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4277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docx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征

  古罗马文化罗马文化重大事件1、公元前12世纪,随着特洛伊人的入侵,希腊堕入黑暗时代。

  荷马史诗描述的正是希罗马文化:

雕像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以利亚特》和《奥得赛》)。

  这里要注意的是,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并非荷马生活的时代。

  荷马生活在公元前700年。

  2、公元前6世纪,希腊世界开始有了全面改变,为后来的古典时代打开了通途。

  其中两个重要的城邦国家是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发展起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社会,公元前594年,梭伦成为雅典的首席执行官,他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

  雅典之所以在当时拥有卓越的地位,是因为它在打败庞大的波斯帝国这场重大战争中起了最主要的作用。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书中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3、由于雅典的不断扩张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慌,因而在公元前431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

  战争最终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

  修昔底得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在其作品中,详尽描写了这一战争。

  4、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专横跋扈,底比斯和雅典为求相互保护而结成新的联盟。

  公元前371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底比斯和雅典联军,他的闻名世界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了希腊。

  至此,古典时代结束,希腊化时代即将开始。

  希腊著名人物古典时代的希腊造就了一批哲学家和剧作家。

  哲学家主要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苏格拉底提出自由辩论的重要性。

  柏拉图的目标是要实现一个既能维持贵族特权,又可为贫苦阶级接受的社会,并构件了唯心主义的根基。

  亚力士多德寻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秩序。

  剧作家有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索福克勒斯。

  这一时期希腊也造就了像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得这样的数学家,以及像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得这样伟大的历史学家。

  希腊艺术希腊的艺术和建筑在神庙上得到最高体现。

  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圣地帕台侬神庙就是为雅典娜女神建造的接下来我们从希腊文明走向罗马文明。

  个别人物作品介绍贺拉斯(Horace):

《颂歌》4卷,抒情诗的典范。

  《诗艺》对文艺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奥维德(Ovid):

《变形记》(后面有的前面就不再过多介绍)说到罗马的文化,它基本源于希腊,但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有重大贡献。

  罗马人对欧洲文化所作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它所创立的罗马法律。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前451年,罗马法的产生:

第一部成文法公民法:

(市民法)对罗马公民的法律。

  前3世纪中叶形成。

  万民法:

前3世纪至1世纪中叶形成。

  罗马统治下的所有人。

  古典时代的罗马法:

法学研究:

如法学五杰盖约的《法学阶梯》《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影响: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政治人物在政治文化方面,罗马出现了以下比较重要的人物:

1.恺撒他是古代罗马政治家、军事家。

  他在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传世之作有《高卢战记》、《内战记》。

  对于他,我们要记住一句名言:

也就是Icame,Isaw,Iconquered.2.西赛罗他是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和最重要的演说家。

  主要成就在演说词和书信。

  3.卢克来修他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主要诗人之一,提倡唯物论、无神论和原子论。

  作品有哲理诗《物性论》。

  4.维吉尔他是罗马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

  代表作品是《阿尼德》。

  建筑艺术在建筑、艺术方面,罗马人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如:

圆形大剧场和建于公元前27年的罗马万神殿以及女狼雕塑等。

  罗马精神质朴浑厚、讲究实效的民族特性,崇尚美德、忠勇卫国、甘于牺牲的爱国精神,严明纪律、注重秩序的法治观念,罗马政治文化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

  (广泛性、潜在性、变移性)编辑本段罗马文明的发展希腊化时代与罗马时代前期相互交融,最终过渡到罗马时代。

  罗马分期罗马时代经历了早期共和国(公元前509-公元前264年)、后期共和国(公元前265-公元前27年)、早期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和后期帝国(284-476年)。

  公元前500年,罗马开始了独立城邦的生涯。

  经过三次布诺战争,罗马渐渐地满足了它的征服欲。

  战争中尤里乌斯恺撒声名鹊起。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称,罗马早期帝国形成。

  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范围,其文化处于极盛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被成为罗马和平。

  但罗马的伟大也就仅至于此。

  罗马的伟大时代随着公元180年马可奥勒留的去世而告终。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彻底分裂为东罗马帝国查理曼大帝建立了强大的帝国。

  查理曼国王在1800年被教皇加冕,授予罗马皇帝之称。

  查理曼大帝应该说是中世纪早期最重要的人物了。

  从11世纪起,西方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君主国崛起、新的知识水平的出现、扩张主义盛行――首先是地方的十字军东侵,然后是向海外推进,在数世纪内导致全球性霸权。

  而东罗马帝国经过长久的挣扎之后,注定了1453年的灭亡。

  中世纪的基本制度中世纪的封建土地所有制feudalism是欧洲各地区的主要的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是一种政体,在这一政体中,那些拥有地产的人也拥有政权,因此,封建主和封臣之间的契约代替了国家权利。

  大多数时间里掌握国家政权的是那些封臣们而不是国王。

  这些强有力的封建领主(vassals)在把他们的封地分成更小的封地(fiefs),分给他们的追随者们。

  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封建庄园(manor),农奴依附在庄园领主的土地上,被迫无偿为他们劳动。

  罗马宗教公元1054年,基督教教会分裂为罗马天主教(theRomanCatholicChurch)和东正教(theEasternOrthodox)。

  罗马天主教将拉丁语作为正式语言。

  中世纪时期,几乎所有欧洲人都信奉罗马天主教。

  因此,中世纪也被成为信仰时代(AgeofFaith)。

  天主教会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教皇(Pope)享有绝对的权威,以下以此为大主教(Archbishop)、主教(bishop)、牧师(Priest)和天主教会现有成员,教会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

  隐修院制度产生于这一时期,并培养了大批的修道士,比如,将圣经全文译成英文的圣杰罗姆以及于公元529年创立本尼狄克法则的圣本尼狄克。

  基督教思想一个最重要的领袖人物是公元5世纪的奥古斯丁。

  他对基督教神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忏悔录》和《上帝之城》是他的两部不朽的著作。

  基督教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原来在罗马帝国时期为奴隶主统治服务的基督教到了中世纪自然地变做封建主统治的重要工具,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基督教世界排斥异己,并且好战成性。

  其中当属十字军东侵(theCrusades)最为著名。

  尤其是对圣地巴勒斯坦几次入侵。

  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为君主政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罗马时期的科学在学术和科学方面,中世纪的欧洲知识为即将道来的西方新兴世界作一些铺垫。

  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和他的卡罗林复兴(CarolingianRenaissance),阿尔弗莱德大帝(AlfredtheGreat)和他的学术中心,还有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St.ThomasAquinas)的经验哲学(Scholasticism)和托马斯主义,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RogerBacon)的实践的重要意义,无一不对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罗马时期的文学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长篇的史诗(Epic)。

  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欧伍尔夫》是流传至今的早期英雄史诗最完整的一部。

  而《罗兰之歌》则是法国史诗中最著名的。

  中世纪还产生了两位伟大的诗人――但丁和乔叟。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神曲》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划时代的作品,表达了即将到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英国诗人乔叟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短篇小说家和第一位现代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

  罗马时期的建筑艺术中世纪的建筑与艺术主要是罗马式的和哥特式的,他们都是古典艺术的延伸。

  编辑本段关于罗马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也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

  从十四世纪开始,欧洲封建社会陆续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十五世纪末,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形成了,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这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还是软弱的,因而他们的反封建的斗争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斗争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

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罗马文化复兴文艺复兴是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初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它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是资产阶级借助于古代文化以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的一次斗争。

  这一时期,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受到重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淹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文艺复兴由此而得名。

  而实际上,资产阶级的目的不是重建奴隶制旧文化,而是要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的意识形态。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与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针锋相对的是,人文主义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

  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一次反封建斗争。

  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一切反动势力的总代表。

  宗教改革是从教会营垒内部进行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它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MartinLuther)在维登堡大学宣布的宗教改革纲领,并迅速遍及欧洲大陆。

  宗教改革者反对以罗马教皇为首的罗马天主教的绝对权威,主张对宗教教义、仪式和等级制度进行改革,并提出将《圣经》翻译成各国文字,以使平民可以不通过教会而直接与上帝进行交流。

  宗教改革运动的另一领袖加尔文(JohnCalvin)宣扬预定论,主张人生来就有原罪,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

  因此人们必须不断地辛勤工作,从而获得拯救。

  宗教改革动摇了中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那以后,基督教分裂为旧教(theRomanCatholic)与新教(theProtestant)。

  同时,宗教改革也是一次社会改革运动,它反对罗马天主教对各国政治、经济的干涉。

  这一主张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复兴的艺术表现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率先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这一时期,文学方面的杰出代表卜加丘(Boccaccio)和彼特拉克(Petrarch)。

  卜加丘(Boccaccio)的代表作《十日谈》(Decameron)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发展了中古短篇故事的传统,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彼特拉克在诗歌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擅长并写下了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下,15世纪末,法国人文主义开始研究古希腊文化和哲学,出现了龙沙(Ronsard)拉伯雷(Rabelais)、蒙田(Montaigne)等伟大作家。

  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GargantuaandPantagruel)以龙沙为代表的七星诗社(Pleiade)为法国的语言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龙沙诗法国第一个近代抒情诗人,他对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影响。

  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以他的《散文集》而闻名于世,他是近代欧洲散文体裁的创始人。

  罗马的文化遗产罗马的文化遗产从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建立罗马城开始,到公元476年罗马城被蛮族人攻陷为止,古罗马文明延续一千二百多年。

  古罗马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对后世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语言文字方面,现在西欧各国使用的字母,都是古罗马的拉丁字母。

  现在一些西方主要国家的语言,如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也都是直接发源于古罗马的拉丁语。

  就是我们的现代汉语也直接受益于古罗马文明,汉语拼音所使用的也是拉丁字母。

  历法方面,尽管古代埃及产生过太阳历,古巴比伦创造出阴历,中国古代使用过农历,对现今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却是古罗马使用的历法。

  公元前一世纪,恺撒全面修订历法,制定了著名的儒略历。

  这部历法把每年分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平月为二十八天,一年共三百六十五天。

  每隔四年置一闰年,闰年为三百六十六天。

  公历中的七月、八月(July,August)的名称,也是以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恺撒和奥古斯都的名字命名的。

  宗教方面,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是在后期罗马帝国时代。

  罗马人原先是信仰多神教的,基督教在创始之初受到罗马人的排斥,耶稣给钉死在十字架上,尼禄对基督徒血腥迫害。

  但在帝国后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人们对政府失去信心,转而信仰宣传平等、仁爱思想的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已无法禁止了。

  终于,君士坦丁皇帝接受了基督教。

  公元392年,皇帝狄奥多西把基督教定为国教。

  从此,基督教以更快的速度传遍全世界。

  法律方面,罗马人创造了伟大的罗马法,它是今天世界大多数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这部罗马法对买卖、借贷、租赁、遗授与继承都作出了具体细致的规定。

  帝制建立后,皇帝的命令也具有法律效力。

  公元438年,《狄奥多西法典》颁布,它汇集了公元四世纪以来皇帝的法令,共十六卷。

  以后,东罗马帝国大规模地进行罗马法典的编纂工作,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奴隶制时代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包括了所有权、债权、婚姻与家庭、犯罪与刑罚等方面的内容。

  罗马法对后来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特别是民法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罗马在共和时代就出现法学家。

  法学家常出席法庭充当原告或被告的辩护人。

  近代的律师,尤其是美国的法官,就经常引用罗马法学家创造的格言。

  古罗马文学方面,诗歌、戏剧、散文、演说、史学都有一定的成就。

  古罗马传下来最早的文学作品是戏剧。

  剧作家普劳图斯一生写了一百多部喜剧,遗憾的是留传下来的仅有二十部,其中有《孪生兄弟》、《吹牛的将军》和《一坛黄金》等,作者体现出了同情奴隶、嘲笑权贵和富人的进步思想倾向。

  屋大维统治的时代,被称为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

  三大诗人在这时脱颖而出。

  其中,维吉尔模仿荷马史诗,写成《伊尼依特》,他的作品曲折生动。

  贺拉西擅长韵律,文辞优美,著名作品有《颂歌》、《讽刺诗》等。

  奥维德以写牧歌、爱情诗见长,其《变形记》感情真切动人。

  这三位诗人在文艺复兴时代受到广泛颂扬。

  古罗马还涌现了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阿庇安。

  他留下了一部卷帙浩繁的《罗马史》,共有二十四卷,记叙了九百年罗马的历史。

  这是反映罗马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恺撒不仅是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卓越的历史学家、散文家。

  他以朴实、流畅的文笔写了一部《高卢战记》,是罗马征服高卢的战争纪实,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和史学价值,文学上的价值也不低。

  此外,西塞罗给我们留下了文辞华丽的哲学论文和政治演说。

  古罗马文明的一个最重要的遗产是建筑工程。

  傲视古今的圆形斗兽场,气贯长虹的高架引水渠,典雅壮丽的立柱长廓,精美绝伦的拱顶建筑,平坦笔直的条条大道,它们的全方位开放式的布局,无不反映出罗马人傲视四海、气吞八方的气概。

  帝国时代的罗马城,建有三十道城门。

  城内有数百座神庙,九个大剧场,两个圆形大竞技场,十六所大型公众浴室以及许多宫殿、凯旋门和纪功柱等。

  古罗马的许多遗迹都保存至今。

  在公元二世纪,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三百七十二条之多,总长度达八万公里。

  条条大路通罗马,便是对罗马帝国便捷的交通的真实写照。

  在罗马城的郊外,古罗马人为了农业灌溉的需要,还修建了独特的高架引水工程——水道桥。

  水道桥的建筑形式同桥梁一样,下面有许多半圆形的拱门,上面是一条有凹槽的水沟,可以将水源从一地引往另一地,提供灌溉用水。

  有的水道桥采用三层高架引水渠,建筑形式更为精巧。

  当时罗马共建有十一条这样的引水渠。

  罗马还兴建了相当数量的公共浴室,这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地方,还是公众集会的场所。

  公元四世纪,罗马城的公共浴室已超过一千家,其中特大型的有十几家。

  像卡拉卡拉浴室可以容纳一千人沐浴,而戴克里先浴室更可容纳三千人,占地十一公顷。

  这些公共浴室里还设有美容院、酒吧、餐馆、会客室、花园、游廊等。

  为了纪念帝王的功勋,在帝国时代又兴起两种建筑,就是凯旋门和纪功柱。

  建于公元81年的提图斯皇帝凯旋门最为著名。

  上面用浮雕描写提图斯战胜犹太人的情景。

  在一块高二点四米的浮雕板上,刻着皇帝在四马战车上的凯旋盛况。

  矗立在罗马广场中央的则是图拉真纪功柱,高四十米,有盘旋而上的连环式浮雕,非常精巧,长达二百米,描绘了古罗马皇帝图拉真进行历次战争的情景,其中人物有两千五百之多,雕刻技术十分纯熟。

  5、古罗马文化的特色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授课章节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古代罗马的历史和古罗马文化的特色,掌握古代罗马文化繁荣的原因。

  西方文化与礼仪计划学时3第四章古罗马文化第一节古罗马文化的特色与成因教学基本内容:

1、古罗马的历史2、古罗马文化的特色3、古罗马文化繁荣的原因4、多媒体播放电影《宾汉》,以了解古罗马文化的特色与成因教学重点和难点:

古罗马文化的主要特色;古罗马文化繁荣的原因。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本章采用讲课、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作业与思考题:

1、古罗马文化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2、论述古罗马文化繁荣的原因。

  说明:

1.教案首页中各栏目内上下尺寸可自行调整。

  2.教案首页后续页用河南科技大学教案专用纸书写,或使用A4纸打印。

  第四章古罗马文化第一节古罗马文化的特色与成因当希腊化的文明正在地中海东部沿岸盛行的时候,一个新的强国在西方兴起了。

  意大利,有一个好战的城市开始打出一条通向世界帝国的道路,这就是古罗马。

  古罗马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时代,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形成了罗马法的原则。

  罗马法不仅仅在当时罗马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历史上成了欧洲后来的基础;罗马的共和政体及立宪政体同时成为资产阶级初上政治舞台时与封建贵族分享权力的先例;罗马帝国的威名和疆域也成为后世强权主义、扩张主义和帝国主义所仰慕的先例。

  因此,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地域上,罗马都处在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过渡、近代文明同欧洲文明混合的大路口,成为西方文明源头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整个西方文明史上,它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一、古罗马的历史罗马具有无与伦比的理由被称为永恒之城。

  它出现于公元前700多年;先是罗马共和国的首都,历时近500年;接着又戴上了罗马帝国的首都荣冠达503年;在中世纪,它作为教皇国首都长达11个世纪;紧接着它又成为意大利王国统一后的王国首都。

  2700多年的历史中,罗马经历了太多变迁,众神让位于上帝,上帝又让位于艺术家;帝国取代了共和国,总统又取代了元首。

  上帝归上帝,恺撒归恺撒,只有罗马永恒,人与神分享着罗马的光荣。

  在意大利,有一条河流叫台伯河。

  在离台伯河口2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城市叫罗马,这里的居民是拉丁族人,是一个发展迟缓的农业民族,共有300来个氏族村落,分成12个经常活动的社区,组成一个共同的拉丁人同盟,经常同周围的部族发生战争。

  根据传说,罗马城是这样来的:

特洛伊人埃涅乌斯在城毁时没死,逃到另外一个地方又建设一个新城市。

  又过了若干年,该城的贞女同马尔斯神生了一对双胞胎。

  按规定贞女终生不嫁,生子更不允许,国王下令把双生子投到台伯河里。

  后来两个孩子在篮子里大声啼哭,从山上跑来一只母狼用乳喂养这对命不该绝的孩子,后来,国王的牧人把他们养大。

  这对分别叫罗慕洛和勒莫的弟兄后来决定在自己被找着的地方建一座城市。

  建城时弟弟被杀死,因此该城名为罗马。

  罗慕洛就成为罗马的第一个国王。

  从城市到帝国。

  共和这个充满现代意味的词,其实在公元前509年就出现了,而罗马正是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

  随着罗马城市国家的日益强大,它的地位逐渐凌驾于临近各城市国家之上,俨然成了这一带的盟主。

  而后,恺撒以无与伦比的强势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度被元首制度所取代。

  接下来就是无可避免的一系列战争和征服,罗马的领地无限扩张,跨过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海。

  此时的罗马,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城市的名字,它代表了一个空前强盛的帝国。

  帝国时代。

  恺撒终结了共和时代,但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却是他的继承者奥古斯都(至尊者)·屋大维。

  他的政绩不消多讲,我们最满意的是他开创了罗马兴建大型公共工程的传统,如神庙、剧场、水道、浴池,使罗马城的面貌焕然一新,他曾自豪地说:

我接受的是一座砖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基督教世界的首都。

  屋大维之后的千年之内,罗马可能都是当时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也是人人向往的世界的中心。

  然而其中有一天,东方城市耶路撒冷的光芒盖过了罗马。

  据说有一个圣人名叫耶酥,他号称基督(救世主),他在巴勒斯坦传播一种新的宗教,他说罗马诸神是不存在的,大家只要相信唯一的上帝耶和华就好了!

罗马人统治的根基动摇了,皇帝无比震惊和愤怒,总督把耶酥钉在十字架上处死,但是基督教的传播已无法阻挡,从东方到西方,从贫民到贵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基督。

  同时,罗马帝国却开始衰落,罗马的光环也日渐黯淡。

  不能抵挡,不如接受。

  392年,提奥多西皇帝把基督教定为帝国的国教,罗马一变而成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

  后世一位聪明的统治者更把城的一部分献给教皇,帝国覆亡了,罗马却继续光荣。

  罗马的再生。

  基督诞生后1500年,古罗马艺术复兴,古罗马精神再生,凡人的罗马复活了。

  罗马成了艺术家的圣地,诗人歌颂它,画家描绘它,大师们竞相以最得意的作品来装点它。

  古罗马时代巨大的公共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百变的作品交响,罗马终于成了一座真正的露天博物馆。

  从那以后,罗马虽然不再是权力的中心,但艺术之都的地位再没有动摇过。

  二、古罗马文化的特色及其成因关于古罗马文化的特色,我们说实用理性或实利主义是古罗马文化的最大特色。

  这从它和古希腊文化的比较中就可以看出: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都是很有特色的。

  古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