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17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3587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心理学17章.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育心理学17章.docx

体育心理学17章

体育心理学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一、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广义的体育包括:

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大众健身运动

所以体育心理学也相应有: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三者的区别:

目前的现状:

举国体制繁荣了运动心理学,全民健身计划昌盛了锻炼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弱势。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

研究侧重点

体育心理学

提高体育课教与学的效果

学生、教师

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运动心理学

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运动员、教练员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健身心理学

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

大众

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体育心理学概述

(一)概念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二)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

1、学科性质:

理论学科+应用性学科+教育学科

2、任务

(1)理论:

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

(2)实践:

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育、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学习目的

(1)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

(2)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

 

三、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

1、实验室实验法:

在实验室内,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2、自然实验法:

在自然条件下,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3、准实验法:

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对情境的控制力很弱,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二)现场研究法

在现场直观察或询问,不操纵任何变量。

优点:

简便;缺点:

不能操纵和控制自变量,所以不容易明确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心理测量法

使用编制好的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进行研究。

四、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但同时,它本身又包含了许多传统心理学的内容。

如:

1、体育社会心理学

比如研究体育领导理论和风格,运动团队的凝聚力等

2、发展运动心理学

主要探讨伴随着年龄和运动技能的变化,运动员发生的心理变化

3、认知运动心理学

主要探讨运动员的认知对随后的情绪及运动表现的影响,动机的来源,运动员对成败的归因等

 

4、教育运动心理学

学生、运动员或健身者的运动表现如何,经常反映了一个体育教师、教练或健身指导者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5、临床运动心理学

一部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研究阻碍运动员达到和维持高水平的运动表现的心理学问题。

6、个性运动心理学

通过对运动员的个性的研究来预测运动员的未来,曾在20世纪70—80年代比较多,现在已经不大使用。

因为仅凭个性,而不考虑运动员的成长、发展、指导、训练、动机等因素,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7、运动生理心理学

研究者们想理解与运动表现相关联的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

8、锻炼心理学和运动损伤心理学

锻炼心理学:

主要对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而心里因素进行研究。

运动损伤心理学重视研究一些运动员比另一些运动员更严重、更频繁地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第二节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及体育活动的特点:

1、体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要求体育教师有一定的心理素养。

担忧学生有受伤的可能,运动量大,户外教学。

2、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3、体育教学的复杂性,使得体育教师除了掌握一把的心理活动规律外,还需要掌握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

4、体育教师要掌握调整学生心理负荷、帮助学生在竞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方法。

二、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

1、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激发兴趣、因材施教、更好的掌握技能和调节情绪、培养意志品质、增强自信等

2、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提高训练水平;使运动员处于最佳比赛状态;消除赛后疲劳、恢复良好身心状态。

(二)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第三节体育心理学简史和发展方向

一、19世纪的动作心理学

动作心理学主要研究动作的反应时间上。

反应时间:

从刺激的出现到第一个反应开始所经过的时间间隔。

二、体育心理学简史

(一)国外体育心理学的简史

1、20世纪50年代前的体育心理学

(1)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诞生

(2)1897年,特里普利特把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社会促进效应,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

 

(3)、美国的格里弗斯(运动心理学之父),在1923年在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开设了第一门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成立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在1926年编写了《教练心理学》,1928年出版了《运动心理学》

2、20世纪50年代后的体育心理学

(1)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2)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苏联、德国、日本纷纷成立运动心理学的实验室或研究所。

(二)中国体育心理学发展简史

1、解放前,主要是编译西方著作

2、解放后,1957年前苏联的《心理学》被翻译引进

3、文革期间,体育心理学遭到严重摧残

4、1979年,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三、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一)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

(二)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进一步细化

分为学术运动心理学和应用运动心理学

(三)、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趋向综合化

1、研究手段综合化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

2、研究工具中国化

3、研究思路程序化

4、研究范式生态化

比如通过仪器设备的小型化,使得研究能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四)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广泛

第四节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

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诞生于美国

分为三个阶段:

1、华生为代表的旧行为主义

S——R

2、斯金纳为代表的强化学说

3、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

反对S—R,提出S——O——R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

三、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

代表人物:

皮亚杰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需要层次理论、无条件的尊重

第二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

为何要探讨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

1、运动员、学生和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时的表现不同,除了跟运动技能水平有关外,还跟什么有关?

2、M(otive)=V(alue)×E(xpectivity)

动机力量=效价×(目标)期望概率

效价:

目标所具有的意义大小

期望概率:

目标实现(变为现实)的可能性

 

幻灯片18

第一节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

一、目标定向及分类

(一)目标定向的概念

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它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

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的数量标准,而是个体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

(二)目标定向的分类

学习目标定向:

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成绩目标定向:

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学习目标的个体认为智力和技能都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力求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是积极的。

成绩目标的个体则认为智力和能力是天生的、固定的,因而力求搜集与能力有关的证据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有利评价,避免消极评价。

是消极的

二、体育活动中的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

两种目标定向的差异

因素

学习目标定向者

成绩目标定向者

看待成功

通过努力、理解学习内容和合作获得进步

通过超越别人获得成功

运动目的

通过运动认识到学习和合作的意义

通过运动获得知名度和竞争能力

运动道德和攻击性行为

更重视运动场上的道德修养

欣赏通过欺骗性行为去获得成功,更有可能在比赛中伤害他人

运动快乐感

与运动情境中的乐趣和满意度呈正相关

是否产生运动快乐感取决于是否得到他理想的成绩

学习策略

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策略

认为练习是无效的策略

三、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向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成绩目标定向容易引起学生间的相互比较,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习目标定向下,学生以个人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为关注重点,更能获得满足感,也更容易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因此,体育教学中,因培养学习目标定向。

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动作技能学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动作技能学习,而不是关注自己的成绩、得分比别人好或者差。

(二)合理运用表扬

方式:

言语+非言语

表扬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纵向表现对比,减少学生之间的横向对比。

(三)合理采用分组教学形式

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较,这种做法会淡化个体的能力比较,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合理的评价方式

多使用过程评价,少使用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会使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他人的表现和分数,将注意力指向成绩目标,而非学习目标。

第二节体育活动中的目标设置

一、目标设置的含义

目标本身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化成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向一个方向努力,并将自己行为的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

二、目标设置的作用

1、引导注意指向

2、激发动机

3、长时间的坚持参与

4、使学生主动设计、执行最适合的策略和手段。

三、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

要对学生的能力有恰当的评价。

否则目标过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和挫折感,目标过低会降低学生的动机。

(二)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的目标

要有具体的数字,具体的来说,两个要求:

量化和期限

具体目标对于激发动机最有效

(1)具体的目标有助于导致明确而有效率的行为

(2)有助于结果的评估,有助于定量化的检验是否达到了目标。

具体目标会比模糊目标产生更大的动机,导致更好的成绩

 

(三)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

富有挑战性的、困难的但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的现实目标,对于激发动机更有效。

也就是说,应该为自己设立难度适当的目标。

因为超过现实可能性的过高目标会使人产生挫折感、怀疑自己,放弃努力;过易的目标又不可能充分动员、激发人的活动,挖掘人的潜力。

(四)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

将长期目标转化为短期目标

(1)每实现一个短期目标都可以使人相对较快的、较明显的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的因果关系

(2)并不断产生克服困难以达到下一个目标的欲望和动机。

一般来说,短期目标最有效,但必须有长期目标的引导,行动才能更加自觉、坚持不懈。

具体做法:

使用“阶梯型”目标设置:

确定学生的最终目标和初始基础水平,在中间划分为几个层次。

(五)、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

提供反馈更能激发学习潜能,更好地掌握技能。

提供反馈的频率是有讲究的,间隙性反馈的效果比连续反馈要好,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指导的依赖。

反馈应该以积极肯定为主。

(六)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

技术动作完成目标:

学生要完成的技术动作的标准

结果目标:

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最终是否能够获胜上。

是否获胜只有部分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中,对手、裁判等因素不受本人控制。

结果目标会导致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取胜上,削弱对技术动作的注意,不利于技术动作的完成。

(七)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

第三节体育活动中团队目标的设置方法

一、何谓团队

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二、团队目标的作用

对于一支运动团队来讲,团队目标具有以下功能

1、凝聚功能

2、导向功能目标同时规定了实现的方法、措施和步骤

3、激励作用目标使人看到前景,能够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三、团队目标的设置方法:

(一)计划阶段

1、目标确定环节

团队、及团队成员要对上一个阶段进行总结,总结本团队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确定目标应注意:

(1)、由谁来确定团队目标

顺序:

教师或教练——团队的核心成员——团队的全体成员

(2)、团队目标要与团队目的相联系

(3)、要有一定的程序来随时调整或修正目标

(4)、注意将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

(5)、及时传达团队目标

2、目标分解环节

将团队目标分解、具体化

具体要求:

(1)S:

specific。

目标要明确、具体

(2)M:

measurable。

目标要可衡量

(3)A:

acceptable。

目标要被成员可接受

(4)R:

realistic。

实际性。

目标要是现实的、可行的、可操作的。

(5)T:

timed。

目标要有时限性。

简称:

SMART原则。

3、将目标转化为工作计划:

(1)确定目前的情况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步骤

(3)将责任分配到每个团队成员身上

(4)规定完成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5)确定完成这些目标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

(6)要注意跟踪反馈。

(二)执行反馈

1、利用团队目标实现团队成员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

一方面,从成员角度看,每个成员都知道了为了完成团队目标自己应该完成的个人目标,接下来更多地采用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方法进行工作

另一方面,从整个团队角度来看,团队也需要将成员实现目标的进展反馈给个人,供成员分析和检讨自己。

甚至需要将队员的完成情况排序,以激励优秀者、鞭策落后者。

 

2、监督与咨询

监督事先制定的目标的完成情况,在实现目标的手段上不进行过多干预。

对于偏离计划的队员进行沟通和调查,提供咨询和策略,甚至做出调整。

3、反馈与指导

队员需要将实施情况反馈给团队,必要时得到教练或教师的指导。

4、信息管理

在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的过程中都需要信息的传递和转换,需要对信息进行记录、对比和分析等。

(三)检查阶段

1、目标的激励与考核

目标不能仅靠成员的自觉性

还需要有目标考核体系,同时配套激励与惩罚措施(以激励为主)

2、目标的检查和调节

最后,将目标实施的结果与当初制定的目标相比较,对目标实施的质量、进度、均衡性等进行检查。

四、设置团队目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不要设立高不可攀的目标

(2)也不要低估团队成员的潜力

(3)目标要简洁、可操作,不要用太多的文字或数字。

(4)团队目标要让所有成员都知道

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

增加学生体质的前提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关键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动机。

传统的体育课程着重在于强调和教授运动技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运动兴趣和动机的培养。

幻灯片37

第一节运动兴趣

一、运动兴趣的定义

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和运动需要之间有密切联系,运动兴趣的发生要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

二、运动兴趣的品质

(一)运动兴趣的倾向性

指运动兴趣总是指向一定的体育项目或体育事件

不同的人,运动兴趣指向和内容可能有很大差异

 

(二)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运动兴趣指向对象范围的大小。

为了提高该项运动的技能水平,可能会主动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主动查阅相关材料,甚至从多学科角度出发来为该项运动的提高服务。

(三)运动兴趣的稳定性

指运动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

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儿童的运动兴趣将逐渐稳定

稳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持续的坚持体育锻炼,在遇到挫折时不随便放弃,也是完成复杂而艰巨的体育活动任务所必需。

 

(四)运动兴趣的效能

指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

指标:

性质(积极还是消极)、推动力的大小、作用的时间。

 

幻灯片40

三、运动兴趣的分类

(一)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

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

表现在对运动用品的兴趣上。

精神兴趣:

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

主要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

(二)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

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

间接兴趣:

对体育活动的结果感到需要。

如保持体形、增进健康、促进社会交往等

幻灯片41

(三)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广泛兴趣:

对多项体育运动或某一项体育运动或某一项体育运动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感兴趣。

中心兴趣:

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

关系:

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出中心兴趣。

(四)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

一般发展顺序:

有趣——乐趣——志趣

 

层次

主动性

稳定性

有趣

初级

由新事物被动引起

不太稳定

乐趣

中级

主动

比较稳定

志趣

高级

主动

最稳定

 

四、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一)运动需要的满足

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总是想从中得到某种需要的满足,例如:

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

运动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运动愉快感,从而激发运动兴趣。

如果体育课忽视了学生的运动需要,就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

(二)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运动技能水平越高,越有机会体验体育运动内在的魅力,引起对体育的兴趣

(三)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学习内容,会促进运动兴趣的形成于发展。

(四)成功体验的活动

有成功希望的、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能带来愉快感的体育运动容易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五)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常常会为其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

所以,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第二节运动动机

一、运动动机的定义

动机:

人们指向某一目标的,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学生的内部需要(驱力)和环境因素(诱因)会引起运动动机的产生。

 

二、运动动机的功能

(一)发动功能

(二)选择功能

(三)强化功能

(四)维持功能

三、运动动机的种类

(一)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物性动机:

通过体育活动获得刺激、眩晕、运动欣快感觉和宣泄身心能量的动机。

也称原发性动机。

相对低级,但是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社会性动机:

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等的动机。

也称继发性动机。

(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划分标准: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动因主要是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

内部动机:

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动机。

例如:

好动、好奇、好胜、通过体育活动获得快感、刺激、自尊心满足等等。

外部动机:

来自于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

如:

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奖励、惩罚等。

内部动机的推动力量较大,维持时间较长。

外部动机的推动力量较小,持续时间也较短,一旦外部奖励或惩罚消失,外部动机的动力作用也会很快减弱。

一个人的动机往往是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合成。

德西效应:

奖励如果使用不当,会削弱内部动机。

(三)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

指向体育活动的过程的动机。

间接动机:

指向体育活动的结果的动机。

直接动机的作用较大。

但不适合具有一定难度、需花较大、较长时间才能学会和掌握的、或者单调、枯燥的运动项目。

间接动机与长时间活动后产生的最终结果和社会意义相联系,其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所以能使学生更自觉地、持久地进行体育活动。

四、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都会对体育活动存在各种需要。

1、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部动机,即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活动性、体验性、技巧性、变化性、竞争性、游戏性、集体性等特点。

满足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刺激、宣泄的要求。

2、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

体育教师利用表扬、批评、奖励、惩罚等手段来激励或刺激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

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这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

体育运动中充满了竞争与挑战,是典型的成就情境。

应鼓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追求成功,而不是避免失败。

(三)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

体育活动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1、适当展开竞争

适当展开竞争,学生的体育学习中,成就动机会更加强烈。

竞争可以分为个体间、团体间和自我竞争三种形式。

使用竞争时应注意:

(1)、竞争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2)、应以团体间竞争为主。

因为既能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又能激发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3)、进行个体间竞争时,应当按能力分为高、中、低三组,每组竞争者之间的差距不能大。

(4)、竞争活动要适量,竞赛会增加学生的紧张度,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学习和发挥。

(5)、要提醒学生,获胜不是目的,发挥和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才是主要目的

2、积极组织合作

(1)采用小组目标、计分与奖励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小组内,统计每个成员的提高分(即采用提高分计分制:

测验成绩-以往测验的平均值。

(2)个人责任

小组内每个人既要完成由小组任务分解下来的个人任务,还要帮助组内其他成员完成任务。

(3)成功机会均等

采用提高分计分制,每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4)组间竞争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是最合适的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模式。

(5)交往技能

合作小组要取得成绩,必须掌握与运用好社会交往的技能。

(6)注重个人需要

小组的表现是由个人的表现决定的。

合作学习时,需要将个人的交往、归属和尊重需要放在重要位置

(四)及时反馈,肯定评价

1运用多种反馈形式

社会性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