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9587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docx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艺

填充墙砌体施工工

一种建筑结构,墙体按照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非承重墙之分。

凡分隔内部空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基本都是非承重墙,框架结构中分隔内部空间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是非承重填充墙;短肢剪力墙结构间的墙体也为非承重填充墙。

非承重填充墙一般采用轻质墙体材料。

(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1、构造要求

(1)加气混凝土砌块一般不得使用于建筑物标高±0.000以下的部位;也不得使用于受酸碱化学物质侵蚀的部位。

(2)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墙面水平方向的凹凸部分(如线脚、雨罩、出檐、窗台等),应做泛水和滴水,墙表面应做饰面保护层。

见图3-13。

(3)后砌的填充墙与承重墙、构造柱相交处,应沿墙每两皮设置2φ6拉结钢筋,且伸入填充墙内的长度不得小于700mm。

见图3-14。

2、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铺灰→砌块吊装就位→校正→灌竖缝→镶砖。

扫描二维码27观看填充墙施工工艺动画。

(1)基层清理。

将楼地面(基层)和混凝土柱(墙)面的灰渣清扫干净,基层高出的部分应剔除平整,基层轻微凹陷部分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基层应验收合格。

(2)铺灰。

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铺灰宜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专用砂浆,其中又分为“薄灰砌筑法”和非“薄灰砌筑法”砌筑砂浆。

(3)砌块就位。

应从转角处或砌块定位处开始,按砌块排列图依次吊装。

为减少台灵架的移动,常根据台灵架的起重半径及建筑物开间的大小,按1~2开间划分施工段,逐段吊装,段间应留阶梯形斜槎。

(4)校正。

砌块吊装就位后,如发现偏斜、高低不同时,可用人工校正,直至校正为止。

如人工不能校正,应将砌块吊起,重新铺平灰缝砂浆,再重新安装。

不得用石块或楔块等垫在砌块底部,以求平整。

           

(5)灌竖缝。

校正后即灌竖缝,应做到随砌随灌,灌缝应密实。

超过30mm的竖缝应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的细石混凝土灌实。

砌块灌缝后,不得碰撞或撬动,如发生错位,应重新铺砌。

(6)镶砖。

用于较大的竖缝和梁底找平,镶砖的强度不应低于MU10。

砖间的灰缝厚为6~15mm,砖与砌块间的竖缝为15~30mm。

在两砌块之间凡是不足145mm的竖向间隙不得镶砖,而需用与砌块强度等级相同的细石混凝土灌注。

(二)空心砖墙

空心砖墙应侧砌,其孔洞呈水平方向,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2砖长。

空心砖墙底部宜砌3皮烧结普通砖,如图3-15所示。

施工过程扫描二维码28观看视频。

空心砖墙与烧结普通砖交接处,应以普通砖墙引出不小于240mm长与空心砖墙相接,并每隔2皮空心砖高交接处的水平灰缝中设置2φ6钢筋作为拉结筋,拉结钢筋在空心砖墙中的长度不小于空心砖长加240mm,如图3-16所示。

空心砖墙的转角处,应用烧结普通砖砌筑,砌筑长度角边不小于240mm。

空心砖墙砌筑不得留置斜槎或直槎,中途停歇时,应将墙顶砌平。

在转角处、交接处,空心砖与普通砖应同时砌起。

空心砖墙中不得留置脚手眼,不得对空心砖进行砍凿。

(三)填充墙的构造要求

1、对于200mm(100mm)左右厚的墙身,当墙净高大于4m(3m)时,应在墙高的中部或门洞顶部设置一道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水平圈梁,圈梁钢筋应锚入柱30d;当圈梁被门洞截断时,可在洞顶设置附加圈梁,或将圈梁垂直拐弯。

2、对于200mm(100mm)左右厚的墙身,当墙长超过5m(4m)中间又无横墙或柱支承时,宜在墙顶与梁板结合处设置拉筋并设置砼构造柱;当墙长超过2H(H为层高)而中间又无横墙或柱支承时,除在端部或墙体转角处设置砼构造柱外,尚应在中间部位设置砼构造柱,其间距应2H;此外,尚宜在悬臂墙端部设置砼构造柱;砼构造柱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并在其所处的梁面及梁底预留钢筋。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设置墙身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抗震设计时则均为全长贯通);在混凝土构造柱及墙体相互连接处,也应设置上述结筋。

4、砌体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5、填充墙拉结筋处的下皮小砌块宜采用半盲孔小砌块或用混凝土灌实孔洞的小砌块;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拉结筋应放置在砌块上表面设置的沟槽内。

6、砌筑填充墙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7、填充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正确,烧结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灰缝应为8mm~12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当采用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5mm;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3mm~4mm。

8、填充墙砌至板、梁底附近后,应待砌体沉实后再用斜砌法把下部砌体与上部板、梁间用砌块斜砌填实,斜砌角度为45~60度,填充墙顶部斜砌间隔时间不小于7天,构造柱顶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捻实。

(四)构造柱

1、当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mm(或100mm)厚墙超过3.6m,180mm(或190mm)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mm(或100mm)厚墙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mm(或190mm)厚墙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5、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

6、马牙槎

(1)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于60mm,高度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对称砌筑,见图3-17。

(2)预留拉结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及位置应正确,拉结钢筋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钢筋的竖向移位不应超过100mm,且竖向移位每一构造柱不得超过2处;

7、构造柱免支模施工

构造柱免支模施工方法适用于所有加气块填充墙或砖墙中的构造柱,且墙厚>120mm。

采用柱U型空心模壳成型机预制U型砌块作为构造柱外模,通过U型砌块的砌筑,完成一次性构造柱外模板的设置,扫描二维码30观看视频。

主要操作要点与质量技术措施:

(1)预制构造柱空腔模壳壁厚20mm,采用细石混凝土筑模,配比可按C25细石混凝土进行配比。

(2)每台模壳成型机没预制一次,内外钢模均需及时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薄层脱模机。

(3)墙体砌筑前,需进行砌体预排版,调整最底皮构造柱模壳高度,在预制时可调整高度,使之最上皮模壳与梁底结合严密。

(五)过梁

1、分类

过梁的形式有钢筋砖过梁、砌砖平拱、砖砌弧拱和钢筋混凝土过梁、砖砌楔拱过梁、砖砌半圆拱过梁、木过梁等。

(1)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是指在平砌砖定的灰缝中加适量的钢筋而形成的过梁,其跨度不应超过1.5m。

对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不应采用砖砌过梁,而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2)砖拱过梁:

平拱、弧拱,用于洞口宽度小于1m。

(3)钢筋混凝土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

有矩形、L形等形式。

宽度同墙厚,高度及配筋根据结果计算确定。

两端伸进墙内不小于250mm。

2、过梁的一般规定:

(1)对有较大震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应采用混凝土过梁。

当过梁的跨度不大于1.5m时,可采用钢筋砖过梁;不大于1.2m时,可采用砖砌平拱过梁。

对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2)砖砌过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砖砌过梁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不宜低于M5;

2)砖砌平拱用竖砖砌筑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240mm;

3)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2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

(3)当需设置门窗过梁时,按规范相关规定执行。

当过梁紧贴梁底时,可与梁一起整浇。

(六)填充墙质量的保证措施

(1)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填充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注1。

(2)烧结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

(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与堆放中应防止雨淋。

1)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采用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对其浇(喷)水浸润;

2)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

3)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l~2d浇(喷)水湿润;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

烧结空心砖的相对含水率60%~70%;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相对含水率40%~50%。

(4)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士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宜为150mm。

(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砌块也不得混砌。

但窗台处和因安装门窗需要,在门窗洞口处两侧填充墙上、中、下部可采用其他块体局部嵌砌。

(6)砌筑填充墙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不应小于150mm。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

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当某些部位搭接无法满足要求时,可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根φ4的钢筋网片加强,长度不小于500mm。

(7)填充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正确。

烧结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灰缝应为8~12mm。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当采用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5mm。

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进行薄灰砌筑法施工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2mm~4mm。

(8)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

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四、砌体免开槽施工

在以往的二次结构施工过程中水电配管往往在砌筑后开槽后配管的方式,开槽工作量较大,产生的垃圾较多,修补工作也较为繁琐,造成质量通病。

如果能将电管在砌筑过程中直接隐蔽将会减少一系列的工作,且有效保证砌体的质量。

(一)工艺流程

土建墙体位置放线→管道提前配管→无管道位置正常砌筑→管路位置砌块侧面开槽或砌块机械成孔→线盒位置留设(根据开关线盒大小确定是否设置过梁)→线盒标高微调、稳固。

扫描二维码29观看视频。

(二)主要操作要点与质量技术措施

1、在预埋阶段要确保管道预留位置处于墙体中间部位;

2、配管工作的提前规划,不能出现管道遗漏;

3、对砌筑工人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初始阶段要现场严密监督;

4、盒口留孔的扩开要采用机械套割;

5、开关线盒嵌固时要考虑粉刷抹灰层厚度;

1、预制构造柱空腔模壳壁厚20mm,采用细石混凝土筑模,配比可按C25细石混凝土进行配比。

2、每台模壳成型机没预制一次,内外钢模均需及时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薄层脱模机。

3、墙体砌筑前,需进行砌体预排版,调整最底皮构造柱模壳高度,在预制时可调整高度,使之最上皮模壳与梁底结合严密。

注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6.3.3填充墙的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充墙宜选用轻质块体材料;

2、填充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

3、填充墙墙体墙厚不应小于90mm;

4、用于填充墙的夹心复合砌体,其两肢块体之间应有拉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