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1574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docx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教案设计doc

标准文档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

 

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材料用具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

 

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

观察时,可对照课本上的插

 

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

 

讨论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答:

上皮组织:

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

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

 

结缔组织:

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神经组织:

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实验目的

 

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下,测定种子发芽率。

 

实验材料

 

绿豆50粒,培养皿1个、吸水纸若干

 

实验步骤

 

1.在培养皿内垫上4—5层吸水纸,洒上水让纸充分浸湿。

在培养皿中均匀的放入50粒种子,再盖上两层吸水纸,放在通风阳光处。

 

2.每天要检查培养皿内纸的湿度,经常保持湿润,不能有干燥或水淹现象。

 

3.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内将观察到萌发的种子数记录在表中,连续观察七天左右。

 

实验结果

 

天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天天天天天天天

 

种子发芽个31537

49

50

5050

 

发芽率计算:

50÷50×100%=100%

 

实验结论

 

本组实验结果发芽率为100%。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实验目的

 

观察根尖,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

 

已经长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显微镜,镊子。

 

方法步骤

 

1、先用肉眼直接观察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

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

 

2、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看看构成根尖的不同部位的

 

细胞有什么特点。

 

讨论

 

比较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说说幼根的伸长主要由哪些部位的细胞起作用。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

 

实验目的

 

证明土壤中有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

 

材料用具

 

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蒸馏水、土壤浸出液、两个相同

 

的玻璃器皿

 

方法步骤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蒸馏水和

 

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株玉

 

米幼苗的生长状况。

(注:

1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土壤浸出液,2号

 

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蒸馏水。

 

实验结果

 

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馏水中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得

 

好。

 

实验结论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目的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

 

材料用具

 

新鲜叶片(如菠菜、蚕豆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

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

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方法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

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

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讨论

 

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

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保卫细胞成对存在,内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

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

孔是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分子的主要散失途径,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植物体

内的通道。

当蒸腾作用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目的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材料用具

 

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

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方法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

精中,叶片变成黄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

 

叶片的黑纸片遮盖部分遇到碘液没有变蓝,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

 

实验结论

 

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这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

合作用的产物;同时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实验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实验材料

 

盆载天竺葵,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碘酒,大玻璃罐,氢氧

 

化钠溶液,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

 

清水,剪刀等。

 

实验步骤

 

1暗处理:

24小时。

 

2剪下二枝天竺葵分别插入有水的小烧杯中,小烧杯又分别置入盛水和盛氢氧化

钠的中烧杯中,最后罩上大玻璃罐,正午置阳光下3小时。

 

3分别实验枝中剪下一片天竺葵叶。

 

4酒精脱色:

叶片放入小烧杯的酒精中,置大烧杯中隔水加热。

 

5清水冲洗,滴加碘酒:

 

6清水冲洗,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盛氢氧化钠的烧杯中取出的叶片遇碘液不变蓝,盛水的烧杯中取出的叶片遇碘液

变蓝。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实验目的

 

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实验材料

 

铁架台,带橡皮塞的试管,金鱼藻,NaHCO?

粉末,橡皮管,水槽,水,集气瓶,带火心的木条和玻片。

 

实验步骤

 

1、在阴暗的条件下,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金鱼藻和NaHCO?

粉末,装好实

验仪器。

 

2、给试管中的金鱼藻合适且足量的光照,用向下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然后撤

去光照(目的是让实验中的化学反应不在继续,防止危险发生)。

 

3、在做下面一个实验的时候,告诉学生:

化学上,我们通常是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在。

如果气体能让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为氧气;反之,则不是氧气。

 

验证实验操作如下:

 

让带火星的木条去接近打开玻片集气瓶瓶内

 

实验结果

 

观察到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证明该气体为氧气,进而证明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的变化

 

实验目的

 

证明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的变化

 

实验材料

 

两个暖水瓶、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温度计两支

 

实验步骤

 

在上课的前一天,用两个暖水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

往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

现在请你观察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果

 

甲瓶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上升到较高值,乙瓶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不变。

 

实验结论

 

种子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什么气体?

 

实验目的

验证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转变成了二氧化碳

实验材料

广口瓶、清水、漏斗、试管、导管、阀门、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步骤

瓶中是萌发的种子。

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

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

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

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上述实验结果证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种子萌发消耗氧气

 

实验目的

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消耗氧气

 

实验材料

两个玻璃瓶、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

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

24

 

小时以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燃烧情况。

实验结果

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中,火焰立刻熄灭了,放入乙瓶中仍然可以燃烧。

 

实验结论

甲瓶里缺少氧气,氧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实验目的

 

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实验材料

 

模拟胸廓、气管、支气管和肺的装置

 

实验步骤

 

取一模拟装置,玻璃罩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气管、支气管,气球模

 

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一手拿着模型,另一只手向上推橡皮膜,再放

 

松橡皮膜,观察里面气球体积的变化和橡皮膜位置变化的关系。

 

实验结果

 

手向上推橡皮膜时,气球回缩;放松橡皮膜时,气球胀大。

 

实验结论

 

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

 

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

当肋骨间

 

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

 

相应增大,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呼出。

这就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实验目的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材料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

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方法步骤

 

一、观察酵母菌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二、观察青霉

 

1、从培养皿中取出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2、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知道,酵母菌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

青霉孢子的颜色呈青绿色,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

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发酵现象

 

实验目的

 

证明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材料

 

温开水、糖、酵母粉、透明的玻璃瓶、气球

 

实验步骤

 

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

将这个杯子中的液

 

体倒入透明的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内加一些温开水。

将一个小气球挤瘪

 

后套在瓶口。

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窗台上,观察瓶中的情况,看看瓶中的液体会不

 

会冒出气泡,气球会不会胀大。

 

实验结果

 

瓶中的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

 

实验结论

 

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文案大全

标准文档

 

制作米酒

 

实验目的

 

学会利用真菌制作米酒

 

材料用具

 

酒曲一块,糯米1500克,凉开水一杯,清洁的容器,蒸锅,筷子,洁净的

蒸布。

 

方法步骤

 

1、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把米淘洗干净。

 

2、在蒸锅的笼屉上放上蒸布,将糯米倒入,铺平,盖好锅盖。

置于旺火上蒸熟。

将蒸熟的米饭用凉开水冲淋一次。

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的时候,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3、将酒曲碾碎成粉末,撒在糯米饭上,并迅速将酒曲与微热的糯米饭均匀的搅拌在一起,然后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最后淋上一些凉开水。

 

4、把容器盖好,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用毛巾将容器包裹起来。

 

5、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冬天可以放在暖气旁,以提高温度。

 

实验结果

 

米酒制作成功

 

实验结论

 

可以利用一些菌类制作食品

 

文案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