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3071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docx

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

附件2:

铁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质量控制项目

质量标准和要求

施工单位检验方法

监理检验方法

备注

1

水泥

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但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合材仅限于矿渣或粉煤灰。

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也可选用中抗(或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检查质量证明书

检查质量证明书

熟料C3A含量须≤8%

厂家的质量证明文件应提供的检验内容:

1、比表面积;2、烧失量;3、游离CaO含量;4、MgO含量;5、SO3含量;6、Cl-含量;7、细度;8、凝结时间;9、安定性;10、强度;11、碱含量;12、助磨剂名称及掺量;13、石膏名称及掺量;14、混合材名称及掺量;15、熟料C3A含量。

任何新选货源及每3个月对同厂家、同品种的水泥均应检测一次以下项目:

1、比表面积(对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2、烧失量;3、游离CaO含量;4、MgO含量;5、SO3含量;6、Cl-含量;7、细度;8、凝结时间;9、安定性;10、强度;11、碱含量。

进行试验

检查试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

水泥的技术要求除应满足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外,还应满足后附表1.1的规定。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对以下4个检验项目检验一次:

①细度;②凝结时间;③安定性;④强度。

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

序号

质量控制项目

质量标准和要求

施工单位检验方法

监理检验方法

备注

2

矿物掺和料

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其品种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

检查质量证明书

检查质量证明书

 

粉煤灰的质量证明书中除应包含表1.2-1中的检验项目外,还应包括碱含量指标。

矿渣粉的质量证明书中除应包含表1.2-2中的检验项目外,还应包括碱含量指标。

硅灰的质量证明书中应包含表1.2-3中的检验项目。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2-1的规定,同时还应检验其碱含量指标。

磨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2-2的规定,同时还应检验其碱含量指标。

硅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2-3的规定。

以上项目应在新选货源及每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产品达3个月时检验一次。

进行试验

检查试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120t时也按一批计。

每批粉煤灰施工单位应对以下3个检验项目检验一次:

①细度②烧失量③需水量比;每批矿渣粉应对①比表面积②烧失量③需水量比检验一次;每批硅灰应对①烧失量②比表面积③需水量比④活性指数检验一次。

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

序号

质量控制项目

质量标准和要求

施工单位检验方法

监理检验方法

备注

3

砂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

不宜使用山砂和人工砂,严禁使用海砂。

进行试验

检查试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

颗粒级配(累计筛余百分数)应满足表1.3-1的规定。

除5.00mm和0.63mm筛档外,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1.3-1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应大于5%。

天然河砂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不应大于8%。

吸水率不应大于2%。

天然河砂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表1.3-2的规定。

如发现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则要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砂的碱活性按砂浆棒法检验,砂浆棒的膨胀率一般不宜超过0.10%。

若砂浆棒的膨胀率超过0.10%,则应按要求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新选料源及每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砂达一年时须对以下11个检验项目检验一次:

1、细度模数;2、吸水率;3、含泥量;4、泥块含量;5、坚固性;6、云母含量;7、轻物质含量;8、有机物含量;9、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0、Cl-含量;11、碱活性。

(使用机制砂时还应对石粉含量和压碎指标进行检验)

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砂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检验项目为:

①细度模数;②含泥量;③泥块含量;④云母含量;⑤轻物质含量;⑥有机物含量)。

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

(使用机制砂时还应对石粉含量和压碎指标进行检验)

序号

质量控制项目

质量标准和要求

施工单位检验方法

监理检验方法

备注

4

粗骨料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或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进行试验及观察

检查试验报告,观察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2/3。

配制强度等级C50及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

进行试验

检查试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

粗骨料的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宜小于40%,吸水率不大于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时应不大于1%)。

粗骨料宜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4-1的要求。

当粗骨料为碎石时,碎石的强度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且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小于1.5。

施工过程中碎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且应符合表1.4-2的规定。

若粗骨料为卵石,卵石的强度用压碎指标值表示,且应符合表1.4-2的规定。

粗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率应符合表1.4-3的规定。

粗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1.4-4的规定。

粗骨料的碱活性应先按岩相法进行鉴别。

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一般宜小于0.10%,否则应按要求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不得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

序号

质量控制项目

质量标准和要求

施工单位检验方法

监理检验方法

备注

4

粗骨料

新选料源及每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达一年时须对以下13个检验项目检验一次:

1、颗粒级配;2、吸水率;3、含泥量;4、泥块含量;5、坚固性;6、针片状颗粒含量;7、压碎指标;8、有机物含量;9、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0、Cl-含量;11、碱活性;12、岩石抗压强度;13、紧密孔隙率。

进行试验

检查试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

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对以下5个检验项目抽样试验一次:

①颗粒级配;②压碎指标;③针片状颗粒含量;④含泥量;⑤泥块含量)。

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

5

外加剂

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产品。

检查质量证明书,进行试验

检查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

外加剂的质量证明书中除应包含表1.5-1中的检验项目外,还应包括匀质性和凝结时间差检验结果

外加剂的性能除应满足表1.5-1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匀质性和凝结时间差的要求。

以上项目应在新选货源及每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产品达6个月时检验一次。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

每批外加剂施工单位应对以下5个检验项目检验一次:

①减水率;②常压泌水率比;③含气量;④凝结时间差;⑤抗压强度比。

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

用于H1、H2环境水腐蚀环境的结构,当采用耐腐蚀型外加剂时,其性能除满足表1.5-1的要求外,还应满足表1.5-2的性能要求。

序号

质量控制项目

质量标准和要求

施工单位检验方法

监理检验方法

备注

6

混凝土拌合水应满足表1.6的规定。

进行试验

检查试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

用拌合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尚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

用拌合水配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用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

拌合水不得采用海水、污水和PH值小于5.0的酸水。

新水源及同一水源每使用达一年时除对表1.6规定的6项检验一次外,还需对凝结时间差和抗压强度比检验一次。

7

材料报验

所有材料检验合格后试验室将检验报告提交安质部门,并向物资部门和拌合站下达材料检验结果反馈单,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进行材料报验,经批准同意后方可使用。

材料报验

审批报验单

8

材料品种、规格

各种材料应与批准的配合比中的材料一致

进行试验

检查试验报告和配合比设计资料

 

表1.1水泥的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备注

1

比表面积(m2/kg)

≤350(对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2

80µm方孔筛筛余(%)

≤10.0(对普通硅酸盐水泥)

3

游离氧化钙含量(%)

≤1.0

按GB/T176检验

4

碱含量(%)

≤0.80

按GB/T176检验

≤0.60(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及用于C40及以上混凝土时)

5

熟料中的C3A含量(%)

≤8(非氯盐环境下)

按GB/T176检验后计算求得

≤10(氯盐环境下)

6

氯离子含量(%)

宜≤0.10(钢筋混凝土)

按JC/T420检验

≤0.06(预应力混凝土)

表1.2-1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

备注

≥C50

1

细度(%)

≤20

≤12

0.045mm方孔筛筛余

2

Cl-含量(%)

≤0.02

按JC/T420检验

3

需水量比(%)

≤105

≤100

按GB/T18736检验

4

烧失量(%)

≤5.0

≤3.0

按GB/T176检验

5

含水率(%)

≤1.0

对干排灰而言

6

SO3含量(%)

≤3

按GB/T176检验

7

CaO含量(%)

≤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

表1.2-2磨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

备注

2

MgO含量(%)

≤14

按GB/T176检验

3

SO3含量(%)

≤4

按GB/T176检验

4

烧失量(%)

≤3

按GB/T176检验

5

Cl-含量(%)

≤0.02

按JC/T420检验

6

比表面积(m2/kg)

350~500

按GB/T8074检验

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

备注

7

需水量比(%)

≤100

按GB/T18736检验

8

含水率(%)

≤1.0

按GB/T176检验

9

活性指数(%)

7d

≤75

按GB/T18736检验

28d

≤95

表1.2-3硅灰的技术要求

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

备注

4

烧失量(%)

≤6

按GB/T176检验

5

Cl-含量(%)

≤0.02

按JC/T420检验

SiO2含量(%)

≥85

按GB/T18736检验

6

比表面积(m2/kg)

≥18000

按GB/T18736检验

7

需水量比(%)

≤125

按GB/T18736检验

8

含水率(%)

≤3.0

按GB/T176检验

9

活性指数(%)

28d

≥85

按GB/T18736检验

 

表1.3-1砂的累计筛余百分数(%)

级配区

筛孔尺寸,mm

Ⅱ区

10.0

0

5.00

10~0

2.50

25~0

1.25

50~10

0.63

70~41

0.315

92~70

0.160

100~90

表1.3-2砂中有害物质限值

项目

质量指标

<C30

C30~C45

≥C50

含泥量(%)

≤3.0

≤2.5

≤2.0

泥块含量(%)

≤0.5

云母含量(%)

≤0.5

≤0.5

轻物质含量(%)

≤0.5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

≤0.5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表1.4-1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范围

级配

情况

公称

粒径(mm)

累计筛余,按重量(%)

筛孔尺寸(圆孔筛)(mm)

2.50

5.00

10.0

16.0

20.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100

5~10

95~100

80~100

0~15

0

5~16

95~100

90~100

30~60

0~10

0

5~20

95~100

90~100

40~70

0~10

0

5~25

95~100

90~100

30~70

0~5

0

5~31.5

95~100

90~100

70~90

15~45

0~5

0

5~40

95~100

95~100

75~90

30~60

0~5

0

10~20

95~100

85~100

0~15

0

16~31.5

95~100

85~100

0~10

0

20~40

95~100

80~100

0~10

0

31.5~63

95~100

75~100

45~75

0~10

0

40~80

95~100

70~100

30~60

0~10

0

注:

公称粒级上限为该粒级最大粒径。

表1.4-2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C30

岩石种类

水成岩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

火成岩

水成岩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

火成岩

碎石

≤16

≤20

≤30

≤10

≤12

≤13

卵石

≤16

≤12

注:

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表1.4-3粗骨料坚固性

结构类型

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重量损失率(%)

≤8

≤5

表1.4-4粗骨料的有害物质含量(%)

项目强度等级

<C30

C30~C45

≥C50

含泥量

≤1.0

≤1.0

≤0.5

泥块含量(%)

0.25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10

≤0

≤8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

≤1.0

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

 

表1.5-1外加剂的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

1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240

按GB/T8077检验

2

硫酸钠含量(%)

≤10.0

3

氯离子含量(%)

≤0.2

4

碱含量(Na2O+0.658K2O)(%)

≤10.0

5

减水率(%)

≥20

按GB8076检验

6

含气量(%)

用于配制非抗冻混凝土时

≥3.0

按GB8076检验

用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时

≥4.5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

7

坍落度保留值(mm)

30min

≥180

按JC473检验

60min

≥150

8

常压泌水率比(%)

≤20

按GB8076检验

9

压力泌水率比(%)

≤90

按JC473检验

10

抗压强度比(%)

3d

≥130

按GB8076检验

7d

≥125

28d

≥120

11

对钢筋锈蚀作用

无锈蚀

按GB8076检验

12

收缩率比(%)

≤135

按GB8076检验

13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

≥80

按GB8076检验

注:

坍落度保留值、压力泌水率比仅对泵送混凝土用外加剂的要求。

表1.5-2耐腐蚀性外加剂增加的检验项目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

1

耐蚀系数(90d)k

≥0.8

参照GB2420

2

膨胀率(56d)(%)

≤0.06

参照GB/T749

3

电通量(56d)(C)

≤1500

参照ASTMC1202

表1.6拌合用水的品质指标

项目

预应力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素混凝土

pH值

>5.0

>5.0

>5.0

不溶物(mg/L)

<2000

<2000

<5000

可溶物(mg/L)

<2000

<5000

<10000

氯化物(以Cl-计)(mg/L)

<200

<200

<200

硫酸盐(以SO42-计)(mg/L)

<500

<500

<1000

碱含量(以当量Na2O计)(mg/L)

<1500

<1500

<1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