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3835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docx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

没有产品是完美的,伟大的产品都是认真聆听用户的心声,在一轮轮迭代中,解决用户痛点。

一、前言

1.产品体验环境

体验时间:

2016.10.12

手机型号:

魅蓝3

操作系统:

Flyme5.1.10.0Y

软件版本:

微信读书1.4.7

体验人:

Echo

2.需求分析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在阅读领域,人类的阅读习惯由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逐步向互联网阅读尤其是移动阅读转移,基于不同的阅读动机发展出很多垂直细分的移动阅读应用。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要阅读app有QQ阅读,掌阅iReader,咪咕读书等,当然还有去年冒出来的黑马-微信读书。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趋势预测报告2016-2018》数据预测,这3年市场规模比较稳定,在2018年,收入规模将达到166亿,届时将会出现更多阅读app,在阅读市场上竞争厮杀。

孰输孰赢,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产品概况

微信读书是基于微信关系链的官方阅读应用,同时支持iOS和Android两大终端平台。

和其他阅读app有所不同的是,微信读书有社交元素,正正应了其官方宣传语,微信读书—让阅读不再孤独。

我们可以看市场上比较热门的掌阅iReader,重在阅读范围的广而全,以及为用户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仿纸质版读书,让用户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舒适。

微信读书另辟蹊径,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的强大资源,走差异化路线,将阅读+社交巧妙结合,迅速抓住用户眼睛。

目前微信读书提供了阅读,书城,社交三大主要功能,具体如下:

1.在阅读方面,常见的阅读功能都有,能够满足移动阅读的需求;

2.在书城方面,有市场上热门书籍,各个分类清晰,能够引导用户快速查找到需要的书籍;

3.在社交方面,微信读书的一切社交行为基于微信朋友圈,使熟人之间加深精神交流,同道陌生人以书会友。

通过微信读书官网的介绍,我们看到其产品的4个主要特点:

由此可见,微信读书主要想带给用户以下几点:

1.极致的阅读体验;

2.和微信朋友一起进行好书探索,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3.多人读书的意义要远大于一人读书,彼此交流分享,让读书变得有趣,深入;

4.用排行榜刺激用户多读书,以此增加用户粘性。

三、产品分析

1.市场状况

下载量统计(截图来自酷传的应用监控):

通过使用酷传的应用监控可以看到,微信读书在2016.7~2016.10这三个月,在各大市场的下载量一直增加,在8月下旬,总下载量有降低,但到8月底,下载量又开始上升。

整体而言,下载量一直在持续增加,目前下载量已近千万,相信后面还会持续发力。

(1)下载量对比

(2)排名对比

上图是微信读书和掌阅iReader在小米应用市场的总下载量对比,排名对比。

掌阅iReader都比微信读书排名要高,毕竟掌阅iReader发布已3年有余,而微信读书推出市场才1年多,反响很好,后面移动阅读市场是否会大洗牌,就让时间来证明。

日前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16上半年中国分类APP排行榜》,其中阅读类APP排行榜单如下:

排在第一位的是掌阅iReader。

下面我们将微信读书与掌阅iReader进行简单的对比。

(3)好评度统计(截图来自酷传的应用监控)

1)微信读书评分

2)掌阅iReader

(4)评分内容(截图来自应用宝用户评价)

1)掌阅iReader

2)微信读书

从上图可以看出,微信读书的评分在4.3左右,掌阅iReader评分在4分。

截取了部分网友的评论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网友对于微信读书比较喜欢的点是界面排版简洁大气,好友分享读书功能很惊艳,书籍质量不错等。

当然也有批判性建议和建设性意见,如内容资源太少,听书速度慢,语音朗读节奏僵硬等,希望不要插件广告等。

我想,这也是微信读书后续需要保持或改进的地方。

2.信息架构

微信读书共有四个菜单,发现,书架,想法,我。

和其他读书类产品将书架,书城置于首位不同的是,微信读书将发现,想法与书架置于同级菜单。

在发现模块能看到好友所读书籍,由此可见微信读书的产品定位不仅仅是给用户提供极致阅读体验。

更重要的是,它将社交与阅读巧妙结合,微信朋友互相关注彼此所读书籍,以书会友,在一定程度上既加深双方情感,又帮助用户能快速获取比较有价值的书籍,可谓一箭双雕。

再者,微信读书背靠微信这棵大树,通过微信朋友书籍推荐,下载-安装-阅读-分享交流-推荐-下载-……,不难看出,腾讯在阅读领域的野心,它提倡全民,或者暂时来看,提倡全朋友圈阅读。

如果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形成一个阅读圈,凭借微信的强大资源优势,总有一天,微信阅读会成为一个全民阅读平台。

3.主要功能分析及改进建议

微信读书界面:

经典的底部4tab交互模式,和微信类似,即使是小白用户,不需要任何教程也可以快速上手。

每个tab页面排版简洁大方,色调偏冷,预示着让用户冷静读书,理性思考。

(1)“阅读”

1)底部

阅读界面如上所示,阅读背景色,亮度,字体字号可以自由选择设置。

根据用户需求,可随意选择进度,目录选项可以使用户迅速跳至想看的章节,也可快速查看在本书里自己设置的书签,划线内容。

2)对书中内容操作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长按复制内容,划线,写想法,查字典等,但是和其他阅读app(掌阅iReader,QQ阅读,多看阅读)有区别的是,微信读书有分享功能,可以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分享到想法圈或制作成书签图片分享到微信,QQ,微博等其他社交圈子。

3)右下角

其中让我最为欣喜的是功能是“想法”的交流分享,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感而发,随时写想法,并能随时看到其他书友的精彩想法,在我看来,这是微信读书的价值所在,在感兴趣的内容上,控制不住,一定要酣畅淋漓记录心中所想,再看看一些精彩想法,或许认同,或许不能苟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以点赞支持,可以相互评论交流,让思维碰撞,因读书而思考,因思考而让自己变得更成熟。

其实,参与讨论,也是一种创作,摒弃为读书而读书,我们应该提倡真正的读书=阅读+思考+交流,我想,微信读书正在这方面努力。

4)顶部

可以看到当天一起阅读的人,已经看完的书还可以赠送。

书海漫漫,修行不易。

茫茫人海中有人与我共读书,真正做到让阅读不再孤单。

购买的书,举手之劳送与有人,加深彼此友谊。

总有那么几本书,是你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总有一些心里话,只适合自己孤身一人回味,私密阅读正好解决了用户这一需求。

在适当时机,保证用户隐私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提倡分享,但不是所有东西都摊在众人面前,不免难受,有选择的分享和隐藏,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来相处。

个人建议:

∙页面背景模式的调节用起来有点别扭,特别是夜间模式,建议除了手动拖动外,可由“+”“-”按钮操作,调节会更准确;

∙听书-语音朗读,听起来比较僵硬,建议如果真要做好听书功能,还是由真声情感朗读比较好。

(2)发现

1)上周读书排行榜

排行榜首的好友信息呈现首个页面,用户在使用app时看到第一名信息及读书时长,再看看自己的排名和读书时长,两者落差会适当刺激用户的攀比心或者好胜心,而这种心理的驱使会使用户施展浑身解数,增加阅读时长以挑战“对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用户对产品的粘性。

2)好友在读书籍

书籍选择也是一门学问,不同于其他阅读app,需要用户在书城这个庞大而混乱的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微信读书给了用户一种更好的选择,即查看好友在读书籍,同时能看到这本书目前有多少人在读,如果感兴趣,可以选择试读,一起阅读的书友互相讨论,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充实自己,交朋会友,岂不美哉,再者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

3)本周热榜

将本周热榜置于发现模块,用户可方便快捷查看本周热榜书籍,快速了解近期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书,以免落伍;

4)发现更多的书:

去找书-进入书城。

个人建议:

∙建议好友在读书籍页面的显示有条件地筛选

发现模块好友在读书籍的页面过多,要手动滑动多次才能看到上周读书排行榜,本周热榜,发现更多的书。

建议好友在读书籍显示有所限制,我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要找到“发现更多的书”页面,得手动滑动19次,查看本周热榜,得滑动16次。

产品设计时应考虑用户体验,一切以麻烦用户的产品都是流氓产品。

我发现,app上会显示同一个人在读书籍的好几个页面,暂时还没搞清楚好友在读书籍的显示逻辑,建议好友在读书籍页面的显示有条件地筛选。

∙有必要适当得引导告诉用户基本操作

很汗颜用了有2个多月,才知道发现模块-好友在读书籍的页面可以长按删除,囧…,但是和我一样的用户应该不在少数,必要时还是需要有引导告知用户基本操作。

(3)书架

书架:

∙将自己想要看的书加入书架,方便随时翻阅;

∙书籍的阅读可选择公开或私密;

∙对自己有价值的书籍整理归档;

∙点击+按钮,进入书城。

书城:

∙微信读书的书城版块:

推荐专题+热门推荐+限时免费+分类+新书抢鲜+独家首发+限时特价。

∙掌阅iReader的书城版块:

本周新书+畅销推荐+特价|限时抢购+独家首发+名家|本期推荐+热门畅销。

从上面两个app对比可知,微信读书的书城比较有特色的是推荐专题。

精选专题以时间轴,选取在同期比较热门的专题呈现给读者。

在每个专题下,都有相关读物推荐。

书籍内容比较优质,主推出版社推出的出版物,严肃小说,经济管理,投资,历史军事等,不同于其他阅读类app,为了赚钱,上架大把网络文学,拉低书城质量。

微信书城内容贴近热点,分类达50个,不同兴趣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个人建议:

∙书城资源不够多,希望可以引进更多优质书籍满足用户需求;

∙根据用户书架上的书籍,很容易得出用户的阅读兴趣,建议产品新增一个功能-根据用户兴趣推荐类似的书,如在书城新增一个版块-您可能喜欢。

(4)想法

1.可以看到好友对于阅读书籍的想法,点赞,评论交流,在阅读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加深朋友情感;

2.可以看到选取的精彩想法,也许有些书友的想法让我们惊艳,身同感受,或者有不同意见,因为想法交流,也许会多交些志同道合的书友,壮大自己的社交圈。

(5)我

账户金额有2种获取方式:

1.微信支付;

2.时长兑书币,可以有效刺激用户多读书,读书30分钟可兑换1书币,每周最多兑换10书币。

好友排名:

这个功能是微信读书的特色功能,好友排名彻底抓住用户的好胜心和攀比心,不甘落他人之后,必定会尽己所能增加阅读时长以进榜首,似乎就能显示自己的爱学品性,或者以此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努力,更优秀。

值得一说的是,微信读书的好友排名,会使一部分用户为排名而读书,具体读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又有几人真正思考过。

但不可否认的是,微信读书确实因为这个特色功能,增加了用户对其的使用频率。

点击好友栏,能看到好友的读书总时长,最近阅读,读完和共同阅读的书籍等,可以互相借鉴学习。

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人们普遍变得浮躁。

面对铺面而来的信息,用户总会患得患失,是不是好的信息,好的书籍我错过了,想知道我的朋友们,特别是我朋友圈里的牛人,学霸都在看什么书,如果我没有看,会不会落伍。

微信读书正是因为用户患得患失的心理和窥探心,设计此功能。

笔记:

用户可快速一览自己阅读书籍后的想法,划线内容等;

关注:

将所有使用该app的微信朋友互相关注,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圈子。

相信熟人之间的阅读分享,会让枯燥的阅读变得更有意义。

个人建议:

∙每周读书超过5小时的用户,奖励机制

微信读书每周最多兑换10书币,是很多用户最吐槽的地方。

部分用户每周在该app上停留的时间超过5小时,这算是产品的深度用户,是不是得有些奖励机制以留住这部分用户?

相比较于微信读书,用户有更多选择,多看,kindle,甚至部分书籍在kindle上卖得更便宜,用户完全可以选择更划算的kindle。

微信读书应该考虑用户粘性,如何更长久得留存。

∙增加定时提醒,打榜功能

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少有用户能坚持每周都读书,很多人读书都是断断续续,甚至因好久没有使用app而卸载它。

如果在设置模块能增加定时提醒功能,用户可以签到,读书打榜,帮助用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产品角度,也是留住用户的方法。

∙建议客户端可以在本地记录阅读时长

离线模式下阅读不计算时长,让人情何以堪?

建议客户端可以在本地记录阅读时长,在有网时将阅读时长自动同步上传。

4.竞品分析

四、总结及建议

微信读书这款自带富二代光环的腾讯系宝宝,从一出生起就备受关注。

它区别于传统读书软件,首次将社交元素融入阅读之中,这很腾讯。

虽然腾讯很多产品走模仿路线,但能在同类产品共性中利用自身优势,打磨属于自己的独有特色,就值得我们为他点赞。

我们看官方推出的四个功能特色介绍,三个功能都和好友,社交有关。

将社交甚至凌驾于阅读之上,微信读书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读书了,以社交,排名为主的读书圈,拼读书时长,晒读书心得,这里面自然有真正热爱阅读的读书人,但不可否认,它紧紧攫取人性中的贪嗔痴,更会有一大批炫耀,装逼,虚荣的爱晒族。

当有一天,社交真的凌驾于阅读之上,一打开应用,各种低级或与读书无关的评论泛滥,那些真正的读书人应该会转移阵地。

因此,无论是社交内容,还是书籍内容,要确保优质,还需要后续的积极引导,规范。

以下几点是我对微信读书比较担忧的地方:

1、微信读书只能通过书币购买阅读,用户从其他渠道获取的好书不能用此应用打开,可能转而使用掌阅iReader,多看阅读等app,方便用户将自己的书籍放入其软件进行阅读。

2、通过询问身边用微信读书的朋友,结合应用宝,魅族,小米手机应用商店的评论内容,发现用户最大的不满就是书籍不够多,不能导入本地书籍,每周只能兑换10书币。

有人建议开发用户上传书籍赚取金币功能,但是这又会导致一个问题-用户品味差异造成书籍质量参差不齐。

如果真能上传书籍,就需要微信读书团队对书籍质量有严格把控。

3、如果微信读书这款应用有天没落倒闭了,那我们在上面买书花的钱打水漂了吗?

没有产品是完美的,伟大的产品都是认真聆听用户的心声,在一轮轮迭代中,解决用户痛点。

希望微信读书团队在听取用户意见的同时完善产品功能,优化用户体验,相信会收获很多忠实粉丝。

但如果想在移动阅读领域成就霸主地位,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打磨产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微信读书团队仍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