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9775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S-32 CI-35.5 Mg-24Ca-40Fe-56Cu-64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

A.干冰升华人工降雨

B.大理石硬度大建筑材料

C.钢铁熔点高金属导线

D.过氧化氢易分解制取氧气

【答案】C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B、大理石可以做建筑材料,正确;

C、钢铁的熔点高与做导线无关,错误;

D、过氧化氢易分解,可以制取氧气,正确。

故选C。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答案】B

【解析】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是白醋与鸡蛋皮碳酸钙反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正确;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是利用了汽油的溶解功能,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3.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错误;

B、热胀冷缩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分子和原子的大小不变,错误;

C、滴水成冰是由于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分子继续做无规则的运动,错误;

D、食品变质是食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正确。

故选D。

4.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A.H2O、MgO、H2CO3都属于氧化物

B.H2S、H2SO3、H2SO4都属于酸

C.NaOH、Ca(OH)2、Fe(OH)2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都属于盐

【答案】A

【解析】A、碳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是氧化物,错误;

B、H2S、H2SO3、H2SO4都属于酸,正确;

C、NaOH、Ca(OH)2、Fe(OH)2都属于碱,正确;

D、NaCl、Na2CO3、NaHCO3都属于盐,正确。

故选A。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4Fe+3O2

2Fe2O3化合反应

B.Cu+2AgCl==2Ag+CuCl2置换反应

C.SiO2+3C

SiC+2CO↑置换反应

D.BaCO3+2HCl==B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A、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比银活泼,故铜可以与硝酸银,该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是置换反应,故正确;

C、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正确。

故选B。

6.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

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

①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②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③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④X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NaCl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故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故正确;②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试管的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试管中无晶体析出,故错误;③NH4NO3晶体溶液水温度降低,故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正确;④浓H2SO4溶于水温度升高,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B。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

CuO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

Cu(NO3)2溶液混有CuCl2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与氯化氢气体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错误;

B、氧化铜可以与稀盐酸反应,而碳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不能除去杂质,反而消耗了氧化铜,故错误;

C、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后可以除去氯化钙,但是引入了碳酸钠杂质,故错误;

D、Cu(NO3)2溶液混有CuCl2加入适量AgNO3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铜,且不生成其他杂质,故正确。

故选D。

8.分别向50g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

随Mg粉消耗,Mg

粉与溶液中FeSO4、CuSO4的质量变化见图。

请读取图象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FeSO44

B.反应后,两溶液底部分别析出的金属是Fe和Cu

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

Fe

D.反应后,若FeSO4和Cu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星分数分别为A、B,则A>B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FeSO4

B、镁比铁和铜活泼,故将镁加入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溶液中后分别有铁和铜生成,正确;

C、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正确;

D、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相同,故生成硫酸镁的质量相同,故反应后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错误。

故选D。

9.通过物质向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闻的相互转化,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

不能实现的是()

A.C→CO→CO2B.Mg→MgO→MgCl2C.CuO→Cu(OH)2→CuCl2D.NaOH→NaCl→NaNO3

【答案】C

【解析】A、碳与氧气可以一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可以一步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B、镁与氧气反应可以一步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可以一步生成氯化镁,正确;

C、氧化铜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错误;

D、氢氧化钠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可以与硝酸银反应一步生成硝酸钠,故正确。

故选C。

10.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

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

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A.H2SO4、Na2SO4、BaCl 2、FeCl3B.BaCl2、HCl、NaNO3、AgNO3

C.Na2CO3、HNO3、NaNO3、BaCl2D.H2SO4、NaOH、MgCl2、Ba(NO3)2

【答案】C

【解析】A、氯化铁显黄色,可以先确定,氯化钡可以与稀硫酸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故氯化钡可以第2确定,硫酸和硫酸钠不能确定,故错误;

B、该反应中的氯化钡和稀盐酸不能确定,故错误;

C、碳酸钠可以与硝酸反应放出气体,可以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可以鉴别碳酸钠、硝酸和氯化钡,剩余的就是硝酸钠,故可以鉴别,正确;

D、四种物质中不能鉴别,故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1.高锰酸钾用途广泛,医药上可用作消毒剂、杀菌剂,实验室也经常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1)高锰酸钾的化学式_______;

(2)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

(4)高锰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

【答案】

(1).KMnO4

(2).+7(3).K+(4).MnO4-

【解析】

(1)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

(2)高锰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以求得锰元素的化合价是+7价;

(3)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故高锰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是K+;

(4)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故高锰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MnO4-。

12.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金属镓_____(填物理性质);

(2)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______________;

(3)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4)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一般采用GaCl3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得到另一种化合物。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镓是一种熔点较低的金属

(2).3(3).Ga2O3(4).GaCl3+NH3

GaN+3HCl

【解析】

(1)镓是一种熔点较低的金属,

(2)一种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可求得x=3;

(3)有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化合物中镓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

(4)GaCl3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GaN和HCl,反应方程式为GaCl3+NH3

GaN+3HCl

13.海水晒制粗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MgSO4、泥沙等杂质。

下面是由粗盐获取较纯净精盐的一种方法:

请分析上面流程图示,回答:

(1)为除去MgCl2、CaCl2、MgSO4可溶性杂质,操作I中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

A. NaOH、BaCl2、Na2CO3B. Ba(NO3)2、Na2CO3、NaOH

C. Na2CO3、BaCl2、NaOHD. BaCl2、NaOH、Na2CO3

(2)操作I过量加入各物质的目的是_________;

(3)为获取较纯净精盐,操作II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过量的氢氧化钠为了除尽镁离子,过量的氯化钡为了除尽硫酸根离子,过量的碳酸钠为了除尽钡离子和钙离子(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解析】

(1)A中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除去镁离子,反应后溶液中有有氢氧化钠、氯化钙、硫酸钠和氯化钠,在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反应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氯化钙、氯化钡和氯化钠,最后加入碳酸钠,可以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最终反应后溶液中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故操作2中可以加入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A正确;B中最终有硝酸根离子,故错误;C中过量的氯化钡不能出尽,故错误;D中有过量的氯化钡不能除尽,错误,故选A。

(2)过量的氢氧化钠为了除尽镁离子,过量的氯化钡为了除尽硫酸根离子,过量的碳酸钠为了除尽钡离子和钙离子。

(3)操作1后的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4.某工业园区甲、乙两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 Cu2+、Fe3+、C1- 、OH-、NO3-六种离子,甲厂含有其中的三种,乙厂含有另外三种,两厂废水的直接排放对当地水质带来严重影响。

某课外实践小组对两厂废水进行实地检测,发现甲厂废水星碱性。

(1)甲厂废水中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2)经课外实践小组多次实验,发现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这些离子分别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______两种物质(填化学式),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答案】

(1).OH-和K+

(2).氯离子,硝酸根离子(3).OH-,Fe3+,Cu2+;(4).KCl和KNO3

【解析】

(1)甲厂的废水呈碱性,故废水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不可能含有铜离子和铁离子,则一定含有钾离子,可能含有氯离子,硝酸根离子;

15.洗洁精是家庭必备的清清用品,可迅速分解油腻、去污、除菌,有味道淡雅、洁净温和、泡沫柔细低残留的忧点。

洗洁精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还含有泡沫剂、香精、水、色素等多种成分。

请回答:

(1)洗洁精去除油污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

(2)洗洁精去污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

【答案】

(1).洗洁精去除油污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

(2).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以清洗油污

【解析】

(1)洗洁精去除油污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

(2)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以清洗油污。

16.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认真查阅资料并做出以下准备。

资科准备:

  

I.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II.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原理2NH3+ 3CuO

3Cu+N2+3H2O

实验准备:

 

  

请回答:

①为达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目的,装置A、B、D、E的正确连接顺序________  (填序号);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装置E的作用_____________;

④装置A产生的气体通人装置C中,石蕊试液浸泡的纸花变监色,原因是________。

(2)小凡同学利用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两种试剂,从硫酸钠、硫酸镁和氯化镁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溶液中鉴别出硫酸镁溶液,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

请你补齐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三支持净试管,分别倒入三种无色溶液,然后滴加 _________,振荡,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1).A、C、D、B、E;

(2).Ca(OH)2+2NH4Cl=CaCl2+2H2O+2NH3↑;(3).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环境;(4).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紫色石蕊显蓝色;(5).实验步骤(6).实验现象(7).实验结论(8).取三支洁净试管,分别倒入三种无色溶液,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振荡,观察现象,两支试管中生成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9).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镁(10).取两支试管,分别倒入生成白色沉淀的两种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振荡,观察现象一支出现白色白色沉淀,一支没有明显现象(11).有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没有明显现象是硫酸钠

【解析】

(1)①先经过A装置制取氨气,而后用C装置检验氨气,再由D装置除去水分,再经过B装置还原氧化铜,最后由E装置除去氨气,故顺序为.A、C、D、B、E;

②装置A中是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③装置B中的现象是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环境;

④石蕊变蓝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紫色石蕊显蓝色;

(2)向三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不变浑浊的是氯化镁,变浑浊的是硫酸镁和硫酸钠;故现象是一种溶液不变浑浊,两种溶液变浑浊,结论是不变浑浊的是氯化镁;取少量的硫酸钠和硫酸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变浑浊的是硫酸镁,不变浑浊的硫酸钠;

17.维生素C(化学式:

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60mg维生素C。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维生素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9:

1:

12

(2).176

【解析】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2

):

8:

(16

)=9:

1:

12

(2)维生素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

)+8+(16

)=176

18.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某研究 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數利用图I装置将足量的盐酸加入到10.0g水垢中。

随反应进行,装置C质量的变化如图I所示。

请回答:

  

(1)向图I装置A中不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水垢中含有其他成分,请根据图II数据计算:

  

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不要求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若考虑盐酸的挥发,会造成水垢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答案】

(1).将A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转移到C装置中与氢氧化钠反应;

(2).7.5g(3).25.0%(4).偏大

【解析】

(1)向图I装置A中不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将A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转移到C装置中与氢氧化钠反应;

(2)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3g,设原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3.3g

=

,解得x=7.5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75%,故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1-75%=25.0%

(3)如果考虑盐酸的挥发,则C装置中吸收少量的氯化氢,故测量结果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