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3988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docx

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奥秘整理

一:

构成物质的奥秘

考题1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有效治疗人类禽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合成原料。

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莽草酸分子中含有5个氢分子

C、莽草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7:

10:

5

D、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

考题2:

4.甜蜜素[C6H12NSNa]是一种甜味添加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B.它是无机化合物

C.它由五种元素组成D.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考题3:

下列同学对“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BCD

考题4:

甲型H1N1流感在全世界的蔓延,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

从中草药“八角”中提取莽草酸是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

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D.莽草酸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考题5:

.有“第四类新材料“之称的玉米塑料是由乳酸(C3H6O3)合成的,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乳酸中碳、氢、氧三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B.乳酸与甲醛(CH2O)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相同

C.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3个H2O分子

D.乳酸的相对分子质盘为90g

考题6:

(2010年绵阳)10、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

2CO2+4H2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③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

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考题7:

(2009年眉山市)9、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C3H6N6)致使一些婴幼儿患肾结石病。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三聚氰胺中碳、氢、氮质量比为1:

2:

2

C、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

D、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g

考题8:

(2010年眉山)成都养鱼户杨志勤2008年9月到2009年5月陆续购买的5万尾鲟鱼鱼苗,到2009年9月中旬几乎全死了,经检测所用的饲料中含有一种明确规定不得添加的成分喹乙醇。

化妆品中含有一种与喹乙醇同类的物质丙三醇(俗名:

甘油,化学式:

CH2OHCHOHCH2OH)能起到保湿作用。

下列关于甘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甘油中含有2个氢分子

B、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C、甘油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

8:

3

D、甘油属于有机物

考题9:

(2010达州)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CH3OH),误食后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

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

1:

4

C、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

D、一个甲醇分子含有5个原子

考题10:

(2010年南充)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达菲”的原料之一,C7H10O5为莽草酸化学式。

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2:

5:

40

C、莽草酸是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D、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

考点分析二:

计算化合价和化学式的书写【重点】

考题11:

2005年10月17日,我国“神州6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在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为O2。

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是

A、+1B、+3C、+5D、+7

考题12:

金属锂(元素符号为Li)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

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辣味”属于氢氧化锂的(填“物理”或“化学”,下同)性质;“腐蚀性”属于氢氧化锂的性质。

(2)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考题13:

农作物缺钙时,会引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需要施用适量的磷肥。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是常用的磷肥,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考题14: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八级地震。

灾难降临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必须用消毒剂进行防疫。

亚氯酸钠是灾区使用的消毒剂之一。

以下是用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亚氯酸钠(N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考题15:

氢、碳和氮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叫氰化氢(HCN)的化合物,氰化氢是生活中禁用的一种剧毒物质。

化工上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氰化氢:

〉1073K

(1)、在2CH4+3O2+2NH3======2HCN+6x中,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价,x的化学式为。

考题16:

我国交通法规明确禁止酒后驾车。

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它对酒精非常敏感,该化合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3B.+4C.+5D.+6

考题172010年4月冰岛火山爆发,火山灰含有一种叫砒霜的剧毒物质。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其中As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0C.+2D.+3

考题18:

13.纽扣电池常用于手表等精密电子产品。

下面是某常见纽扣电池中发生的反应:

H2O+Zn+HgO=Zn(OH)2+Hg

(1)该反应中,Zn的化合价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

考题19:

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考题20:

(3)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发___________病。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则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  。

考点分析三: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认识原子序数、认识原子结构书写化学式和元素符号

考题21:

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llNa

12Mg

13A1

14Si

15P

16S

XC1

18Ar

19K

20Ca

……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

(3)(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

(4)写出一个由1、7、8、16号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考题:

22:

(乐山市2009)33.(4分)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H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llNa

12Mg

13A1

14Si

15P

16S

17C1

18Ar

19K

20Ca

……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2表示的是(填名称);

(3)由2、8、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4)上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

考题2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

A.元素的原子结构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的原子序数D.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考点分析四: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离子与原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结构示意图的判断和质子、电子和核电荷数的关系。

【难点】

考题24由下图中①、②、③、④、⑤5种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④、⑤所形成的离子不能变成相应的原子

B.①、②、④、⑤均能形成与③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C.①、②、④、⑤分别形成离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

D.①与⑤、②与④都能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

考题25:

下列原子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ABCD

考题26:

(1)已知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X为。

考题27:

(2010年遂宁)22.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

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

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34B.核电荷数为79

C.质子数为34D.中子数为45

考题28:

(2010年眉山)10、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今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

A、原子B、阳离子C、阴离子D、分子

考题29:

(2010·宜宾)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第112号元素符号为Cn,它的中文名称为鎶。

已知一种Cn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77。

其中质子数是112,则这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2B.165C.172D.389

考题:

30:

(2010年内江)5、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B、氯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氯原子核内有17个中子D、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考题31:

(2010年南充)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考点分析五:

符号的认识(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微粒的性质)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题32:

.下图中的化学符号表示2个分子的是

 

考题33:

(2010年遂宁)41.(2分)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1个钠离子;

(2)两个氢分子。

(3)氧化铝;(4)3个铁原子。

考题34:

(2010年眉山)(4分)根据下列要求用恰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1)2个硫酸根离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2个氮原子。

(4)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考题35:

4.(2010·宜宾)“走进花园能嗅到花的香味”,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间有间隔

考题36:

(2010年成都)3.“南澳一号”考古中,潜水员携带压缩空气瓶进行水下探宝。

空气可被压缩说明()

A.分子由原子构成B加压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更多氧气

C.分子体积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二、化学变化

考点分析一: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考题1:

1.如图所示是一把铁制剪刀。

它的下列自述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我的造型既特殊又美观

B.我能剪出各式各样的服饰

C.我经过磨砺会更加锋利

D.我惧怕潮湿的空气,在那里我会变得十分难看

考题2: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材制成桌椅B.苹果腐烂C.湿衣服晾干D.粉笔写字

考题3:

1.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抱住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考点分析二: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化学式,涉及的知识有原子的“三不变”。

考题4:

(2)、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酸雨和自来水混合,其pH将变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SO2+2H2O=====2HCl+H2SO4,则X的化学式是。

考题5:

17.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将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

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

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

“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5O2+X3CO2+4H2O。

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

A.C3H7OHB.CH4C.C2H6D.C3H8

考题6:

28、(6分)氢、碳和氮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叫氰化氢(HCN)的化合物,氰化氢是生活中禁用的一种剧毒物质。

化工上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氰化氢:

〉1073K

(1)、在2CH4+3O2+2NH3======2HCN+6x中,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是价,x的化学式为。

考题7:

(2010年宜宾)

(2)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

Si+2X↑,X的化学式为,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这个反应体现出C的性。

考点分析三: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涉及的知识有原子的“三不变”、元素的“两不变”、物质的“一不变”。

考题8:

.金属钠可与乙醇(C2H5OH)反应产生氢气,其反应为2Na+2C2H5OH==2C2H5ONa+H2↑。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B.各反应物所含元素的种类与各生成物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C.参加反应的C2H5OH中的氢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H2中的氢原子总数

D.参加反应的Na与C2H5OH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H2与C2H5ONa的质量比

考题9:

29、(6分)下图是某一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白、黑、花圆圈分别代表3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1)、该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填数字)种不同的化合物。

(2)、该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从上图你能得出化学反应中的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一条:

考题10:

(2010年绵阳)5.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含有两种元素

B.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中的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各物的化学计量数都是1

D.该反应是两种气体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考题11:

(2010年眉山)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7

m

6

11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

1

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

1

考点分析四:

化学方程式,涉及的知识有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书写方程式

考题12: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O2接触,写出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考题13:

已知途径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Na2CO3===CuCO3↓+Na2SO4,则该反应属于反应)。

(填反应类型)

考题14:

上图ClO2发生器中的反应物是氯酸钠(NaClO3)和二氧化硫,生成物是ClO2和硫酸钠。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题15:

(2010年遂宁)49.(5分)如图所示:

(1)、图中所述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填“能”或“不能”)实现一步转化;

(2)、写出②③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考题16:

(2010年遂宁)50、(7分)“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是明朝爱国将领于谦的著名诗篇《石灰吟》。

于谦通过对当时石灰的产生、使用过程的描述,抒发了他为了国家、民族大义不惜抛弃一切的崇高志向。

从现代化学的角度看,该诗生动地描写了工业生产、生活中几种常见石灰的转化过程。

(1)、从化学角度分析,该诗共描述了个化学变化。

(2)、写出第二句诗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第三句诗中得到的物质是工业上纯碱制烧碱的原料,它的化学式为,写出工业纯碱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

(4)、第四句诗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原理通常可以用来在实验室里检验(填化学式)

考题17:

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

200ml的软透明塑料瓶、食品干燥剂、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玻璃小杯。

【问题】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

【查阅资料】

(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HAc,Ac—代表醋酸根;

(2)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3)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4)醋酸盐中除银盐和汞盐外都易溶解于水。

【探究与验证】(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白醋滴在紫罗兰花上

紫罗兰花变红

白醋的pH7

将锈铁钉放在小玻璃杯中,加入白醋

刚开始时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1.白醋能与铁锈反应

2.

向软塑料瓶中加入10ml白醋,将瓶捏扁,加入约5g鸡蛋壳,拧紧瓶盖

瓶中有气泡冒出,扁塑料瓶逐渐膨胀

白醋能与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向白醋中加入纯碱

白醋中有气泡冒出

白醋能与碱反应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将干燥剂袋口打开一段时间后,袋中的白色颗粒粘在了一起,请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上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

(3)上述实验二所涉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题18:

(2010年泸州)18.表明有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和。

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填化学式)。

考题19:

(2010年泸州)19.

(1)工业炼铁是用CO和Fe2O3反应制得铁,其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3Fe+2AlCl3=3FeCl2+2Al②3Cu+2AlCl3=3CuCl2+2Al③Fe+CuCl2=FeCl2+Cu

(3)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HCl、FeCl2和CuCl2等物质,若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含有(填化学式)。

考点分析五:

利用物质之间想相互变化关系推断物质间反应的方程式。

考题20:

(2007年遂宁)10.(8分)化合物A、B、C和单质X、Y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在通常情况下,A为液体,B、C、Y为气体,X为固体,其中C是一种温室气体。

它们之间有如下转换关系:

 

请你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X的化学式为。

(2)A与X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3)Y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题21:

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

甲是,G是;

(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考题22:

A、B、C、D、E、F、G、H、I等都是初中化学学习过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些反应条件未标明),其中D是组成空气的成分之一,它在空气中的含量虽然很低,但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是   。

(2)反应②的条件是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题23:

白色粉末A可能由一种盐组成,也可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盐组成。

下图是有关A的实验和现象(部分转化条件未标明)。

已知下图溶液B中的溶质都是酸,C和D是初中学过的氧化物。

 

(1)、写出D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2)、若A是纯净物,则溶液B中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3)、若A是混合物,则A中可能含有的盐的化学式为。

(4)、写出溶液E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题24:

实验证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氢气也能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

气体X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水蒸气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图是对X的成分进行探究的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a所示仪器的名称

(2)、上图中,在D装置的导气管上导上气球的原因是:

(3)、若实验时,A装置中的液体质量增加,B装置中的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C装置中的液体质量不变,D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

则X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X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实验时,B装置中的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A、C装置中的液体质量增加,D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

则X中肯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5)、写出实验时D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考题25:

(2010年乐山)44.(4分)如图,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变化

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变化

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2)在变化

中,A和C的性质是相似的,都是;

(3)写出变化

的化学方程式;

(4)简述实验室检验B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

考点分析六:

利用方程式的计算【重点】

考题26:

铜、锌合金外观貌似黄金,所以古代称之为“药金”。

现取该“药金”20g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待反应恰好完全(即反应物均无剩余)时,测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

计算:

(1)、该“药金”中锌的质量。

(2)、所加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考题27:

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图所示)。

该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34g,加入适量催化剂,待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0.32g氧气。

试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题28:

四.计算题(8分)33.将29.1g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水中(P水=1g/cm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右图是所加Na2SO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考题29:

(德阳2008)现将5.6g铁粉投入到94.6g稀硫酸中,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且得到浅绿色溶液和无色气体,已知该条件下该气体的密度为0.08g·L-1。

试计算:

(1)所得气体在该条件下的体积;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题30:

将40.0g溶质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