种文本;企业知识产权等。

贯穿于培训模块中,分解实施.

2

手动加工

根据图纸制订工艺技术文件;熟练手动加工操作,使用工具、量具;加工面、钻口、挫削等工艺;去毛刺;规范使用工具加工;材料、机械结构、装配;标准件等.

折尺;配合件;虎钳;管夹;笔架;万向虎钳;汽车模型。

4周

4周

3

电气安装

电气元件;三相电计算;电动机选用;控制柜装调;工具使用;万用表;安全用电;快速装配;故障判断。

家用照明电路;C6140车床控制系统;普通铣床控制系统

3周

 

车削加工

工艺;加工轴;车端面;刀具;机床结构;保养;5S;图纸;熟练操作机床;材料、精度;工时;成本核算;做工作计划。

轴类零件加工;

车螺旋工件

3周

4

铣削加工

铣刀;铣削工艺工序;精度;进给、角度、夹具、装夹;铣槽、面;铣床结构;保养;卧铣立铣工艺。

练习件;凹凸件;组合件;偏心轮斜切机械机构件

3周

 

5

磨削加工

安全操作;磨削工艺;精密磨面;测量;装夹;质量生产;磨内圆外圆;进给量;磨床系统;材料;冷却;液压系统;转速;磨削参数;其他磨削.

M7120A平面磨床;

精磨硬质材料;磨外圆;磨内圆

2周

6

软件技术

绘制机械图纸;准确标尺寸;三维制图绘制;软件使用。

软件;绘制各类简单、复杂、多面零部件;轴、盘类零件

2周

2周

7

数控车、加工中心加工

图纸绘制;识读图纸;编程;曲面加工;精密轴加工;维护、保养;测量;刀具;装夹;熟练操作;机床结构认识。

复杂曲面加工;回转体加工;西门子、弗拉克等主流数控机床系统

 

5周

8

气液安装

元件;图纸;根据图纸装配;调试;按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