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0176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docx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Safetyisinseparablefromproductionandefficiency.Onlywhensafetyisgoodcanweensurebetterproduction.Payattentiontosafetyatalltimes.

(安全论文)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Word文档/文字可改

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通用版)

备注:

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

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

  摘要:

文章针对各电厂高压加热器存在的管子及胀口泄漏,给水自动旁路密封不佳,疏水系统自动投入不良等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

高压加热器;泄漏;故障;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前言

  汽轮机采用回热加热系统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回热加热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整套机组的运行经济性,加热器的投入率是经济指标中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

随着火力发电厂机组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高压加热器(以下简称高加)承受的给水压力和温度相应提高;在运行中还将受到机组负荷突变、给水泵故障、旁路切换等引起的压力和温度的骤变,这些都会给高加带来损害。

为此,除了在高加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时必须保证质量外,还要在运行维护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确保高加的长期安全运行。

  1.存在的问题

  为了确保热电厂的安全经济满发,各高加均应投入运行。

如因故障必须停用高加时,应按照制造厂规定的高加停用台数和负荷的关系,或根据汽轮机抽汽压力来确定机组的允许最大出力。

各电厂高加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管子及管子与管板的泄漏

  管子及胀口泄漏,是各厂均存在的普遍问题。

比如我厂4号机2号高加漏管率达5%以上,1号高加也有漏管现象,均已经过检修。

但新高加投运一年后便有3根管漏,后稳定不再漏管。

目前一般处理办法是在检修中查漏后加堵,这样,在未完全明了泄漏是胀口漏还是管子本身泄漏的情况下,就会把原应加以补焊的管子都堵死。

  1.2给水自动旁路装置密封设计不佳

  比如我厂50MW机组的进口联成阀壳体内旁路套筒间隙处微漏。

据热力试验数据,其最终水温比1号高加出口水温低2.03℃。

运行中发现,在检修后投运后,给水温度明显提高,但运行后不久即回复到原较低值。

检修中发现,其密封用堵料被冲跑,且筒壁有水冲刷现象,在检修中将原0.70~0.80mm的间隙减至0.35mm,并换用高压密封材料,效果尚好。

  1.3疏水系统自动投用不良

  某电厂每台125MW机组1号高加,疏水自动不能投,经常性无水位运行。

疏水管有冲刷严重,振动很大,其碳钢弯头频繁被冲坏。

半山电厂将1号高加的疏水调节阀移至除氧器平台,这有助于克服疏水管弯头冲蚀严重,管道振动大等问题。

神龙电厂125MW机组1号高加也常低水位运行,振动较大,且疏水调节阀关不死,华龙电厂1号机也时有低水位现象。

  1.4水位计及水位讯号装置不能正常运行

  水位计漏是各电厂的普遍问题,神龙电厂1号机高加自投运以来一直漏,电接点投运后不久即坏,看不准。

华龙电厂对水位计用了球密封的改进,情况较好。

我厂也反映水位计与实际情况不符。

但经过加装电接点水位计后,运行良好。

  1.5水侧保护不可靠

  温州电厂1号机危急疏水管道上一次门为手动,二次门为电动,电厂反映二次门后无隔离门,运行中无法检修。

台州电厂反映危急疏水门漏,且阀座有裂纹,力矩不足。

镇海电厂200MW机危急疏水管有虹吸井水倒灌现象,已将电动门放大等级。

  2处理对策

  针对上述中高加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提出以下的针对性措施。

  2.1关于钢管及胀口泄漏

  胀口泄漏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不合理的结构和工艺设计、胀接和焊接质量不良及不适当的运行操作方式。

而管子本身泄漏,除了管材质量外,主要是冲蚀、腐蚀及振动等原因。

国内高压加热器的管系泄漏中大多是管口泄漏。

在出现管系泄漏时,应查明究竟是管子本身漏还是焊缝漏,不应草率将管子堵塞,甚至将附近几根管子都堵塞。

若是管口漏,便应补焊。

这关键在于焊工必须认真严格地执行工艺规定,克服条件艰苦的困难,耐心仔细地操作,焊补时切忌带水、汽操作,也不能不铲去小漏量焊缝原有焊渣而直接补焊。

对于管子泄漏,由于改动设计结构和系统有很大的限制,因而对运行工况的控制和操作中的维护显得十分重要。

  针对冲蚀和振动引起的管束损坏应采取以下对策:

  

(1)应避免低水位和无水位运行,防止疏水调节阀开度过大,而在疏水冷却

  段内引起闪蒸和汽水两相流。

  

(2)要监视和控制高加的热力参数,以防冲刷管束并激发振动。

  (3)对于已发现的管束泄漏,应及早停用检修,防止继发性冲蚀。

  (4)应严格控制给水品质,包括含氧量、pH值等防止腐蚀。

对无铜的系统pH值应控制在9.2~9.8,有铜系统则在8.8左右,含氧量应不大于0.005μg/l。

  (5)应保证放空气系统的正常工作和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通常可根据停用时间长短及具备的条件,采用充水、充气和充氨的方法。

  (6)对U形管高加管束的泄漏,堵管是一种主要的修复手段。

在堵管前应查清管束泄漏的型式及位置,并据此选用合适的堵管方式及工艺。

为保证堵管质量,高加被堵管的端头部位一定要经过良好的处理,使管孔或管板孔圆整、清洁,与堵头有良好的接触面。

  2.2关于高加疏水系统

  解决高加疏水系统的三大通病———堵塞、振动及磨损是确保高加安全运行、提高高加投入率的重要因素。

究其三大通病之根源,都是由于高加疏水会产生两相流体的流动。

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流体从单相流转为两相流时,流体流速会扩大20倍以上,阻力成倍增长。

运行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维持高加运行的正常水位,是保证高加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水位过低或无水位运行,对高加的经济安全运行造成很大危害。

当无水位运行时,上一级的蒸汽通过疏水管道直接进入下一级高加的汽侧,从而使部分高参数的蒸汽取成了下一级较低参数的蒸汽,降低了回热效果,且破坏了各加热器间的正常参数关系。

而蒸汽夹带水珠流经管束尾部,特别对疏水冷段管束冲蚀危害甚大。

另外,这两相流体还会严重冲刷疏水管道及其附件,并产生振动,尤其对疏水管弯头及疏水调节阀损害较大。

因此,各电厂应禁止长期无水位运行。

热工自动调节能满足各种运行工况,保证调节性能,提高自动投入率,而运行人员应加强监督,一旦疏水自动调节装置不能自动维持水位时,应手动调节维持。

  

(2)加大疏水通流面积。

若原设计疏水通流面积过小,或由于疏水温度过高及疏水管布置不合理造成压降太大使疏水在流动中汽化而造成的疏水不畅,也可考虑扩大疏水调节阀窗口面积。

  (3)改变疏水阀的位置。

将高加疏水阀装到疏水进入下一设备的入口附近,如将1号高加疏水阀由零米层移至除氧器平台,对防止疏水在管道内汽化而引起的三大通病有一定作用。

  (4)减缓对疏水管道弯头的冲蚀。

对现存的疏水管道特别是弯头的冲蚀损害,可将调节阀后的管道和全部疏水管的弯头壁加厚,弯头还可采用局部扩容减速或衬管,用三通代替90°弯头,用不锈钢弯头代替碳钢弯头,做到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2.3关于放空气管及抽汽管道

  高加在停运时,如不采取充蒸汽或充氮保护,空气就会进入高加,运行中进入高加的抽气也会带入或分离出一些不凝结气体,时间长了这些气体会聚集在汽侧某一部位,会大大降低蒸汽在管壁凝结的放热强度,而不凝结气体中的氧气等还会造成管束腐蚀。

高加汽侧装有放空气管。

有些电厂认为空气门节流孔易冲刷,并由于蒸汽逐级泄漏影响经济性而取消空气门,这是不可取的。

美国工业界对内部排气系统的研究规定排气口应设在给水入口通道顶部附近,这样可利用管束内的压差,来消除流动死区,并把不凝结气体引向排气孔。

国产高加空气管设计多采用逐级回流,最后送到冷凝器的方案。

国外引进机组有的不采用此方法,理由是加热器聚集过多的不凝结气体,不仅影响热交换,而且造成局部温差过大,会对金属产生不良影响。

美国F.W公司在高加使用说明书中明文规定,不得将其它设备不凝结气体输入本级加热器,故高加空气管都是单独引至冷凝器。

由于国产抽气阀严密性和液压执行机构(液压逆止门)方面的问题,电厂普遍反映抽气阀关不严。

高加故障时,如主机不停,高加无法隔离检修,会影响投入率。

作为一个补救的办法,可在抽气管道上加装手动抽汽截止阀。

另外,高加因故障停用时,如果给水进出口阀门关闭严密,而抽汽阀门有泄漏时,被封闭在加热器管侧的给水受到漏入蒸汽的加热,会使管束内的水压大幅度上升,严重的甚至引起超压爆管。

就此而言,加装手动截止阀对于防止管束超压也有好处。

比如我厂50MW机组高加进汽段都加装了手动抽汽截止阀,关闭严密,方便检修隔离。

  2.4关于高加的启停

  由于机组采用定参数和滑参数启停,故高加可以随同机组同时启停或带负荷后起停。

比如高加随机启动时,负荷逐渐增加,抽汽温度、压力、流量及加热器水温是逐渐上升的,金属的温升可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减少了管系与管板的温差,可避免管系胀口松弛和管系膨胀不均而引起的漏泄。

当然高加启停中水位不易控制,一旦管系泄漏操作比较紧张。

现各厂根据情况而定,在可能情况下均采用随机启停的方式,其中重要的是温升、温降率的控制,因为温升、温降的速度直接影响焊缝受到的热应力。

根据经验,通常以出口水温的变化为判断依据。

厂家建议温升不大于3~5℃/min,温降不大于2℃/min,有的厂家规定2℃/min和1.5℃/min。

把温降限制值小于温升值,是由于停用时,总是先停抽汽,而给水仍通过加热器,此时管壁温度高于给水温度,较冷的给水流经管子,使管子首先冷却收缩,容易在管子和管板的结合面上造成破坏。

各兄弟电厂反映,其高加管束泄漏通常发生于高加停用后,因此在运行中不仅要重视温升速度,也不能忽视对温降率的控制。

  3高加停用对热耗影响

  根据部颁的高加运行维护手册,对部分国产汽轮机组作了计算,停用高加时机组热耗的增加如表1所示

  表1

  机组型号N55—8.83/535N100—90/535N125—135/550/550N200—130/535/535

  热耗增加%1.31.92.32.6

  由此可见,高加是否投入运行对机组负荷和经济性的影响是很大的。

因此,希望通过以上的措施对策,提高各电厂对高加投用的重视,并切实开展各项有关的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黄陵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汽机运行规程.2007

  [2]张燕侠.热力发电厂.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王国清等编.汽轮机设备运行技术问答.-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杜君文,男,1981年出生,2005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师职称。

毕业后就职于黄陵矿业集团煤矸石发电公司,现任黄陵矿业集团煤矸石发电公司发电运行部部长。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CreativeDesign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