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9842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docx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

       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可见语言在人际交流或沟通中的重要性。

    语言包括语音和文字,相对应的有音乐和文学(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美”的无音之境)。

    语言的三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句法)。

    实用语言艺术是指以文字语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即通常所说的文学,包括:

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题裁,实用语言艺术是诉诸于主体和客体的想象,如:

沟通、传授、交流、谈判…等。

涉及教育、传媒、政治、医疗、商务、音乐…等各个方面,所以说,“要说话的地方”就要用到“实用语言艺术”来表达和传授审美形象和审美经验。

 

     幽默(Humor) 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语言艺术,她是有趣或可笑且意味深长的:

滑稽只能逗人笑,而幽默则是让你笑了以后还会回味出许多的道理来。

一般认为:

一个人的幽默能力和其智商成正比关系。

     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

确实,幽默有助于消除敌意,缓解摩擦,防止矛盾升级,甚至有人认为幽默还能激励士气,提高生产效率…。

    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运用语言这门深奥的哲学,是一种深内涵、高层次的学问。

    语言艺术是八大艺术(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的基础。

 

     逻辑、语法、修辞三者之间的关系:

    简单的说:

逻辑是“对不对”;语法讲的是“通不通”;修辞是“好不好”。

    比如说:

“花生长在树上”在语法上来分析,主语是“花生”,动词谓语是“长”,“在树上”是介词结构充当宾语。

这个句子语法上是通顺的,但是从逻辑上看是可能错的,因为花生一般是不长在树上的,除非是特殊环境。

再如:

“月光明亮,星光点点。

”这也是犯了逻辑错误,月亮星就稀,月光暗淡星就亮。

修辞就是调整、润色语言。

通常小孩子在串门的时候,大人经常说要好好说话,要讲究礼貌,实际上这就是教孩子们准确运用修辞。

至于“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那叫做修辞格——为了收到语言的表达效果,如何选择修辞格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中国语言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约定俗成”(旬子说:

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约定俗成)。

比如:

“养病”“救火”——“病”为什么要养?

“火”是祸害为什么要救?

又如:

“我在抽屉里找了老半天”——人怎么能在抽屉里呢?

这是语言“约定俗成”所规定的,而且,这些是不能运用语法、修辞、逻辑去理解的。

 

    语言逻辑

   “逻辑”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希腊词(λσγοε,逻各斯),后英译为logos、其复数形式是logic。

    人的思维有广义(包含非理性思维)和狭义(理性思维)两种理解。

思维也有内容与形式之分。

所谓思维形式即思维内容的组成和表达方式:

概念、判断、推理。

逻辑学是以人们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逻辑可比喻为“思维的语法”。

 

思维的形式结构有两个组成部分∶①逻辑常项,如“所有的┅是┅”;②逻辑变项,如“只有┅才┅。

其中的“逻辑常项”决定了思维的形式结构的类型。

例:

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水银是金属;所以,水银也是导电的。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学习逻辑意义在于:

       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推理能力,从已知去探求未知;

       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准确地表达思想和严密地论证思想;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识别能力,识别谬误,揭露诡辩。

     逻辑(logic),又称:

理则、论理、推理、推论,是有效推论的哲学研究。

逻辑学就是研究规律性事物的一门学科。

逻辑被使用在大部份的智能活动中,但主要在哲学、数学、语义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内被视为一门学科。

逻辑讨论逻辑论证会呈现的一般形式,哪种形式是有效的,以及其中的谬论。

在哲学里,逻辑被应用在大多数的主要领域之中:

形而上学、本体论、知识论及伦理学。

在数学里,逻辑是指研究某个形式语言的有效推论。

在辩论法中也会学习到逻辑。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区别与联系:

       普通逻辑就是选定一个角度,然后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的过程。

而辨证逻辑是通过不同的方面阐述推理。

       普通逻辑是单方面的,而辩证逻辑是多方面的。

       形式逻辑是静止的单向的现实的/直接的理解,而辩证逻辑则一种动态的理解,是历史性的历史,是发展的理解,是双向的理解。

    所谓形式逻辑是在“质”的规定不变的情况下,对“质”的同态性表述。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象素”、是量的积累。

也就是说,形式逻辑的推演表现的是事物自身的等同性,即在推演的过程中,事物的质的规定不能从一种质的规定变化为另一种质的规定。

     所谓辩证逻辑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但认知事物当前的、现在的“质”的不变性(稳定性) a=a ,同时还要认识到这种不变性是暂住的

     辩证逻辑(DialecticalLogic),是“矛盾逻辑”的同义词。

与之相对应的反义词,是“无矛盾逻辑”,或者“相容逻辑”,也常常被称作“形式逻辑”,或者简称为“逻辑”(即亚里士多德逻辑)。

     在西方,亚里斯多德将逻辑建立成一门正式的学科,并在哲学中给予它一个基本的位子。

     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

思维过程是矛盾运动的过程,思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思维的发展。

      2.量变质变的思维规律:

思维反映客观的过程是由片面到较全面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运动形态表现为:

不断地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又由质变转化为量变。

      3.否定之否定的思维规律:

思维、认识的发展方向体现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运动,经历着“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的过程。

     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

内容: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

   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

  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

  3、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是总结的结果;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

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

2、要求:

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

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

  表现为:

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

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内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

  表现为:

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

      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

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

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

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

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

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

2、要求:

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

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自相矛盾:

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

2、悖论:

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

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

  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

  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

排中律:

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

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

2、要求:

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

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两不可:

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

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

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

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

  2)排中律陈述不可同假,矛盾律陈述不可同真;

  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

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

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和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

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

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看,P而非Q成立

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看,Q而非P成立

(一)同一律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

同一律的公式是:

"A是A"。

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任何思想,即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

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任意变换。

同一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的主要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而只有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人们也才能进行思想交流。

否则,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混淆论题或偷换论题,那就必然会使思维含混不清,不合逻辑,既不能正确地组织思想,也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

因此,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乃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论辩)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相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跑题,不能在讨论某个论题的名义下实际讨论别的论题。

违反同一律要求常见的逻辑错误有:

①在同一思维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某报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

  小伙子:

"您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

  姑娘:

"怕什么?

!

斐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行吗?

"

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

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是贬义。

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

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是褒义,它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

因此,同一个语词("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混淆或偷换论题是在论证中常见的一种逻辑错误。

这种错误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个不同的论题(判断或命题)这样或那样地混淆或等同起来,从而用一个论题去代换原来所论证的论题。

比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讲过下述这样一段话:

  -"我以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

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

我主张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

因为,这样做所占的时间较少,而获得的效果却很好。

否则就会这样:

这个国家的地理归地理,而它的历史归历史,各管各,不能互相联系起来。

"

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

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话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

"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

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一个论题。

这就是一种混淆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下面再举两例说明。

  -苏格拉底领了一个青年到智者欧底姆斯那里去请教。

这个智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给了这个青年一个下马威。

他劈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你学习的是已经知道的东西还是不知道的东西?

这个青年当然回答说,学习的是不知道的东西。

于是这个智者就向这个青年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你认识字母么?

"

  "我认识。

"

  "所有的字母都认识吗?

"

  "是的。

"

  "而教师教你的时候,不正是教你认识字母吗?

"

  "是的。

"

  "如果你认识字母,那么他教你的不就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吗?

"

  "是的。

"

  "那么,或者你并不在学,只是那些不识字母的人在学吧!

"

  "不,我也在学。

"

  "那么,如果你认识字母,就是学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了。

"

  "是的。

"

  "那么,你最初的回答就不对了。

"

  这个青年就这样被智者欧底姆斯搞晕了,于是承认自己的失败,而甘心拜欧底姆斯为师。

  分析:

其实,在这个典故里,智者欧底姆斯使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把这个青年弄得昏头昏脑的。

  -物理老师出一道题当堂考学生,题目是:

"一炉铁水凝结成铁块,它的体积缩小了三十四分之一。

后来,铁块又熔化成铁水,体积增加多少?

"

  学生甲经过计算,回答道:

"熔化后的铁水的体积比铁块增加了三十三分之一。

"

  乙马上反对说:

"不对。

同是一块铁。

缩小的是三十四分之一,增加的是三十三分之一,不是自相矛盾吗?

"

  甲又说:

"不是我自相矛盾,而是你混淆了概念"。

  请分析甲、乙两人谁是谁非。

  分析:

甲的说法是对的,乙的说法是错的。

  因为"增加"和"缩小"都是相对的概念。

缩小三十四分之一,是相对于铁水凝结成铁块来说的;增加三十三分之一,是相对于铁块熔化为铁水说的。

这样甲的说法并不自相矛盾;乙确实是混淆概念,因为他把"增加"和"缩小"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了。

  -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

他把新手表和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他又把家中的挂钟和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家中的挂钟比电台标准快了三分钟。

张先生因此推断:

他的表是准确的。

  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

  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这说明手表准时。

  B.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

  C.张先生的推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直接和标准时比。

  D.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

  E.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是:

D。

  因为确定两个三分钟不是同一概念。

张先生的推断违反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但有时故意违反同一律规则,却可以创造出特殊的说话效果。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

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林又提出要克扣一笔经费,教授们纷纷反对。

林说:

"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

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

"鲁迅一下站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拍在桌上:

"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二)矛盾律

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

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

矛盾律的公式是:

并非(A而且非A)。

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

因此,"并非(A而且非A)"是说:

A和非A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亦即其中必有一个命题是假的。

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

而保持思想的前后一贯性,乃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

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

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比如,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曾经谈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卖矛(长矛)和盾(盾牌)的人,先吹嘘他的盾如何的坚固,说: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

过了一会,他又吹嘘他的矛是如何的锐利,说:

"吾矛之利,物无不陷"。

这时旁人讥讽地问:

"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

"卖矛与盾的人无言以答了。

因为,当他说"我的盾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时,实际上是断定了"所有的东西都是不能够刺穿我的盾"这个全称否定命题;而当他说"我的矛可以刺穿任何东西"时,实际上又断定了"有的东西是能够刺穿我的盾的"这一特称肯定命题。

这样,由于他同时肯定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因而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从语言方面看,在遣词造句时,如果把反义词同时赋于同一主语,那就会发生文字上的矛盾。

这种文字上的矛盾也必然会导致思想上的逻辑矛盾。

我们看下面两个例句: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

  "船桨忽上忽下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

"

下面再举例说明。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

"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

  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

"什么!

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

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

  分析:

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

因为他的想法包含了逻辑矛盾。

因为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

  -1919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

在本村我只给而且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

请问:

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

"

  这是数学史上著名的"理发师悖论",请分析这里面包含的逻辑矛盾。

  分析:

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呢?

只有两种情况:

不给自己刮,或者给自己刮。

  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我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

这就是说,从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给自己刮胡子的结论,这本身就构成逻辑矛盾。

  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我只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他就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

这就是说,从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出发,必然推出理发师应该不给自己刮胡子的结论,这本身也是一个逻辑矛盾。

  -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

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

案犯是丙。

  乙:

丁是罪犯。

  丙:

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

作案的不是我。

  四人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E、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

B。

  乙和丁的口供矛盾,根据矛盾律,其中必有一假。

四人口供中只有一假,所以,甲和丙口供是真的。

甲口供真,作案者为丙,加上丙的口供,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丁也是作案者,由此也断定乙和丁中,丁讲假话。

(三)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的公式是:

"A或者非A"。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

而思维的明确性也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

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

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须明确地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以否定。

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有人既不承认前者是真的,又不承认后者是真的,或者说,如果有人既认为前者是假的,又认为后者也是假的,那么此人的思想就陷入了我们习惯所说的"模棱两可"之中(实际上应该叫做"模棱两不可")。

模棱两可是一种常见的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所谓模棱两可,就是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之间,回避作出明确的选择,不作明确肯定的回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下面举例说明。

  -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重什么庄稼好。

甲一会儿说应该种小麦,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小麦。

针对甲的说法,乙说:

"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试分析甲、乙两人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分析:

甲的说法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因为他同时断定了这块空地"应该种小麦"和"不应该种小麦"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

针对甲的说法,乙的说法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因为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而乙恰好断定上述两个判断都是假的。

  但在日常交流中或说话的正式场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说话技巧。

  -1996年,李登辉散布了一系列不利于国家统一的言论,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在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后,有记者问:

"你们是否把李登辉看作中国人?

",这是一个巧设陷阱的难题,说"是"或"不是"都会贻人口实。

于是,沈国放这样回答:

"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

可谓得体之极。

  -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

  张老师说:

"如果余涌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

"

  李老师说:

"依我看这个班没有能考上清华。

"

  王老师说:

"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涌考不上清华。

"

  赵老师说:

"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涌能考上清华。

"

  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

  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

  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

  D.如果方宁考不上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E.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

E。

题干中张老师和赵老师的推测形式分别是"如果P则Q"和"P并且非Q",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和排中律,其中必有一个推测成立且只有一个成立,另一个不成立。

又由条件,四人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因此,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推测均不成立,即事实上余涌考上了清华。

因此,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即E项为真。

    逻辑学的发展简史:

    古希腊时期: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古典或传统的形式逻辑;麦加拉-斯多葛学派奠定了命题逻辑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经院逻辑学家们创立了推论的学说。

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尔-罗亚尔修道院发表了《逻辑或思维的艺术》一书,将古典的演绎逻辑体系化。

    17世纪开始,由于实验自然科学的兴起,归纳方法的研究被引入逻辑学:

培根、惠威尔、穆勒,《新工具》、《逻辑体系》,建立了古典或传统的归纳逻辑。

    17世纪末,德莱布尼茨提出了逻辑数学化的思想,《论组合术》建立一种用符号表意的普遍语言及思维演算的设想,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

    19至20世纪初,布尔代数的创立将设想变为现实,再经德摩根、弗雷格的努力,罗素与怀德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着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9世纪上半叶,德国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逻辑;黑格尔《逻辑学》,辩证逻辑;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资本范畴的辩证逻辑体系;列宁《哲学笔记》,确立了辩证逻辑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毛泽东《论持久战》,提供了辩证逻辑的又一范例。

    20世纪30年代,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塔尔斯基形式语言真理论、图灵机及其应用理论三个划时代的成果,为现代逻辑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逻辑学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现代逻辑学已从单一学科逐步发展成为理论严密、分支众多、应用广泛的学科群,择其要者有:

数理逻辑、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