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9915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docx

CISG与中国合同法比较

合同法与公约对风险转移和所有权转移的异同

(一)《公约》对风险转移的规定

在公约中对风险转移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它确定了如下一些原则:

1.以交付为风险转移时间,这是公约第69条明确规定的,将风险与所有权相分离;

2.以当事人的约定时间为风险转移的时间,这体现了意思自治,当事人可以自行在合同中约定在一定时间内转移风险;

3.遵循国际惯例,在国际贸易中约束货物买卖不仅有公约还有其它的一些国际惯例,比如有《华沙—牛津规则》和《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而当事人一旦在合同中选择这些规则中的术语,那么风险转移时间依规则而定;

4.以法律规定的时间为风险转移时间,这是讲如果在合同中当事人未约定时间则应按公约或各国法律规定来确定风险转移时间;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公约的66—69条具体规定了涉及运输的国际买卖、运输途中销售、还有违约等情况下的风险转移。

(二)《合同法》对与风险转移的规定对于风险转移我国合同法第142条规定: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这具体规定了风险转移与所有权相分离,以交付时间为风险

转移时间的基本原则,而这是与《公约》规定的原则所一致的。

另外合同法还在143—149

条具体规定了在买方违约、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约定不明确、卖方违约、以及运输途中货物买卖的风险转移。

可见,我国对所有权与风险转移都做了比较详细而明确的规定。

二、比较分析两部法律的异同并提出完善立法的建议

(二)对风险转移的对比分析及完善

对于风险转移这一问题,不论是公约还是合同法都给予了较详细的规定。

对比公约的66—

70条与合同法的141—149条我们可以发现两者还是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在立法上都有着不足,应予完善。

1.在我国合同法142条确定了风险与所有权相分离的,以交付时间为风险转移时间的基本原则,这与公约的规定是一致的。

但是对于法律另有规定及当事人约定的情况那个先适用并未明确,而在实践中我们多以“当事人约定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优先适用

”为原则,因而我们必须在立法上明确规定。

2.合同法143条规定:

“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第146条规定:

“出卖人按照约定或者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反约定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

”这两条对买方违约时风险转移做了规定。

公约69条第1款规定“在不属于第六十七条和六十八条规定的情况下,买方接收货物时起,或如果买方不在适当时间内这样做,则从货物交给他处置但他不收取货物从而违反合同时起,风险转移到买方承担。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合同法规定在违反约定之日起风险转移,而公约对买方违约期间的规定是“适当时间内这样做”,但这个适当时间究竟该如何确定,却是一个模糊性的规定,因此在国际立法上必须予以明确;还有就是按照合同法的规

定在违反约定之日起风险转移,那么假如卖方在及时的采取了补救措施,那么买方就没必要再承担风险,而是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了,这就是合同法在立法上不够严密,应予完善。

3.合同法141条第2款规定:

“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应当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运交给买受人;

(二)标的物不需要运输,出卖人和买受人订立合同时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出卖人应当在该地点交付标的物;不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应当在出卖人订立合同时的营业地交付标的物。

”第145条规定:

“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这两条是对当事人在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风险转移的规定。

公约第67条规定:

(1)如果销售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但卖方没义务在某一特定的地点交付货物,自货物按照销售合同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转交给买方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承担。

如果卖方有义务在某一特定的地点把货物交付给承运人,在货物于该特定地点交付给承运人以前,风险不转移到买方承担。

卖方受权保留控制货物处置权的单据,并不影响风险的转移。

(2)但是,在货物以货物上加标记,或以装运单据,或向买方发出通知或其他方式清楚的注明有关合同以前,风险不移转到买方承担。

”二者实质上是将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规定,合同法是按照是否明确交付地点,而公约则是按照是否涉及运输而对风险转移做了不同的规定,但实质上是一致的,即风险自交付时转移,只是这个交付因在国内或国际贸易中各具特点而规定不同,因此为避免理解上的误解应统一表达。

4.合同法144条规定:

“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公约68条规定:

“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承担。

但是,如果情况表明有此需要,从货物交付给签发载有运输合同单据的承运人时起,风险就由买方承担。

尽管如此,如果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货物已经遗失或损坏,而他又不将这一事实告知买方,则这种遗失或损坏应由卖方负责。

二者对运输途中的货物买卖规定原则上是在合同订立时转移风险给买方,这是一致的。

但是公约在此之外还规定了货交承运人、卖方恶意订约情况下的风险承担,显而意见,我国对此规定不够详细,应予完善。

5.合同法148条规定:

“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

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公约70条规定:

“如果卖方已根本违反合同,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和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不损害买方因此种违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种补救办法。

我国立法中明确规定的只有在因质量不符而导致根本违约的一种情况,而对3其它的根本违约情形并未规定,这是一种立法上的遗漏,应该予以完善;还有就是我国立法规定根本违约下,风险不发生转移,而国际公约规定却是风险转移给买方,而买方依然有权采取补救措施,可见对违约时风险转移的规定是不同的,一个是转移给买方,一个是不转移,因而在立法上该如何选择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的制定和完善

发布时间:

2014-01-1014:

10:

56作者:

王利明来源:

北大法律信息网我要评论(0)

摘要:

  【摘要】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国际法律文件,其具有强行法的性质而非具有“软法”性质的示范法。

我国是公约的缔约国,公约对我国相关法律的制定产生重大影响,《合同法》中大量借鉴了公约的相关规定。

公约虽然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一部国际法律,但由于其严格限制适用范围,因而其无法有效地应对当下电子商务等新的交易形式,也无法适用于服务贸易。

公约亦回避了合同的撤销和无效等基本法律规则,这导致公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如何修改公约成为目前争论的焦点,有人提出了修改模式、示范法模式以及新法模式,然而这几种模式各有利弊,事实上,采取分阶段、分步骤的公约修改模式更为科学。

公约对我国两岸四地合同法制的统一具有启示作用,在现阶段,制定一部共同适用的合同示范法有必要提上历史的日程。

  【正文】

  自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ContractsfortheInternationalSaleofGoods,CISG,以下简称公约)制定以来,截至2010年,已有近80个国家批准或加入,公约自颁行以来,促进了许多缔约国的法律改革,构建了世界范围内买卖法的统一规则,并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因此,该公约曾被认为是所有国际性法律文件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国际性法律。

[1]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等新的交易形式的发展,对该公约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是公约最早缔约国之一,公约促进了我国合同法的改革,也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未来公约的完善也将会影响到我国法治的未来走向。

 

一公约是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国际法律文件

 公约的起草始于“二战”以后。

1951年,荷兰政府曾在海牙召开了一次有21个国家参加的外交会议,会上讨论了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所准备的货物销售统一法公约草案。

其后完成了《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这两个公约在1964年的海牙外交会议上一起获得通过,它们构成了公约的雏形。

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公约的缔约国极少,并未产生广泛的影响。

[2]1966年,联合国贸法会成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对上述两个公约进行了修订,在1978年贸法会第10届年会上通过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公约草案》,并决定将上述两个公约合并为一个草案,称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草案》。

1980年,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外交会议,并将该草案提交大会讨论,共有62个国家以及8个国际组织出席了该会议,最后正式通过了公约。

[3]中国在1986年签订了该公约,并且成为该公约最早的缔约国之一。

公约是迄今为止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国际法律文件,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它已拥有近80个缔约国,其影响力超过任何地区性公约。

[4]二是,它统一了国际货物买卖的实体规则。

公约的制定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国际货物买卖所遇到的法律障碍,促进国际货物买卖法律规则的统一。

根据《公约》第7条规定,“在解释本公约时,应考虑到本公约的国际性质和促进其适用的统一以及在国际贸易上遵守诚信的需要。

”在该条中,公约采用“统一(unification)”的概念,统一的含义是指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应适用单一的规则,这表明公约的制定旨在统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实体法规则。

换言之,对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缔约国则应当适用公约的规定。

[5]三是,为促进买卖规则的统一,它融合了两大法系的相关立法经验的实体法规则。

公约是在广泛吸纳两大法系有关买卖法乃至合同法成熟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才最终形成的文本。

可以说,它是世界范围内成熟立法经验的结晶。

四是,从公约的制定过程来看,公约不仅考虑了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考虑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利益和要求,因此,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6]公约在制定过程中反复谈判磋商并寻求最大范围内的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它在买卖合同法律领域是全球范围内达成的最广泛的共识,这也使得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五是,公约的制定极大地减少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法律障碍,为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引导当事人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订立更加完善的合同规则,减少磋商和交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公约已经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成功。

[7]

 公约对缔约国具有直接适用的效力,或者说,对缔约国而言,公约具有强行性。

因为公约对缔约国具有强行法的性质,因此,其与示范法不同。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全球层面的公共治理的兴起,以及国家在公共治理中控制者角色的淡化,形成了所谓的“软法”,如罗马统一国际私法协会(UNIDROIT)所制定的1994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PICC),以及欧洲兰度委员会(LandoCommission)所制定的《欧洲合同法原则》(PECL)。

这些文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是具有相当程度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8]“软法”的出现也给具有严格体系性的法典带来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其代表了未来法律发展的方向。

[9]示范法无须各国认可和加入,它仅仅只是作为各国立法的参考,当然,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当事人在排除公约适用之后,也可以选择适用示范法,但是在没有排除公约适用的情况下,则不能直接适用示范法。

在这一点上,显然与公约在性质上存在明显区别。

不过,公约对以后制定的相关示范法也产生了先导作用。

正如欧洲合同法原则的起草人欧利•兰度(OleLando)指出,公约为世界性的国际合同法和欧洲合同法作了积极准备并发挥了倡导性的作用,公约是《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欧洲合同法原则》的“指导教材”,当然,后两个法律文件反过来也会影响对公约的解释。

[10]公约的上述性质和特点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公约未来的走向。

由于公约是统一法而非“软法”性质的示范法,这也说明公约本身即便存在缺陷,也难以通过示范法的制定而加以弥补。

但正因为公约是长时间艰苦谈判的产物,且缔约国较多,因而一旦要开启对公约的修改,势必面临着重新寻求共识并达成一致的困难。

尤其应当看到,在缔约国加入公约之后,公约推进了国内实体法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国内实体法的改革。

公约为国内法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这些影响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公约制定时的预期。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公约对我国《合同法》的立法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我国《合同法》与国际规则的接轨,并且有助于消除我国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障碍,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公约对我国《合同法》制定的重大影响

我国在加入该公约以后,在司法实践和仲裁中认真执行该公约,从联合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发布的有关中国适用公约的报告来看,公约在我国司法和仲裁实践中得到了执行。

[11]这也说明,我国在加入公约后已经践行了缔约国所负有的义务。

尤其需要指出,公约对我国国内合同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严格地说,尽管公约具有强行性,但缔约国加入公约,并非当然负有修改国内法的义务,而只是意味着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如果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排除适用,就应当适用该公约。

但我国在加入公约前后,就已经借鉴公约的规定,推进了我国有关合同立法的改革。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公约完成了最初的草案时,我国就已经表达了对公约的支持态度,在1985年《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就充分考虑到了公约的相关规定,并予以充分借鉴。

[12]这主要是考虑到,涉外经济合同基本上适用于国际贸易,而公约是两大法系协调的产物,代表了法律发展的趋势,应该在此领域与国际贸易法律规则相接轨。

例如,《涉外经济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即借鉴了公约的经验,采纳了严格责任原则,这也反映了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国际贸易中违约责任规则的发展趋势。

[13]例如,《涉外经济合同法》第29条规定:

“一方违反合同,以致严重影响订立合同所期望的经济利益”,“在合同约定的期限没有履行合同,在被允许推迟履行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另一方则可解除合同。

这一关于根本违约的规定虽然表述上与公约存在一些区别,但基本上借鉴了公约的规定,也吸收了最新的立法经验。

  在1986年加入公约之后,恰逢我国开始启动统一合同法的制定工作,公约对我国《合同法》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合同法》之所以在起草中要大量借鉴公约的经验,主要原因在于:

一方面,公约所秉持的私法自治、诚信原则、鼓励合同成立等精神,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

而我国制定《合同法》,就是为了构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因此,有必要借鉴公约进行合同法立法。

另一方面,公约体现了最新的立法经验,代表了合同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我国《合同法》的制定也要吸收最先进的立法经验,制定出与国际立法经验相接轨的面向未来的合同法律。

此外,为了保持国内合同立法的开放性,促进经济贸易规则与国际接轨,我国《合同法》也需要大量借鉴公约的相关规定。

具体而言,在如下几个方面,《合同法》借鉴了公约的经验:

(一)合同的订立

(二)所谓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在合同成立规则方面,公约在要约承诺制度方面借鉴了两大法系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合同订立的规则,这些规则也大量为我国《合同法》所借鉴。

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要约规则方面,两大法系采取不同的做法。

大陆法采到达主义生效的规则,英美法采发信主义规则。

《公约》第15条规定,“发价于送达被发价人时生效”,如果要约在发出以后,因传达要约的信件丢失或没有传达,不能认为要约已经送达,显然这是对大陆法立法经验的总结。

[14]该规则被我国《合同法》第16条所采纳。

第二,由于大陆法采到达主义,所以,要约可以撤回。

但英美法采发信主义,所以,要约不可能撤回。

[15]《公约》第15条规定,“一项发价,即使是不可撤销的,得予撤回,如果撤回通知于发价送达被发价人之前或同时,送达被发价人。

”我国《合同法》第17条采纳了该规则所确定的要约撤回制度。

第三,根据两大法系传统理论,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不得作任何更改。

但美国法为鼓励交易,逐渐适当修改了传统英美法的镜像规则(MirrorImageRule),而承认了承诺可以对要约进行非实质性变更,[16]这一规则被公约所确认。

根据《公约》第19条第3款,“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均视为在实质上变更发价的条件。

”根据公约起草秘书处的评论,公约并不要求承诺与要约使用完全相同的语言,只要承诺字面上的差异没有改变当事人双方的义务。

[17]这一规则被我国《合同法》第31条所采纳。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合同法》第30条规定,“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其中所列举的实质性变更事项也受到了公约规定的影响。

不过,较之于公约,该条所规定的事项范围更加宽泛。

第四,关于承诺的生效规则,公约基本采纳了大陆法的规则。

从比较法上看,在承诺生效方面,英美法采纳了送信主义(或称为发送主义),而大陆法采取到达主义。

根据《公约》第18条第2款,接受发价于表示同意的通知到达发价人时生效。

可见公约采纳了大陆法的观点。

该规则也被我国《合同法》第26条所借鉴。

 

(二)合同形式

公约对合同的形式采取了非要式主义的模式。

《公约》第1l条规定:

“销售合同无须以书面订立或书面证明,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条件的限制。

销售合同可以用包括人证在内的任何方法证明。

”可见,第1l条并不禁止当事人对订立合同的形式作出特别规定,合同的订立形式完全可以按照当事人自己的意思来决定。

当然,公约所采取的合同形式完全由当事人决定的规则也曾经引发一些争议,且受到一些批评,如有观点认为,一个书面的合同按照公约的规定可以采取口头甚至默示的方式解除,或者书面形式可能受到口头形式的修改,这就可能使得国际贸易产生不确定性。

[18]但对合同形式的非要式性要求仍然在缔约国之间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尽管我国在参加公约时,对公约第11条采取了声明保留的做法,但我国《合同法》第10条又采纳了公约的规定。

因此,2013年我国撤回了对《公约》第ll条所作的保留声明。

[19]

(三)质量不合格规则的统一性

在不适当履行的责任方面,大陆法国家传统上采取了两套履行不合格的合同责任制度,即瑕疵担保责任和不适当履行的责任。

所谓瑕疵担保,是指债务人负有对其所提出的给付应担保其权利完整和标的物质量合格的义务,[20]如果债务人违反此种担保义务,则应负瑕疵担保责任。

此种责任与不适当履行的违约责任是相区别的。

但因为两套合同责任制度不仅造成了规则的不一致,而且不利于受害人的保护,所以一直受到非议。

而英美法系国家历来采取了单一的质量不合格责任(Non-conformity)制度,[21]该制度为公约所采纳。

公约未区分缺陷和所保证品质的欠缺。

只要实际交付的物与合同要求不符,就存在物之瑕疵。

[22]因此,公约建立了统一的履行不合格制度,这一制度代表了最新的立法趋势,并为两大法系所普遍采纳。

[23]因为统一的质量不合格规则的建立使得确定瑕疵的标准实现了统一、完整的效果,不仅极为简便易行,而且充分有利于对受害人的保护,[24]所以,曾坚持两套责任制度的《德国民法典》最终也根据公约的规定作出了修改。

[25]我国《合同法》在买卖合同一章中,虽然在第153条承认了出卖人的瑕疵担保义务,但并没有规定独立的瑕疵担保责任,立法者根据公约的规定排斥了独立的瑕疵担保责任的立法模式,形成了统一的合同违约责任制度。

[26]

(三)排斥履行不能的概念

(四)在大陆法系以德国法为代表的国家,受罗马法的影响,广泛采纳了履行不能的概念,并普遍认为,履行不能是合同法上的核心问题之一。

[27]履行不能通常可分为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

自始不能属于债务成立的问题,嗣后不能属于债务履行的问题。

[28]自始不能可以导致合同无效。

[29]在合同有效的情况下,若发生嗣后不能,除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原因以外,则构成一种特殊的违约澎态。

履行不能的规则极为繁琐,给法官适用法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公约并未采纳履行不能的概念湘疫j公约原则上认为在缔结时就已出现履行不能的合同是有效的。

[30]同时,按照风险是否移转为标准来确定谁应负责。

如果因为履行不能而导致合同没有履行,无论是自始不能还是嗣后不能,除非有法定的免责理由,否则将构成合同不履行的责任(第45条以下、第60条以下)。

这就确立了履行不能将转换为违约责任的规则。

这一规则实现了违约责任制度的统一和协调,而且也简便适用,从而基本上为各国立法所借鉴。

《德国民法典》最终也根据该规定进行了修改。

[31]在我国《合同法》的制定过程中,针对是否借鉴德国法上履行不能规则产生了争议,立法者最终采纳了公约的做法。

《合同法》没有简单确认自始不能导致合同无效,同时吸取公约的经验,以“违反义务”作为确定债务人的责任的依据。

[32]这就建立了履行不能转化为违约的规则,建立了统一的违约责任制度。

(五)确立了根本违约规则

根本违约是指一方违反合同而致另一方损害,导致非违约方缔约目的无法实现。

在根本违约的情形,非违约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这一制度产生于普通法,是普通法从条件和担保条款的分类中所发展出来的概念,而公约借鉴了这一经验,在第25条中确立了根本违约的概念,[33]并在违约责任制度中确立了根本违约制度。

按照《公约》第51条的规定,买方只有在完全不交付货物或不按照合同规定交付货物等于根本违反合同时,才可以宣告整个合同无效。

例如,出售的货物被污染,且不符合明示的质量标准,构成根本违约。

[34]根本违约制度严格限制了合同解除的条件,为合同严守确立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这一规则对我国合同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原有的合同立法对合同解除未作明确限制,因此导致了合同在实践中经常被随意解除,不利于合同严守。

基于这一原因,《合同法》在起草过程中借鉴了公约的经验,根据该法第94条中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该条款将根本违约作为了兜底条款,这实际上是将根本违约作为违约解除的限制性条件。

该规则白颁布以来,广受好评,成为我国《合同法》上的一大亮点。

(六)预期违约制度的确立

 公约采纳了预期违约的概念,并确立了非违约方的相应救济规则。

公约单独设立第五章第一节规定预期违约制度。

《公约》第72条规定,“

(1)如果在履行合同日期之前,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反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无效;

(2)如果时间许可,打算宣告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合理的通知,使他可以对履行义务提供充分保证;(3)如果另一方当事人已声明他将不履行其义务,则上一款的规定不适用。

”实际上,该条分别确立了默示预期违约和明示预期违约制度,并设置了不同的救济规则。

这大致相当于美国《统一商法典》第2610条的规定。

[35]而且公约将预期违约制度区分为预先非根本违约和预先根本违约两种,这也可以说是公约的独创。

[36]公约关于预期违约的规则对我国《合同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合同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这就确认了预期违约制度,其中关于明示违约规则的规定,显然是受到公约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