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2125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docx

整理鱼塘清淤施工方案

鱼塘清淤施工方案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基本情况表1

项目名称

浮式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项目

建设单位

重庆市大洪湖水产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程光杰

联系人

田兵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401227

通讯地址

重庆市长寿区洪湖镇正街135号

建设地点

长寿区万顺镇万顺村玉滩

立项审批部门

重庆市长寿区农业委员会

批准文号

长农委发[2017]88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A0412内陆养殖

总投资

630万元

环保投资

6.3万元

投资比例

1.0%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2672.5m2

年能耗情况

万吨

50万kW.h

/吨

天燃气

万立方米

用水情况

(万吨)

分类

年用水量

年新鲜用水量

年重复用水量

生产用水

598.2

598.2

0

生活用水

0.639

0.639

0

合计

598.839

98.839

0

1.1企业简介及项目由来

一直以来,高密度渔业养殖过程中,存在着养殖水体有机质污染严重,污染水直排放重;养殖风险较大;劳动强度大,从业年轻人员减少的问题。

为了探索新型养殖方式,降低养殖过程中对水体造成的污染,本项目采用鱼菜共养的模式进行养殖。

养殖采用的浮槽设计有V型集污区,养殖区尾端设置水培蔬菜种植区,有效降低了鱼类排泄物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该套养殖模式采用人工投喂颗粒饲料,经过严格计算的水流推动速度,使得未被鱼类取食的塑料恰好被拦截在V型集污区拦截网前端,方便进行人工打捞,进一步降低对水体的污染。

该套养殖模式具有养殖能耗低;用药量少、甚至不用;鱼的品质高;单位产量高;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因此,重庆市大洪湖水产有限公司投资630万元用于推广浮式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本项目采用的养殖模式为“重庆市十三五规划”鼓励的养殖模式,养殖的成鱼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后上市上售卖,为周边及其他

续表1

(1)

区域提供绿色健康的鱼类产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文件的要求,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受重庆市大洪湖水产有限公司的委托,重庆市久久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我单位在多次进行现场踏勘、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特点、性质、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环境现状,按照相关环评导则的要求,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1.2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浮式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项目;

建设单位:

重庆市大洪湖水产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万顺村玉滩,详见附图1;

项目投资:

63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3万,占总投资1.0%;

1.3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拟建流水养殖槽配套基础设施及定做养殖槽体;养殖机械系统配置安装、调试;鱼种购进:

购进草鱼、鲤鱼、鲫鱼、武昌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翘嘴红鲌和大口黑鲈,作为养殖鱼类;白鲢、花鲢作为水质净化鱼类。

项目建成后,形成的养殖水体鱼年产量可达235.2吨吃食性商品鱼和50吨鲢鳙鱼。

表1-1项目组成及内容一览表

续表1

(2)

续表1-1项目组成及内容一览表

1.4公用工程

(1)给水系统

项目养殖用水拟引水碾河河水,通过地表径流汇入养殖基地;生活用水采用村镇自来水。

(2)排水系统

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地面雨水通过排水沟汇入池塘;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作农肥;养殖区下游(池塘尾端)设置净水区,通过在水面种植水葫芦及空心菜,利用水面绿植吸收水中的N、P,水中放养花白鲢,控制水中藻类数量;鱼类排泄物及未被取食的饲料在水流作用下积聚在养殖槽尾端的V型集污区,未被取食的饲料悬浮于水面上,采用人工打捞及调整投喂量,V型集污区底部沉积物由自吸泵泵入废水处理站时的养殖废水,经处理后的出水回流至池塘。

(3)供电

拟建项目供电由长寿区农村电网统一供电。

农网改造后,供电网络已经形成,供电稳定。

续表1(3)

(4)防疫检疫

本项目采用循环流水养殖模式,购买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正规苗种生产企业生产的鱼苗,部分苗种经接种疫苗后方可投入养殖。

日常养殖中使用二氧化氯对水体无污染的消毒剂对养殖鱼类定期消毒,做好苗种入塘前后、渔具以及高温季节的常规消毒。

病害高发时期采取二氧化氯定期消毒,发现病鱼或死鱼及时捞起,经技术员检测确定病因或死因后消毒并深埋泥土中。

(5)病、死鱼处置

及时清捞病死鱼,在选择远离水源地、河流、养殖区域等地点进行发酵处理,本项目安全填埋井选址于中心岛西北侧果园内。

首先挖一发酵坑,用塑料薄膜作为土地的衬里,将死鱼放入坑内,上用塑料薄膜密封,用土覆盖,发酵后可作农业用肥。

1.5总平面布置

拟建项目分池塘划分为三个养殖区,池塘由西向东依次设置有1#渔场养殖区、2#渔场养殖区、3#渔场养殖区,每个养殖区安装养殖槽4个。

1#渔场养殖区位于中心岛西侧,2#渔场养殖区位于中心岛北侧,3#渔场养殖区位于中心岛东侧,管理区位于项目中心岛北侧,主要是饲料保管及设备用房。

项目西南面一条水泥路与该乡村公路相接,为车辆和人员进入基地的主要通道,项目各个功能区分区明确,相互连接,方便养殖和销售。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

1.6主要生产设备

拟建项目主要使用设备见表1.2。

表1.2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续表1(4)

续表1.2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1.7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项目劳动定员7人,管理人员2人,养殖人员5人,养殖部为值班制。

项目提供食宿,每天提供7人3顿用餐。

养殖基地实行每周6天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

产品主要原辅材料及年消耗量表2

2.1产品的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及年消耗数量

2.1.1项目原辅材料消耗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消耗见表2-1,鱼苗规格见表2-2。

表2-1运营期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表2-2鱼苗规格一览表

续表2

(1)

表2-3水电气能源消耗量

主要物质物理化学性质:

戊二醛:

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热水、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巯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戊二醛作为水产养殖消毒剂,对鱼类的出血病、烂鳃、打印病、竖鳞病、水霉病以及因寄生虫引起的各种细菌感染等均有显著疗效。

在疾病流程季节,用水稀释500倍,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0.4mL,每次使用量为320mL。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的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

戊二醛使用过程中,直接进入地表水,由于戊二醛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在水体中时间越长,水中含量越低,并且戊二醛对生态的安全性鲜见报道。

聚维酮碘溶液:

红棕色液体,浓度为10%,含碘消毒剂。

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是元素碘和聚合物载体相结合而成的疏松复合物,聚维酮起载体和助溶作用。

常温下为黄棕色至棕红色无定形粉末。

微臭,易溶于水或乙醇,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乙醚、氯仿、丙酮、乙烷及四氯化碳。

聚维酮碘水溶液无碘酊缺点,着色浅,易洗脱,对黏膜刺激小,不需乙醇脱碘,无腐蚀作用,且毒性低。

使用时用水稀释500倍后,全池泼洒,每667m³水体用本品500mL,每次使用量为600mL。

百部贯众散:

为黄褐色粉末,由刺激性气味,味苦,微涩、咸、凉。

主要成分为百部、绵马贯众、樟脑、苦参、食盐等。

主要用于治疗鱼类孢子虫病及其他寄生虫引起的烂腮、肠炎、赤皮、竖鳞、旋转等病。

使用时全池泼洒,3g/立方米水体,每次使用量为2.4kg。

2.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拟建项目为新建项目,位于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玉滩,原址为农用地。

项目所在的玉滩上游、下游500米,无工业企业,均为少量散户,无废水排入。

新建项目场址上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

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表3

3.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3.1.1地理位置

长寿区位于重庆市主城东北部,长江北岸。

东西长57.5km,南北宽56.5km,总面积1415.49km2。

位于东经106°49′22″至107°27′30″,北纬29°43′00″至30°12′30″之间,东北毗邻垫江县,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巴南区为邻,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

长寿区是重庆的水陆交通咽喉,是重庆连接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的纽带,也是重庆通往华中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桥头堡,地理位置优越。

长寿区区位优势独特,对外交通方便,渝-涪、渝-万高速公路、渝-怀、渝-利铁路皆从长寿区境内通过,依托高速公路、国道公路、渝怀铁路和长江航运,已建立了一个各种运输方式相衔接、四通八达、方便快捷、高速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拟建项目位于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万顺村玉滩。

项目所在地运输方便,交通便利。

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

3.1.2地形、地貌、地质

长寿区地形、地貌以丘陵、平坝为主,属川东平行岭谷弧形褶皱低山丘陵区。

长寿区地貌发育深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

地貌以中山为主,地势波状起伏,高低相间。

区域内出露分布的地层均属于沉积岩类。

长寿区地质构造上属于川东褶皱带的一部分,以褶皱结构为主。

其主要构造是呈北东—南西走向的背斜和向斜,两者相间排列。

大背斜紧凑、陡峻,向斜舒缓开阔。

剖面上表现为“阻隔式”构造形式,平面上具有雁形排列特征。

3.1.3气候、气象

长寿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降雨充沛、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常伏旱、秋多连绵阴雨、无霜期长、温差大、多雾少日照的特点,绝大部分热带作物均可以生长。

对长寿气象站多年实测资料分析,各气象特征值分述如下:

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

17.5℃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1℃

最冷月平均气温:

6.7℃

续表3

(1)

历年最高气温:

40.5℃

历年最低气温:

-2.7℃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1165.2mm

年最大降水量:

1451.7mm

年最小降水量:

836.5mm

多年平均降雨天数:

151天。

3)风况

历年最大风速:

32m/s风向为西南西风(WSW)

年平均风速:

2.0m/s

常年主导风向:

东北风(EN)

4)雾况

年平均雾日:

59.8天

以秋季为多,常年因雾影响船舶航行约30天

5)霜雪

年平均无霜期:

331天

历年最长无霜期:

365天(1971年和1981年)

历年最短无霜期:

293天(1966年)

多年平均终霜期:

2月2日

年平均降雪天数:

0.5天

项目区域内无气象站,根据长寿区气象站1980年~2011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2.3℃,多年平均日照1209.1h,多年平均无霜期331d,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风速2.0m/s,瞬时最大风速22.7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m/s,风向NNE,多年平均降雨量1151.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79mm。

3.1.4水文

长寿区境内有一江、两湖、三河、十三溪,一百零四座水库,175处地下水,水面总面积111.55km2,占总幅员面积的7.39%。

长寿区有10座水库,境东和境西有人工湖泊长寿湖(狮子滩水库)、大洪湖。

续表3

(2)

大洪河为长江北岸的一条小支流,位于重庆东部丘陵区,于发源华蓥山南麓,源头分东西两支,以白龙洞山为分水岭,西支名为御临河(或西河),东支名为大洪河,原名东河,两河并行向西南流至渝北区江口汇合后亦称御临河。

大洪河水库,又名大洪湖,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洪湖镇、大洪河中游。

建于1958年。

水库长90千米,面积约32平方千米,水深25米。

库容3.28亿立方米。

具有蓄水、灌溉、发电、水产养殖等功能。

水碾河长8.3千米,水深1.5米,具有蓄水、灌溉等功能。

水碾河发源于袁家岩地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随降雨增多而增加,降雨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水中生物主要为本地河虾、螃蟹、鲫鱼等。

水碾河原为大洪河支流,水碾河河水在玉滩汇入大洪河,上世纪于70年代修建省道阻断水碾河下游而形成的堰塞池塘,池塘水面面积15亩。

拟建项目位于玉滩,在枯水期,为封闭性池塘,不向外排水;丰水期水量较大时,池塘内的水将漫过拦水坝就,流向大洪河。

3.1.5自然资源

长寿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已探明20余种,天然气储量3000亿m3,年净化输出能力为53亿m3,川东气田主输气管线穿境而过;煤储量3600万t,铁矿1048万t,铝矿2000万t,灰岩5亿t,白石岩2160万t,以长寿湖、大洪湖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境内水资源丰富,入境水量3685亿m3,水力蕴藏量18万千瓦。

森林面积28207ha。

3.1.6生态多样性

(1)陆生生态

长寿区境内自然条件复杂,植被层次丰富,种类繁多。

天然生长的森林植被有7个植被型。

维管束植物有198科,776属,1422种。

本区特有植物有:

缙云四照花、缙云黄岭、缙云琼楠、缙云紫金牛、北碚槭、北碚土密树、北碚花椒、缙云密花树、四川白兰花等,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柳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中华观音莲座、松叶蕨等,是重庆市植物独特资源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

在栽培植物中,粮油作物品种有200多个,蔬菜品种180多个,果树30余种,品种和品系250个,桑树品种27个,茶叶5种,中药材45种。

续表3(3)

(2)水生生态

长寿区境内自然条件复杂,植被层次丰富,种类繁多。

天然生长的森林植被有7个植被型。

维管束植物有198科,776属,1422种。

本区特有植物有:

缙云四照花、缙云黄岭、缙云琼楠、缙云紫金牛、北碚槭、北碚土密树、北碚花椒、缙云密花树、四川白兰花等,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柳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中华观音莲座、松叶蕨等,是重庆市植物独特资源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

在栽培植物中,粮油作物品种有200多个,蔬菜品种180多个,果树30余种,品种和品系250个,桑树品种27个,茶叶5种,中药材45种。

环境质量状况表4

4.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4.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渝府发[2016]19号文文规定,评价区属环境空气2类功能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和O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浓度选用《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表1数据,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见表4-1。

表4-1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从表4-1可以看出,长寿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属于不达标区。

从表可看出,环境空气质量中PM2.5年均值最大,超标率为42.9%,SO2、NO2、PM10、CO和O3占标率均小于等于100%。

目前长寿区范围内还未公布具体的达标规划,本次评价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2017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中“措施与行动”方案中明确减缓的方案如下:

①交通污染控制:

全市范围内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加强新车环保监管,组织开展新车环保信息公开检查,推广新能源汽车1万余辆。

完成8个码头岸电改造试点项目、330艘船舶重油使用设施拆除。

加强储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日常监管。

全面执行国五标准车用柴油、汽油,严厉打击流通领域销售和使用不合格油品。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监管,全市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近4000km2。

续表4

(1)

②工业污染控制:

关闭区域内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整治烧结砖瓦企业,加快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

③扬尘污染控制:

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控尘十项强制规定”,加大清扫保洁机具投入和作业频次,建成区道路机扫率保持85%以上,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全面执行密闭运输,严格执行“定工地、定线路、定渣场”三定规定。

④生活污染控制:

加快加强餐饮业油烟治理,印发《关于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巩固和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区县巩固2765km2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新增高污染燃料禁燃区88.4km2。

在重庆市范围内(包括长寿区)执行相应的整治措施后,可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4.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养殖水域为水碾河水水,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2]4号)规定,未划定水域功能,因此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

(1)评价数据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采用《重庆天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监测报告》(天航(监)字[2018]第HJPJ80260号)的地表水监测数据,该监测报告由重庆天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25日-2018年9月26日,对拟建项目上游断面现状进行了监测,2018年12月25日-2018年12月26日,对拟建项目池塘尾端现状进行了监测。

①监测断面:

设置两个个监测断面(1#断面位于拟建项目上游500m处,2#断面位于拟建项目池塘尾端)。

②监测时间及频率:

监测时间为2018年9月25日-2018年9月26日,2018年12月25日-2018年12月26日,采样频率为每天采样一次,连续监测两天。

③监测项目:

pH、COD、BOD5、DO、TP。

(2)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遵照“环评导则”的有关规定,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

单项水质参数i在j点的标准指数为:

续表4

(2)

式中:

Sij—单项水质因子i在第j点的标准指标数;

Cij—水质评价印在i在第j点的实测浓度,mg/L;

Csi—水质评价因子i的地表水质标准,mg/L。

DO的标准指数

,DOj≥DOS时

,DOj<DOS时

式中:

SDO,j—DO的标准指数;

DOf—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计算公式常采用:

DOf=468/(31.6+T),T为水温,℃;

DOj—在j点的溶解氧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mg/L。

对于具有上、下限标准的pH,则按下式计算pH的Pi值。

,当pH>7.0时

,当pH≤7.0时

式中:

Pi—pH因子的标准质量指数值;

pHi—pH的实测值;

pHs—pH的评价标准上限或下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不能满足要求。

(3)监测结果

水质检测结果见表4-2。

续表4(3)

表4-2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表单位:

mg/L,pH无量纲

由表4-2可知,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1,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标准要求。

4.1.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重庆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90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007]39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修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有关内容的通知》(渝环发[2007]78号),项目属该规定中的2类区域,因此,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1)评价数据

项目本次评价委托重庆天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25日~26日进行现场实测,具体情况如下:

①监测布点:

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点设于项目东侧居民区处,具体点位见附图。

②监测项目:

昼、夜等效A声级。

③监测频率:

连续二天,每天昼夜各一次。

(2)监测结果

噪声现状评价结果见表4-3。

表4-3噪声现状评价结果表单位:

Leq:

dB(A)

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监测点所在区域昼间、夜间环境噪声均未超标,本项目监测点位区域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

续表4(4)

4.1.4地下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名录》,拟建项目属于淡水养殖工程,为地下水项目类别Ⅳ类项目,因此可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4.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

4.2.1周边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位于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玉滩,项目周边主要为居民居住点,附近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取水口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目标,也未发现珍稀动植物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

水源保护区位于项目西侧,距离本项目800米,水源涵养区红线保护区位于项目西侧2000米,并且拟建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

项目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4-4。

表4-4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一览表

4.2.2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环境保护总体目标为项目实施后区域环境质量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具体目标如下:

(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以评价区域内的环境敏感点为主要保护目标,项目废气实现达标排放,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不因拟建项目的建设改变水碾河水域功能,养殖区

续表4(5)

尾端设置净化带,降低养殖对水体的影响;

(3)声环境保护目标:

声环境质量维持《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域标准;

(4)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等不受大的破坏,不对周围景观产生影响。

评价使用标准表5

污染物

分类

大气

噪声

环境质量现状

NO2、SO2、PM10、CO和O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2.5超标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标准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污染物

排放

标准

施工期:

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项目建成后至2019年6月1前厨房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2019年6月1日后厨房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150/859-2018)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不在以上标准中的项目参照执行《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中二级标准

施工期: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

5.1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发[2016]19号文,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属二类区域,常规因子SO2、NO2、PM2.5、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