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9719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docx

医学微生物习题库

 

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A.纳米B.微米C.毫米D.厘米E.米

 

2.细菌细胞壁的功能是

 

A.保护细菌不受外界低渗环境的破坏B.增强细菌抵抗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C.抵抗外界不良环境对细菌的影响D.固定细菌染色体的位置

 

E.以上都不是

 

3.L-型细菌的生物学特点是

 

A.细菌常呈分枝状排列B.细菌对青霉素类药物极敏感

 

C.细菌的毒力明显减弱D.细菌缺少细胞壁E.以上都不是

 

4.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肽聚糖B.脂多糖C.磷壁酸D.几丁质E.蛋白质

 

5.细菌荚膜的功能是

 

A.在不同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B.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保护细菌不受外界环境破坏D.增强细菌抗吞噬细胞的能力

 

E.以上都不是

 

6.与细菌动力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普通菌毛B.性菌毛C.鞭毛D.中介体E.芽胞

 

7.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是

 

A.细菌的芽胞是否被杀灭B.细菌繁殖体是否被完全杀灭

 

C.热原质是否被完全清除D.内、外毒素是否被彻底清除

 

E.以上都不是

 

8.异染颗粒可见于以下哪种细菌的菌体内()

 

A、金黄色葡萄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白喉棒状杆菌D、肠炎沙门氏菌

 

E、结核分枝杆菌

 

9.细菌至少放大多少倍后才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A、100倍B、500倍C、1000倍D、10000倍E、100000倍

 

10.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A、细胞壁B、芽胞C、细胞膜D、细胞质E、核质

 

11.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

 

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抗毒素E、抗生素

 

12.菌落是指()

 

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一个细菌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细胞群体

 

D、一个细菌细胞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13.细菌在生长周期中那一期对抗生素最敏感()

 

A、迟缓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都不正确

 

14.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S、R和M型菌落B、肉眼可见C、由一个细菌形成

 

D、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E、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15.IMViC试验中大写字母M代表以下哪种生化试验()

 

A、甲基红试验B、尿素分解试验C、硫化氢试验D、枸橼酸盐利用试验E、吲哚试验

 

16.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是()

 

A、靛基质B、硫化氢C、热原质D、甲基红E、尿素

 

1.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芽胞E、透明质酸酶

 

2.能够帮助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的结构是()

 

A、异染颗粒B、芽胞C、脂多糖D、菌毛E、荚膜

 

3.能帮助细菌的抗吞噬细胞吞噬的酶是()

 

A、血浆凝固酶B、透明质酸酶C、链激酶D、DNA酶E、溶菌酶

 

4.有关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性状正确的描述是()

 

A、化学组成为蛋白质B、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C、只有革兰阴性菌产生D、遇热后易变性凝固E、不耐热

 

5.机体的抵抗力强,感染后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称()

 

A、潜伏感染B、内源性感染C、带菌状态D、亚临床感染E、显性感染

 

6.细菌侵入血流,但不在血液中繁殖的现象称为()

 

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

 

7.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脂质AE、脂蛋白

 

8.关于热原质的叙述,哪项是错的()

 

A、大多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革兰阴性菌的热原质即其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C、注入机体可产生发热反应D、高压蒸气灭菌法可被破坏

 

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

 

9.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分解代谢产物D、侵袭力和毒素E、侵人机体的部位

 

10.关于外毒素的叙述,哪项是错的()

 

A、由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B、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

 

C、性质稳定,耐热D、毒性强E、抗原性强

 

11.以下哪种因素构成机体抗感染的屏障作用()

 

A、寄生在人体的正常菌群B、血液中的吞噬细胞

 

C、细胞产生的溶菌酶D、特异性的中和抗体E、细菌产生的内毒素

 

12.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13.产生β干扰素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B、成纤维细胞C、中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郎罕氏细胞

 

14.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主要是()

 

A、抑制病毒生物合成B、诱导干扰素产生C、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

 

D、中和病毒毒素E、杀伤细胞内的病毒'

 

2.※<遗传与变异>

 

1.H-O变异后细菌哪些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A、细菌失去合成细胞壁的能力B、细菌可获得产生毒素的能力

 

C、细菌失去向周围运动的能力D、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E、细菌产生了菌落变异

 

2.F质粒决定细菌那种遗传性状()

 

A、决定细菌能否形成芽胞B、决定细菌能否形成鞭毛

 

C、决定细菌能否产生细菌素D、决定细菌能否产生性菌毛E、决定细菌能否产生荚膜

 

3.以下哪种方式可使细菌发生转化()

 

A、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菌

 

B、噬菌体作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菌

 

C、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体内

 

D、以前噬菌体的DNA和细菌染色体发生整合

 

E、细菌的遗传物质发生突然而稳定的变化

 

4.对于细菌质粒的性状,正确的描述是()

 

A、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B、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上一段特定DNA序列

 

C、质粒不能通过噬菌体在细菌间传递D、质粒控制细菌全部的遗传性状

 

E、质粒不能自我复制

 

5.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可使其发生那些遗传性状的改变()

 

A、使细菌分泌出原本没有的毒素B、可导致细菌发生L-型变异C、使菌体内的F质粒消

 

D、原来不形成芽胞的细菌可形成芽胞E、使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变成耐药

 

6.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的过程,称为()

 

A、接合B、转化C、转导D、溶原性转换E、质粒转移

 

7.有关毒性噬菌体的正确描述是

 

A.噬菌体可产生杀伤细菌的毒素B.感染细菌后使细菌分泌外毒素

 

C.感染细菌后使细菌产生抗生素D.噬菌体自我复制导致细菌裂解

 

E.以上都不是

 

8.温和噬菌体的正确概念是

 

A.与细菌共同寄生于同一种宿主细胞内,互不干涉

 

B.只对真菌有杀伤作用,对人类无明显的毒害作用

 

C.在菌体内不自我复制,其DNA与细菌染色体整合

 

D.感染宿主菌后能够使细菌原有的致病性消失

 

E.以上都不是

 

3.※<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

 

1.正常菌群的生物学意义是()

 

A、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促进人体吸收

 

B、可通过分泌大量溶菌酶,杀伤外来的病原微生物

 

C、主要通过产生多种广谱抗生素,杀伤外来病原菌

 

D、能特异性地杀伤侵入血液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E、能特异性的中和某些外来物质

 

2.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

 

A、抗肿瘤作用B、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C、合成维生素

 

D、与外来菌竞争营养物质E、刺激补体合成

 

3.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是由于()

 

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

 

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

 

4.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产生菌群失调症()

 

A、正常菌群基因组发生重组B、正常菌群改变寄生的部位

 

C、正常菌群间比例发生改变D、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E、患者长期接受放射治疗

 

4.※<消毒与灭菌>

 

1.对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含血清的培养基、乳制品,其灭菌方法最好采用()

 

A、巴氏消毒法B、高压蒸汽灭菌法C、煮沸法D、间歇灭菌法E、流动蒸汽灭菌法

 

2.对抗生素和药液等消毒灭菌时采用的方法是()

 

A、高压蒸汽灭菌法B、巴氏消毒法C、紫外线灭菌法D、过滤除菌法E、流动蒸汽灭菌法

 

3.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B、干烤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流通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

 

4.灭菌是指()

 

A、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B、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D、物体中无活菌存在E、杀死细菌繁殖体的方法

 

5.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A、高压蒸气灭菌法B、流通蒸气法C、间歇灭菌法D、巴氏消毒法E、煮沸法

 

6.酒精消毒最适宜浓度是()

 

A、100%B、95%C、75%D、50%E、30%

 

7.关于紫外线,下述哪项不正确()

 

A、能干扰DNA合成B、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C、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

 

D、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E、穿透力强

 

8.关于煮沸消毒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煮沸100℃5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和芽胞

 

B、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

 

C、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D、常用于食具的消毒

 

E、不足以杀死所有芽胞

 

5.※<病原学诊断与防治>

 

1.不符合脑膜炎球菌送检标本要求的一项是

()

A、采集标本注意无菌操作

B、根据该病原菌主要存在部位取材

C、采集标本一般应在使

用抗菌药物之前

D、采集标本要立即送检

E、标本送检过程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

2.伤寒病人发病第1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用的标本是

()

A、血液B、尿液C、粪便D、呕吐物E、脑脊液

3.咽喉假膜标本涂片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

A、结核病B、军团菌C、白喉D、脑脊髓膜炎

E、百日咳

4.一般需经4-8周培养才能见到有细菌生长的细菌是

()

A、结核分枝杆菌B、淋病奈氏菌C、空肠弯曲菌

D、炭疽杆菌

E、军团菌

 

6.※<化脓性球菌>

1.应用于协同凝集试验的葡萄球菌重要表面抗原有是()

 

A、M蛋白B、Vi抗原C、SPAD、OT抗原E、P抗原

 

2.下列哪项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

 

A、革兰氏阳性B、产生金黄色色素C、触酶阳性D、抵抗力强E、凝固酶阴性

 

3.葡萄球菌致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因素是()

 

A、杀白细胞素B、溶血毒素C、肠毒素D、凝固酶E、红疹毒素

 

4.关于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常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B、表皮葡萄球菌可引起尿路感染

 

C、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D、葡萄球菌败血症在细菌性败血症中占重要地位E、能引起毒素休克综合症

 

5.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是()

 

A、营养要求高,血平板上才能生长B、均能产生金黄色色素C、均能产生溶血环

 

D、耐盐性强,可在含10%~15%NaCL培养基中生长E、兼性厌氧或需氧

 

6.关于乙型溶血型链球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链球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B、感染容易扩散

 

C、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

 

D、产生多种外毒素,故可用类毒素预防E、对青霉素敏感

 

7.链球菌与超敏反应发生有关的致病物质是()

 

A、透明质酸酶B、SPAC、溶血素D、链激酶E、M蛋白

 

8.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内毒素B、外毒素C、荚膜D、菌毛E、侵袭性酶

 

9.关于淋球菌,下列错误的是()

 

A、Gˉ肾性双球菌B、人是本菌唯一宿主C、通过性接触传播

 

D、新生儿可经产道感染E、女性感染个者比男性严重

 

10.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

 

A、产褥热B、风湿热C、猩红热D、波状热E、疖肿

7.※<肠道感染细菌>

 

1.肠道杆菌中用于血清学鉴定的重要的表面抗原有()

 

A、M抗原B、C抗原C、SPAD、O或H抗原E、P抗原

 

2.常用于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试验是()

 

A、IMViC试验B、尿素分解试验C、硫化氢试验D、乳糖发酵试验E、革兰氏染色

 

3.能迟缓发酵乳糖的痢疾杆菌是()

 

A、痢疾志贺菌B、福氏志贺菌C、鲍氏志贺菌D、宋内志贺菌E、以上都不是

 

4.常用的肠道杆菌选择培养基是()

 

A、罗氏培养基B、柯氏培养基C、SS培养基D、沙保氏培养E、吕氏培养基

 

5.肥达氏反应(Widaltest)的原理是()

 

A、凝集反应;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B、凝集反应:

用已知抗体测未知抗原

 

C、间接凝集反应D、协同凝集反应E、絮状沉淀反应

 

6.关于大肠杆菌叙述错误的是()

 

A、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B、有鞭毛能运动C、所有大肠杆菌均是条件致病菌

 

D、在卫生细菌学中有重要意义E、是泌尿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7.疑为菌痢的病人其粪便分离培养常采用()

 

A、肉汤培养基B、SS培养基C、硷性蛋白胨水D、巧克力平板E、亚碲酸钾血平板

8.※<厌氧性细菌>

 

1.破伤风梭菌的芽胞特点是使菌体成()

 

A、网球拍状B、鼓槌状C、竹节状D、包涵体E、逗点状

 

2.破伤风梭菌的结构特点是()

 

A、单端单根鞭毛B、两端单根鞭毛C、周身鞭毛D、无鞭毛E、是丛毛菌

 

3.食入破伤风痉挛毒素不引起破伤风的原因是()

 

A、毒素可被肠道中蛋白酶破坏B、肠粘膜上皮细胞无毒素受体

 

C、肠道正常菌群阻止毒素吸收D、肠道中的SIgA可将毒素中和E、以上都不是

 

4.破伤风感染后机体免疫力的特点是()

 

A、产生的抗体对毒素的中和力弱B、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是细胞免疫

 

C、粘膜表面SIgA起主要保护作用D、恢复后不能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E、恢复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5.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时可产生()

 

A、汹涌发酵现象B、菌体串珠样改变C、卫星现象D、油煎蛋样菌落E、菜花样菌落

 

6.肉毒病的传播方式是()

 

A、呼吸道B、消化道C、特殊伤口D、节肢动物叮咬E、母婴传播

9.※<厌氧性细菌>

 

1.破伤风梭菌的芽胞特点是使菌体成()

 

A、网球拍状B、鼓槌状C、竹节状D、包涵体E、逗点状

 

2.破伤风梭菌的结构特点是()

 

A、单端单根鞭毛B、两端单根鞭毛C、周身鞭毛D、无鞭毛E、是丛毛菌

 

3.食入破伤风痉挛毒素不引起破伤风的原因是()

 

A、毒素可被肠道中蛋白酶破坏B、肠粘膜上皮细胞无毒素受体

 

C、肠道正常菌群阻止毒素吸收D、肠道中的SIgA可将毒素中和E、以上都不是

 

4.破伤风感染后机体免疫力的特点是()

 

A、产生的抗体对毒素的中和力弱B、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是细胞免疫

 

C、粘膜表面SIgA起主要保护作用D、恢复后不能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E、恢复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5.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时可产生()

 

A、汹涌发酵现象B、菌体串珠样改变C、卫星现象D、油煎蛋样菌落E、菜花样菌落

 

6.肉毒病的传播方式是()

 

A、呼吸道B、消化道C、特殊伤口D、节肢动物叮咬E、母婴传播

 

10.※<呼吸道感染细菌>

 

.检测人群对结核杆菌是否有免疫力的皮肤试验是()

 

A、OT试验B、抗链O试验C、肥达氏反应D、外斐氏反应E、锡克试验

 

2.结核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是()

 

A、菌体内含脂质量高B、芽胞有多层结构C、荚膜较其它菌厚D、增殖的速度缓慢

 

E、具有很强变异性

 

3.感染结核后机体获得的免疫力的特点是()

 

A、以体液免疫为主B、可清除体内的细菌C、传染性免疫

 

D、免疫力极弱E、产生的分泌性IgA是主要的保护机制

 

4.结核杆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所需要的时间是()

 

A、24~48小时B、6~7天C、3~6周D、2~3个月E、1年

 

5.麻风杆菌属于以下哪个菌属()

 

A、分枝杆菌属B、棒状杆菌属C、布鲁菌属D、埃希菌属E、志贺菌属

11.※<动物源性细菌>

 

1.关于炭疽杆菌,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革兰阴性大杆菌,可形成芽胞B、有荚膜,其与该菌致病力有关

 

C、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D、炭疽毒素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构成

 

E、临床可致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

 

2.在抗菌免疫中,下列不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细菌是()

 

A、结核杆菌B、军团菌C、布氏杆菌D、伤寒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

 

3.关于鼠疫杆菌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鼠是重要传播媒介B、陈旧培养物中菌体可呈多态性C、可通过鼠蚤传染给人

 

D、临床类型有肺鼠疫、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E、病人为循环障碍,有"黑死病"之称

12.※<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

 

1.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

 

A、细菌B、病毒C、支原体D、衣原体E、立克次体

 

2.支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

 

A、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B、个体微小能通过过滤器

 

C、胞膜中含大量胆固醇D、对抗生素敏感E、有两种核酸

 

3.关于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下述各项错误的是()

 

A、是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B、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C、与宿主细胞紧密接触是致病首要条件D、一般不侵入细胞和血流E、治疗应首选青霉素

 

4.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是()

 

A、肺炎支原体B、肺炎衣原体C、肺炎链球菌D、钩端螺旋体E、普氏立克次体

 

5.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A、对抗生素敏感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C、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D、有细胞壁和核糖体E、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6.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A、蜱B、蚊C、鼠蚤D、恙螨E、鼠

 

13.※<呼吸道感染病毒>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A、流行性感冒杆菌B、流感病毒C、副流感病毒D、呼吸道合胞病毒E、鼻病毒

 

2.普通感冒的最常见病原是()

 

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C、腺病毒D、风疹病毒E、鼻病毒和冠状病毒

 

3.可引起全身感染的呼吸道病毒是()

 

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鼻病毒D、RSVE、腮腺炎病毒

 

4.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为()

 

A、新生儿B、二月龄婴儿C、四月龄婴儿D、六月龄婴儿E、八月龄婴儿

 

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一种由()

 

A、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亚急性感染B、麻疹病毒引起的持续感染

 

C、疱疹病毒引起的隐伏感染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

 

E、狂犬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

 

6.流感病毒的分型根据是()

A、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

B、RNA多聚酶抗原C、RNP和M蛋白

D、血凝素(HA)E、神经氨酸酶(NA)

7.抗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

A、干扰素B、细胞免疫

C、粘膜局部神经氨酸酶抗体

D、粘膜局部血凝素抗体

E、血清中血凝素抗体

8.流感病毒最易变异的结构是(

A、甲型流感病毒的

HAB、乙型流感病毒的HAC、核蛋白D、M蛋白E、RNA多聚酶

14.※<肠道感染病毒>

1.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是

()

A、呼吸道B、消化道

C、性接触

D、节肢动物叮咬

E、直接接触传播

2.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

()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乙脑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麻疹病毒E、EB病毒

3.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破坏的细胞是

()

A、脑神经节B、脊髓前角神经细胞

C、神经肌肉接头

D、海马回锥体细胞

E、三叉神经节

4.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是

()

 

A、脑膜炎B、流行性感冒C、心肌炎D、腹泻E、肝炎

 

5.引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

 

A、肠道病毒70型B、人类轮状病毒C、汉坦病毒D、登革热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15.※<肝炎病毒>

 

1.甲型肝炎病毒的特性是()

 

A、不能在体外组织细胞培养B、属黄病毒科嗜肝RNA病毒属

 

C、抵抗力弱,对脂溶剂如乙醚等比较敏感D、有包膜核酸为单股正链RNA

 

E、可以用疫苗特异性预防

 

2.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点是()

 

A、少部分引起隐性感染B、易转变为慢性肝炎C、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

 

D、相当一部分病例经输血感染E、多经过消化道传播

 

3.乙型肝炎病毒对以下哪种动物最敏感()

 

A、小白鼠乳鼠B、鸭C、黑猩猩D、猕猴E、家兔

 

4.以下哪种病毒属于缺陷病毒()

 

A、麻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