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1131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docx

双语八年级下汉语教案

第一课皮靴

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检查预习情况,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词语的读音,意思和词意。

能力目标: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准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在朗读中自主学习词语,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德育目标:

3、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课时重点:

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

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达到会写会读的程度。

课时难点:

能完全理解词语大意,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引课

皮靴匠不曾想到,一双普通的皮靴却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人的生命。

这是一个怎样的事情啊?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板题:

皮靴

生齐读课题。

三、教师范读课文(读的练习)

1、学生自渎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2、老师先把词语范读,并板书重要词语。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学生自由读词语并识记词语。

四、学生写的练习

1、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识记认为较难的词语。

2、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五、找朋友,区别形近字

比一比再组词:

(1)铺(铺子)

(2)式(款式)辅(辅导)试(试样)

(3)访(拜访)(4)窥(窥视)防(防护)规(规矩)

六、学习课文词语内容

(1)老师板书重点词语

(2)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解释词语

(3)老师讲解并纠正学生解释错的有些难词

【词语】:

自尊【注音】:

zìzūn【近义词】自负

【释义】:

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

例:

自尊心、又自尊、没有自尊

【词语】:

莫非【注音】:

mòfēi【释义】:

副词,表示揣测或反问,常跟‘不成’呼应。

例:

他将信将疑地说,莫非我听错了?

|今天她没来,莫非又生了病不成?

【词语】:

小心翼翼【注音】:

xiǎoxīnyìyì【释义】:

非常小心。

例:

他做什么事都很小心。

【词语】:

探险【注音】:

tànxiǎn【释义】:

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去考察(自然界情况):

例:

探险队探险组探险实验

我们打算到南极去探险

【词语】:

拜访【全拼】:

【bàifǎng】【释义】:

敬辞,访问。

例:

拜访亲友、拜访邻居【近义词】造访

【词语】:

赊【注音】:

shē【释义】:

买卖货物时延期付款或收款。

例:

赊欠赊账赊购赊销造句:

他们公司赊欠了很多债务。

【词语】:

念叨【注音】:

niàndao【释义】:

①因惦记或想望而不断地谈起。

②说;谈论。

也作念道。

例:

这位就是我们常念叨的钱大队长。

我有个事儿跟大家念叨念叨。

【词语】:

窥视【注音】:

kuīshì【释义】:

窥探。

例:

他在窥视我呢。

【词语】:

款式【注音】:

kuǎnshì【释义】:

格式样式

例:

这个书柜的款式很好。

这件衣服的款式很特别。

七、课后小结

在检查学生自学词语的情况时,我应当注意按各个学习小组重点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安排汇报,最大限度地达到小组间相互交流探讨的目的。

八、板书设计

第一课皮靴

九、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笔记本)。

2.练习册第1页(1、2、3题)。

3.预习下课词语(查找意思,并领会)。

十、课后反思:

备课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过程与方法: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文,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会复述全文。

情感与价值观:

4、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并且培养他们认真做事的良好品德。

课时重点:

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

课时难点:

能够正确地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提前测评:

提问学生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造句。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什么内容。

大家都知道皮靴,但是这篇课文仅仅讲了皮靴吗?

当然不是,一双普通的皮靴却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诵读一下本篇课文。

二、学习新课内容

1、老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4、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三、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皮靴匠艾克拜收到了一张什么样的汇款单?

2、收到汇款单后,皮靴匠艾克拜为什么觉得奇怪?

3、当皮靴匠艾克拜第二次收到汇款单时,他的脑海里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

4、为了找到汇款的人,皮靴匠艾克拜做了哪些事?

5、汉文信的开头讲了什么?

7、汉文信给皮靴匠艾克拜给了怎样的评价?

8、汉文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汉文信向世人说明了什么?

三、运用课文——学习句型

1、“莫非……”:

意:

表示疑惑,猜测。

例:

莫非他曾经来过这儿?

他莫非知道了这件事?

2、“一旦……便……”:

意:

“一旦”或用于未发生的事,表示“要是有一天”;或用于已发生的事,表示“忽然有一天”,后面陈述其结果。

例:

病情一旦发火生变化,你便给我们打电话不要玩火,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便不堪设想。

四、课后练习

按要求转换句型:

(1)他把钱放进了一个抽屉里。

(改为“被”字句)

答:

钱被他放进了一个抽屉里。

(2)我被他的勇敢而感动了。

(改为“把”字句)

答:

他的勇敢把我感动了。

五、课后小结

本文给我们讲解了皮靴匠的故事,他所做的皮靴救了人的命,从而让我们懂得劳动者的重要性,并且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随堂练习:

1、复述课文。

2、预习课文,并找出课文分段大意。

七、板书设计

第一课皮靴

皮靴匠连续三年收到汇款单心情很复杂第四年收到汉文信

了解到自己的靴子救了人的命做事要认真

八、布置作业:

 

九、课后反思:

备课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读理解课文,进一步掌握课文叙述方式和段落大意。

初步具备概括的能力,能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故事叙述的前因后果。

过程与方法:

以问题的方式理解全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内容。

情感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并且培养他们认真做事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分段大意和中心内容。

教学难点:

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教学方法:

导读法,练习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提前测评:

口头提问学生阅读课文情况

一、导入

通过本文你们对皮靴匠艾克拜有了什么了解?

你觉得皮靴匠艾克拜是怎样一个人?

二、串讲课文。

1、让学生说课文的分段大意,老师纠正总结

2、让学生板书课文分段大意,老师纠正学生写错的、不足的地方。

3、老师总结本文分段大意:

本文共有15个自然段,分为四个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

讲述了连续两年的四月二十七日,皮靴匠艾克拜都收到了同样数额的一笔钱,而这笔钱恰恰又是一双皮靴的价格。

这真是个让皮靴匠艾克拜感到奇怪和疑惑的日子。

1)靴匠艾克拜收到一张汇款单,但没有汇款人的姓名和地址。

2)第二年,他又收到一张汇款单。

他的记忆一片空白。

第二段(3——4自然段)

又一年的四月二十七日及之后的两年,仍然收到同样数额的汇款单——心神不宁但又充满期待的艾克拜;他期待着那个神秘的汇款人来到自己的皮靴铺,他正盼望着显示自己的收益,甚至连皮靴的款式都设计好了。

1)又一年,以及之后的两年,他又收到同样的汇款单。

2)他将皮革挂在墙壁上,期待那人出现。

第三段(5——6自然段)

这年,仍是四月二十七日,艾克拜收到了一封用汉文写的信;买靴者用艾克拜制作的皮靴盛了水——它滴水不漏,救了一支探险队队员们;艾克拜这才明白六年来是谁在给他寄钱。

1)这年,他收到一封信:

说明感谢原因。

2)信件内容。

四、先让学生总结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后老师纠正总结对学生未说到的地方补充,而对学生说错的地方加以纠正。

五、课后小结

让学生读出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畅谈心中对学习这篇记叙文的感受。

理解文中对劳动者的看法和认识。

六、在课堂总结后完成课文练习。

书后练习

1.给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1)那天,四月二十七日,皮靴匠艾克拜收到一张汇款单。

A.寄钱的票据

(2)第二年,四月二十七日,他又收到同样数额的一张汇款单。

D.数目

(3)小镇里,每一张面孔他都熟悉了。

A.脸

(4)莫非这个汇款人是一个过客?

A.过路的客人;旅客

(5)他挑选了一张质地最佳的皮革,B.某种材料结构的性质

2.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今天下午我们要参加会话比赛,你单独留在家里做作业吧。

(单独)

(2)我太马虎了,罐子漏水了也没有看到。

(漏)

(3)塔克拉玛干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我一直想到哪儿去探险。

(探险)

(4)我口袋里没带钱,能不能先赊账?

(赊)

3.模仿造句

(1)莫非……………答:

他莫非是你父亲吧?

(2)一旦…………便……答:

一旦被老师发现,那后果便不堪设想。

4.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答案:

(1)D

(2)C(3)B(4)C(5)B

5.省略(初学课文时已被总结);

6.本文是通过什么来贯穿全文的?

为什么直到最后才揭开这个秘密?

答:

本文是通过“四月二十七日”这个时间来贯穿全文的,之所以到最后才解开这个秘密,是为了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7.本文只要个歌颂了什么?

你觉得皮靴匠艾克拜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答:

本文赞扬了艾克拜认真做事,一丝不拘的精神。

艾克拜做事认真,为顾客制作的皮靴结实耐用,滴水不漏,使在沙漠中的遇险者死里逃生。

这种敬业和认真做事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可以畅所欲言。

七、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一课皮靴

{第一段}——讲述了连续两年的四月二十七日,皮靴匠艾克拜都收到了同样数额的一笔钱,而这笔钱恰恰又是一双皮靴的价格。

{第二段}——又一年的四月二十七日及之后的两年,仍然收到同样数额的汇款单——心神不宁但又充满期待的艾克拜;

{第三段}——这年,仍是四月二十七日,艾克拜收到了一封用汉文写的信;买靴者用艾克拜制作的皮靴盛了水——它滴水不漏,救了一支探险队队员们;艾克拜这才明白六年来是谁在给他寄钱。

课后反思:

备课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文二一路平安

第四课时学习课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教学难点:

3、深入探究课文的主旨,并能以此受教育。

教法:

诵读、讨论,配以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把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送到遥远的一座小岛上孩子的父母手里,这对一位第一次坐轮船出行的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在这段艰难的航程中却遇到了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

二、学习新课内容

1、老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词语】:

招手【注音】:

zhāoshǒu

【释义】:

举起手来上下摇动,表示叫人来或跟人打招呼。

例:

他在给大家招手。

妈妈不停的给我招手呢。

【词语】:

漂泊【注音】:

piāobó【释义】:

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例:

解放前,劳动人民经常过着颠沛流离,漂泊异乡的生活。

他好多年都漂泊在国外。

【词语】:

示意【注音】:

shìyì【释义】:

用表情、动作、含蓄的话或图形表示意思。

例:

以目示意举手示意请大家举手示意吧。

【词语】:

吃亏【注音】:

chīkuī【释义】:

①受损失。

②在某方面条件不利。

例:

决不能让群众吃亏。

他吃了自私的亏。

【词语】:

复员【注音】:

fùyuán

【释义】:

①武装力量和一切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从战时状态转入和平状态。

②军人因服役期满或战争结束而解除军职。

例:

他终于复员了。

【词语】:

质地【注音】:

zhìdì

【释义】:

①某种材料的结构的性质。

②指人的品质或资质。

例:

质地坚韧质地精美

【词语】:

颠簸【注音】:

diānbǒ【释义】:

上下震荡。

例:

风大了,船身更加颠簸起来。

【近义词】波动

【词语】:

朦胧【注音】:

ménɡlónɡ【释义】:

①月光不明。

②不清楚、模糊。

例:

现在外面雾很大,看什么东西都朦朦胧胧的。

【近义词】昏黄

4、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重点纠正)

三、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我”为什么对答应的事后悔了?

2、女学生是怎样给“我”找到座位的?

3、老人为什么让“我”把孩子带给他的儿子?

4、那个女学生是怎样帮助“我”的?

5、分析女学生的言行,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学生?

6、你从这篇课文当中学到了什么?

四、齐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课后习题。

明确:

五、课文中的句式解释

1.“有点儿……也有点儿……”意:

稍微之意,表示程度不太深

例:

位置空下来,我没有立刻坐下。

有点儿不好意思,也有点儿对那女学生不满。

说实话他有点儿紧张了,也有点儿害怕了。

六、齐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课后习题。

答:

(1)C

(2)A(3)B(4)A(5)D

七、小结:

我答应把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送到遥远的一座小岛上孩子的父母手里,这对我这位第一次坐轮船出行的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在这段艰难的航程中却遇到了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在她的帮助下,我顺利把小孩送到了。

七、随堂练习:

1、复习全课的内容。

2、预习第二课的词语。

八、作业:

 

板书设计:

课文二一路平安

我答应送小孩到海岛、路途晕船女学生帮忙照顾小孩

乐于助人、办事认真

课后反思:

备课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第五课时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主人公的认真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2、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情感与价值观: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用掌握的词语和句型谈谈自己的认识。

教学重点:

通过真实情景的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能在实际生活中自由交际的目的。

教学难点:

能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表达。

教法:

谈话法

教学过程

提前测评:

听写本课的词语

一、引入

说说,你认为班上谁是最认真的人?

请举例说明。

二、复习课文,学会复述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现在小组内每位组员从两篇课文中任挑一篇复述,在推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复述。

三、提出2页交际话题话题:

认真

做任何事都应该认真做好,这会给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结合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谈谈体会和感受。

三、真实交际7页在小组或全班座谈:

情景1:

认真

做任何事都应该认真做好,这会给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结合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谈谈体会和感受。

情景2:

信誉

在当今这个社会里,讲信誉几乎都成了一个人人追求的“时髦”。

那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时髦”呢?

四、老师分配任务

1、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进行讨论。

2、各组组长上交讨论结果。

五、合作交流,明确方法

情景一:

1、认真=付出。

科学发明要认真,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医院医生要认真,否则费人钱财,害人性命。

学校老师要认真,否则误人子弟,断送一生。

认真是人生的“发动机”,能激发起每个人身上蕴藏的无限潜能。

2、一个真正认真的人,一定是创造价值的人;一个真正认真的人,一定是富有的人;一个真正认真的人,一定是创造成功的人。

3、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认真的力量  

1944年冬天,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铁壁合围,第三帝国覆亡在即。

整个德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经济崩溃,物资奇缺,老百姓的生活很快陷入严重困境。

对普通平民来说,食品短缺就已经是人命关天的事。

更糟糕的是,由于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冬季非常寒冷,家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根本无法挨过漫长的冬天。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许让老百姓上山砍树。

你能想象帝国崩溃前夕的德国人是如何砍树的吗?

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非但没有去哄抢,而是先由政府部门的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残的劣质树木,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

如果砍伐没有做记号的树,将要受到处罚。

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规定简直就是个笑话: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谁来执行处罚?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全德国竟然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违章砍伐无记号树木的事,每一个德国人都忠实地执行了这个没有任何强制约束力的规定。

六、拓展阅读。

阅读课文后的短文《飞机也会造成污染吗》。

读短文,提炼有用信息,说说短文讲了些什么?

说明了什么原理?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认真与诚信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

 

备课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第二课    高尚的施舍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1、自学并掌握好本课的“乞讨,刁难,革履,连同,堆,凭,接受”等词语,灵活应用重点词,达到会用重点词组词组,造句的程度。

能力目标:

2、通过学习本课的词语使每个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词语造句。

德育目标:

3、培养学生自小自尊、自爱、自强、并学会给他人幸福的良好品德。

课时重点:

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

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达到会写会读的程度。

课时难点:

能完全理解词语大意,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引课

  关于人的高尚问题大家有所意识了吧?

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关于这方面的一部分重点词语吧!

 板题:

高尚的施舍

生齐读课题。

三、教师范读课文(读的练习)    

1、学生自渎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2、老师先把词语范读,并板书重要词语。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学生自由读词语并识记词语。

四、学生写的练习

1、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识记认为较难的词语。

2、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五、找朋友,区别形近字 

  比一比再组词:

 

(1)吃(   )——乞(   )   (6)气(   )——汽(   )   

(2)钱(   )——线(   )   

(7)讨(   )——衬(   )(3)同(   )——筒(   )   (8)堆(   )——推(   )

 (4)凭(   )——任(   )   (9)连(   )——车(   )  (5)度(   )——渡(   )  

(10)荡(   )——汤(   )

 六、学习课文词语内容

(1)老师板书重点词语

(2)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解释词语

(3)老师讲解并纠正学生解释错的有些难词

 【词语】:

晃荡 【注音】:

huàngdɑng【释义】:

向两边摆动。

例:

小船在水里直晃荡。

桶里水很满,一晃荡就撒出来了。

【词语】:

乞讨  【注音】:

qǐtǎo【释义】:

向人要钱要饭等。

例:

不到迫不得已,我们这些健康的人绝不能乞讨。

【词语】:

刁难  【注音】:

diāonàn【释义】:

故意使人为难。

 例:

 你别刁难他了。

你不可以这样刁难你的父亲,小赵!

【词语】:

革履 【注音】:

gélǚ【释义】:

皮鞋例:

西装革履

【词组】:

连同 【注音】:

liántóng【释义】:

连;和。

例:

今年连同去年下半年,这个队共养猪四百五十多头。

【词语】:

凭   【注音】:

píng【释义】:

①靠在东西上。

②依靠,仗恃。

③根据。

④证据。

⑤由着,听任。

 例:

凭栏、凭吊(对着遗迹怀念)、凭借、凭靠、凭信、凭票入场、凭据、文凭、凭空、凭证、空口无凭、任凭、听凭

【词语】:

堆  【注音】:

duī【释义】:

①累积在一起的东西。

②累积在一起,聚积在一起。

③量词,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

例:

堆栈、堆房、土堆、堆积、堆放、堆垒、堆摞、堆砌、一堆人

【词语】:

接受 【注音】:

jiēshòu【释义】:

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例:

 接受任务、接受考验、接受教训、虚心接受批评【近义词】:

接管

七、课后小结

布置进一步熟读懂课文的任务,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围绕“高尚”的主题进行思考。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     高尚的施舍

1、晃荡:

向两边摆动。

2、乞讨:

向人要钱要饭等。

3、刁难:

故意使人为难。

4、革履:

皮鞋 5、连同:

连;和。

6、凭:

①靠在东西上。

②依靠,仗恃。

③根据。

④证据。

⑤由着,听任。

7、堆:

①累积在一起的东西。

②累积在一起,聚积在一起。

③量词,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

8、接受:

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九、作业

 

 

 十、课后反思:

 

备课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过程与方法: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文,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会复述全文。

情感与价值观:

4、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并且培养他们认真做事的良好品德。

5、能够模仿本篇课文的协作方法和技巧,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课时重点:

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

课时难点:

能够正确地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提前测评:

提问学生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造句。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什么内容。

我们一起来诵读一下本篇课文。

 二、学习新课内容

1、老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4、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三、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母亲为什么要让独臂乞丐搬砖?

2、独臂乞丐为什么对母亲的要求很生气?

3、独臂乞丐为什么永远忘不了母亲?

  4、母亲是怎样教育“我”和乞丐的?

5、独臂乞丐是怎样成为董事长的?

  6、独臂乞丐为什么要提出照顾母亲?

  7、母亲为什么拒绝了独臂董事长的照顾?

  8、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9、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运用课文——学习句型

1、“不……就不……何必……”

  意:

前半句是紧缩句,“何必”表示责问。

  例:

不愿说就不说,何必吞吞吐吐!

  不愿去就不去,何必找借口!

  2、“……的是……”:

  意:

“……的是”提示后面的内容。

  例:

美中不足的是,房间有点小。

    美中不足的是,字迹太潦草。

3、“把……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