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1252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docx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一、一体化管理手册部分

1、填空题:

(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手册》经最高管理者审定,具有符合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是公司建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是公司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环境管理活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基本准则和指南,同时也是公司对顾客和相关方的承诺,全体职工必须遵照执行。

(2)三标一体化管理方针是为明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的宗旨和方向,纲领性地指导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同时为制定和评审管理目标提供框架,并由最高管理者确定并声明。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对与组织经营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进行管理。

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4)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5)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公司顾客主要包括网调、省调及上级对口业务管理部门等外部顾客;还包括企业内部顾客,如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

(6)相关方是指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包括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以及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7)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8)产品:

即过程的结果。

有四种通用产品类别:

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公司有一种产品类别:

电能,属于流程性材料类别。

(9)管理体系所规定的缺陷是指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10)预防措施是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1)记录是指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记录可用于为可追溯性提供文件,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

(12)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13)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具体指: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4)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外,公司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还包括:

第一层文件:

管理手册;第二层文件:

程序文件;第三层文件:

作业性文件。

第四层文件:

报告和记录。

(15)所有体系文件均要有明确的标识,通过标识须能识别其状态(受控/非受控)。

公司还将通过即时公布《受控文件目录》,以明确现行的有效文件,进一步防止使用过期或作废的文件。

(16)文件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外来文件的归口与统一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识别与本部门职责有关的涉及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外来文件,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应持有涉及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外来文件。

(17)其他相关方为关注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或与本公司有相关利益关系的组织。

具体为:

政府、社区居民、供方、银行、本公司职工等。

(18)在环境因素评价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关键方面:

a)法律、法规要求;b)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c)对现有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d)对以往事件调查的反馈意见的评价。

(19)为保证管理体系满足和符合法规和其他要求,公司规定:

各职能部门以各种有效方式及时了解、获取、更新新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及其他要求的发行信息,并填写记录,由公司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各部门汇总的记录,列出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并将批准后的《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发至相关部门;

(20)法规和其他要求内容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等;也包括行业规范、标准及各级政府机构下达的指示,本公司与政府机构的协定及其他非法规性指南等。

(21)公司根据供方按公司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对供方进行评价与选择:

a)按照采购产品对本公司提供产品的质量影响程度来评价选择供方;b)重要产品必须对供方进行评价,符合要求则列入合格供方名单;

(22)为确保结果有效,有强制规定或必要时,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要按规定的周期或在使用前,由能溯源到国家基准的装置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

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应制定校验作业指导书,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

(23)公司根据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包括:

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

废气、废水排放、噪音产生、固体废弃物产生、原材料与资源能源的消耗等。

(24)公司根据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确定重大危险源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包括:

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运行和活动:

设备运行活动、设备检修活动、粉尘排放、生产场所的噪音排放、危险品控制及职业病预防。

(25)最高管理者及各相关部门按分管职责范围,依据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性文件等规定要求,定期对管理体系运作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26)进行过程监视和测量应对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及时制定相应的纠正及预防措施,以确保电能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所有活动过程和结果满足对顾客及相关方要求,具有符合性;

(27)公司依据策划的安排对产品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监视和测量,这些监视和测量包括电能产品及实现过程所涉及的采购产品、外委设计、检修维护、运行工况、技术改造及其它相关的合同项目;

(28)公司依据策划的安排对产品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监视和测量,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所涉及的记录均要予以保持。

(30)公司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内审报告以及其它有关来源的数据,也包括:

反映发电生产及其相关过程的运行工况、检修维护状况、各种试验情况、节能降耗、安全状况、环境状况、物资采购、工程质量进度、技改情况、经营状况、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记录和统计的数据;

2、选择题

(1)环境管理体系(EMS)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C)

A:

危险设备;B:

环境装置;C:

环境因素;D:

危险源;E:

作业人员。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对与组织经营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进行管理。

(D)

A:

危险源;B:

环境装置;C:

环境因素;D:

风险;E:

作业人员。

(3)体系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A)

A:

体系;B:

过程;C:

管理;D:

风险;E:

关键因素作。

(4)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E)

A:

公司党委书记;B:

公司总经理;C:

管理者代表;D:

董事长;E:

一组人。

(5)程序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D)

A:

活动;B:

作业;C:

过程;D:

活动或过程;E:

管理。

(6)在管理体系中区分缺陷与不合格的概念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其中有法律内涵,特别是与产品责任问题有关。

术语“缺陷”应慎用。

我公司的消缺管理不同于此处的“缺陷”定义,公司在生产活动中,设备、系统存在的缺陷,应属不符合。

(B)

A:

缺陷;B:

不符合;C:

都可以;D:

都不是;E:

说不清楚。

(7)纠正措施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A)

A:

已经发现;B:

未发现;C:

潜在的;D:

想象中;E:

前几项都是。

(8)环境因素是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E)

A:

相互依存;B:

相互抵触;C:

相互干扰;D:

不良影响;E:

相互作用。

(9)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B)

A:

危险因素;B:

危险源;C:

重大危险源;D:

重大污染源;E:

以上都是。

(10)公司所有文件发布前须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其中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

(C)

A:

主管领导;B:

党委书记;C:

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D:

部门领导;E:

董事长。

(11)公司对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涉及的外来文件进行评审,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补充新文件,更换旧版本,以确保外来文件的有效性。

(E)

A:

主管领导;B:

总经理工作部;C:

执行部门;D:

经营部;E:

职能部门。

(12)公司每年对体系满足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情况,至少组织一次评审,并根据实际运行特点进行适时更新,以确保其适应性。

(D)

A:

充分性;B:

有效性;C:

适宜性;D:

适应性;E:

以上都是。

(13)管理评审是对管理业绩的总体评价和寻求改进的机会.(E)

A:

第一方审核;B:

第二方审核;C:

内部审核;D:

监督审核;E:

管理评审。

(14)通过标识防止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生混淆和误操作,同时实现必要的可追溯性。

在标识的具体工作中确保:

(E)

A:

标识方式、标识内容以及产品及状态标识符合要求;

B:

标识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完整性,当标识出现损坏或拆除时,要及时恢复或在适当位置加装标识;

C:

当所标识标对象的状态、技术等内容发生变化时,要对标识及时进行更新,以满足监视和测量以及可追溯性的要求;

D:

对有追溯性规定的要求,应进行唯一标识并记录,确保实现可追溯性。

E:

以上都是

(15)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校准有效期内使用时,当发现偏离校准状态,对该监视和测量设备此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记录,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C)

A:

合格性;B:

不合格性;C:

有效性;D:

符合性;E:

适宜性。

(16)内部审核是为确保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符合策划的安排。

A:

第一方审核;B:

第二方审核;C:

内部审核;D:

监督审核;E:

管理评审。

(17)公司依据策划的安排对产品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监视和测量,一般不采取让步放行或接受不合格,除非得到授权人的批准。

A:

主管部门主任;B:

生技部主任;C:

网调部门;D:

授权人;E:

监护人。

(18)依据规定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职业病检查,对职业健康情况进行监测,这种活动是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的范畴。

(A)

A:

绩效;B:

活动;C:

过程;D:

例行的;E:

必须的。

(19)通过数据分析以提供有关顾客满意、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发电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供方等方面的信息。

(C)

A:

上级部门;B:

专业部门;C:

顾客满意;D:

生产调度;E:

经营目标。

(20)通过数据分析以证实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在何处可以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作为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的依据。

(D)

A:

纠正;B:

纠正措施;C:

经济考核;D:

纠正和纠正措施;E:

都不是。

(21)公司依据策划的安排对产品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监视和测量,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顾客及相关方要求进行;()

A:

上级规定;B:

公司规定;C:

行业标准;D:

法律法规;E:

管理手册

(22)公司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存在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合格(不符合)的再次发生。

(B)

A:

纠正;B:

纠正措施;C:

经济考核;D:

领导批评;E:

加强监督。

(23)公司制定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合格(不符合)的发生。

(C)

A:

纠正;B:

纠正措施;C:

预防措施;D:

预防为主;E:

加强监督。

(24)公司对基于满足管理体系要求的过程活动均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适宜时运用方法规定其作业程序,包括对这些作业分别规定其纠正与预防措施,以确保这些作业活动能持续改进。

(D)

A:

过程的;B:

纠正措施;C:

预防措施;D:

PDCA循环;E:

加强监督。

(25)领导者应确保组织的目的和方向一致,他们应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D)

A:

公司领导;B:

部门领导;C:

企业员工;D:

领导者;E:

全体员工。

(26)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永恒的目标。

(E)

A:

加强;B:

提升;C:

推动;D:

强化;E:

改进。

(27)“将相互关联过程的作为体系来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有效性和效率”属于质量管理八大原则——“管理的系统方法”。

(E)

A:

三标一体化;B:

全员参与;C:

需求最大化;D:

科学化;E:

管理的系统方法。

(28)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被确定为最高管理者用于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的指导原则。

(C)

A:

推动;B:

协调;C:

指挥;D:

领导;E:

控制。

(29)有效决策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是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的描述。

(A)

A:

基于事实的决策;B:

一切联系实际;C:

量本利分析;D:

精细策划;E: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30)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

确定防止不符合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

(D)

A:

办法;B:

规定;C:

作业指导书;D:

措施;E:

体系文件。

3、简答题:

(1)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

——推进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实现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

——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管理科学水平;

——强化安全生产,主动促进职业健康;

——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实现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承担责任,满足顾客,服务社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不断追求卓越,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2)由公司最高管理者确定并声明的公司三标一体化管理方针是什么?

答:

精益生产,强化过程控制;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控制风险,保障健康安全;诚信为本,追求卓越品质。

(3)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有什么区别?

答:

预防措施是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而纠正措施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4)请问5W2H包括哪些内容?

答:

What规定做的事。

Who明确每一项活动的实施者。

When规定活动的时间。

Where说明在何地实施。

Why为什么要做。

How规定具体实施的办法。

Howmuch做到何种程度。

(5)公司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中,要着重从那四个方面进行?

答:

a)废气、废水排放;b)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的产生;c)原材料与资源能源的消耗等;e)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

(6)采取纠正措施和制定预防措施为什么要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答,确保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与所遇到的不合格和潜在的问题的影响相适应。

(7)您现就职于哪个部门?

依据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三标一体化”贯标职责分配表,本部门承担的“主办部门职责”有哪些(最少列四项)?

“协办部门职责”有哪些(最少列四项)?

答:

检修部:

是检修项目的具体实施部门。

负责编制部门年度检修计划和大、小修项目计划,提报有关非标准项目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负责检修项目的准备和实施、组织检修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检修项目的分段验收、冷热态验收和质检点的验收,并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检修情况作总结汇报;负责填写设备台帐,整理技术资料,并按照规定时间归档;负责消除在竣工验收和试运中发现的缺陷;对检修工作中的安全、文明、质量和工期全面负责;负责对检修中的易损等部件进行测绘,参加备品配件入库前的验收工作;负责在检修结束时,给运行人员做详细的书面交代,提报本专业的检修总结。

论述题:

(1)什么是管理的系统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为什么强调系统方法?

(2)提高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关键在哪里?

为什么?

(3)如何应用“PDCA”循环,做好本部门的工作?

(1)什么是管理的系统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为什么强调系统方法?

什么是管理的系统方法?

  答:

“管理的系统方法”是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是从系统管理的角度,把组织内各项活动作为相互关联的过程进行系统管理,使各个相互关联的过程能够相互协调,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

现代企业管理为什么强调系统方法?

答: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系统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达到设定的目标,使顾客满意,最终结果是使组织获行效益。

a.建立一个以过程方法为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b.明确质量管理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使这些过程相互协调;c.控制并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过程的动作;d.明确职责和权限,减少或消除由于职能交叉和职责不清导致的障碍;e.确保过程动作所需的资源;f.设定目标,并确定体系中的特殊活动如何运作;g.测量、评估并持续改进体系。

(2)提高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关键在哪里?

为什么?

一是公司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很关键,如果公司领导不认可,不支持,任何工作干起来都很难。

我公司领导本身就很重视,很支持,所以这一条没问题。

二是公司各部门管理层是否熟知或重视,如果下属部门领导不理解、不重视,那么执行起来也没样。

三是班组长、职工的培训,如果班组对三标管理体系不了解,或者知之不多,运作起来就不那么得心应手。

四是每年第三方的复审/监查顺利通过,无重大不符合项。

五是每年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评,持续改进。

六是通过全员的参与,不断“根据写的做,把做的写下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体系文件,消除一切多余的步骤。

七是不断进行自上而下的体系培训。

八是持续促进自下而上的内部沟通。

九是及时处理顾客及相关方的反馈信息。

十是积极落实PDCA的方法模式。

(3)如何应用“PDCA”循环,做好本部门的工作?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它是指一项工作的开展要经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

不管是多大的项目,还是多小的任务,如果都用PDCA环实施,环环相扣,就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质量,最大程度地保障项目的成功实施。

PDCA循环的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执行四个阶段八个步骤来实施:

   1.计划阶段P: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的原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拟订措施计划。

2.实施阶段D:

执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3.检查阶段C:

把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

4.处理阶段A:

巩固成绩、进行标准化。

PDCA循环法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亦适用于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其他方面,如果企业的各个部门或各个环节都能以PDCA循环作为基本的工作质量管理方法,彼此协同,相互促进,则将会对施工企业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进程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优良的工作成效,须把“严守循环规则,严把循环质量”这十字口号放在日常工作上来;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不足及不够全面的地方,但是,经过大家的努力及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多方征求意见,就可以使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解决,通过这样一个良好有效的工作管理平台,将会给各位同行、各单位企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上的经济上的理想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