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0332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

成都市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

成都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恶书、烂书,等于给脑海中输送了负能量,还不如不开卷,任凭风霜雪雨来教导。

B.在伟人传记的字里行间汲取精神养分,让自己的身心变得充盈富足起来,也就有了对抗社会风浪袭击。

C.要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好好培育,除草,驱虫,施肥,灌溉,“种心”也就收获了“心正”。

D.如果生命的长度没法把控,那么我们就应该尽量延伸生命的宽度。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很多人都认为鸟巢是鸟的家,也是鸟睡觉的地方,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就连狂风暴雨的时候也不到巢中藏身

②等小鸟孵出后,鸟巢又成为育儿场地

③在通常情况下,雌鸟在巢中产卵和孵卵

④既然鸟不在鸟巢中睡觉,那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筑巢呢

⑤动物学家在观察鸟类生活习性时发现,许多鸟并不在鸟巢中过夜

⑥原来,鸟巢对大多数鸟类来说是繁殖后代的“产房”

A.①④⑤⑥③②

B.⑤①④⑥③②

C.⑤①④③②⑥

D.③②⑥⑤①④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铁砧(zhān)     人烟辏(cóu)集       奄(yǎn)奄一息

B.累世(lěi)       魑(chī)魅魍魉       嘁嘁喳喳(chā)

C.羯鼓(jié)       说媒拉纤(qiān)        打折(shé)了腿

D.楠木(nán)      恹(yān)恹欲睡       谆(dūn)谆教导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⑤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A.①③②⑤④

B.④①③②⑤

C.②⑤③①④

D.③①④②⑤

5.下列句中四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既想看球赛,又得写作业,有没有各得其所的办法呢?

B.走进大厅,她爽朗一笑,引得众人侧目而视。

C.曾华平时学习认真、严谨,本次期中考试意料中的好成绩让他喜出望外。

D.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6.下列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

B.《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C.《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的篇名,大约是春秋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D.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当“敏感”成为一种时代病

(网友热议)

近几年,关于生存压力的话题又多起来,青少年如何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抗击敏感、坚持梦想,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网友们如是说:

相见也怀念:

青少年压力不小。

现在物质条件是好了,但是随着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剧,生存环境更拥挤,生存竞争更激烈。

小多:

这个时代看上去每个人都有机会,但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我们年轻人在占有资源上处于劣势,易受挫,会有人焦虑、躁动、迷惘,甚至迷失,我们如何是好?

万向轮:

很多青少年热衷刷微博、看微信、发动态,每时每刻都在“晒”自己,有些人变得太过注重自我满足而很少关心他人需求,于是变得自私脆弱。

(摘自《财经网》论坛)

(心理漫画)

(摘自心理漫画《趣味人生25条定律》)

(智慧小语)

最好能好过蒋方舟吗?

蒋方舟从小被誉为“天才少女”,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开专栏,18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刚毕业成为《新周刊》最年轻的副主编,但年少成名也让她开始在意外界的评价。

她认识到,人总不能活在外界的声音和眼光里面。

“太敏感是种病,它会毁了你的幸福。

无痛不人生,关键是你是否痛得起,输得起。

别人岂能为我定位?

我就是我的坐标,这是抗敏感青年的范儿。

”蒋方舟如是说。

最差能差过吴秀波吗?

在功成名就之前的20多年,吴秀波得过绝症,丢过铁饭碗,驻唱过酒吧,经营过餐厅、美容院、服装店,给人做经纪人……一路折腾,周遭的冷言酸讽自然少不了。

但他一直相信:

无路可退,便只能一往无前。

他说:

“其实最重要的是走路……我并不觉得直路走起来就幸福,弯路走起来就难过,每段路都有它特定的风景。

也许这是一个让人敏感的时代。

当你面对人生和社会上某些极端或意外情况时,要保持年轻的进取的心态,做一个抗敏感青年。

选自《意林》2014年第10期

(专家观点)

心理治疗师林建雄博士认为,青少年压力大很正常,因为他们处于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即将面临着各种严苛的选择:

升学、就业、换工……这种压力一般25岁以后会自然缓解。

他给青少年提出几条建议:

第一,着装整洁。

衣服影响人的自我感觉方式。

常沐浴、穿干净的衣服以及换个清新悦目的打扮能帮助你取得重大的进步。

第二,坐在头排。

在公共场合,喜欢后排源于人们缺乏自信。

如果你坐在前排,你可以建立自信。

第三,大声说话。

有些人从不发言因为害怕说错话出丑。

其实只要努力在每个讨论中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就会更自信。

德国施罗姆工程学院向压力过大的学生推出了一项“健步”行动——每周由健身教练带领学员到郊外练习快走。

这项活动的倡导者、心理学博士威尔利·葛林的研究表明,比一般步速走快25%可以让你感觉更加自信。

英国谢菲尔德高中每学年都会定期开展“感恩日”活动。

在每月一次的“感恩日”里,每位学生都会花一些时间列出需要感恩的所有事情,包括自己过去的成功、独有的技能、来自各方面的爱、积极的动力等。

校方认为这样会让学生“为自己拥有这么多适合自己的事物而感到震惊,更会有动力朝成功迈一步”。

摘自《中国心理咨询网》

7.根据材料,说说青少年感觉生活压力大、变得“敏感”的原因有哪些?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网友热议”中三位网友提供的信息反映出目前青少年的心理比较敏感,很大程度上是时代因素造成的,青少年的心理总体情况是不够健康的。

B.吴秀波说的“我并不觉得直路走起来就幸福,弯路走起来就难过”与梁启超所说的“苦乐不在客观的事,全在主观的心”都强调了心态的重要。

C.“专家观点”中心理治疗师林建雄博士认为青少年压力大很正常,是每一代人都会经历的,过了这个年龄段自然会缓解,不需要调节。

D.心理学博士威尔利·葛林倡导通过“健步”行动克服焦虑与痛苦,他的研究表明,比一般步速走快25%可以让人感觉到你更加自信。

9.目前一组漫画《趣味人生25条定律》受到网友热捧,被视作“心灵正能量”。

请仔细观察“快乐定律”的图片,参考“动力定律”的内容撰写一条“快乐定律”。

10.请从下列AB两项中选一项来做“智慧小语”材料的标题并说说理由。

A好不过蒋方舟,差不过吴秀波  B做一个抗敏感青年

11.好友蓝欣感觉初三压力大而产生焦虑,你很想帮她走出低谷。

当看到“南图”开展《感恩生命,拥抱阳光》的心理辅导讲座的公告,还安排有专家与听众互动环节时,你打算邀她一起去。

请结合“专家观点”的相关知识设计一段邀请语。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

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

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

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

可见,             。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

“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

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

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

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

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

“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2.文章首先从一则小故事入手,分析论述_____,接着作者依次从“_____、“_____”和“静心功夫可以从读书中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静”的涵义及作用。

13.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写几句话,作为本段的结论。

14.当你内心浮躁时,哪本书让你静下心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

“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它的玩法简单:

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

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

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

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

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

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

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

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

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

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

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

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

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

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

(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

(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

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

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

(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

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

(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

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

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

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

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

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

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

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15.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

B.(乙)

C.(丙)

D.(丁)

16.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1)那个暑候,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2)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17.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

18.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完些变化。

19.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三、对比阅读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公将焉之②?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 乃往,身自罢之。

(《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ú)人:

侍卫。

②焉之:

到哪里。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______                ②去后乃至    乃:

______

③天又雨,公将焉之  雨:

_____                  ④是日,饮酒乐 是:

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22.(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给了你什么启示?

四、句子默写

23.诗文默写填空。

(1)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观刈麦》)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密州出猎》)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

(6)陈涉太息曰:

“嗟乎!

___________________ !

”(《陈涉世家》)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秋思》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五、诗歌鉴赏

24.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写出《次北固山下》中画线诗句的大意。

(2)《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①    (曲牌名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能印证题目中“秋”字的景物词语是“②    ”(任选一处);最能表现题目中“思”字的一句是“③    ”。

(3)学习这两首诗歌时,你所参加的古诗兴趣小组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请完成下面两项活动任务。

①小组另收集了以下诗歌准备进行“思乡”类古诗主题阅读活动,其中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两首诗歌是    和    。

(填序号)

A.《静夜思》

B.《江雪》

C.《泊船瓜舟》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E.《江南逢李龟年》

②小组将两首诗歌进行了对比,做出了下面表格。

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指出。

诗歌名称

作者

朝代

作者处境

情感分析

次北固山下

A王湾

B唐

C旅行

D从“残夜”“归雁”来看,全诗笼罩着忧伤和无奈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E马致远

F元

G出征

由“枯藤”“老树”等景物构成了苍凉、落寞的画面,展现出凄苦的思乡之情

错误1:

    (填序号)。

错误2:

    (填序号)。

六、综合性学习

25.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你参与其中。

(1)(讲故事)为增强同学们的自强意识,老师讲了“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请再写一个相关的人物和故事,注意结构相同。

(2)(说内涵)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课外搜集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古诗词等材料,说说自强不息包含哪些含义。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③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④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3)(做演讲)班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演讲活动,小李写了一份演讲稿,正文划线部分有一处语病,请你运用复句的相关知识告诉他错误的原因并给出修改意见。

人的一生谁没有遇到过挫折?

面对挫折,有的人选择抗争,有的人选择沉沦。

在我看来,沉沦的结果是自我的堕落和毁灭。

无论挫折给你多大的打击,但是不要害怕。

我们必须选择抗争,才能走出阴霾,迎接生命的阳光。

七、作文

26.以“节日里的笑语”为题,写一篇叙事散文。

要求:

(1)按要求完成作文提纲;

(2)紧扣主题,做到中心突出,思路清晰;(3)力求书写美观,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以及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