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1430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

2.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B.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的气体就是氧气

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D.氧气能供给呼吸

3.广丰铜钹山空气清新,其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

A.78%B.21%C.15%D.0.94%

4.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2B.NO2C.SO2D.飘尘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B.闻药品味道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6.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2.5g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该()

A.加砝码B.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左右螺丝

7.“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烧开把茶壶冲起,水分子变大B.冰转化为水,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D.1个水分子的质量为18g

9.不能区分装满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B.观察颜色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D.倒入澄清石灰水

10.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横坐标表示时间(t),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生成氧气的质量B.二氧化锰的质量C.氯酸钾的质量D.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分数

二、选择填充题

1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水汽凝结

D________

12.氧气属于(____)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_________

13.木炭、细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其相同点是(_____)

A都生成黑色固体

B都生成气体

C都是氧化反应

D___________

14.下列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_____)

A氧气

B双氧水

C氯酸钾

D________

15.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离子的是(_____)

A2H2

B2Fe

C2Mg2+

D________

三、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填空:

(1)铜元素_____________。

(2)2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

(3)二硫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

(4)钠离子______________。

17.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从宏观知微观

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

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和______

填符号

从微观知宏观

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

填“得”或“失”

电子;

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

填编号,下同

,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和______。

19.

(1)酒精灯火焰中温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

(2)液体一般盛装在______(选填细口瓶或广口瓶)

(3)给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

(4)给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应略向下倾斜,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试管炸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0.A、B、C、D四种物质,A、B是液体,C为无色气体,D是黑色固体,则:

(1)A、B二种物质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__。

(2)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3)A转化为B、C属于___________反应。

五、实验题

2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做有关性质实验,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

(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2)若实验中收集到的氧气带有紫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有如下操作步骤: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某同学将烧红热的铁丝直接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后,发现瓶底炸裂,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能燃烧。

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

若要制取甲烷,其气体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__,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___。

2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为什么?

_____成功,原因是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3.小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呼出的气体跟吸入的空气相比,各种气体的含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猜想)呼吸前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可能发生了变化。

(实验准备)

(1)收集空气:

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的______(选填“磨砂”或“光滑”)面向下盖好集气瓶;

(2)收集呼出的气体:

用________法分别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①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_________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少

②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__________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比空气样品中变得更浑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两个干燥的烧杯,对其中的一个杯内哈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多

(实验结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都发生了变化。

(交流讨论)

(3)将集气瓶装满水的操作中玻璃片的使用方法是:

先用玻璃片盖住盛满水的集气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将瓶口全部盖住;

(4)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也可能_____。

七、计算题

24.

(1)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8L氧气。

问成年人每分钟大致需要空气__________升?

在标准状况下,8L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克?

所需空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

(O2的密度≈1.429g/L,空气的密度≈1.293g/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8g氯酸钾与2g二氧化锰共热,反应前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参考答案

1.C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详解】

A、颜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密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C。

【点睛】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D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该说法不正确;

B、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的气体。

但无色、无味的气体的气体不一定是氧气,该说法不正确;

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有一定量氧气,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该说法不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该说法正确。

故选:

D。

3.B

【详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选:

B。

4.A

【详解】

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有害气体和粉尘。

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是固体颗粒,都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

A。

5.A

【详解】

A、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A正确;

B、实验室的药品有的是有毒的,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故B错误;

C、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故C错误;

D、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故D错误。

故选A。

6.C

【解析】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左盘中的药品质量大,由于题目要求称2.5g药品,所以要把加多的药品减少掉;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托盘天平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D

【解析】

膏中的“氟”指的元素,与其具体存在形态无关,反物质名称中的的均指元素,故答案选择D

8.C

【详解】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本身没变。

说法错误。

B、冰转化为水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的缘故,水分子本身不变,说法错误。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说法正确。

D、1个水分子的质量是非常小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说法错误。

故选:

C。

9.B

【详解】

A、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均为无色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0.D

【详解】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应从0开始,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纵坐标不能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纵坐标不能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酸钾的质量应减少,至完全反应,减少至0,纵坐标不能表示氯酸钾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由于有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故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纵坐标可表示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B蜡烛燃烧等合理均可

【详解】

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C、水汽凝结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B;

故填:

蜡烛燃烧。

12.A单质

【详解】

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还属于纯净物。

故答案为:

A;单质。

13.C都放热等合理均可

【详解】

木炭、细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其相同点是:

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条件都是点燃等。

故选:

C;

故填:

都放热。

14.A空气

【详解】

A、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符合题意;

B、双氧水中含有过氧化氢分子,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中含有的是氧元素,不含有氧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

故答案为:

A;空气。

15.C2OH-等合理均可

【详解】

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H2可表示为:

2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Fe可表示2个铁原子,故选项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Mg2+可表示为2个镁离子,故选项正确。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OH-可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故答案为:

C;2OH-等(合理均可)。

16.Cu2FeCS2Na+

【详解】

(1)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铜的元素符号是Cu。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原子表示为:

2Fe。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二硫化碳分子可表示为:

CS2。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钠离子可表示为:

Na+。

17.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3)

【详解】

(1)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石蜡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填: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反应(3)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

(3)。

18.

(1)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N,H.

(2)①7,得;②B,C,E.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等知识.

(1)①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分子相互占据了间隔,所以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

(2)①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②微粒A、B、C、D、E中,B、C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达到了稳定结构,C、E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点睛】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因为氧气也能提供氧元素

19.外焰试管、蒸发皿、坩埚等细口瓶1/3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加热时没有先进行预热、试管底部跟灯芯接触等

【详解】

(1)酒精灯火焰中温度最高的部位是外焰,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坩埚等;

(2)液体一般盛装在细口瓶中;

(3)给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4)给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应略向下倾斜,这样做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5)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破裂;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否则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容易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0.双氧水水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气焊气割等分解反应

【分析】

A、B是液体,A能生成B,故A是双氧水,B是水,C是氧气,D是黑色固体,故D可能是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1)A是双氧水,B是水,故填:

双氧水;水;

(2)C是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气焊气割等,故填:

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气焊气割等;

(3)双氧水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故填:

分解。

21.铁架台长颈漏斗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进入导管bcadf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体试管底部未放少量水或细沙AD或E

【详解】

(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铁架台;长颈漏斗;

(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e熄灭酒精灯;故答案为bcadfe;

(4)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还要注意瓶底放少量细沙或少量的水,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试管底部未放少量水或细沙;

(5)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因此需要加热;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D或E。

22.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

红磷燃烧发出黄光,产生热量,生成了大量的白烟;水沿导管被吸入集气瓶中,大约占瓶内容积的五分之一,20%。

难不活泼不能因为碳燃烧产生气体,使瓶中大气压不变。

【详解】

(1)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减少误差;

(2)由于红磷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

水沿导管倒流进入集气瓶中,倒流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3)在该实验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不溶于水,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

(4)木炭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

23.磨砂排水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立即熄灭,空气中继续燃烧相同滴数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更多哈气的烧杯中有水珠或水雾推动玻璃片相等

【详解】

[实验准备]

(1)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的磨砂面向下盖好集气瓶,为了更好的密封;

(2)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①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立即熄灭,空气中继续燃烧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少

②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比空气样品中变得更浑浊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更多

③取两个干燥的烧杯,对其中的一个杯内哈气

哈气的烧杯中有水珠或水雾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多

[交流讨论](3)将集气瓶装满水的操作中玻璃片的使用方法是:

先用玻璃片盖住盛满水的集气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将推动玻璃片瓶口全部盖住;

(4)呼吸作用不会消耗氮气,所以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也可能相等。

故答案为:

[实验准备]

(1)磨砂;

(2)排水;

[完成实验]

(1)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立即熄灭,空气中继续燃烧;

(2)相同滴数;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更多;

(3)哈气的烧杯中有水珠或水雾;

[交流讨论]

(1)推动玻璃片;

(2)相等。

24.

(1)38.1;11.4;49.3;

(2)20%;2

【详解】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8L氧气,则每分钟大致需要空气的体积为:

8L÷21%≈38.1L;在标准状况下,8L氧气的质量是8L×1.429g/L≈11.4g;空气的质量为38.1L×1.293g/L≈49.3g;故填:

38.1;11.4;49.3;

(2)反应前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是

×100%=20%;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仍为2g;故填:

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