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1681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docx

故障指示器标准技术标书doc

 

10kV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

标准技术标书

 

1、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GB/T7261-2000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11287-2000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试验(正弦)(idtIEC60255-21-1:

1988)》

GB/T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idtIEC60255-21-2:

1988)》

GB/T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

工作条件第1篇:

电源和电磁兼容性(idtIEC870-2-1:

1995)》

GB/T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4:

1995)》

GB/T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DL/T593-2006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844-2003

《12kV少维护户外配电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

GB/T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

GB/T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b:

设备用恒定湿热》

GB/T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2、使用条件

2.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

-10℃~+90℃,最大日温差:

25℃;

b)最大风速:

35m/s

c)相对湿度:

5%~95%(产品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d)覆冰厚度:

10mm

e)大气压力:

80kPa~106kPa。

f)海拔高度:

小于2000m

2.2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a)装置在运输中允许的环境温度-40℃~+7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b)在贮存中允许的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在不施加任何激励量的条件下,装置不出现不可逆变化。

2.3周围环境

a)电磁干扰不超过4.3规定的条件;

b)场地符合GB/T9361-1988中B类安全要求;

c)使用地点不出现超过GB/T11287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不发生GB/T17742-1999规定的烈度为Ⅷ度的地震;

d)使用地点无爆炸危险的物质,周围介质中不含有能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敷层的介质及导电介质,没有严重的霉菌存在。

2.4系统条件要求

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设备,应适用于下列电力系统:

a)系统额定频率:

50Hz

b)系统标称电压:

10kV

c)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12kV

d)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

2.5设备可安装地点

a)在变电站出线终端杆塔上。

b)在主干架空线路分段处。

c)在配电变压器终端杆塔上。

d)在电缆与架空线路连接处。

e)开闭所、电缆分接箱电缆进出线处。

4、技术要求

4.1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除应满足应遵循的国家、行业标准外,还应满足表1要求。

4.1.1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参数

表1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主要技术参数

名称

参数项

线路电压等级

10kV

线路最小负荷电流

绝缘线

2A

裸导线

0A

适用导线截面

35mm

~300mm

短路电流耐受能力

25kA/4s

短路故障检测

短路故障,免参数设置

接地故障检测

可整定

复位时间

0~24小时可调

翻牌显示、可动作次数

≥4000次

连续闪光时间

≥2000h

闪光时间间隔

3s±10%

重量

≤500g

4.1.2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要求

4.1.2.1安装形式

a)通过卡线结构直接安装在电力导线上,并能适应不同外径导线,具有防止金属卡线结构损伤导线的设计措施,可长期户外运行。

要求具备防止滑动功能。

b)可带电安装和拆卸,应提供带电安装工具,安装工具应满足带电作业的要求。

c)压线弹簧能承受自重的8倍重量,沿导线方向的横向拉力应不小于50N。

4.1.2.2外壳、结构。

a)外壳、结构零件应采用防锈防蚀材料,装置整体防护等级为IP65。

b)外壳应设计合理,整洁美观、无损伤或机械变形,并具有防止灰尘依附在显示窗表面的设计。

c)封装材料应饱满、牢固,封面无缺陷、溢流等现象。

d)翻牌显示窗内无异物,可旋转部分能灵活转动,能清晰显示翻牌状态。

4.1.2.3内部线路板

a)采用自动化焊接工艺。

b)采用防水、防潮、防盐雾、防酸雾处理。

4.1.2.4识别线路故障

a)当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在故障线路段对应的故障指示器应监测到短路故障,并发出短路故障的报警指示。

指示器应能自动适应不同线路的负荷电流,根据短路电流的故障特征来判断故障并准确动作。

不宜采取设定特定的电流动作值的方式来判断故障。

b)当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线路段对应的故障指示器应能监测到接地故障,并发出接地故障的报警指示。

指示器应可根据接地故障电气特征判断接地故障。

c)具有反时限动作特性,应配合变电站保护动作特性,避开瞬时扰动,确保动作正确。

4.1.2.5报警指示方式

a)翻牌显示,360°范围内均可观察。

采用反光材料,便于夜间观察。

b)发光指示:

采用高亮发光二极管,360°范围内均可观察。

c)通过无线通信形式输出故障状态信息。

4.1.2.6指示器应能在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后自动复位,自动选择复位的时间。

4.1.2.7防误动、拒动功能

a)指示器能抑制涌流,杜绝涌流引起的误动现象。

b)防止非故障负荷电流大幅波动引起的误动现象。

c)可检测瞬时性故障,瞬时性故障指示器不拒动。

4.1.2.8供电

a)故障指示器采用自取电、长寿命电池供电或配置其他能维持指示器正常工作的电源。

电源设计寿命不应小于8年。

b)装置电池低电量报警。

4.1.2.9线路电流测量

a)测量时间:

每10分钟测量一次

b)测量范围:

0~600A

4.2电磁兼容性能

4.2.1辐射电磁场干扰

装置能承受GB/T14598.9(IEC60255-22-3)规定的III级(10V/m)的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4.2.2快速瞬变干扰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0(IEC60255-22-4)规定的严酷等级为A级(通信端口2kV,其他端口4kV)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4.2.3脉冲群干扰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3(IEC60255-22-1)规定的Ⅲ级1MHz和100kHz脉冲群干扰试验(第一半波电压幅值共模为2.5kV,差模为1kV)。

4.2.4静电放电干扰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4(IEC60255-22-2)规定的Ⅲ级(接触放电6kV)静电放电干扰试验。

4.2.5电磁发射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6规定的传导发射限值和辐射发射限值的电磁发射试验。

4.2.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7规定的调制前电压电平为140dB

V或10V的射频传导骚扰试验。

4.2.7浪涌抗扰度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8规定的浪涌抗扰度试验。

4.2.8工频抗扰度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9规定的严酷等级为A级的工频抗扰度试验。

4.2.9装置的电磁辐射满足国标相关要求规定。

4.3安全要求

a)装置应有安全标志,并应符合GB14598.27-2008中9.1的规定;

b)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至少应为GB14598.27-2008中规定的IP30级,并达到I类电击防护要求;

c)装置的着火危险防护不应低于GB14598.27-2008中规定的V2级;

d)金属结构应有防锈蚀措施。

所有紧固件应拧紧,不松动。

4.3.1颜色

a)在交流回路中:

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色

中性线黑色

b)在直流回路中:

+(正极)白色

-(负极)蓝色

4.3.2电子回路

4.3.2.1电子电路和电气回路之间在路径上应该保持合理的间隙。

4.3.2.2电子电路的外部连接应该用连接器进行。

4.3.2.3应该有消除过电压发生的电路,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均应有预防外部过电压和电磁干扰或接地的措施。

4.3.2.4每块印刷电路板应经防潮气和灰尘侵入处理。

4.3.3接地

装置应设置专用接地端子及接地线,用于保护壳体接地。

4.3.4散热设计

装置具备自冷散热能力,不装设风冷设备。

5、试验要求

5.1外观与结构检查

指示器的外壳、结构等应符合本规范相关规定要求。

5.3识别故障试验

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对指示器进行线路故障报警及复位功能试验,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当回路中的电气特征满足其故障判断条件时,指示器应能发出线路故障报警并在规定时间复位。

5.4短路故障防误动功能试验

5.4.1符合波动防误动报警试验:

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并施加正常的负荷电流,当回路中的电流变化超过设定的故障电流报警动作值、并在大于规定的动作延时后又返回为电流变化前的负荷水平时,指示器不应误动。

5.4.2变压器空载合闸涌流防误动报警试验:

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当回路中的电流值从零突变并超过设定的故障电流报警动作值,且大于规定的动作延时后又下降为零时,指示器不应误动。

5.4.3线路突合负载涌流防误动报警试验:

在正常环境温度中,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当回路中的电流值从零突变并超过设定的故障电流报警动作值,且在大于规定的动作延时后又下降为正常负荷水平时,指示器不应误动。

5.4.4人工投切大负荷防误报警试验:

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并施加正常负荷电流,当回路中的电流值变化超过设定的故障电流报警动作值,且在大于规定的最长动作延时后又下降为零时,指示器不应误动。

5.5低温性能试验

5.5.1按GB/T2423.1要求,将指示器置于低温试验箱中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本规范规定温度下保温2h,待指示器内部各元件达到热稳定后,测试其电气性能。

高温性能试验

5.5.2按GB/T2423.2要求,将指示器置于高温试验箱中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本规范规定温度下保温2h,待指示器内部各元件达到热稳定后,测试其电气性能。

交变湿热试验

5.6按GB/T2423.4要求进行倾斜跌落试验

跌落高度:

面板型0.1m,架空线型和电缆型为1m;

跌落次数:

面板型以底面四个边为轴各跌落1次,共4次。

架空线型和电缆型跌落1次。

5.7电气寿命试验

将指示器接入模拟回路中,当回路中出现故障电流时,指示器应能发出故障报警信息并在规定的时间复位(复位时间因调至最短),从故障报警状态至报警状态结束为1次,试验不少于2000次,间隔时间由生产厂家提供。

试验过程中指示器应工作正常。

5.8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2-2006第5条、第8条,对指示器(不包括架空线型)进行等级4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参数及要求如下:

1)指示器壳体导电且未说明漆膜为绝缘层时,以接触放电8kV(标称值)对操作人员通常可能接触到的外壳和操作点上及壳体紧固螺钉进行:

正负极性放电10次、每极;

单次放电间隔时间因大于1s。

2)指示器壳体为绝缘材料时:

以空气放电15kV(标称值)对指示器的外壳进行:

正负极性放电10次/每极;

单次放电间隔时间应不大于1s。

对处于无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静电放电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无故障报警状态。

对处于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静电放电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故障报警状态。

5.9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3-2006第5条、第8条要求,试验等级3级,施加参数如下:

a)试验场强10V/m;

b)在80MHz~1000MHz频率范围内进行扫描测量;

c)在80MHz~1000MHz频率范围内进行定频率测量,每隔5MHz为一个频率测量点,在每点做30秒停留发射。

d)对处于无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无故障报警状态;

e)对处于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故障报警状态且复位正常;

f)施加干扰同时对指示器施加模拟短路(接地)故障电流,此时指示器应能监测到故障电流的存在并能正确动作。

5.10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5—2008中的有关规定,试验等级4级,施加参数如下:

a)电压波形:

1.2/50μs;

b)开路试验电压峰值:

4kV;

c)极性:

正/负,各5次;

d)重负率:

每分钟至少1次。

e)试验方法按GB/T176265—2008第5条、第8条进行。

f)对处于无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无故障报警状态;

g)对处于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故障报警状态且复位正常;

h)施加干扰同时对指示器施加模拟短路(接地)故障电流,此时指示器应能监测到故障电流的存在并能正确动作且复位正常。

5.11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8-2008中的有关规定,试验等级5级,施加参数如下:

1)工频磁场:

电流波形:

持续正弦波;

磁场参数:

100A/m

2)阻尼振荡磁场:

电流波形:

衰减振荡波;

磁场参数:

100A/m。

对处于无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无故障报警状态;

对处于故障报警状态下的指示器施加干扰,干扰施加过程中指示器应能保持故障报警状态且复位正常;

施加干扰同时对指示器施加模拟短路(接地)故障电流,此时指示器应能监测到故障电流的存在并能正确动作且复位正常。

5.12临近干扰试验

对于安装在电缆线路的指示器,当相邻100mm的线路中通入短路故障报警电流值时,本线路指示器不应发生误报警。

对于安装在架空线路的指示器,当相邻400mm的线路中通入短路故障报警电流值时,本线路指示器不应发生误报警。

5.13耐受短路电流冲击试验

将指示器接入试验回路中,通以本规范规定的瞬时短路冲击电流,指示器外观应物破损、紧固件无松动现象。

5.14着火危险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5169.11-2006规定要求进行。

根据指示器的安装环境,推荐试验严酷等级5级,最低不得低于2级;

试验部分:

故障指示器,显示单元的绝缘外壳;

试验结束后,指示器如果没有燃烧或灼热,或全部符合下面的情形,则认为试验合格:

1)如果试验样品的火焰或灼热在移开灼热丝之后的30s内熄灭;

2)当使用规定的包装绢纸的铺底层时,绢纸不应起燃。

5.15卡线结构的握力试验

1)将压线弹簧固定,用拉力计(如弹簧秤)在垂直与压线弹簧所构成的平面放线向下拉,当拉力为指示器自重的8倍时,弹簧应保持不动;

2)将架空型指示器安装到300mm²钢芯铝绞线上,用拉力计(如弹簧秤)将指示器沿铝绞线放线拉伸,当拉力为50N时指示器不应移动。

3)将电缆型指示器或面板型指示器的传感器部分安装到400mm2电缆线上,用拉力计(如弹簧秤)将指示器沿电缆方向拉伸,当拉力为30N时指示器不应移动。

5.16防护等级试验

按GB4208-2008标准要求对指示器进行防尘防水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规范防护等级的相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