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44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书的种类Word格式.docx

政治、法律

705E-0:

军事

706F-0:

经济

707G-0: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708H-0:

语言文学

709I-0:

文学

710J-0:

艺术

711K-0:

历史、地理

712N-0:

自然科学总论

713O-0:

数理科学和化学

714P-0:

天文学、地球科学

715Q-0:

生物科学

716R-0:

医药、卫生

717S-0:

农业科学

718T-0:

工业技术

719U-0:

交通运输

720V-0:

航空航天

721X-0:

环境科学

722Z-0:

综合性图书

1、图书的类型

图书按学科划分为: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图书。

按文种划分为:

中文图书和外文图书。

按用途划分为:

普通图书和工具书。

2、图书的种类

<

1>

按书的内容划分:

小说

儿童读物

非小说类

专业书

工具书

手册

书目

剧本

报告

日记

书集

摄影绘画集

2>

按书的特征划分:

线装书

精装书

平装书

袋装书

电子书

有声读物

盲人书

3、我国共有多少家出版社?

截至目前为止,2005年我国共有268家出版社,其相应级别如下:

一级:

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

二级:

其它国家级出版社等。

三级:

省级以及大学出版社等。

四级:

省级以下规模较小的出版社等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炎帝、黄帝的传说

炎帝,姓姜。

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

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面,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

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

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

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场。

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辨别方向。

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

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

传说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过着不定居的游牧生活,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

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

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

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

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

后来,中国人自称是“黄帝子孙”。

炎黄帝等英雄的传说

社会生产不断发展,部落组织日益增多。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亲属部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进而产生了部落联盟。

在私有制度的刺激下,部落联盟的各级军事首领不断加强了战争活动,涌现出一些英雄人物。

司马迁编写《五帝本纪》,列为《史记》的首篇。

这个五帝时代,实际上就是我国历史上的英雄时代。

列在五帝之首的黄帝,就是这个英雄时代的第一个代表人物。

当时,诸夏之族已经发展到大河南北的大平原西部边缘地带,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群大约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内地区,以黄帝为首的姬姓部落群大约在嵩山之外的外方地区,他们各自结成亲属部落联盟,继续向东方发展。

东方的风、嬴、偃诸姓部落群也由汶、泗一带活动到大野泽周围,其中势力比较强大的蚩尤部,一度成为东方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首领。

他与炎、黄诸部在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发生了越来越剧烈的武力冲突。

最后,炎、黄诸部完全联合起来,黄帝成为诸夏之族的最高军事首领。

在黄帝的统率下,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

结果,蚩尤失败,黄帝成为结合夏、夷诸部组成规模更大的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

从此,华夏族成为不断融合中原各地众多部族的核心力量。

黄帝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尊崇为不断扩大的华夏族的共同祖先。

炎帝 

中文名称:

又 

名:

烈山氏 

神农氏 

赤帝 

性 

别:

男 

民 

族:

华夏族 

生平简介 

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

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

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

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

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

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场.自他以后中国进入农耕社会. 

是传说中远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春秋时左丘明撰《国语·

晋语》云: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水经注·

渭水》:

“岐水(今岐山县境)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

南宋罗泌《路史·

国名》载:

“炎帝后,姜姓国,今宝鸡有姜氏城,南有姜水。

”《一统志》载:

“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长于姜水……”。

宝鸡市南姜城堡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炎帝的传说。

如说炎帝生于峪,其母怀抱炎帝沐浴于九龙泉。

又说炎帝遍尝百草,为人类找到了可以治病的中草药,到晚年上天台山误尝断肠草而死等等。

因传说代代沿袭,当地人们视九龙泉为圣地,遇大旱常在此祈雨。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宝鸡县令许起凤因祈雨重修炎帝寺并立石碑一通。

炎帝部落,初期,从事采集渔猎,后来逐渐作务农业,开始了半定居的迁徙农业生活。

其迁徙的路线,是顺渭水东下,过伊河、洛河,到达今河南、山东一带。

因其地平坦,气候较温暖,适于原始农业,遂以农耕为主,形成定居的部落集团。

初都陈,即今河南淮阳;

再迁鲁,都曲阜。

传八九代后,势渐衰,受到九黎族压迫,为蚩尤所败。

后联合黄帝部落打败蚩尤。

黄帝部落又打败炎帝部落。

此后,炎、黄两族部落开始联合和融合而为华夏民族,占据了中原地区,在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广阔土地上逐渐创造发展起来伟大的华夏文明。

炎帝部落对农业的发展有伟大贡献。

其经过多代观察、摸索、试种,发现了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并逐渐培育成农作物。

又“斫木为耜”,“楺木为耒”,发明了生产工具,取代刀耕火种,从而开创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史。

炎帝部落对医药的发展也有伟大贡献。

他们经过辨认植物,逐渐了解了部分植物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

又因造耒耜,种五谷,改善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使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有了更为可靠的来源。

促进了人体素质的提高;

又作陶器,制斤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使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寿命相应提高;

又相土地,察水泉,使人们相对定居,免除了渔猎采集时代风餐露宿、东奔西走之苦,生活比较安定,从而使人们的生存条件和体质健康逐步改善和提高,也使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故可以说炎帝开创了中国医药史。

炎 

帝——中国羌炎农业文化始祖 

炎帝,号神农氏,中国羌炎(姜炎)农业文化创始人,民间敬奉为神农大帝。

羌族,公元前3976年,原始社会的“三皇”(神农、伏羲、女娲)时期出生在今陕西省的渭水流域。

炎帝姜(羌)姓。

今陕西省宝鸡县的姜城堡均是羌姓村寨,是炎帝姜姓氏族的发源地。

炎帝姜姓氏族由善于治水的共工四岳羌人起源,逐渐沿渭水、黄河流域向东发展到今河南、河北、湖北、山东一带中原地区,由畜牧逐步转入农耕。

故任乃强教授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记道:

“羌族是亚洲最早创造牧业文化和进入农业生产的民族。

” 

炎帝一生为中国羌炎农业文化的发展日夜操劳。

晚年,他不顾年老体衰,到湖北南方巡查,今湖北仍有一炎帝名号命名的“神农架”地名。

据史载,炎帝在南方巡视中,仍忙于各种草药中,为亲尝药性疗效,误尝了剧毒的勾吻(俗称‘断肠草’)不幸毒亡。

后被安葬在湖南长沙茶乡(茶陵)。

炎帝神农氏比黄帝轩辕氏早五百年,炎帝是在“三皇”时期,黄帝是在“五帝”年代。

《史记·

五帝本纪》记道:

“轩辕

炎帝神农氏出生的传说

远古时代,随着一位圣人的诞生,华夏大地的地

平线上升起了初始文明的灿烂曙光。

这位圣人就是炎帝神农氏,他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之一,受到世代炎黄子孙的敬仰。

 

马克思曾指出:

“过去的现实又反映在荒诞的神话形式中”。

传说里的氏族和部落一般都是从神话中引申而来,在关于炎帝的原始资料中,更是颇多神话色彩。

如《白虎通·

五行》竟说:

“炎帝者,太阳(神)也。

”这是古代巫史不分、人神混杂的表现,并不奇怪,透过这些神话,或者把这些神话仅仅作为氏族和部落的代号,如果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结合考古资料进行分析,便不难去伪存真,从传说的材料中理出当时历史的一些头绪,看到许多真迹。

综观伏羲、女娲、神农,三世之记载,可以明白一个道

炎帝和黄帝

《周易·

系辞下传》说: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之后众多史籍几乎是一致采用这一观点:

炎帝和黄帝是前后相承的关系。

《汉书》、《白虎通义》几乎都是原文照抄地记载:

“伏羲氏没,神农氏作。

”《越绝书·

计倪内经》则说:

“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

”东汉蔡邕撰《独断》载:

“《易》曰:

帝出于震。

震者,木也。

言宓牺氏始以木德王天下也。

木生火,故宓牺氏没,神农氏以火德继之。

火生土,故神农氏没,黄帝以土德继之。

土生金,故黄帝没,少昊氏以金德继之。

金生水,故少昊氏没,颛顼氏以水德继之。

水生木,故颛顼氏没,帝喾氏以木德继之。

木生火.故帝喾氏没,帝尧氏以火德继之。

火生土,故帝舜氏以土德继之。

土生金,故夏禹氏以金德继之。

金生水,故殷汤氏以水德继之。

水生木,故周武以木德继之。

木生火,故高祖以火德继之。

”蔡邕在这里以五行说来解释朝代的更替,从伏羲一直排到汉。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

在东汉,炎、黄的传承关系是没有争沦的,是比较一致的。

当然,史籍中也还有别的说法。

一为“兄弟说”。

这主要是由于《国语》的一段记载所引起的。

《国语·

晋语》说: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

炎帝的三位母亲

相传炎帝的母亲叫女登,一天晚上,她梦见天上的太阳落在怀里,感到又温暖又舒服。

过了一年零八个月,女登生下一个红球,红球在地上滚了几滚之后裂开,中间坐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孩。

大家非常高兴,认为是太阳神降生。

女登和大家一起去采果实,便把孩子放在一块大石头上,让他晒太阳。

谁知孩子睡醒后,感到又热又饿,便哇哇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山中的生灵,这时,岩鹰飞了过来,为孩子遮荫扇凉。

接着,山鹿也跑过来,为孩子喂奶。

孩子歇荫纳凉,吃着鹿奶,甜甜地睡着了。

此后,每当女登离开孩子时,鹰和鹿都很快过来照顾护理。

人们认为鹰和鹿也是炎帝的母亲,孩子得到三个“母亲”的精心养育,很快就会说话走路。

炎帝去世后,为了纪念炎帝的三位母亲,人们雕刻石鹰、石鹿,安放在炎帝墓冢左右,和炎帝同等祭祀,宋乾德五年修建炎帝庙时,将石鹰、石鹿移放在主殿前方的左右两侧,至今未动。

1

炎黄帝:

传说中的真实--访北京联大教授韩建业

【北国网讯】 记者: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以炎帝、黄帝为代表的众多上古人物或部落,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构成了上古时代的古史体系,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皇五帝”到底是指哪些人物?

黄帝、蚩尤等应被看作是英雄人物还是部落名称?

  韩建业:

在战国至汉代的各类文献中,提到的“三皇”、“五帝”各不相同,有多种说法。

据顾颉刚、刘起釪等先生考证,至少有6种“三皇”说,第一种是燧人、伏羲、神农,其他还有女娲、祝融、共工等。

“三皇”一词战国末期才出现,具体人选都是汉代才排定,很难说有多少历史根据。

司马迁当然知道“三皇”的说法,但大概觉得不可信,所以没有写什么《三皇本记》,《史记》最早只有《五帝本记》。

“五帝”一词也是战国后期才出现,并先后有7种五帝说,最有代表性的是《史记》中的黄帝、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唐尧、虞舜。

与黄帝同时的炎帝、蚩尤、少昊、太昊,与颛顼、帝喾同时的祝融、共工,与尧、舜同时的周稷、商契等,在传说中也都很著名,我们可以将他们统归入“五帝时代”。

黄帝、蚩尤等可能既是部落族系名称,有一部分也属于英雄人物的名字,尤其尧、舜、禹的人格应该是很充分的。

古代常有氏族名、地名、首领名同一的情况。

  记者:

远古没有文字,历史主要靠口耳相传,在黄帝、炎帝、蚩尤等的“传说”流传千百年已经深入人心的情况下,今天我们用考古文化学加以印证,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史前考古资料长埋于地,没有人为篡改增删的可能,其客观真实性毋庸置疑,是传说史料最可靠的参照系。

经过近一个世纪艰苦的考古工作,这个参照系的内在逻辑秩序和主要内容已经逐渐被破解释读,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已经基本建立。

如果真有过一个“五帝时代”,那么那时的氏族集团的遗存及其时空框架也应基本被发现。

可以说现在实际上已经有了两个古史系统,一个在传说史料中,一个在史前考古资料中。

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达成二者之间的互证与互释。

我们现在进行五帝时代的考古学探索,在方法方面,除由近及远和点面结合这两条外,还应当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战争冲突在考古学上的反映,二是部族集团的辗转迁徙在考古学上的反映。

激烈的战争有可能会造成文化上的巨变现象,部族集团的迁徙可能会引起文化格局的明显变动,并常常与战争联系在一起,这都是比较容易引起注意和易于辨别的。

以考古学文化上的重大变迁来证实传说中的重要战争或迁徙事件,由此确立若干基点,并进而探索其他细节,就有可能大致把握五帝时代中国古史的基本脉络。

  发达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黄帝族系所创造,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奠定了“早期中国”的文化基础

那么,黄帝部族的文化对应的是考古发现中的哪个文化?

是如何确认的?

要探讨黄帝文化,需要以夏文化的认定作为基础,而夏文化又是以对商周文化的确定为前提的。

由于有了甲骨文的考古发现,目前商周文化已被完全确定。

以此往前做科学的论证发现,以豫西为分布中心的二里头文化总体上属夏文化无疑,对其进行考古前溯发现,其形成主要是以晋西南(包括黄河南岸的灵宝、陕县一带)为中心的庙底沟二期类型东向推移的结果。

我们重点考察晋南豫西地区的文化变迁,发现公元前2600年左右(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之初),包含大量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东方因素的陶寺类型代替了临汾盆地的庙底沟二期类型;

到了公元前2200年左右(龙山前后期之交),陶寺类型又被包含大量老虎山文化因素的陶寺晚期类型代替。

前后两次大的变动,与发生在晋西南的先秦文献中记载的陶唐氏伐西夏(“唐伐西夏”)和后稷流放丹朱(“稷放丹朱”)的事件应分别有对应关系。

这就不但确认了陶唐氏文化,还将夏文化的渊源追溯到了庙底沟二期类型。

再向前追溯,会发现晋南豫西文化的更早源头是仰韶文化二期的庙底沟类型(公元前3500~前3000年),而这正与黄帝以晋西南为中心和冀州以山西为根本的情况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晋西南隔河相望的河南灵宝“铸鼎塬”一带,发现了北阳平等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与当时的黄河长江流域一般聚落为几万平方米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这为黄帝以晋西南(及其附近)为中心的说法增添了强有力的证据。

由此,我们也可知道黄帝、尧、舜、禹之间的确有密切关系。

作者:

华夏之根有熊

2006-8-1218:

33回复此发言 

2

那么,从考古上看,庙底沟类型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公元前4800年左右,中国史前文化完成了新石器时代中期向晚期的过渡,在中原地区形成仰韶文化。

至公元前4200年左右,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下王岗类型碰撞和融合的基础上,在晋南、豫西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东庄类型。

公元前4000年左右东庄类型发展成庙底沟类型,其实力进一步增强,对仰韶文化其他区域的影响也明显加大,就连太行山东麓原后岗类型分布区也纳入庙底沟类型的势力范围,这时的仰韶文化实际上近似于一种“泛庙底沟类型”式的状态,虽然也可分若干类型,但彼此间的共性不是其他时期可以比拟的。

那么,作为“黄帝”部族的庙底沟类型有何特点?

是否进入了文明社会?

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

庙底沟类型以发达的粟作农业为基础,流行花瓣纹(圆点、勾叶、三角纹,苏秉琦先生将其与中华的“华”联系)彩陶和双唇小口尖底陶瓶(苏秉琦先生称其为“酉”瓶,认为有特殊功能),有崇鸟(凤)习俗,墓葬素朴而少见随葬品,聚落已有明显分化。

从灵宝100万平方米的中心聚落和200多平方米的“宫殿式”房屋来看,当时已经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化,已经迈开了走向文明社会的步伐,但还不能说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空前统一、异常强大的庙底沟期仰韶文化其典型因素圆点、勾叶、三角纹等遍见于目前考古发现的同时期的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崧泽文化、大溪文化等当中,说明其影响范围西至青海东部,其北逾燕山,东达海岱,东南至江淮,南达江湘。

这与《史记》所载黄帝的活动范围几乎相同!

这个过程不但使中原文化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地区文化的发展,客观上加强了中原乃至于中国大部地区的文化统一性,极大地增进了中国大部地区的文化认同感,促成了更广大范围的“中国相互作用圈”的最终形成,奠定了以“黄帝”及其文化作为其共同认知核心的“早期中国”的文化基础。

可以说,庙底沟期中原文化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

  传说中黄帝及其部族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当时各种文明要素多已形成。

《史记》中就有“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的记载。

事实上,庙底沟类型的确有陶鼎,当时也完全有热锻铜器的可能(在陕西临潼姜寨就已经出现过更早的铜器),但或许还不具备铸鼎的技术。

考古上最早能够铸鼎是夏朝晚期,也就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事了,与此还有1000多年的间隔。

在文字纪事方面,有“仓颉作书”的说法,有人说仓颉为黄帝臣。

事实是,虽然在仰韶文化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刻划符号,但不见得是文字。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龙山时代(尧舜时期)应当已经产生文字,与庙底沟类型还有数百年的间隔。

可以说黄帝作为我们的“人文始祖”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涿鹿之战”确立了仰韶文化所代表的华夏集团的主导地位,使炎、黄及其中原地区成为古代中国的认知核心,奠定了古代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炎帝同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那么,哪个考古学文化对应炎帝部落呢?

很多记载都说炎帝的兴盛时代早于黄帝,那么其早期文化遗存也应早于庙底沟类型。

徐旭生先生考证炎帝部落的中心地域在渭河上游宝鸡一带,这里恰好也是属仰韶文化一期的半坡类型的发源地。

因此,炎帝与半坡类型就可能存在对应关系。

半坡类型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聚落内部结构井然有序,反映了社会管理功能的加强,但贫富分化尚不十分明显 

同时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半坡类型在约公元前4300年突然衰落,而被东庄类型(庙底沟前身)色彩浓厚的“史家类型”所取代,这或许与炎黄之间发生的“阪泉之战”有关,黄帝文化对炎帝文化的影响很大。

综合来看,我们说半坡类型可能属于炎帝部族所创造的文化,对半坡类型的研究是我们打开炎帝历史的钥匙。

3

我们常说“炎黄同源”,这在考古学上有根据吗?

晋语》记载:

“昔少典娶于有 

氏,生黄帝、炎帝。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这是关于炎帝和黄帝本源的最重要的记载。

由此可知二者由同一源头分化而来。

从考古学上来看,以芮城东庄村仰韶遗存为代表的东庄类型,时代介于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之间 

,实际上是半坡类型东进并与晋南土著文化融合的结果 

,严文明先生称其为半坡类型的关东变体。

如此正可解释炎黄同源且其兴盛期早晚有别的说法。

炎帝又被称为“神农氏”,被认为是我国农业的先祖和多种作物的发明者,那么,炎帝部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先秦文献中,没有将炎帝与“神农”、“烈山”联系起来的记载。

“炎帝神农氏”的称号是汉晋以后出现的。

应该说,农业的产生不可能由一个人甚至一代人来完成,它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其形成经过是漫长的。

我国的水稻种植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黍、粟的发明也有八九千年的历史,都远早于炎帝时代。

但炎帝及炎帝部族可能是我国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半坡类型石爪镰、陶爪镰、石铲等农业工具数量很多,反映农业发达,而这也是其聚落整齐有序、房屋规整舒适、陶器美观大方的前提。

可能正是由于炎帝对发展农业生产的特殊贡献,其关于农业的事迹才会被代代传颂,后来还有了“神农氏”的称号。

此外,半坡类型彩陶所蕴涵的神秘观念、向心凝聚的聚落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