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5256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docx

《约分》教学反思最新

  《约分》教学反思

  《约分》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

1.理解约分的意义,并学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

2.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能判断一个分数是否为最简分数,能把一个分数化简成最简分数。

都是比较注重计算和方法的内容,如果干巴巴地讲,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如何把约分讲的有意思一点,学生愿意学一点,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学生只有愿意听了,才能去学习。

  我刚开始的思考是,为什么要学约分,约分的价值是什么?

看看课本,发现练习十六的第一题给了我思路,于是采纳了优教上的一个导入:

你能在1分钟之内涂出这个正方形的吗?

加入时间限制,做一个挑战,激发学生的兴趣。

果然,学生的参与度有了提高。

接下来的教学也更顺畅了。

  在约分这一节,学生大部分都能掌握的很好,但在作业的完成上出现了问题。

先约分再比较各组分数的大小,学生约分后比较的不是原数的大小而是约分后数的大小,关于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反思,是不是因为老师没有讲到,提到,所以学生出错率才比较高。

相信如果课堂上讲过这个问题,有很多学生能够避免,但是老师能做到所有题型都讲到吗?

所有的易错点提前跟学生讲一遍吗?

再者有必要这样做吗?

我认为,应该给学生犯错的机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独立判断的机会,不要事事想到学生前面,提前把易错点、难点等都告诉学生,这样的知识都是浮于表面的,要给学生充分的犯错机会,但一定要做好订正工作。

  《约分》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约分及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设计中,我首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数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因此本课无需在此处多费时间,合理的知识迁移,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其次补充2、5、3的倍数练习。

为学生熟练掌握约分方法做准备。

  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掌握约分的方法并不难,要熟练进行约分,关键在于能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是否含有公因数2、5、3等。

而且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即判断分子、分母是否只有公因数1,如果只有公因数1,那么这个分数是最简分数如果分子、分母是否含有大于1的公因数,这个分数不是最简分数。

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判别2、5、3的倍数练习,为学生学习约分提供必要的扎实基础。

  约分的知识实际上学生在理解上并不是太难的内容,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掌握的不理想。

我个人觉得这主要还是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有很大的关系。

约分的知识涉及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相关知识。

学生要对每个部分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后,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才能很好的掌握约分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时,我觉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基本上是能够理解约分的含义和掌握一般的方法,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约不完上。

部分学生找公因数的速度较慢,找不

  全,不能正确判断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等,都是学生约不好分的主要原因。

我觉得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和纠正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约分的能力。

  判断一个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学生掌握得较好。

对于逐次约分的过程,学生失误较多,从学生做的练习可以看出来。

学生在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几个与已知分数相等的分数时都会,可是一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时就常出现分子、分母除以不一样的数,我想是因为在找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学生还不熟练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引起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约分》一课是在学生已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来认识约分的含义,掌握约分的方法的。

根据教材的安排,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相等关系并运用已有知识解释分数相等的原因;二是引导学生发现用公因数去除,理解约分及最简分数的含义;三是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约分的方法,从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课伊始,设计了“猪八戒为了给师傅留块饼,想出了四种分法,请同学帮忙,哪种分法更多一点?

”的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合理的知识迁移,去掌握理解新知,我只是给予适当的引导,并没有过多的讲授,把探究新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的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我始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相信学生有无尽的潜能。

通过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几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值相等;借助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约分的`含义及最简分数的含义;创设第三组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实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约分方法,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

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究和交流中解决,课堂中能时时闪动着学生智慧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捕捉学生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及时的给予评价,同时也注意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不一样的看法。

在每一个活动结束后,都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归纳,以使学生内化新知,提升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

  虽然本节课有一些可取的地方,但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困惑。

如课堂中学生虽能积极参与,但回答问题的面不是很广,敢于质疑的同学也不是很多,该如何调动全面参与的积极性?

对于这种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就能自学或者说就能掌握新知的课如何上得有新意,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些都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

为了使学生对最简分数的概念有充分的感知基础,我写了几组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

如9/12、3/4;3/6、10/20;让学生再说出几个与它们大小相等的分数,通过学生写分数、说理由自然地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这些大小相等的分数中,你觉得哪个分数最特殊?

为什么?

”学生都直觉得找出其中最简的那个分数最特殊,因为它们的分子分母已经不能再缩小了!

“象3/4、1/2这样的分数还有吗?

”引导学生不断的说,老师不断的写,从直接说一个分数,到说分子分母是连续自然数就可以、分子是1分母是非0非1的自然数,孩子们的回答显然越来越归纳,越来越接近实质……说着说着,终于孩子们自己兴奋的发现:

只要分子分母是互质数,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

无疑,让学生在看似不经意的写数中悟出概念,那种成功的快乐感,那种对最简分数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接受式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约分中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它们的方法和算理,都很容易掌握,但是要能准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求几个数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判断互质数,除法口算等旧知识。

  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

为了使学生对最简分数的概念有充分的感知基础,我写了几组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

如9/12、3/4;3/6、10/20;让学生再说出几个与它们大小相等的分数,通过学生写分数、说理由自然地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这些大小相等的分数中,你觉得哪个分数最特殊?

为什么?

”学生都直觉得找出其中最简的那个分数最特殊,因为它们的分子分母已经不能再缩小了!

“象3/4、1/2这样的分数还有吗?

”引导学生不断的说,老师不断的写,从直接说一个分数,到说分子分母是连续自然数就可以、分子是1分母是非0非1的自然数,孩子们的回答显然越来越归纳,越来越接近实质……说着说着,

  终于孩子们自己兴奋的发现:

只要分子分母是互质数,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

无疑,让学生在看似不经意的写数中悟出概念,那种成功的快乐感,那种对最简分数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接受式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约分中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它们的方法和算理,都很容易掌握,但是要能准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求几个数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判断互质数,除法口算等旧知识。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提到第二单元教,因此课前进行了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复习,并且复习了是2、3、5倍数的特征,为判断最简分数及约分打好基础。

新课教学时把最简分数与约分两道例题在一课时内完成,因为两题联系密切,约分的教学是呼之欲出。

如果强行分割开来不便于学生练习与巩固相关知识。

  本课约分的正确书写是一大难点。

如果一开始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约分习惯,再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时将会明显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我以往的学生常为节约作业本,将分数写在一行里。

约分的位置不够时,他们就将约得的结果往分子分母的右侧写,数据靠得太紧,常因看错而出错。

所以,今年再教时,我一直强调分数占两行书写,今天的作业还特别要求在分子、分母再多留一行,以便写出约分后的结果。

在自己示范板书时,特别向学生说明:

为清晰地看到约分后的结果应将数据向上、向下分别书写,不要写在同一行。

同时,建议教材再版时不要在原数上约分。

可先把原分数照抄一次后再约分,这样更方便检查,书写的格式也更规范。

  教材第5题很好体现了约分的价值。

当我请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有的学生提议画分数示意图,看哪个分数的面积大。

这种策略虽然形象直观,但毕竟太麻烦;有的学生提议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它们化成小数后再比较,但计算起来也很费时;有了约分的知识,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们都说好。

  但作业也暴露出学生的一些知识缺陷——同分子分数不会比较大小。

原来三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材都是通过直观图来帮助学生进行同分子或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并未形成这方面的技能。

建议:

下次再教时,可将93页分数大小的比较提前到本课之前(如:

学习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教学。

浙江版义教教材是分数的意义学习后,真、假分数之前教学的。

  教学完约分后必须强调:

如果今后遇到填空、解决问题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必须先约分。

但从作业反馈来看,学生主动约分的意识很淡薄。

87页第7、8题超过半数的学生没有自主约分。

  设计好“课眼”,让课活起来

  一堂课就如同一个生命体,如何使这个生命体活力四射,使师生双方都能全身心投入,设计好“课眼”非常重要。

  约分这堂课,内容比较浅显和枯燥,如果遵照教材的脉络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学生也能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最简分数的含义,但这样一来,难免把课上的沉闷。

我非常重视新授课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只有把新授课上有意思,让学生乐于听,乐于想,才能上出效果,为后面的练习课铺好奠基石,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于是我课前一直在琢磨:

怎么才能把这节课上得让学生觉得有兴趣?

反复思量,觉得有了点灵感:

不如把最简分数作为这堂课的“课眼”?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把最简分数提前教学,用最简分数带出约分。

  我先出示几组数:

3和7,5和18,8和9,4和9,让学生回答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很多孩子通过前面的学习都能马上口答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我问他们不用计算只观察就能回答的原因,学生自然就回答因为每组数都是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我接着问:

你能用每组的两个数分别作分子和分母,然后得到一个分数吗?

学生自由发言我板书,然后我问:

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你能给这样的分数取个名字吗?

学生踊跃的给出了很多答案。

从“互质分数”“分子和分母很小的分数”“简单的分数”一直到最后“最简分数”就诞生了。

  学生觉得很新奇有成就感,而且通过发现、命名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最简分数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最简分数,他们自然地认识到最简分数既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假分数,这样更进一步地丰富了学生对最简分数外延的认识。

然后我再通过图片给出了一个故事情境:

……老爷爷要吃块饼,如果你是小智多星,你知道应该怎么分这块饼给他吗?

孩子们通过图片能够很直观的回答出分一半或者说分个饼给老爷爷就可以了。

于是引导:

这说明和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

如果我不给你图片,用哪一个分数能让我们更直观的知道怎么分饼呢?

学生自然回答:

是一个最简分数。

  由此感受到了最简分数的优点,和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的必要性。

接着我再问你能把分子和分母比较大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吗?

根据什么?

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于是就顺理成章的转入了约分环节的教学。

  总体来说,这节课除了给出的几组数以及故事情境是预设,其他的都是由学生随机生成,这样的调整,让这节课活了起来,生机盎然,教学线条自然而流畅。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以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生命,以学为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我深刻体会到:

教学设计一定要尊重生命,以学为本。

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认知,了解他们的已有经验。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你能用学过的知识验证75/100和3/4是否相等?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积极主动地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多种思维策略,变程式化的学习为综合型的研究任务。

整个过程中的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思考和充分地交流,使学生真正掌握了约分的方法和最简分数的意义,并且培养了很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交流,学会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观点和意见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交流活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样教学,既能促使每位学生动脑思考,又能激活他们的发散思维。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创造性地应用知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

教学中的练习环节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应用,也是对能力的培养。

约分教学以往的练习很单一,为此我将练习分为不同的层次,有针对练习、变式练习、实际应用练习等,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

不仅掌握约分的方法,而且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约分,这样充分体现了给予生活,生态发展。

  4、不足之处:

教学后我认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的完整性还需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锻炼。

  约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约分的含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

  课开始我要求学生找出四个与老师说的分数相等的分数,使得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乐学、好学,较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数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通过要求学生找出四个与老师说的分数相等、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合理地迁移知识,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都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相信学生的潜能,通过找四个分数找出相等的关系这一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几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相等;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些分数相等的原因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约分的含义:

同原分数相等,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约分的方法为学生搭建了实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约分方法,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

  练习中体现了清晰的层次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对约分的认识得以不断加深。

  《约分》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约分及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方法,能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是教学难点。

在设计中,我首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数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本课无需在此处多费时间,合理的知识迁移,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其次补充2、5、3的倍数练习。

为学生熟练掌握约分方法做准备。

  对学生来说,掌握约分的方法并不难,要熟练进行约分,关键在于能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是否含有公因数2、5、3等。

而且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即判断分子、分母是否只有公因数1,如果只有公因数1,那么这个分数是最简分数如果分子、分母是否含有大于1的公因数,这个分数不是最简分数。

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判别2、5、3的倍数练习,为学生学习约分提供必要的扎实基础。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比较60/100与3/5比大小,引出了最简分数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我以引导与点拨为主的方式进行,让全体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展示、交流、小结等活动,一步一步地从化简分数的具体过程中抽象出约分的概念。

在讨论约分的方法时,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相互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作法。

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可以逐步约分,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约分,然后再学习中自主选择最优的方法。

在练习中,多问学生“为什么”,多让学生自己说想法,从而理解约分的方法和重点。

这样学生掌握的更加牢固。

  约分的知识实际上学生在理解上并不是太难的内容,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掌握的不理想。

我个人觉得这主要还是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有很大的关系。

约分的知识涉及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相关知识。

学生要对每个部分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后,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才能很好的掌握约分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时,我觉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基本上是能够理解约分的含义和掌握一般的方法,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约不完全。

部分学生找公因数的速度较慢,找不全,不能正确判断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等,都是学生约分不好的主要原因。

我觉得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和纠正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约分的能力。

  本节课我没有完全照搬课本上的例题1,而是利用例题1从18/24入手,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几个与它们大小相等的分数。

学生通过写分数、说理由自然地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探究新知的状态。

然后板书36/48=18/24=9/12=3/4,通过“比较这些相等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数字都变小了,是因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了相同的数,即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从而引出约分的概念。

“36/48约分成3/4后还能继续再约分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你能举出几个最简分数吗?

”引导学生不断地说,真正理解什么是最简分数。

之后是学习例题2约分的书写格式及约分的方法。

约分中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它们的方法和算理,都很容易掌握,但是要能准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求几个数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判断互质数,除法口算等旧知识。

学生们基本上都对一次约分的方法感兴趣,但一次约分的要求更高,就是要一眼找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探索活动,我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归纳总结,举例验证,由内到外的理解概念的意义,打破了概念教学教师一味讲解的模式,层层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领略数学的魅力,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约分》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