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9481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干燥习题附答案.docx

干燥习题附答案

一、填空及问答题:

1.干燥过程是相结合的过程,传质方向为,传热方向为C

2.在总压101.33kPa,温度20c下(已知20c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334kPa),某湿空气的水汽分压为1.603kPa,现空气温度保持不变,将总压升高到250kPa,则该空气的

水汽分压为。

3.当湿空气的总压一定时,相对湿度仅与及有关。

4.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

该阶段除去的物料中的水的平衡蒸汽压等于。

影响恒速阶段干燥速率的因素的有。

5.已知在常压、25c下水分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

相对湿度100%

一r一,一人,I_*...

时,平衡含水量X100%0.025kg水/kg绝干料;相对湿度50%时,平衡含水量

__*・・・・一.__

X0.009kg水/kg绝干料。

现将湿基含水量为20%勺该物料,与25C、50%的空气接

触,则该物料的自由含水量为kg水/kg绝干料,非结合水分量为kg水/kg

6.进干燥器的气体状态一定,干燥任务一定。

若干燥器内部无补充加热,则气体离开干燥器的湿度H®大,干燥器的热效率越,传质推动力越。

7.降低废气出口温度可以提高干燥器的热效率,但废气在离开设备之前的温度的限制是,原因是。

8.在测量湿球温度时,空气速度需大于5m/s,这是为了c

9.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水分;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一定是水分。

10.当某物料的干燥过程存在较长的降速阶段时,气流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两者中选

用较为有利,原因是C

11.欲在298K时用相对温度为60%的空气干燥木材,使其中水分降到11.5

%(湿基),你认为是否可能?

为什么?

已知在此条件下木材的平衡水分为12%(干基)。

12.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前,往往进行预热,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3、什么是湿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和湿球温度?

两者有何关系?

如何测定?

14要提高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15.测定湿球温度时,当水的初温不同时,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

为什么

16.在对流干燥过程中。

为什么说干燥介质一湿空气既是载热体又是载湿体?

17.如何强化干燥过程?

18.为什么临界含水量Xc的确定对于如何强化具体的干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两

种情况下Xc将会变大还是变小?

(1)提高干燥时气流速度而使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增大时;

(2)物料的厚度减小时。

试从干燥机理加以分析。

二、计算题:

1.已知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50C,湿度为0.02kg/kg干气,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

并分析压力对干燥操作的影

下的相对湿度及同温度下容纳水分的最大能力(即饱和湿度)

响。

(1)总压为

101.3kPa;

(2)总压为26.7kPa。

解:

(1)p

101.3kPa时:

H0.622Pv

PPv

'Hp

Pv0.622

0.0226.70.832kPa

0.6220.02

 

2.常压下湿空气的温度为80C、相对湿度为10%。

试求该湿空气中水汽的分压、湿度、

湿比容、比热及夕含。

比热cH1.011.88H=1.0件1.880.03N1.06&J/kgf气C

烽Ih(1.011.88H)t2492H

口=1.06880+24920.031=16269kJ/kg干气

3.在I-H图上确定本题附表中空格内的数值。

干球温度

t/℃

湿球温度

tJC

露点温度

td/℃

湿度

H/kg/kg干

相对湿度

/①%

/IkJ/kg干

水汽分压

pv/kPa

1

(30)

(20)

15

0.011

40

60

1.9

2

(70)

45

42.5

0.063

30

240

(9.5)

3

(60)

35

30

(0.03)

23

140

4.5

4

(50)

37

35.5

0.042

(50)

60

6.2

5

(40)

25

(20)

0.015

30

80

2.2

5.常压下将温度为25C、相对湿度为50%的新鲜空气与温度为50C、相对湿度为80%

的废气混合,混合比为2:

3(以绝干空气为基准),试计算混合后的湿度、烂及温度。

解:

(1)325C,150%的新鲜空气:

25C时,psi3.168kPa

Hi

Ihi(1.011.88Hi)G=(1.011.889.88

0.622—0.622一0.53—68一9.88103kg/kg干气piPsi101.30.53.168

2492Hi

103)25+24929.88103=50.34kJ/kg干气

t250C,280%的废气:

50C时,pS212.34kPa

0.622P

0.622

0.0672=224.3kJ/kg干气

IH2(1.011.88H2)t22492H2

=(1.011.880.0672)50+2492

所以混合湿度

232q3

Hm—H1-H2—9.8810—0.06720.0443kg/kg干工

5555

混合始:

IM2I13I2-50343224.3154.7kJ/kg干气5555

而Im(1.011.88Hm)tM2492Hm

Im2492HM154.724920.0443八八

tM40.5C

1.011.88Hm1.011.880.0443

6.干球温度为20C、湿球温度为16c的空气,经过预热器温度升高到50c后送至干燥器内。

空气在干燥器内绝热冷却,离开干燥器时的相对湿度为80%,总压为101.3kPa。

试求:

(1)在I-H图中确定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

(2)将100m3新鲜空气预热至50c所需的热量及在干燥器内绝热冷却增湿时所获得的水分量。

解:

(1)

空气t020C,tW16C,查得Ho0.01kg/kg干气

 

(2)湿空气的比容:

则100ml湿空气中绝干空气的质量:

V100

L118.62kg

vH0.843

预热器加入热量:

 

获得水分量:

0.95kg

L(H2H1)118.62(0.0180.01)

7.湿空气在总压101.3kPa、温度10c下,湿度为0.005kg/kg干气。

试计算:

(1)相对湿度中1;

(2)温度升高到35c时的相对湿度中2;

(3)总压提高到115kPa,温度仍为35c时的相对湿度中3;

(4)如总压提高到1471kPa,温度仍维持35C,每100nf原湿空气所冷凝出的水分量。

(5)

解:

(1)10c水饱和蒸汽压pS11.226kPa

0.005101.30.808kPa

0.6220.005

匹100%

Ps1

0808100%65.9%

1.226

100%

0.808

-100%14.4%

5.621

(3)

p115kPa时,

(4)

Hs

0.622—P

Ps

Ps

原湿空气比容

 

V100

——123.76kg干气

vH0.808

则冷凝出水

W=L(Hh。

123.76(0.0050,0024)0.322kg

8.附图为某物料在25c时的平衡曲线。

果将含水量为0.35kg水/kg干料的此种物料与中=50%的湿空气接触,试确定该物料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的大小。

解:

中=50%,

平衡水分X*0,095kg/kg干料

则自由水分

*-一一1O

XX0.350,0950.255kg/kg干料

①=100%,

平衡水分X*0,185kg/kg干料

t-t/rat,t*—»

即结合水分X=100%0.185kg/kg干料

则非结合水分XX=100%0.350,1850.165kg/kg干料

9.在常压干燥器中将某物料从湿基含水量10%干燥至2%,湿物料处理量为300kg/h。

干燥介质为温度80C、相对湿度10%的空气,其用量为900kg/h。

试计算水分汽化量及空

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

解:

t80C,10%,在H-I图中查得H=0.031kg/kg干气

绝干空气质量L—L—900872.94kg干气/h

1Hl10.031

物料干基含水量

X1w_0.L0.1111kg/kg干料

1w110.1

X2w^0,020.0204kg/kg干料

1W210.02

 

绝干物料量GCG1(1w1)300(110%)270kg/h

汽化水分量WGC(X1X2)270(0.1110.0204)24.49kg/h

又WL(H2H1)

则干燥器空气出口湿度

H2H1W0.03124.490.059kg/kg干气

L872.94

10.在某干燥器中干燥砂糖晶体,处理量为100kg/h,要求将湿基含水量由40%减至5%。

干燥介质为干球温度20C,湿球温度16c的空气,经预热器加热至80c后送至干燥器内。

空气在干燥器内为等始变化过程,空气离开干燥器时温度为

30C,总压为101.3kPa。

试求:

(1)水分汽化量;

(2)干燥产品量;(3)湿空气的消耗量;(4)加热器向空气提供的热量。

解:

(1)水分汽化量

1w1w1w204005

WG1G2=G11Glw——2Gl10036.84kg/h

1w21w210.05

或Xi

X2

工与Zkg/kg干料

1Wi10.43

卫4工kg/kg干料

1w210.0519

Gc

Gi(1Wi)100(10.4)60kg/h

-,21

WGC(X1X2)60(--)36.84kg/h

319

(2)干燥产品量

G2GiW10036.8463.16kg/h

(3)由I。

20C,tW016C查图,得Ho0.01kg/kg干气

预热后t180C,H10.01kg/kg干气

I1(1.011.88也油2492H1

=(1.011.880.01)80+24920.01=107.22kJ/kg干气

出口空气:

等烙过程I2I1

即(1.011.88H2)t22492H2107.22

(1.011.88H2)302492H2107.22

得:

H2Q03kg/kg干气

WL(H2H1)

 

 

W

H2也

36.84

0.030.01

1842kg/h

湿空气用量

L(1Ho)

1842(1

0.01)1860kg/h

 

 

(4)预热器中的加热量:

(1.011.880.01)(8020)31.58kW

11.在常压干燥器中,将某物料从湿基含水量5%干燥到0.5%。

干燥器的生产能力为7200kg

干料/h。

已知物料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5C、65C,平均比热为1.8kJ/(kg•C)。

干燥介

质为温度20C、湿度0.007kg/kg干气的空气,经预热器加热至120c后送入干燥器,出

干燥器的温度为80Co干燥器中不补充热量,且忽略热损失,试计算绝干空气的消耗量及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

解:

物料干基含水量

X10.050.05263X20.0050.005025

10.0510.005

WGC(X1X2)7200(0.052630.005025)342.76kg/h

又WL(H2Hi)

即342.76L(H20.007)

(1)

干燥器中不补充热量,且忽略热损失,则

QdL(IiI2)Gc(I2Ii)0

._一.、.''、

(2)

即L(IiI2)Gc(I2Ii)

 

Gc(I2Ii)GcCm2(2

1)72001.8(6525)518400

而Ii

(1.01

1.880.007)120

24920.007140.22

 

 

I2(1.011.88H2)80

2492H280.82642.4H2

 

将上式代入

(2)中,

(3)

L(140.2280.82642.4H2)518400

联立

(1)、(3)得:

H20.01685kg/kg干气,L34798kg/h

 

12.用热空气干燥某种湿物料,新鲜空气的温度为

20C、湿度为0.006kg/kg干气,

为保证干燥产品质量,要求空气在干燥器内的温度不能高于

90C,为此,空气在预热器内

加热至90c后送入干燥器,当空气在干燥器内温度降至

60c时,再用中间加热器将空气加

热至90C,空气离开干燥器时温度降至60C,假设两段干燥过程均可视为等烙过程,试求:

(1)在I-H图上定性表示出空气通过干燥器的整个

过程;

(2)汽化每千克水分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解:

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A:

tA20C,Ha0.006kg/kg干气

由IB1IC1

(1.011.880.006)9024920.006(1.011.88Hci)602492Hci

得Hci0.0178kg/kg干气

也即HB20.0178kg/kg干气

又Ib2IC

(1.011.880.0178)9024920.0178(1.011.88Hc)60

2492Hc

得Hc0.0298kg/kg干气

故汽化1kg水所需干空气用量

11,

l42.02kg/kg水

HcHa0.02980.006

新鲜空气用量

l'l(1Ha)42.021.00642.3kg/kg水

13.在常压连续逆流干燥器中,

采用废气循环流程干燥某湿物料,

即由干燥器出来的部

 

分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进入预热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再送入干燥器。

已知新鲜空气的温

度为25C、湿度为0.005kg/kg干气,废气的温度为40C、湿度为0.034kg/kg干气,循环比(循环废气中绝干空气质量与混合气中绝干空气质量之比)为0.8。

湿物料的处理量为

1000kg/h,湿基含水量由50%下降至3%。

假设预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干燥过程可视为等

始干燥过程。

试求:

(1)在I-H图上定性绘出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

(2)新鲜空气用量;

(3)预热器中的加热量。

解:

(1)废气循环流程如下图所示。

汽化水分量

WGC(X1X2)500(1—)484.5kg/h

97

对整个干燥过程进行物料衡算

WL(H2h0)

则绝干空气用量

W484.5

L16707kg/h

H2Ho0.0340.005

新鲜空气用量

<------

LL(1H0)16707(10.005)16790kg/h

(3)预热器中加热量

Qp

而L1LL2—5L

0.2

1,4,

।M।0।2

55

-14

Qp5LI2(-I0-I2)L(I2I0)

55

其中

I2(1.011.880.034)4024920.034127.68kJ/h

I0(1.011.880.005)2524920.00537.945kJ/h

Qp16707(127.6837.945)1.5106kJ/h416.7kW

14.若空气用量相同,试比较下列三种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时,恒速阶段干燥速率的大小

关系。

(1)t=60C,H=0.01kg/kg干气;

(2)t=70C,H=0.036kg/kg干气;

(3)t=80C,H=0.045kg/kg干气。

解:

(1)由t=60C,H=0.01kg/kg干气查图,得tw28C,HW0.024kg/kg干气

传热推动力:

(ttw)1602832C

传质推动力:

(HWH)10.0240.010.014kg/kg干气

(2)同理:

传热推动力:

(ttw)2704030C

传质推动力:

(HWH)20.0490.0360.013kg/kg干气

(3)传热推动力:

(ttw)3804436C

传质推动力:

(HWH)30.0620.0450.017kg/kg干气

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与其推动力成正比,比较之,有:

(3)>

(2)>

(1)。

16.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将物料由干基含水量0.33kg/kg干料干燥到0.09kg/kg干料,需要

7小时,若继续干燥至0.07kg/kg干料,还需多少时间?

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6kg/kg干料,平衡含水量为0.05kg/kg干料。

设降速阶段

的干燥速率与自由水分成正比。

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6kg/kg干料,平衡含水量为0.05kg/kg干料。

设降速阶段

的干燥速率与自由水分成正比。

__**

解.Gc(XiXc)Gc(XcX)lnXcX

・12uZauZaKX^

即7-G^[0,330.16(0.160.05)ln0.160.05]

UCA0.090.05

解得-G^24.9

UcA

当X20.07时,

24.9

[0.330.16(0.160.05)In

0.160.05

0.070.05]

8.9h

 

8.971.9h

17、某湿物料在常压干燥器内进行绝热干燥,干燥后的产品为4000kg/h,湿物料的

含水率为15%(湿基,下同),产品的含水率不得高于1%空气的初始温度为20C,相对湿

度为40%空气预热至120c后进入干燥器,气体出干燥器的温度选定为70Co问:

⑴所

需湿空气用量(m3/h);

(2)预热器的热负荷(kW);(3)干燥器的热效率;(4)若选定气体出干燥器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其弊端是什么?

思路分析:

空气与物料在干燥系统中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G2=4000kg/h

W2<1%

习题14-5附图

(1)空气流量

qV0VvH0

WG1G2G2w1w21w1

I112^*一绝热过程

2500Hl1.011.88H2t22500H

、也H°—预热过程

VHo

1M|\R(273to)H0622PsPs3=to下水的饱和蒸汽压

先行)—L0.口S-

(2)预热器的热负荷QdVcDHt1t0

pp,Ho1o

⑶热效率

QpQDQ3VCp,Ho(t1to)VCp,Ho(t2to)t|t2

QpQdVCp,Ho(tito)「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