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4101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docx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附答案

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

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悭吝阡陌谦恭芊芊莽莽纤尘不染

B.拮据反诘采撷孑然一身桀骜不驯

C.辅佐果脯抚恤釜底抽薪惊魂甫定

D.窒息踟蹰对峙栉风沐雨卷帙浩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残害座无虚席绝无仅有初生牛犊不怕虎

B.喝彩宁缺毋滥变本加厉翻手为云复手雨

C.渎职貌合神离出奇不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提纲凭心而论崭露头角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目前,故宫博物院与世界遗产基金会联合聘请了彩绘和壁画保护方面的专家,预备对故宫的内部进行保护。

(2)由央视网站和《中国电视报》联合举办的“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节目”的评选结果,已在2月5日晚央视元宵晚会上。

(3)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外部世界如何变化,自

己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

A.装潢发布不管/都B.装修发布无论/还是

C.装潢宣布无论/还是D.装修宣布不管/都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国古代文人很讲究“炼字”,常常凝神聚思,冥搜苦索,正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B.上面我说了三个方面的情形:

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

C.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D.不可思议的人啊!

你爱谁?

爱父亲母亲,还是兄弟姊妹?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大家在汽车上颠了几小时,早已饥肠辘辘,所以等店主人端出面条时,桌上用来拌面的六碗菜已如风卷残云,被扫荡一空。

B.旧歌新唱的一种形式就是用摇滚、电声等现代方法演绎民歌,对这种做法许多人持批评态度,认为这会让传统的民歌变得驴头不对马嘴。

C.在1月30日女足四国邀请赛首场比赛中,中国队兵不血刃,以2:

1战胜了加拿大队,洗雪了世界杯赛被加拿大队以4:

1淘汰出局的耻辱。

D.今年大年三十,武汉市政府请那些沿街乞讨的人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他们的这一举措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有力推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内的野生灌木林得到了较快的恢复,黄羊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在数量上也大大增加了。

B.有媒体评价说,杨利伟从太空成功返回,实际上也为中国火箭的商业发射作了一个成功的广告,中国将更有实力参与每年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几千亿美元的巨大商机。

C.许多人对电视剧《走向共和》评价很高,认为它严肃地探讨了国家兴亡的根本原因,即只有先进的社会体制才能引导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D.在2003年网上流行的社会新闻图片中,网民点击率最高、议论最热烈的图片都是反映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这说明对底层社会的人文关怀仍是一个热门话题。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20世纪20年代,在洞穴的沉积岩中发现了我们的非洲祖先。

但是这些南方古猿与以前人们认为的“缺失环节”的样子不符,许多科学家拒绝承认它们是我们谱系中的真正成员。

多数人类学家想像,在智力增加的推动下,从猿到人有一个相当和谐的转变,缺失的环节在身体和脑力方面都应该居中间状态。

但南方古猿却不是这样。

比较身体的大小而言,它们的脑确实比任何猿都大,但大得还不够。

我们脑的进化主要发生在我们到达南方古猿阶段以后。

然而这些脑不大的南方古猿却像你我一样地直立行走。

怎么能这样呢?

假如我们的进化是由于脑增大推动的,那么像直立姿势——另一个人化的“标志”怎么能最先产生呢?

多数人类学家认为,我们凭借脑的力量统治其他动物;脑的增大必定推动着动物进化到所有阶段,直立姿势比增大的脑次要。

19世纪最伟大的胚胎学家冯·贝尔在1828年写道:

“直立姿势只是脑高度发展的结果。

”又过了100年,英国人类学家史密斯指出,使猿成为人的,是脑的逐渐完善和心智结构的慢慢建立,直立姿势和讲话都是一些附带的表现。

只有少数科学家坚持认为直立姿势是首要的,并确实形成过一个次要的传统:

强调直立姿势的首要性。

脑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增长,最初的推动力一定是由生命方式的改变带来的,这种生命方式大概给了智力强有力的选择奖励。

直立姿势使手从行走中解脱出来,可以制造并便利地使用工具。

智力的增加主要是对双手所蕴含的巨大潜力的反映。

1809年,德国自然哲学家奥肯指出,人类通过直立行走获得了他的性状,变得自由的手可以无所不做,随着身体获得自由,心灵也得到了自由。

不过在19世纪最提倡直立姿势具有重要作用的是德国的海克尔,他重建了我们的祖先,并给了它一个科学的名字:

无语猿人。

意思是直立的、不能讲话的、脑不大的猿人。

但为什么脑首要的观点还是非常牢固?

是因为两种观点都没有直接的证据。

直到19世纪末,才发现人类化石,而这时脑首要的教条已经确立很久了。

实际上,恩格斯在1876年已撰文做出了出色的阐述,他考虑了人类进化的三个本质特征:

讲话、大的脑和直立姿势。

他认为我们的祖先第一步必定是从树上下来后,越来越多地采取直立行走,这是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直立姿势把手解脱出来使用工具劳动,随后才是智力的增加和讲话。

恩格斯文章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坚实的结论,而在于他对为什么西方科学先验地主张脑是首要的观点所做的尖锐的政治分析。

7.对“缺失环节”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状态介于猿与人之间的“人”。

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量比猿大又比人小的“人”。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已经可以直立行走的“人”。

D.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智力水平已经超过猿的“人”。

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脑的增长是由生命方式的改变引起的,这种改变了的生命方式强有力地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B.使人的智力得到了强有力发展的生命方式大概引起了人脑的增长。

C.脑的增长最初的推动力是生命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又选择了智力使其迅速发展。

D.生命方式的改变是人的智力增加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

9.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南方古猿化石的特征看,南方古猿似乎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B.对南方古猿是否是人类进化中的一环,直到19世纪末科学家们才取得共识。

C.在没有发现人类化石的情况下,冯·贝尔和史密斯都认为脑的发展先于直立姿势。

D.海克尔所说的“无语猿人”的特征与南方古猿的特征几乎完全一致。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世纪末发现的人类化石,有力地支撑了直立首要的观点。

B.一旦有了新发现的人类化石,就不会有人再坚持脑首要的观点。

C.如果我们的祖先当初没有从树上下来直立行走,那就不可能进化为人。

D.恩格斯的出色阐述无疑受了直立首要说的影响,也必然会对后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

少孤,家窭狭。

嗜学,善《诗》、《春秋》。

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

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

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

留客汴,为浚仪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

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太宗怪问何,何曰:

“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

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

明年,拜监察御史,奉使称职,寻除侍御史。

周上疏云:

“臣闻天下者以人为本。

必也使百姓安乐,在刺史、县令尔。

县令既众,不可皆贤,但州得良刺史可矣。

天下刺史得人,陛下端拱岩廊之上,夫复何为?

古者郡守、县令皆选贤德,今独重内官,墨县令,刺史颇轻其选。

而以德行才术擢者,十不能-,所以百姓未安,殆在于此。

”帝称善。

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

帝每曰:

“我暂不见周即思之。

”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

“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可损益,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

周病消渴连年,帝尝亲为调药,使太子临问。

疾甚,周取所上章奏悉焚之,曰:

“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

”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赞曰:

周之遇太宗,顾不异哉!

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习宪章者,非王佐才,畴以及兹?

其自视与筑岩、钓渭[注]亦何以异!

迹夫帝锐于立事,而周所建皆切一时,以明佐圣,故君宰间不胶漆而固,恨相得晚,宜矣。

然周才不逮傅说、吕望,使后世未有述焉,惜乎!

注:

筑岩、钓渭:

殷高宗梦圣人,得说于傅岩,举为相,国大治;周文王得吕望于渭滨,望佐武王灭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孤,家窭狭窭:

贫困

B.遣使者四辈敦趣趣:

通“促”

C.我暂不见周即思之暂:

刚刚,方才

D.迹夫帝锐于立事迹:

据实推究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

而以德行才术擢者,十不能一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

周病消渴连年,帝尝亲为调药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

故君宰间不胶漆而固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马周出众才能的一组是

①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

②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③周上疏云:

“……必也使百姓安乐,在刺史、县令尔。

④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

⑤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

⑥疾甚,周取所上章奏悉焚之。

A.①③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虽饱读诗书,但不会处理具体事务,因而不被人重视。

B.马周因替常何草拟奏书,被皇帝发现,受到重用。

C.马周不只深受太宗赏识,也令同僚折服。

D.马周临终时焚毁了所上奏章,宁可自己身后寂寞,也不愿暴露国君之过。

15.联系全文,下列对文末赞语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史家角度,盛赞太宗和马周君臣相得之美。

B.认为马周被重用,在于政见切时,又合于太宗急于立事之心。

C.对马周自视与傅说、吕望不相上下,基本认同。

D.对马周不能被后世之人称述深表遗憾。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留客汴,为浚仪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3分)

译文:

(2)今独重内官,县令、刺史颇轻其选。

(2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清平乐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

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这首“惜春”词历来获得好评,你认为它好在何处?

(4分)

答: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2分)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子曰:

“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3)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井绳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发现的。

在美国之前,甚至远在公元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

方法很简单。

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绳。

面对着水井,要让自己燥热、混乱、凶狠的心静下来,不要怀着总想征服什么的冲动,不要乱折腾,安静一些,内心清澈一些,低下你高傲的头,弯下你高贵的身子,你就会看见,从水里,从岁月深处,一轮干干净净的初月正向你升起,并渐渐走向你,走进你的生活。

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人类看,让人扫

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再不做美丽的梦。

美国航天局让人类离月亮越来越远,离石头越来越近。

我父亲不知道人类的宇航船在天上折腾些什么,我父亲心目中的月亮仍是古时候的那个月亮,是嫦娥和吴刚的月亮,我不读诗的父亲也知道,李白打捞的就是水里的这个月亮。

我父亲几乎天天都要和月亮会面。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一直都在打捞水中的那个月亮。

你见过我父亲在月夜里挑水的情景吗?

他望一眼天上的月亮,他微笑着低下头来,就看见在水井里等着出水的月亮。

我父亲就把月亮打捞上来。

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闪一闪地在地上行走。

通向月亮的路是多长呢?

据美国航天局说是30万公里,走了30万公里,他们到达了一块冰冷的石头。

我丈量了一下父亲用过的井绳,全长三米,父亲通过这三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

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

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凉的石头;谦卑地、怀着敬畏守着一段距离,我的父亲披着满身满心的圣洁月光。

我发现,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学家。

为什么要去解剖一个美女呢?

为什么要把天地精神都去洞穿呢?

为什么要用冷冰冰的技术去肢解万物的大美大神秘呢?

我记得父亲的那根井绳,三米的长度。

三米之下,就能触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个月亮;三米之上,到处是伸手可掬的白银一样的月光。

(节选自《父亲和他用过的农具》)

19.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具体意思。

(4分)

(1)打捞:

(2)折腾:

20.你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分)

答:

21.请结合前文,逐条概括文章倒数第二段隐含的作者的审美观点。

(6分)

答:

22.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将父亲粗陋的三米井绳幻化为奇妙的登月之路,产生了不寻常的艺术效果。

B.本文透露出作者对浮躁功利、高度技术化的现代社会的烦厌与否定,对清淳厚朴的农耕社会的留恋与向往。

C.在作者眼中,父亲已不再是终日汲水操劳的普通农民,而是一位深谙审美之道的美学家。

D.在作者笔下,父亲挑水之状成了双月抬人走的奇景,人月一体,情景相生,奇特的想像,给人以审美愉悦。

E.作者选取独特角度,将本不相干的美国航天局和父亲做了合理而有趣的对照,寄托了自己的审美理想。

【】

六、(12分)

23.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5分)

目前,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惊人,而法律监管尚存在许多空白,尤其是如何规范跨国界网上交易,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严峻问题,美国和欧盟目前除加强内部立法外,正在加强沟通,力求建立一种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接受的电子商务游戏规则。

但是美欧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在商务立法和监管方面的差别。

如不久前,法国一位法官命令美国雅虎公司设法阻止法国用户在雅虎拍卖网站购买纳粹纪念品。

雅虎公司则认为这种要求在技术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竞是以销售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还是以购买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引起美、法人士不同的意见。

另外,美欧双方对“隐私”和“电子签名”等电子商务中基本问题的要求也都不尽相同。

所有这些,造成国际电子商务屡屡出现争端。

答:

 

24.将后面的句子按最恰当的顺序依次填人下列文字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3分)

飞行记录仪俗称“黑匣子”,它记录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是我们研判飞机失事原因的重要装置。

①语言通话记录系统记录飞机电源中断前后30分钟内飞行组员的通讯和谈话内容。

②判读以上记录,就不难分析出飞机失事的原因。

③黑匣子具有防震、防火、防水性能。

④黑匣子的核心是数位飞行记录系统和语言通话记录系统。

⑤它通常被安装在机身后段近水平尾翼处,这一位置可使黑匣子获得较大的残存率。

⑥为便于发现,黑匣子外表有鲜明的橘红色涂装,并贴有反光条。

⑦数位飞行资料记录系统记录飞行航迹、姿态、受力情况等飞行参数及飞行操作状况。

25.以“多元化”开头,重组下面这段话,要求不改变原意,文句可适当精练。

(4分)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社会生活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它使我们的社会具有了巨大的包容量,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迎接它、扶助它。

但是多元化也带来复杂化,如果我们不能积极主动地应对这种复杂化,那么我们将会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

答:

多元化

七、(60分)

“智慧”与“美丽”是多么诱人的字眼啊,尽管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各有差异,拥有它们的状态也不尽相同。

但是,每个人都渴望智慧和美丽,渴望拥有智慧与美丽的人生。

请以“智慧与美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乌鲁木齐地区200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至三题(45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B

A

D

C

A

D

B

C

D

C

A

C

四、(15分)

16.

(1)客居汴地,被浚仪令崔贤轻侮,于是激奋而向西去。

(3分)

(2)现在只重视朝廷官员(的选用),对县令、刺史的选拔颇为轻视。

(2分)

17.

(1)①巧用拟人手法,使春可觅可寻,可唤可归。

②角度新颖,手法曲折。

春之所去,先有人知,又黄鹂知,终觅而无得,反复渲染,跌宕起伏。

③语言轻巧,词味隽永,含蓄深切。

(写出以上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每点2分)

(2)词人爱春觅春惜春,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执著追求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2分)

18.

(1)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2)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3)波心荡冷月无声

(只给两小题评分。

每小题两空,补写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以下主观题答案,意思对即可。

五、(18分)

19.

(1)寄怀、吟咏(月亮)(2分)

(2)(不断)探索创新(2分)

20.登月探险使人类越来越科学地认识月球,同时也逐步淡化了对月亮的审美向往。

(每点2分)

21.①审美需要距离,要有想像空间;②美具有“神秘感”,需要悬念期待;

③美具有“模糊性”,拒绝对审美对象进行技术解析。

(每条2分)

22.BC(每项2分)

六、(12分)

23.美欧力求制定国际电子商务通行规则,但还面临重重困难(每点2分,字数1分)

24.④⑦①②③⑤⑥(3分)

25.多元化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最大变化,它使我们的社会具有了巨大的包容量,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迎接它、扶助它。

同时它又带来问题的复杂化,如果我们不能积极主动地应对,就会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

(以“多元化”为陈述对象,2分;文句通畅,1分;不改变原意,1分)

七、(60分)

26.参见200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