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0843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成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docx

财务成本管理营运资本管理

第十四章营运资本投资管理

第四节存货决策

(一)经济订货批量含义

  经济进货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

  决定存货经济进货批量的成本因素主要包括订货变动成本、储存变动成本以及允许缺货时的缺货成本。

不同的成本项目与进货批量呈现着不同的变动关系,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进货批量,使成本总和保持最低水平。

  

(二)经济批量基本模型

    2.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下的相关总成本

  【注意】

  这个公式和教材391页的公式不相同

  

  主要是由于我给出的公式中少掉了F1、F2和购置成本,因为这些是和决策无关的成本,我给出的是和决策相关的总成本,而391给出的是所有和存货相关的总成本(即包含和决策相关和不相关的两部分)

  记住结论:

当“变动进货费用=变动储存成本”时,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Q即为经济进货批量

  (D/Q)×K=(Q/2)×Kc

  得到:

Q=

  这种情况下,就是变动性订货费用和变动性储存成本之和最低的进货批量。

 

  

(2)相关公式

  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公式:

 

  最佳订货周期公式:

 

  (三)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的拓展

  1.订货提前期与再订货点

  

(1)对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假设的修订

  修订我的讲义中假设的第3条(教材中的第1条)中的“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瞬间订货,瞬间到货,最低存货量为0)”改为“存货从采购到送达需要一定的时间,且货物都同一时间瞬间送达”;(为了保证无缺货,需要在存货为0之前订货即提前订货,发出订货指令时尚存的原料数量称为再订货点(R),在再订货点发出订单到货物送达所用的时间称为订货提前期)”

  

(2)再订货点(R)和订货提前期的计算

  ①再订货点(R)=每日平均需要量(d)×材料从订货到到达仓库的时间(L)

  式中,每天消耗的原材料=年需要量/生产周期(360天)

  ②订货提前期(L)

  =预计订货到货物到达期内原材料的用量÷每天消耗的原材料

  =再订货点(R)÷每天消耗的原材料(d)

  【注意】

  订单虽然提前发出,但订货间隔时间、订货批量、订货次数不变,故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

  再订货点和订货提前期事实上是从需要订货时候的库存量和提前的时间两个方面来度量提前订货。

二者本质上是说的同一个问题。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

  

(1)对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假设的修订

  修订我的讲义中假设的第4条(教材第2条)“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瞬间同时到货,最高存货量为Q)”修改为“货物送达但是陆续入库,同时假设每日送货量为P”。

  模型修订的影响:

  

  图14-9 陆续供货时存货数量的变动

故该批货全部送达所需日数为Q/P,称之为送货期。

  因零件每日耗用量为d,故送货期内的全部耗用量为:

  由于零件边送边用,所以每批送完时,最高库存量为:

  平均存量则为: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时存货经济订货批量决策相关总成本

  变动订货费用=年进货次数×每次进货费用=(D/Q)×K

  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单位储存成本=【Q(1-d/P)/2】×Kc

  存货相关总成本=(D/Q)×K+【Q(1-d/P)/2】×Kc

         =(D/Q)×K+Q/2×【Kc(1-d/P)】

  得到:

  【经验结论】

  和基本模型比,其他不变,就是将Kc变为Kc(1-d/P)即可,其他不变化。

比如

  变为了

  3.允许缺货时的经济批量模型(保险储备)

  

(1)对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假设的修订(存货供需都不稳定)

  修订我的讲义中假设的第5条(这条当时是我补充的,本身教材没有给出这一条)中的“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平均存货量是采购量的一半(Q/2))”改为“存货的耗用不均衡;”

  修订我的讲义中假设的第3条(教材中的第1条)中的“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瞬间订货,瞬间到货,最低存货量为0)”改为“存货从采购到到库需要一定的时间,且该时间并不稳定;”

  修订我的讲义中假设的第8条(教材中的第3条)“不允许缺货,既无缺货成本(TCs为零)”改为“容许合理的缺货”。

  应对这种异常情况的措施就是建立为防止耗用量突然增加或交货延期等意外情况而进行的储备(即保险储备,记为B)。

 

  图14-10 存货的保险储备

  

(2)存在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

  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d)+保险储备(B)

  (3)保险储备量的确定

  建立保险储备,固然可以使企业避免缺货或供应中断造成的损失,但存货平均储备量加大却会使储备成本升高。

研究保险储备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和储备成本之和最小。

  设单位缺货成本为Ku,一次订货缺货量为S,年订货次数为N,保险储备量为B,单位存货成本为KC,则:

  

  现实中,缺货量S具有概率性,其概率可根据历史经验估计得出;保险储备量可选择而定。

  【注意】

  也就是说,保险储备量是不影响经济订货量的确定的。

  【例14—9】假定某存货的年需要量D=3600件,单位储存变动成本Kc=2元,单位缺货成本Ku=4元,交货时间L=10天;已经计算出经济订货量Q=300件,每年订货次数N=12次。

交货期内的存货需要量及其概率分布如表14—10所示。

需要量(10×d)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概率(P1)

0.0l

0.04

O.20

0.50

0.20

0.04

O.01

  【要求】确定最优保险储备【答案】1.计算再订货点

  日需要量(d)=全年需要量(Q)/全年天数=3600/360=10件/天

  R=L×d+B=10天×10件/天+B=100件+B

  2.先计算不同保险储备的总成本

  

(1)不设置保险储备量(B=0):

  ①R=L×d+B=100件+B=100

  ②计算期望的缺货量

  在交货期内需要量大于订货点的时候,才出现缺货,而缺货量=需要量-再订货点

需要量(10×d)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概率(Pi)

0.0l

0.04

O.20

0.50

0.20

0.04

O.01

缺货量

不缺货

不缺货

不缺货

不缺货

110-100=10

120-100=20

130-100=30

期望的缺货量

S0=10×0.20+20×O.04+30×0.01=3.1(件)

  B=0时缺货的期望值S0、总成本TC(S、B),则可计算如下:

  TC(S、B)=Ku·S·N+B·KC

       =4×3.1×12+0×2=148.8(元)

  

(2)保险储备量为10件

  ①R=L×d+B=100件+10=110件

  ②计算期望的缺货量

  在交货期内需要量大于订货点的时候,才出缺货,而缺货量=需要量-再订货点

需要量(10×d)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概率(Pi)

0.0l

0.04

O.20

0.50

0.20

0.04

O.01

缺货量

不缺货

不缺货

不缺货

不缺货

不缺货

120-110=10

130-110=20

期望的缺货量

S10=10×O.04+20×0.01=0.6(件)

  B=20时缺货的期望值S10、总成本TC(S、B),则可计算如下:

  TC(S、B)=Ku·S·N+B·KC

       =4×0.6×12+10×2=48.8(元)

  (3)保险储备量为20件:

  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S20=(130-120)×0.01=0.1(件)

  TC(S,B)=4×0.2×12+20×2=44.8元

  (4)保险储备量为30件:

  ①R=L×d+B=100件+30=130件

  ②计算期望的缺货量

  以130件为再订货点,不会发生缺货,因此:

  S30=0

  TC(S、B)=4×0×12+30×2=60(元)

  3.比较不同保险储备下的总成本,最低者为最优方案做出决策

  当B=20件时,总成本为44.8元,是各总成本中最低的。

故应确定保险储备量为20件,或者说应确定以120件为再订货点。

  【说明】

  本例解决了由于需求量变化引起的缺货问题。

至于由于延迟交货引起的缺货,也可以将延迟的天数折算为增加的需求量,通过建立保险储备量的方法来解决。

  (四)存货经济订货批量决策模型的扩展使用

  1.用于现金管理决策

参见教材379-382页的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

  2.自制每批生产量的选择决策。

当用于自制材料的决策时,各字母的含义

D——自制材料年需要量K——每次组织材料生产开工的准备成本

Kc——自制材料的单位年储存成本P——自制材料的日产量

d——自制材料的日使用量S——一次组织开工生产的材料缺货量

Ku——单位缺货成本N——每年组织材料生产开工的次数

B——自制材料的保险储备量

  【例14—8】某生产企业使用A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

如果外购,单价4元,一次订货成本10元:

如果自制,单位成本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600元。

每日产量50件。

零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每日平均需求最为10件。

  下面分别计算零件外购和自制的总成本,以选择较优的方案。

(1)外购零件

  

  

  

(2)自制零件

    

  由于自制的总成本(12240元)低于外购的总成本(14640元)故以自制为宜。

  【本章小结】

  一、流动资金投资政策 二、现金管理

三、应收账款管理

  四、存货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