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3823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docx

中医外科重点完美归纳

《中医外科》

第一章总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龚庆宣,首创水银膏治疗皮肤病

6、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

明清时期

①“正宗派”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注重脾胃。

②“全生派”清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阴虚阳实”论。

以阴阳为核心的辩证理论。

③“心得派”以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学术思想,创立三焦辩证。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的命名及基本术语

1.中医外科学的范围:

①疮疡②乳房疾病③瘿④瘤、岩⑤皮肤及性传播疾病⑥肛门直肠疾病⑦泌尿男性疾病⑧周围血管疾病⑨其他外科疾病

肿疡期→脓疡期→溃疡期

1.命名原则一般是根据

①脏腑:

肠痈,肝痈,肺痈等。

②病因:

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③形态:

蛇头疔,鹅掌风等。

④颜色:

白驳风,丹毒等。

⑤疾病特性:

烂疔,流注,温疮等。

⑥范围大小:

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⑦病程长短:

千日疮等。

⑧以穴位命名:

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⑨传染性:

疫疔等。

⑩发病部位:

如子痈,乳痈,对口疽等。

疡:

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

1、疮疡:

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2、肿疡:

体表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溃疡:

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3、痈:

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一切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发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4、应指:

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5、袋脓:

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6、漏:

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尽,尤如滴漏。

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变化。

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和外口,或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具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

7、疽:

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常见的有有头疽无头疽两类。

有头疽是发生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8、顺证:

“顺”指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

9、逆证:

“逆”就是指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

*10、五善:

“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11、七恶:

恶就是环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症)。

12、痰:

是指发生皮里膜外。

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

*13、护场:

护,保护;场,斗争场所。

所谓护场是指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向愈,没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差。

根盘:

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

指肿疡之基底根部。

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

胬肉:

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结核:

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

是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

岩:

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故称之谓岩。

岩与癌相同。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1、六淫邪毒均可成为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

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湿、燥诸邪均能化热生火,所以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正如《外科心法要诀》所说“痈疽原是火毒生”。

六淫致病总的特点

(1)有季节性

 (2)疾病性质与病邪性质相关

 (3)常相兼致病

 (4)以“火毒”、“热毒”最为常见。

  

(5)常侵犯相关部位

2、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

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第四章中医外科疾病的辩证

部位辨证

上部辨证:

人体上部包括头面,颈项以及上肢,病因多为风温,风热

中部辨证:

人体中部包括胸,腹,腰,背,是五脏六腑所居之所,病因多为气郁,火郁

下部辨证:

人体下部指臀,前后阴,腿,胫,足,寒湿,湿热多见。

2、阴阳辩证:

八纲辩证的总纲,也是其他一切外科疾病辩证的总纲

阳证阴证

发病缓急急性发作慢性发作

皮肤颜色红赤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焮热凉或不热

肿胀形势高肿突起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根盘收束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软硬适度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

疼痛感觉疼痛剧烈,拒按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皮肤,肌肉,在表位浅血脉,筋肉,在里位深

脓液质量脓质稠厚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肉芽红活润泽肉芽苍白或紫暗

病程长短病程比较短病程比较长

全身症状·初期长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有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象更甚

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脉有余舌淡苔少脉不足

预后顺逆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1、辨肿:

肿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的体表症状。

?

辨肿:

热肿: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火欣热疼痛,肿势急剧。

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期。

丹毒等。

寒肿: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

常见于冻疮,脱疽等。

肿块:

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件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包块等。

而较小触之可及的称之为结节,主要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

2、

(一)辨肿的外形

1.局限性:

红肿高突,根围收束,不甚平坦,多为实证、阳证。

2.弥漫性:

肿势平坦,散漫不聚,边界不清,阳证见之,为邪甚毒势不聚;阴证见之,为气血不充。

3.全身性:

疮疡溃后而见头面、手足虚浮,为脓出过多,病久气血大耗,脾阳不振所致。

(二)辨肿的性质

1.热肿: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掀热疼痛,肿势急剧。

2.寒肿: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

3.风肿:

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

4.湿肿:

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水亮如水疱,搔破流黄水,浸淫皮肤。

5.痰肿:

肿势或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

6.气肿:

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

7.瘀血肿:

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消退。

8.脓肿:

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

9.实肿:

肿势高突,根盘收束,常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10.虚肿:

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二)辨肿的部位和色泽。

例如:

手背易肿,手心难肿。

二.辨肿块,结节

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见的肿物,而较小触之可及的称为结节。

肿块(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界限,疼痛,内容物)

3、辨痛:

痛是导致气血凝滞、阻滞不通的反映。

(一)疼痛原因

1.热痛:

皮色掀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阳证疮疡)

2.寒痛:

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

(脱疽,寒痹)

3.风痛:

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

(行痹)

4.气痛:

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乳癖)

5湿痛:

痛而酸胀,肢体沉重,安之可出现凹陷性水肿或见糜烂流滋。

(股肿)

6痰桶:

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

(脂瘤、肉瘤)

7.化脓痛:

肿势急胀,痛无止时,如有鸡啄,按之中软应指。

(疮疡成浓期)

8.瘀血痛:

初起隐痛,微胀,微热,皮色不变或暗褐,继则皮色青紫瘀斑而胀痛。

(创伤或创伤性皮下出血)

(二)疼痛类别

1.卒痛:

突然发作,疼痛急剧,多见于急性疾患。

2.阵发痛:

时重时轻,发作无常,忽痛忽止。

3.持续痛:

痛无休止,持续不减,连续不断。

(三)辨疼痛的性质

1.刺痛:

痛如针刺,病变多在皮肤,如蛇串疮。

2.灼痛:

痛而烧灼,病变多在肌肤,如疖、烧伤等。

3.裂痛:

痛如撕裂,病变多在皮肉,如肛裂、手足皲裂较深者。

4.钝痛:

疼痛滞缓,病变多在骨与关节间,如流痰。

5.酸痛:

痛而酸楚,病变多在关节间,如流痰。

6.胀痛:

痛而紧张,胀满不适,如血肿、癃闭等。

7.绞痛:

痛如刀割,发病急骤,病变多在脏腑,如石淋等。

8..啄痛:

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疼痛,病变多在肌肉,常见于阳证疮疡化脓阶段。

9.抽掣痛:

痛时扩散,除抽掣外,并伴有放射痛,如乳岩、石瘿的晚期。

(四)痛与肿结合辨

1.先肿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如颈痈。

2.先痛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如附骨疽。

3.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为流注。

4.肿势蔓延而痛在一处的,是毒已渐聚。

5.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的,是毒邪四散,其势鸥张。

四、辨痒:

中医认为“热微则痒”,即痒是因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郁而生热所致;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皮肤,肤失濡养,内生虚热而发。

(一)以原因辨痒

1.风胜: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

如牛皮癣、白疙、瘾疹等。

2.湿胜: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或有传染性。

如急性湿疮、脓疱疮等。

3.热胜:

皮肤隐疹,掀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暴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

如接触性皮炎。

4.虫淫: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

如手足癣、疥疮等。

5.血虚: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作痒,很少糜烂滋水。

如牛皮癣等。

(二)以病变过程辨痒

包括肿疡作痒和溃疡作痒(疮疡以未溃者称“肿疡”,已溃者称“溃疡”。

红者为热证,白者多寒证,青紫多血瘀,黑者为死肌)

六、辨脓

脓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产物,因皮肉之间热胜肉腐蒸酿而成。

(一)成脓的特点:

疼痛、肿胀、温度、硬度。

?

(二)确认成脓的方法:

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

确认成脓的方法:

按触法:

用两手指的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中波动的感觉,这种能够感觉称为应指。

经反复多次及左右相互交替试验,若应指明显者为有脓。

透光法:

即以患指遮挡手电筒的光线,然后注意观察患指部表面,若见其局部有深黑色的阴影即为有脓。

不同部位的脓液积聚,其阴影可在其相应部位显现。

点压法:

用大头针尾或火柴头等小的圆钝物,在患部轻轻点压,如测得有局限性的剧痛点,即为可以脓肿。

穿刺法:

选定痛点明显处为穿刺点,局麻后负压进针,边进边吸,若见脓液吸处,即确定脓肿部位。

若一次穿刺无脓,可重复穿刺。

(三)辨脓的部位深浅.

1.浅部:

肿块高突坚硬,中有软陷,皮薄锨红灼热,轻按则痛且应指。

2.深部:

肿块散漫坚硬,按之隐隐软陷,皮厚,不热或微热,不红或微红,重按方痛而应指。

七、辨溃疡

(一)色泽

阳证疮疡的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

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易脱落,或虽脱而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

(二)溃疡形态

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伴腥臭味

瘰疬之溃疡,疮口有空腔或伴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

梅毒性溃疡,多呈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略微内凹,基底面高低不平,存有稀薄臭秽物。

8、辨出血

便血亦称血泄,即指血从肛门下泄,包括粪便带血,或单纯下血。

便血有远血、进血指说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呈柏油样黑边,为远血;直肠、肛门的便血,血色鲜红,为进血。

尿血亦称‘溲血’,“溺血”是指排尿时尿液中有血液或血块而言。

一般以无痛为尿血,有痛称血淋。

部位辩证

上部辩证:

病因特点:

风邪易袭,温热多侵。

风邪易袭阳位,温热其性趋上,故病因多为风温,风热。

发病特点:

上部疾病的上升一般来势迅猛。

因风邪侵袭长发于突然之间,而起病缓慢者风邪为患则较少。

常见症状:

发热恶风,头痛头晕,面红赤目,口干咽痛,舌尖红而苔薄黄,脉浮而数。

局部红肿宣浮,忽起忽消,根脚收束,肿势高突,疼痛剧烈,溃疡则脓稠而黄。

?

中部辩证的:

病因特点:

七情内伤,五志不畅可致气机郁滞,过极则化热生火,或由于饮食不节,劳伤虚损,气血郁阻,痰湿凝滞而致脏腑功能失和。

多为气郁,火郁。

发病特点:

中部疾病的发生,常于发病前有情志不畅的刺激史,或素有性格郁闷。

一般发病时常不易察觉,一旦发病,情志变化可影响病情。

常见症状:

中部症状比较复杂,由于影响脏腑功能,症状表现轻重不一。

概括之主要有:

呕恶上逆,胸肋胀痛,脏腑痞满,纳食不化,大便秘结或而不爽,腹痛肠鸣,小便短赤,舌红,脉弦数。

?

下部辩证:

病因特点:

寒湿,湿热多见,由于湿性趋下,鼓下部疾病者多夹湿邪。

发病特点:

起病缓慢,缠绵男愈,反复发作。

常见症状:

患部沉重不爽,二便不利,或肿胀如绵,或红肿流滋,或疮面紫暗,腐肉不脱,新肉不生。

 

第五章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

1、?

消法:

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适用于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

?

托法:

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治疗法则。

适用于外疡中期,即成脓期,此时热毒已腐肉成脓由于疮口一时溃破,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外出,均会导致脓毒留滞。

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种方法

透托:

透托法用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消肿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

补托:

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出,疮形平塌,根盘散漫不收,难溃难腐的虚证

?

补法:

就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溃疡后期,此时毒势已去,精神衰疲,血气虚弱,脓水清稀,肉芽灰白不实,疮口难敛。

2、清热法:

是用寒凉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

由于外科创疡多因火毒所生,所以清热法是外科主要的治疗法则,但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者,当清气分之热;邪在营分者,当清血分之热;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

清热法方剂药物适应症

清热解毒法

五味消毒饮

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蚤休野菊花等

热毒之症,症见局部红肿热,伴发热烦躁,口咽干燥,舌红苔黄,脉数等,如疔疮,疖,痈等诸疮疡

清气分之热法

黄连解毒汤

黄连,黄柏,黄芩,石膏等

局部色红或皮色不变,灼热肿痛的阳症,或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脓包,糜烂并伴壮热烦躁,口干喜冷饮,溲赤便干,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洪数者,如颈痈,流注,接触性皮炎,脓包疮

清血分之热法

犀角地黄汤,清营汤

水牛角,鲜生地,赤勺,丹皮,紫草,大青叶等

热邪侵入营血,症见局部焮红灼热的外科疾病,如烂疔,发,大面积烧伤;皮肤病出现红斑,瘀点,灼热,如丹毒,红蝴蝶疮等,可伴有高热,口渴不欲饮,心烦不寐,舌质红绛,苔黄,脉数等

养阴清热法

知柏地黄丸

生地,玄参,麦冬,龟板,知母等

阴虚火旺的慢性病症,如红蝴蝶疮,有头疽溃疡后,蛇串疮恢复期,或走黄,内陷后阴伤有热者

清骨蒸潮热法

清骨散

地骨皮,青蒿,鳖甲,银柴胡等

瘰疬,流痰后期虚热不退的病症

清心开窍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热毒内传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红绛,苔焦黑而干,脉洪数或细数,如疔疮走黄、有头疽内陷

注意点:

应用清热药物切勿太过,必须兼顾胃气,如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胃气而致纳呆,呕恶,泛酸,便溏等症状,尤其在疮疡溃后体质虚弱者更宜注意,过投寒凉能影响伤口愈合

托法可分为透托法和补托法两类。

其中补托法又可分为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

透托方,如透脓散;益气托毒散;温阳托毒方,如神功内托散。

疮疡阳证:

金黄膏,玉露膏

半阴半阳证:

冲和膏

阴证:

回阳玉龙膏

外治法:

是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或使用一定的器械,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患部或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常用方法有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其他疗法。

外治法的三个原则:

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

外治法的药物疗法常用的有:

膏药②油膏③箍围药④草药⑤掺药

膏药:

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硬膏。

油膏:

阳证:

金黄膏;阴证:

生肌玉红膏、回阳玉龙膏

箍围药:

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多用于疮疡初期,促其消散。

掺药:

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称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的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消散药:

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

升丹;③腐蚀药和平胬药:

白降丹、三品一条枪;④祛腐生肌药:

阴证:

回阳生肌散;阳证:

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药:

生肌散;⑥止血药:

桃花散;⑦清热收涩药:

青黛散、三石散;

酊剂:

复方土槿皮散;

洗剂:

三黄洗剂

3、切口选择:

以便于引流为原则,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处进刀,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免伤血络;乳房部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开,免伤乳络;面部应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口尽量避免越过关节;若为关节区域脓肿,一般施行横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因为纵切口在疤痕形成后易影响关节功能;肛旁低位脓肿,应以肛管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口

4、结扎法:

又名缠扎法,是将线缠扎于病变部位与正常皮肉分界处,通过结扎,促使病变部位经络阻滞,气血不通,远端结扎的病变组织失去营养而致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一种方法。

5、挂线法:

采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线等来挂断瘘管或窦道的治疗方法。

外治法的掺药:

消散药提脓祛腐药腐蚀药与平胬药祛腐生肌药生肌收口药止血药清热收涩药酊剂洗剂

第七章疮疡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

内治法:

消、托、补。

外治法:

应根据疮疡初、中、后期分别辨证用药。

初期宜箍围消肿,阳证者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膏。

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提脓祛腐),尤其应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的选择。

后期宜提脓去腐,生肌收口(祛腐生肌),阳证用八二丹、九一丹提脓去腐,阴证用七三丹、五五丹提脓去腐;疮口脓水太多时,不论阳证、阴证均可用中药溶液湿敷;疮口太小或成痿时,宜用白降丹、千金药线腐蚀;疮口胬肉高突时用平胬丹;脓腐干净用生肌散、八宝丹,并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垫棉法或扩创法。

第一节疖

1、疖:

其特点是肿势局限,范围(直径,下同)多小于3CM,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诊断]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发热、恶寒、口干、便秘、小便黄等症状。

1.有头疖:

患处皮肤上有一色红灼热之肿块,约3cm大小,疼痛,突起根浅,中央有一小脓头,脓出便愈。

2.无头疖:

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cm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压之疼痛,2—3天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3.蝼蛄疖:

好发于儿童头部。

临床上可见两种类型。

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小,但根脚坚硬,溃脓后脓出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过一时期还会复发,常一处未愈,他处又生。

另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连三五枚,溃后脓出而疮口不敛,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窜穴之状。

4.疖病:

好发于项后、背部、臀部等处。

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亦可在身体各处散发,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

第二节疔

?

疔:

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有如钉子之状,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

如果处理不当,发于颜面部的疔疮很容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于手足部的疔疮则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

 

颜面部疔疮的初期表现:

在颜面部某处肌肤上忽起一粟米样脓头,或养或麻,以后逐渐红肿热痛,肿势范围虽然只有3~6CM左右,但根深坚固,如钉丁之状,严重者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

手足部疔疮切开:

脓成应及早切开排脓,一般尽可能循经直开,蛇眼疔宜沿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行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掌面正中切开;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行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手掌处显有白点者,应先剪去厚皮,再挑破脓头,注意不要因手背脓肿较手掌为甚而误认为脓腔在手背部而妄行切开。

甲下溃空者应拔甲,拔甲后敷以红油膏纱布包扎

红丝疔是发于四肢,以病变前臂或小腿内侧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伴全身不适,甚至出现走黄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想当于西医的急性淋巴管炎。

烂疔是一种发于皮肉之间,腐烂甚剧,病势暴急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气性坏疽。

2、痈:

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

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易造成内陷。

3、颈痈:

特点是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结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

腋痈是指发生于腋窝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名“米疽”“夹肢痈”。

相当于西医的腋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脐痈是指生于脐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脐炎,脐肠管异常,脐尿管异常继发感染。

委中毒是发生在胭窝委中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胭窝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锁喉痈是指发生在颈前正中结喉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红肿绕喉故名。

相当于西医的口底部蜂窝组织炎

臀痈是发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范围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臀部蜂窝组织炎。

手发背是发于手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手背部蜂窝组织炎。

足发背是发于足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是全足背高肿掀红疼痛,足心不肿。

相当于西医的足背部蜂窝组织炎。

有头疽

一、概念:

发于体表皮肉肌肤间的有多个脓头的急性普通化脓性疾病。

二、临床特点:

好发于项后、背部,局部红肿热痛不断向四周、深部扩展蔓延,其上先后出现多个粟粒样脓头,溃后状如蜂窝,范围大者可在30厘米以上,伴有明显的全身热毒症状,容易合并内陷。

三、西医病名:

痈(与中医的痈完全不同)

四、发病情况

五、分期:

1~4候(成形;化脓;脱腐;生肌)

【病因病机】

一、外感风温、风热,内有脏腑蕴毒,二者相合而成。

二、消渴病、阴虚之体、气血虚弱之体容易罹患本病或加重病情。

【诊断】

一、一般情况:

好发于项后、背部,多发于中老年人,易发于消渴病患者。

二、局部表现:

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上有粟粒样脓头,红肿热痛不断向四周、深部扩展蔓延,粟粒样脓头不断增多,溃后状如蜂窝,肿势范围常超过10厘米,大者可在30厘米以上。

愈后可留有瘢痕。

三、全身表现:

常有明显的热毒症状。

四、合并症:

内陷。

【治疗】

一、内治:

火毒凝结证:

清热泻火,和营托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湿热壅滞证:

清热化湿,和营解毒,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