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9800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docx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

《食品理化检验》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食品理化检验学

10采样

11样品的预处理

12干法灰化

2.湿法消化

3.检样、原始样、平均样

4.系统抽样,随机抽样、指定代表性抽样

5.定比例采样、不定比例采样、定时采样、两级采样

6.样品的制备,

10牛乳吉尔涅尔度(0T)

11粗灰分

12蛋白质换算系数

7.标准品

8.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

10.回收率

10有效酸度

11朗伯-比耳定律

12油脂的酸价

13蜂蜜的淀粉酶值

14比移值

15粗纤维和膳食纤维

16 粗蛋白,非蛋白氮

二.填空题

1.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源有、、和

1.采样的方式有、和。

2.我国的法定分析方法有、和,其中为仲裁法。

2.有效酸度通常用测定,总酸度通常用法测定。

3.水蒸汽蒸馏测定挥发酸时,加磷酸的作用是。

3.测定食品中水分的国标方法有、和,香料中的水分应该用法。

4.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消化样品时,加入CuSO4的作用是,加入K2SO4的目的是,蒸馏氨,要用稀硫酸将水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调为弱酸性,这是因为。

5.常用的两种脂肪提取剂为和,其中,只能提取游离态脂肪。

5.淀粉测定的国标方法为和。

6.本学期的实验中,测定乳粉中钙所用的方法为,测定钙的另一国标方法为。

6.本学期的实验中,测定乳粉中铁所用的方法为,测定铁的另一国标方法为。

7.食品理化检验中,通常测定的重金属有(列四种)。

8.本学期的实验中,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为,预处理样品所用的蛋白质沉淀剂为。

9.测定肉新鲜度的理化检验指标有、、、

、和。

10.牛乳的比重用测定,正常乳的比重为。

11.用碱性乙醚提取法测定乳脂肪时,所用的试剂有、、和

12.盖勃氏法和巴布科克法测定乳脂肪,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13.测定乳安定度的两种方法为和。

14.通过的测定和的测定,可检查牛乳的消毒效果。

15.蜂蜜中的水分用计测定,蜂蜜含水量越低,则蜂蜜等级越。

16.测定酱油的总酸量,以指示终点,用标准溶液滴定,结果以酸的含量表示。

17.测定酱油中的氨基氮时,加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酸显示出酸性后,以指示终点,用标准溶液滴定。

18.测定牛乳比重的比重计称为,测定酱油比重的比重计称为。

19.维生素A测定的国标方法为SbCl3比色法和HPLC法。

胡萝卜素测定的国标方法为HPLC法和纸色谱法。

VB1测定的国标方法为荧光分光光度法。

淀粉测定的国标方法为2,4-二硝基苯肼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

20.测定食品中限量元素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为和。

21.测定食品中氟的国标方法为、和。

22.有机氯农药常用提取,用净化。

测定方法为GC和TLC。

23.有机磷农药常用提取,用GC法测定。

11.检查油脂中是否存在以及含量的大小,即可判断油脂是否新鲜以及酸败的程度。

11.面制食品中的可通过在pH5.5的缓冲溶液中,其离子与铬天青S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反应生成蓝色配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11.植物蛋白饮料中的测定是利用其能催化尿素转化为氨,再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的化合物。

12.测定食品中的脂溶性维生素时,是将样品经处理后,用有机溶剂提取、浓缩后测定。

三、判断题 

1.样品的采集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类.所谓随机抽样,即随意而为,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

2.35°Bx表示的是溶液含蔗糖量为35g/100g.()

3.索氏抽提法测得的脂肪包括样品中的游离脂和结合脂,故称为粗脂肪.()

4.市场上所售的糖精其实是糖精钠,是一种水溶性的化合物,是食品中常用的一种甜味剂.()

5.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它不是食品的主要成分,无营养价值。

6.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逸散和避免样品组成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作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必须根据微生物学的要求,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制备。

()

7.18°Bˊх表示的是酱油中含盐量为18g/100ml。

()

8.18°Bˊe表示的是水中含氯化钠量为18g/100ml。

()

9.测定食品中的挥发酸,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把挥发酸分离出来,然后用标准碱滴定。

()

10.对浓稠状食品用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时,为使水分挥发彻底可适当提高干燥温度。

()

11.食品中总酸度可以用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的含量表示。

()

12.欲测含有大量淀粉和糊精的食品中的还原糖含量,可用75%的乙醇溶液提取出还原糖后,再用还原糖法测定。

()

13.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使甲醛与氨基反应,从而使滴定终点由pH12下降到pH9,落在百里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

()

14.样品的采集是指从大量的代表性样品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分析测试的样品。

()

15.在分析试验中,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准确度高,一定要精密度好。

()

16.牛乳的外表酸度是由于乳酸菌发酵而产生的,可用乳酸百分数来表示。

()

17.对于磷脂含量较高的食品,一般选用酸水解法来测定其脂类物质的含量。

()

18.用碱性硫酸铜法来测定大豆蛋白溶液中的还原糖含量,由于此样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为减少测定时蛋白质产生的干扰,应先选用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澄清剂来除去蛋白质。

()

1.样品的采集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类。

所谓随机抽样,即随意而为,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

()

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等目的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它不是食品的主要成分,本身也不一定具有营养价值。

()

7.食品总酸度可以用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的含量表示。

()

8.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固定氨基的碱性,从而使羧基显示出酸性而被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

9.对于磷脂含量较高的食品,一般选用氯仿-甲醇提取其中的脂类。

()

10.酶水解和酸水解法测定淀粉时,无需对淀粉进行脱脂处理。

()

11.测定限量元素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为原子吸收法和分光光度法。

()

2.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中的氟,所用的参比电极为银电极。

()

3.食品中的水分有三种存在形式,其中亲和水最难挥发除去。

()

6.测定食品的总灰分时,灰化温度越高越好。

()

10.酸价是检验食用油质量的指标之一。

()

11。

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测定试样的同样方法,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称为对照试验。

12。

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方法经混合品均,均匀地分出一部分,即得品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一般分为两份,每份约500g左右。

1.准确度高的方法精密度必然高,精密度高的方法准确度不一定高。

2.灵敏度较高的方法相对误差较大。

3.减压干燥法适用于不易除去结合水的食品。

4.卡尔费休法不仅可测样品中的自由水,而且可以测定结合水。

5.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食品中原有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6.挥发酸不包括可用水蒸气蒸馏的乳酸、CO2、SO2等。

7.索氏提取法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酸水解法测得的为全部的游离态和结合脂肪。

8.高锰酸钾滴定法测还原糖时不受样品颜色的限制,但需用特制的高锰酸钾法糖类检索表。

9.蔗糖的测定可通过分别测定水解前后样品溶液中还原糖含量之差值乘上一个换算系数进行。

11.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时有铵存在,会使结果偏高。

12.氰化钾、柠檬酸铵、硫代硫酸钠等是测定金属元素常用的掩蔽剂。

13.索氏抽提法测食品中脂肪含量,使用无水乙醚,就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13.索氏抽提法测得的脂肪含量包括结合态和游离态的两类。

14.提取粗脂肪时,温度不能高于55℃,主要是为了防止脂肪的氧化以及乙醚的聚合作用。

15.测定贝类中汞的含量可用干法消化的方法,使用缩短时间来防止汞的挥发。

16.麦乳精中脂肪含量就是所加入的牛乳中的脂肪量,因此可用Babcock方法测定脂肪含量。

17.使用双硫腙显色剂时,对于GR级试剂不需提纯,而对CP级试剂必须提纯。

18.食品中的矿物质组成就是灰分,所以可以用灰分来表示矿物质的含量。

19.灰分是指样品经过550℃高温灼烧以后的无机残渣。

20.测定还原糖时,将裴林A移入裴林B中,可减小测定误差。

21.使用721分光光度计时,波长的选择应该取文献报导的最佳吸收波长,这样才能准确地测定。

22.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能完全排出样品中的水分。

30、测定脂肪时,可采用电炉加热()。

1、电炉烘干的方法也可进行水分的测定。

2、水分测定时,为了让水分蒸发快一些,应将烘箱的门打开一些。

3、水分测定应将铝合的盖打开少许。

4.可用氢氧化钠来测定溶液的酸度。

5、测定溶液的酸度的指示剂是铬黑T。

6、啤酒中可能会含有二氧化硫。

7、灰分测定的温度是100℃。

8、红色的灰分是正常的颜色。

9、灰分中含有大量的碳、氢、氧物质。

10,移取灰分时应快速从550℃的茂福炉中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

11、移取坩埚的钳叫坩埚钳。

12、脂肪测定时,应将索氏抽提器放电炉上进行抽提。

13、淀粉遇碘-碘化钾变兰色。

14、维生素C易被氧化。

1、烘箱是水分测定的重要仪器。

2、变质的食品酸度会增高。

对?

3、水分测定应将铝合的盖盖紧。

6、正常啤酒中除了含有二氧化硫外,还含有硫酸成分。

7、灰分测定的样品应炭化至100℃。

8、兰色的灰分是正常的颜色。

10,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加入硼酸溶液中,溶液应显暗红色。

11、盐酸是蛋白质测定的标准溶液。

12、脂肪测定时,应将索氏抽提器放在水浴锅上进行抽提。

13、淀粉就是还原糖。

四、选择题

1.我国的法定分析方法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为仲裁法。

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地方标准D.都是

1.烘箱干燥法测定水分时,所谓“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

A.2mgB.0.5mgC.1mgD.4mg

2.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时,样品的称样量一般以干燥后的残留物在为宜。

A.1.5-3gB.0.15-0.3gC.4.5-9gD.0.45-0.9g

1.从滴定管读取体积时,以下的数据中,规范记录的是

A.21.3mLB.21.30mLC.21.300mLD.21mL

2.测定香料中水分含量的公认方法是。

A.常压干燥法B.减压干燥法C.蒸馏法D.所述三种方法均可。

5.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食品中原有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A.总灰分B.水溶性灰分C.水不溶性灰分D.酸不溶性灰分

2.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时,应控制糖提取液的浓度为每毫升。

A.0.005-0.035mgB.0.05-0.35mgC.0.5-3.5mgD.5-35mg

4.测定糖类时,色浅且富含蛋白质的样液常采用澄清。

A.活性炭B.碱性醋酸铅C.醋酸锌-亚铁氰化钾D.氢氧化铝乳液

4.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消化样品时所使用的催化剂为,

A.硫酸铜B.硫酸钾C.硼酸D.硫酸

3.国标方法中,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时,所用的显色剂为

A.钼兰B.双硫腙C.对氨基苯磺酸D.邻二氮菲

4.盖勃氏法测定乳脂肪时,为破坏保护脂肪球的蛋白质膜,所加入的试剂为

A.浓硝酸B.浓硫酸C.浓盐酸D.磷酸

4.本课程中,有关维生素类测定所做的实验为的测定。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B2

4.本课程实验中,测定所用方法为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B2

5.测定食品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为原子吸收法和分光光度法。

A.食品添加剂B.限量元素C.农药残留D.维生素

6.测定的国标推荐方法为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和蒸馏滴定法。

A.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B.亚硝酸盐C.糖精钠D.苯甲酸钠7.测定的国标推荐方法为盐酸萘乙二胺法。

A.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B.亚硝酸盐C.糖精钠D.苯甲酸钠

4.测定牛乳是否掺碱掺假,所用的指示剂为

A.溴麝香草酚兰B.酚酞C.刚果红D.亚甲基兰

5.定量碱液法和酒精凝固试验测定的是乳的

A.消毒效果B.安定度C.界限酸度D.水分含量

6.检查肉中的H2S含量,所用的试剂为

A.萘氏试剂B.Pb(Ac)2溶液C.CuSO4溶液D.淀粉溶液

7.检查肉中的NH3含量,所用的试剂为

A.萘氏试剂B.Pb(Ac)2溶液C.CuSO4溶液D.淀粉溶液

8.测松花蛋总碱度时,加入以除去溶液中的碳酸盐

A.H2SO4B.NaClC.CaCl2D.NaOH

9.法是检验蜂蜜中是否掺有蔗糖、是否新鲜及加工优劣的最好方法

A.淀粉-碘化钾法B.费氏反应-研磨法C.费林氏容量法D.磷酸盐法

10.测定食醋中有无矿酸时,所用指示剂为

A.麝香草酚兰B.酚酞C.刚果红D.甲基红

11.测定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含量,所用方法为

A.分光光度法B.比重法C.重量分析法D.旋光法

12.检验蒸馏酒和配制酒中的甲醇,所用方法为

A.分光光度法B.薄层层析法C.滴定法D.旋光法

13.测定食品中硝酸盐时,用来将其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还原剂为。

A.VcB.金属镉C.Na2S2O3D.碘

14.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中的氟,所用的参比电极为。

A.玻璃电极B.甘汞电极C.氟电极D.氢电极

15.双硫腙易,故使用前需要提纯。

A.分解B.被氧化C.潮解D.被还原

16.新鲜牛乳的酸度为

A.10-120TB.20-220TC.16-180TD.22-240T

17.除凯氏定氮法外,蛋白质测定的另一国标方法为。

A.分光光度法B.液相色谱法C.薄层层析法D.滴定分析法

18.测定和提取Vc时,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通常使用控制酸度。

A.草酸B.盐酸C.醋酸D.磷酸

19.亦可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

A.苯甲酸钠B.山梨酸钾C.糖精钠D.二氧化硫

20.用乙醇水溶液提取可溶性糖类时,其浓度应控制在。

A.70%-85%B.70%-75%C.50%-75%D.50%-95%

5.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时,应控制糖提取液的浓度为每毫升。

A.0.005-0.035mgB.0.05-0.35mgC.0.5-3.5mgD.5-35mg

2.本课程实验中,测定食品有效酸度所用的电极为。

A.甘汞电极B.氟电极C.银电极D.复合电极

4.香料中水分的测定应选用。

A.直接干燥法B.减压干燥法C.蒸馏法D.任何一种方法

5.测定还原糖的直接滴定法属于。

A.酸碱滴定法B.氧化还原滴定法C.配位滴定法D.沉淀滴定法

9.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时,为了改善终点观察,在费林试剂中加入。

A.K3[Fe(CN)6]B.K4[Fe(CN)6]C.CuSO4D.酒石酸钾钠

6、灰分测定时样品应碳化至()为止。

A.黄色B.白色C.无黑烟D.灰色

1、水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1)、水浴锅,

(2)、茂福炉,(3)、恒温烘箱

2、水分测定的温度是:

()。

(1)550—600℃,

(2)36—38℃,(3)100—105℃

3、样品水分测定时,盛有样品的铝合应()

(1)将铝合的盖完全打开,便于水分的蒸发,

(2)将铝合的盖打开少许,以防杂物落入其中,(3)将铝合的盖盖好,便于水分的蒸发,

4、某样品水分测定时,空铝合重10.0000g,加入样品后重12.0000g,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后样品和铝合重11.8000g,因此样品的水分含量是(),

(1)90%,

(2)过程错了(3)10%。

5、水分测定的计算公式是()。

(1)样品中水分重×100/样品重,

(2)样品重×100/样品中水分重(3)样品中水分重/样品重×100

6、灰分的主要成分是()。

(1)有机物

(2)矿物盐和无机盐(3)石头

7.我国的法定分析方法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行业标准为仲裁法。

1.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测定试样的同样方法,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称为对照试验。

()

2.灰化样品前,要对样品进行炭化,炭化的目的是使样品中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

7、灰分测定中,盛装样品的器皿叫()。

(1)表面皿

(2)烧杯(3)坩埚

8、灰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1)、水浴锅,

(2)、茂福炉,(3)、恒温烘箱

9、灰分测定的温度是:

()。

(1)550—600℃,

(2)36—38℃,(3)100—105℃

10、灰分测定时样品应碳化至()为止。

(1)黄色,

(2)白色,(3)无黑烟

11、灰分测定,样品经高温灼烧后,正常灰分的颜色是()。

(1)黄色

(2)纯白色(3)黑色

12、灰分测定样品应碳化时,应采用()的方法进行炭化。

(1)先低温后高温。

(2)先高温后低温。

(3)保持高温状态。

13、灰分测定的计算公式是()。

(1)样品中灰分重×100/样品重,

(2)样品重×100/样品中灰分重(3)样品中灰分重/样品重×100

14、灰分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和()。

(1)酸不溶性灰分。

(2)酸溶性灰分(3)碱不溶性灰分

15、正常面粉的灰分含量应为()。

(1)99%,

(2)95%以上,(3)

(1)和

(2)都不对

16、优质的啤酒其灰分含量高于()。

(1)99%,

(2)10%以上,(3)这种说法不正确

17、灰分测定中使用的钳叫()。

(1)不锈钢钳。

(2)铁钳。

(3)坩埚钳

18、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滴定酸度)、有效酸度(pH)和挥发酸。

(1)总酸度,

(2)有机酸,(3)无机酸

19、测定酸度的标准溶液是()。

(1)氢氧化钠。

(2)盐酸。

(3)硫酸

20、测定酸度的指示剂是()。

(1)铬黑T。

(2)孔雀石绿。

(3)酚酞

21、天然食品中所含的酸主要是()。

(1)盐酸。

(2)硼酸。

(3)有机酸

22、盐酸属()。

(1)氢氰酸。

(2)无机酸。

(3)有机酸

23、1%酚酞溶液是称取酚酞1g溶解于100mL()之中。

(1)95%乙醇。

(2)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

(3)蒸馏水

24、氢氧化钠可使酚酞变()。

(1)无色

(2)黄色(3)红色

25、面包食品中酸度突然增高,往往预示食品()。

(1)发生变质,

(2)质量提高。

(3)没有这种现象。

26、脂肪属()。

(1)无机物。

(2)有机物。

(3)矿物质

27、脂肪测定所用的抽提剂是()。

(1)氯仿。

(2)蒸馏水(3)石油醚

28、()是脂肪测定的主要设备。

(1)水浴锅。

(2)电炉。

(3)茂福炉

29、脂肪测定时,样品包的高度应()。

(1)高出抽提管,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2)与抽提管高度相同,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3)以虹吸管高度的2/3为宜,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30、脂肪测定时,严禁()。

(1)使用滴定管。

(2)明火活动。

(3)和他人说话

31、用于粗脂肪测定的样品,其()。

(1)水分必须烘干,

(2)色素必须除净。

(3)脂肪必须除净。

32、测定脂肪抽提是否完全,可用滤纸检查,将(),挥发后不留下油迹表明已抽提完全,若留下油迹说明抽提不完全。

(1)10%氢氧化钠1毫升滴到滤纸上,再滴石油醚液。

(2)1:

3盐酸1毫升滴到滤纸上,再滴石油醚液。

(3)抽提管下口滴下的石油醚滴在滤纸上。

33、脂肪测定过程中,所使用的抽提装置是()。

(1)电炉

(2)凯氏定氮器(3)索氏抽提器。

34、脂肪测定过程中,所使用的加热装置是()。

(1)电炉

(2)水浴锅(3)茂福炉。

35、脂肪测定过程中,所使用的加热温度是()。

(1)75—85℃

(2)200—300℃(3)550—600℃。

36、碳水化合物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统称为糖类。

(1)氮、氢、氧。

(2)碳、氢、氮。

(3)碳、氢、氧。

37、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其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和游离的酮基,

(1)醛基

(2)氨基(3)羧基

38、()是还原糖测定的重要试剂。

(1)盐酸。

(2)淀粉(3)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39、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到达反应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即为滴定终点。

(1)溶液由蓝色到蓝色消失时

(2)溶液由红色到蓝色。

(3)溶液由红色到黄色。

40、以()作为指示剂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到达反应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溶液由蓝色到蓝色消失时即为滴定终点。

(1)甲基红。

(2)次甲基蓝。

(3)酚酞

41、()是还原糖。

(1)纤维素

(2)淀粉(3)葡萄糖

42、油脂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毫克数。

(1)盐酸。

(2)硫酸。

(3)氢氧化钾。

43、油脂酸价测定的指示剂是()。

(1)铬黑T。

(2)孔雀石绿。

(3)酚酞

44、油脂酸价测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1)由红色变无色。

(2)由无色变红色。

(3)由红色变绿色

45、油脂酸价测定的计算公式是()。

(1)酸价(mgKOH/g油)=V×N×56.1/W×100

(2)酸价(mgKOH/g油)=W×100/V×N×56.1。

(3)酸价(mgKOH/g油)=V×N/W×100

46、淀粉属于()。

(1)单糖。

(2)双糖(3)多糖

47、葡萄糖属于()。

(1)单糖。

(2)双糖(3)多糖

48、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

(1)脂肪酸。

(2)脂肪酸和多糖。

(3)氨基酸

49、所有的蛋白质都含()。

(1)氮素。

(2)矿物质。

(3)纤维素

50、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主要是测定其中的含()量。

(1)碳。

(2)氧。

(3)氮

51、测定蛋白质的主要消化剂是()

(1)硫酸。

(2)硼酸(3)硝酸

52、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凯氏烧瓶应()放在电炉上进行消化。

(1)与电炉垂直

(2)与电炉垂直且高于电炉2厘米的地方。

(3)倾斜约45度角。

53、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应()。

(1)先低温消化,待泡末停止产生后再加高温消化。

(2)先高温消化,待泡末停止产生后再用低温消化。

(3)一直保持用最高的温度消化。

54、蛋白质测定消化时,为防止凯氏烧瓶内的液体被烧干或烧裂,凯氏烧瓶应()。

(1)与电炉垂直

(2)与电炉垂直且高于电炉2厘米的地方。

(3)倾斜约45度角。

55、蛋白质测定消化结束时,凯氏烧瓶内的液体应呈()。

(1)透明蓝绿色。

(2)黑色(3)褐色

56、蛋白质测定所用的指示剂是()。

(1)酚酞。

(2)孔雀石绿。

(3)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57、将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加入硼酸溶液中,溶液应显()。

(1)暗红色。

(2)绿色。

(3)黄色。

58、蛋白质测定所用的氢氧化纳的浓度是()。

(1)0.01mol/L。

(2)45%左右。

(3)9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