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0000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docx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

(发展战略)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

装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

                        第一部分机械工业

  Ⅰ工程机械行业

  一、行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局面,行业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能生产出接近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并出现了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行业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除特种大型的工程机械外,能够生产国内工程建设所需要的18大类产品、280多个系列、1700多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

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约有1400家(其中主机企业710多家),职工33.85多万人;固定资产原值668亿元,净值48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210亿元;17个产业集团公司遍布全国各地。

行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7%,行业销售规模在国内机械工业九大产业中上升到第四位。

2009年有7家行业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他们是: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有19种大型工程机械设备被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发展对象;有18家企业被列入军需采购对象。

  从2006年开始,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额由逆差转为顺差,2008年出口额为进口额的2.23倍,实现了大顺差,出口高成长性成为国际工程机械行业主要关注的对象。

出口总额仅次于美国,与日本接近,到2009年末,我国的工程机械市场总量已经达到3000亿人民币以上,占世界市场的47.7%。

2009年的产品产销量及销售额都已上升为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北美和欧盟之外最重要的工程机械市场,其中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等部分产品,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

  二、取得的主要成就

  1、各项规划指标超额完成

  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经营运行情况呈强劲发展态势,各大类产品销售情况虽然年增长幅度不同,但都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行业“十一五”规划实际完成情况(取用2009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详见表1。

  表1:

“十一五”规划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项目

2005年

实际完成

指标

“十一五”规划预测目标

2009年

达到指标

比“十一五”规划目标超额完成(%)

国内市场需求总量(亿元)

1273

2340

2890

23.00

工程机械出口额(亿美元)

30

70

77

10.00

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总额(亿元)

1264

2500

3157

26.38

工程机械税后利润(亿元)

45

100

237

137.00

主要产品销售量完成情况(台)

264464

411115

493888

41.94

其中:

1.液压挖掘机(台)

34052

75000

101559

35.41

2.装载机(台)

107336

140000

149355

6.68

3.挖掘装载机(台)

2263

2600

2693

3.58

4.滑移转向装载机(台)

186

3000

2860

-4.66

5.推土机(台)

5096

8000

8599

7.4

6.平地机(台)

1754

2000

3608

80.40

7.轮式起重机(台)

11048

13000

28627

120.20

8.履带起重机(台)

282

1200

1043

-13.08

9. 塔式起重机(台)

12693

20000

29300

46.50

10.叉车(台)

68108

110000

138908

26.28

11. 压路机(台)

8113

12000

19852

65.43

12.摊摊机(台)

904

1800

1678

-6.77

13.旋挖钻机(台)

119

300

1007

236

14.全断面掘进机(台)

10

15

71

373.33

15.混凝土拖式泵(台)

3500

5000

5186

3.72

16.混凝土搅拌楼(台)

1300

2000

4949

147.45

17.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

6500

13000

23539

81.07

18.混凝土泵车(台)

1200

2200

5880

167.27

19.电梯、扶梯、自动人行走道

120000

260000

116.67

  上表中2009年实际达到的国内市场需求、产品销售额均比“十一五”规划目标超过20%以上,预计“十一五”末2010年即将超额完成30%,特别是经济效益指标更为显著。

利润增长137%,投入产出比由1∶1.26提高到1∶1.44。

其中电梯、旋挖钻机、混凝土泵车与搅拌楼、全断面掘进机、轮式起重机出现超常规的迅猛增长。

有些产品因特殊工程作业需求,如地铁城轨建设、高速铁路建设、风电建设等需要,对盾构机、旋挖钻机、大型工程起重机、大型混凝土箱梁的预制、运输、吊装设备的市场需求超出了常规发展速度,成为工程机械“十一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

  2、进出口由逆差转为顺差

  从“十一五”期间开始,工程机械行业实施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和扩大出口的发展思路,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进口增长率,这期间是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由逆差转向顺差的大转折时期,2005年进口额为30.64亿美元,出口额为29.4亿美元,由逆差转为基本持平。

到2008年,进口额上升到60.16亿美元,增长一倍;出口额由29.4亿美元上升到134.22亿美元,增长了356%。

有17种机型成为出口创汇的主打产品,它们是挖掘机械、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筑路机械、压路机、沥青搅拌设备、汽车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电动叉车、内燃叉车、混凝土拖式泵、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电梯及扶梯,出口额达到71.6亿美元,为“十一五”期间扩大出口作出重大贡献。

另一个出口增长点是工程机械零部件,成为国际工程机械行业的加工贸易基地,2008年出口量达到233.4384万吨,价值量42.81亿美元。

  3、行业自主创新硕果累累

  工程机械行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战略是:

上质量、上水平、以自主品牌,扩大出口,把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推向国际化发展轨道。

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主线,坚持自主创新,集中力量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发展市场急需的大型施工装备,实现行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经过五年的发展,自主品牌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与国际知名品牌形成了竞争格局,不仅主导了国内市场的发展,而且成为国际工程机械第三大出口国。

  

(1)坚持自主创新,本土品牌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①.以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厂为代表的汽车起重机和全路面起重机制造业2009年实现销售28627台,成为世界销量第一,并进入全球市场,2008年出口量达6088台,全球出口量排名第一,而同年进口只有41台。

  ②.以柳工股份为代表轮式装载机制造业,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与国际品牌差异化发展特色和优异的性价比指标,2009年销售量达到149355台,实现世界销量第一,2008年出口达到27303台,创汇9.7亿美元,进口只有591台,不仅主导了国内市场,而且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出口国。

  ③.以安徽叉车集团和杭叉工程机械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叉车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树立了自主品牌,甩掉了洋品牌的帽子,产品技术和质量不断提高,与十多个国际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展开竞争,并且牢牢把握住了中国市场,2008年出口量达到60292台,2009年实现销售量138908台,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叉车第一制造大国。

  ④.以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商品砼机械产品(砼搅拌楼、拖式砼泵、砼搅拌运输车、砼土泵车)2009年销售量达到39225台,实现世界销量排名第一;2008年出口国际市场5710台,出口量世界排名第一。

  ⑤.以徐工集团、柳工股份、一拖集团、常林集团、鼎盛天工为代表的中国压路机制造业,2009年销售量达到19852台,占全球销售量的50%以上。

2008年出口量达到7031台,占当年销售总量的50%。

  ⑥.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推土机制造业,自从引进日本小松公司技术以后,通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已完全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名牌产品,年销售量仅低于美国卡特彼勒和日本小松公司,排名世界第三位,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主要出口产品之一,2008年出口额达到2.29亿美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非常不景气和人民币升值情况下,仍有1.34亿美元出口额。

  ⑦.国内挖掘机市场“十一五”之前基本被外资品牌垄断,2004年全国销售量33049台,其中外资国际品牌27011台,市场占有率达到81%。

“十一五”期间以三一重工、柳工股份、玉柴重工、三河智能为代表的民族品牌挖掘机制造业,瞄准国际先进品牌,利用好国际先进技术资源,进行整机集成创新,坚持走国际化竞争发展道路,“十一五”期间民族品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行业销售量达到101559台,其中外资品牌比例已由81%下降到60%。

  其它产品如平地机、摊铺机、履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旋挖钻机等产品都走上世界制造大国地位和主要出口国家。

通过自主创新,坚持发展本土品牌,走国际化发展战略,五年来硕果累累。

  

(2)通过自主创新,努力发展大型施工机械,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型施工机械技术复杂、制造工艺难度大、产品生产批量小、价值高、风险大,这是大型施工机械的发展特点。

在“十五”计划以前,对发展大型工程机械大多数企业是望而怯步。

但是随着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大型石化、冶金、电力、军工等建设项目的需要,大型施工装备一直依靠进口,为此,“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开发国家急需的大型施工机械装备和发展目标。

重点骨干企业经过几年集成创新的艰苦努力和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支持,目前已能制造国际上常用的26种机型,其技术水平已达到替代进口的目标。

其中大型履带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大型推土机、大型混凝土泵车、摊铺机、大型旋挖钻机等产品已开始出口到世界各地,树立了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牌的国际形象,令世人刮目相看。

特别是为高速铁路的路基与路轨建设用自主研发的成套设备,轨板CA沥青混凝土成套设备、旋挖钻机桩基施工设备,大型混凝土箱梁预制、转场运输、吊装成套设备达到80%以上国产化率,有力保障了我国高速铁路和城轨交通建设规模居世界第一,技术水平第一,质量第一,为支持世界各国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技术储备。

“十一五”期间重大创新研发成功的大型施工装备见表2。

  表2:

以自主研发为主生产的大型施工机械主要机种

序号

产品名称

规格

备注

1

履带式起重机

最大起重量1250吨

自主研发

2

全地面起重机

最大起重量1000吨

自主研发

3

汽车起重机

最大起重量120吨

自主研发

4

液压挖掘机

机重200吨

自主研发

5

大型电铲

最大斗容56m3

自主研发

6

大型轮式装载机

最大额定载重12吨

自主研发

7

电动轮翻斗运输车

最大载重360吨

与比塞洛斯公司合资

8

大型推土机

最大功率525马力

关键部件进口

9

沥青路面就地再生成套设备

最大总功率500kw

自主研发

10

大型登高平台消防车

最大举高68米

自主研发

11

大型混凝土泵车

臂架最大高度72米

自主研发

12

盾构机

最大挖掘直径15米

国产化率60%以上

13

大型低碳技术塔式起重机

最大起重力矩5200吨米

自主研发

14

大型运梁车及提梁机

最大载重与起重能力900吨

自主研发

15

大型架桥机

最大运载重量1600吨

自主研发

16

铁路大型综合养护成套设备(含捣固车、清筛车、动力稳定车、配渣整形车等)

引进技术后国产化

17

混凝土搅拌车

最大罐容16立方米

自主研发

18

三级配混凝土泵

最大功率350kw,

最大输送高度492米

自主研发

19

沥青路面冷再生机

最大功率450kw

自主研发

20

旋挖钻机

最大钻机直径3500毫米

自主研发

21

地下连续墙双轮挖槽机

最大规格1.5m×80m

22

振动压路机

最大自重28吨

自主研发

23

摊铺机

最大摊铺宽12米

自主研发

24

铣刨机

最大铣刨宽2米

自主研发

25

集装箱叉车

最大额定起重量45t

自主研发

26

集装箱正面吊

最大起重机45t

自主研发

  (3)自主创新研发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一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取得的创新成果,与创新平台的建设和人才资源的大力开发分不开的。

目前行业内中型以上企业基本都掌握了CAD软件技术,部分大企业在三维动态、模拟仿真、有限元分析、整机集成技术开发设计方面得到了应用,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减少了研发风险。

行业内已有17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得到国家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支持。

这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除了掌握CAD/CAM技术开发以外,又正在融入CAE技术,形成计算机开发设计制造网络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效率。

个别企业研发中心又在国际前沿技术方面如虚拟样机、数字化样机、工程实验等方面迈开了脚步,开始走进国际先进技术的阵地。

在硬件方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普遍建设了工程试验中心,企业从销售收入提取的研发经费用于技术中心的业务开展,有的企业提取的新技术研发费用已占到销售总额的5%以上。

这些条件和措施为“十一五”贯彻科学发展观,调结构、转为增长方式提供了发展基础。

  在“十一五”期间,企业对创新研发体系和体制改革力度较大,首先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一方面与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加强合作机制,培养高端研发人才,为他们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和优异的环境,使他们安心创业,另外从境外引进高素质人才和管理人才,带动整个团队的研发水平。

部分企业还在境外发达地区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利用当地熟悉文化和市场环境的技术人才组成境外的研发中心,把国际一流人才吸引过来,把开拓市场和新产品研发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在我们的工厂与研发机构已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地注册登陆,为下一步创新研发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4、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了中国工程机械在国际上的地位

  “十一五”规划把扩大出口和向国际化转轨的发展战略,作为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使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整机集成研发技术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优选国际名牌配套件,不但提高了整机可靠性,也提高了产品技术水平,进一步突出了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性价比指标。

在此基础上,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工程机械行业全球性三大博览会,展开国际技术交流和市场开发,不断改善了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和企业形象。

如今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企业形象、出展总体规模等方面已成为本行业国际大型博览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客商络绎不绝,海外代理商网络逐步遍及全球。

与此同时,已有10多家企业对外投资办厂,有些企业还在境外收购、兼并发达国家的工厂,包括美国、意大利、北爱尔兰、法国的工厂,大大提升了中国工程机械在国际上的地位。

  5、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质量在竞争中得到提升,无论是外观造型和表面质量、技术配置、产品可靠性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比“十一五”初期有了明显提高。

特别是产品可靠性是用户关注的第一要素,如今中、高端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平均提高了100多小时。

根据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中心2008年的检验报告,8种主要机型平均无故障指标和首次故障时间详见表3。

其中平地机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711小时,内燃叉车达到418.5小时,机重10吨以下的液压挖掘机达到782小时,都比以前较大幅度提高。

  表3:

工程机械主要产品2008年可靠性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

平均可靠性

试验时间(h)

平均无

故障时间(h)

首次故障

时间(h)

作业有效率(%)

内燃平衡重式叉车

1000

418.5

124

98.7

机重10吨以上液压挖掘机

800

782

532.6

99.96

机重10吨以下液压挖掘机

400

386.3

149.8

99.88

轮式装载机

1000

327.5

242.6

96.70

压路机

400

350

345.5

99.6

平地机

1000

711

667.30

99.3

摊铺机

300

300

246

99.9

旋挖钻机

250

250

0

99.9

  6、代理商体制初步形成

  从九十年代开始,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销售地区广,销售规模也不断扩大,生产企业开始难以应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于是出现了按市场区域寻找设立产品代理销售网点,但初期服务工作仍由生产厂承担为主。

随着境外一些品牌和代理商进入中国市场,新的营销理念和代理商运行体制与机制逐渐被中国代理商接受,促进了工程机械行业代理商群体的兴旺和蓬勃发展,体制与机制不断完善,现在通过代理商体系销售的产品已经达到80%左右,并且有一定规模的代理商都有维修备品备件的供应和服务维修的能力,基本解除了生产企业大量的日常销售负担,而且从代理商手中获得大量的市场和产品技术与信息。

在海外也由外贸出口逐渐转向境外代理商销售为主,对出口的产品进行属地化的指导和维修服务,出口市场由游击战转向阵地战,从而稳定了区域性市场的发展,提高了中国工程机械产品与企业形象,代理商销售体系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工程机械行业发展。

  7、工程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正在启动

  为了提高工程机械行业从业人员的操作、维修、调试的综合水平,提高作业效率和设备保养水平,应加快工程机械行业技术技能、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做好后市场服务,建立完善的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体系。

现经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了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工程机械分中心。

在“十一五”期间,分中心先后申报了工程机械修理工和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新职业,并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组织行业专家编写了上述二个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36个工程机械相关工种的鉴定站(点),从2009年起在全行业开展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培训与鉴定工作,已有1000多人次取得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等级资格证书。

  Ⅱ机床工具行业

  机床工具行业“十一五”实施以来,全行业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与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及《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总体目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行业重点发展项目,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尽管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全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获得新进展、满足重点行业用户需求的能力有突破。

  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进步成果显著

  机床工具行业连续多年快速增长,行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科技进步成果显著,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新产品不断涌现,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广泛。

  2006-2009期间,机床工具行业有三项新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包括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LS4B型2500美吨闭式多连杆压力机”,湖大海捷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与湖南大学、杭州智邦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高速精密磨削加工关键技术与系列高档数控磨削设备”,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适用于大批量精密齿轮磨削的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技术及产品”。

另有83个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

  不断推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如世界上最大的直径8m数控立式车床,Φ320mm的数控落地铣镗床、龙门跨度10m的五轴联动数控桥式龙门车铣复合机床,龙门跨度9m的数控桥式双龙门镗铣床,加工直径5m、承重500t的重型数控卧式车床,深度1000mm的数控管板深孔钻床,一次装卡完成最大直径8000mm螺旋桨的七轴五联动数控加工机床,曲轴和轴拐加工的专用大型数控车床和切点跟踪随动数控磨床,加工直径2200mm的数控轧辊磨床,重型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五坐标横梁移动式龙门加工中心,大规格精密磨齿机,大型数控超精密菲涅尔透镜加工设备,超重型数控精密船用板轧辊设备,数控高速干切削滚齿机,大型桶段铺缠一体机,加工直径1600mm的全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定位精度6μm的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主轴转速30000r/min的高速立式加工中心,2.5m×16m的动梁式数控导轨磨床,配有双滑枕和数控卡具的数控龙门道岔铣,高速铁路博格板专用磨床,数控轮对加工机床,压力吨位20000kN~63000kN的系列压力机,30000kN14米数控液压折弯机和20000kN数控液压制管机,64000kN汽车大型覆盖件液压机柔性冲压生产线等不断涌现的新产品,为航空航天、船舶、电力、国防、交通等重点用户提供所需的技术装备,提高了我国数控机床的竞争力。

  二、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十一五”期间,行业企业加大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尤其是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进一步提高了改善产品结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也倒逼行业企业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

许多企业对主要产品进行调整,压缩低档、普通产品,升级换代经济型数控机床,着力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及生产线。

  从目前全行业来看,机床工具产品呈现出三少三多的态势:

低档、大路货产品生产少了,中高档、专用产品生产多了;普通机床生产少了,数控产品生产多了,老产品少了,新产品多了。

2009年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143904台,是2005年59639台的2.41倍,2009年金属加工机床产值数控化率达到52%,与2005年36.3%比较,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新进展。

首先,国内企业优化重组加速推进,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引人注目,其次国际并购工作也在积极慎重进行。

通过企业重组和国际并购,推动了内外企业的有机结合,为建立产业新格局、提高行业创新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6年,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成立,整合了秦川机床、秦川格兰德、汉江机床、汉江工具厂。

合肥锻压集团则是由合肥合锻压力机机床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安徽晶菱、安徽双龙、万马机床、奥力锻压、合锻技术中心等6家民营机床企业组建而成。

  2007年,浙江民营企业天马集团并购国企齐重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2008年,中国通用技术公司并购齐二机床集团,2010年,再次并购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公司。

  国际并购也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一些机床企业在关注国内重组的同时,也密切关注国际机床行业的发展动态,适时并购海外机床工具企业。

2008年,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收购法国SOMAB公司81%股份,同时参股德国WMH公司25%的股份。

2010年重庆机床集团收购英国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