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5277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docx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

油气田地下地质生产实习总结报告

第一章前言

2012年2月13日——3月10日,我们资工08级和第二学位的同学在王湘平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到江汉油田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油田地质生产实习。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江汉油田(以下简称江汉油田)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

湖北省潜江市,北临汉水,南依长江,东距九省通衢之都武汉150千米,西距历史文化名城荆州60千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截至2009年底,有在职职工3.5万人,资产总额212亿元,累计生产原油5126万吨、天然气18.96亿立方米。

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江汉油田已发展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和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盐卤化工、科研设计、辅助生产和社区服务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江汉油田现有36家直属单位,8家直属机构,25个职能处室,以及2个驻外机构。

 

图1江汉油田地理位置

图2交通位置图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油田地质实习,一是巩固提高“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我们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使我们对油田生产各个环节(钻井、录井、地层测试、测井、开发、采油、油藏动态监测、油田动态分析、计量到油气集输)的管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我们即将毕业要从事的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石油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四是使我们对油田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油田人际氛围、工作的自豪感和一种默默地奉献精神。

二、实习任务:

1、要求了解所在油田地层、岩石、构造特征、产油气层的地质时代、油气水分布情况,各油层组所属沉积微相类型。

2、要求了解所在油田勘探与开发的全过程,目前的现状及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3、熟悉单井地质设计的内容、依据,掌握钻时录井、岩心录井、岩屑录井、钻井液录井、气测录井等录井方法。

4、掌握岩心描述和岩心归位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5、了解地层测试、油气井测试仪器、测井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及测井、测试资

料的解释与应用。

6、掌握该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及其依据,开发方式的选择与井网布置情况。

7、掌握该油田各油层组的物性、流体性质等特征,会进行微相划分及油层组之间对比掌握油层对比成果图的编制与应用。

8、要求了解采油队应建立哪些原始资料、图表及生产工作制度。

9、要求了解油井、水井生产情况,学会油井、水井动态分析的方法、程序。

10、要求了解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油田概况

一、江汉油田概况:

江汉油田建业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98年整体划归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一个以油气田勘探开发,石油工程专业技术服务,石油机械装备制造,盐卤化工生产,管道勘察,设计、施工与钢管制造为主营业务的国有大型企业。

现有职工3.5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万人。

1995年按净资产排序,名列国有企业500强第86位,2002年底企业资产总额110亿元,当年完成企业总产值60亿元。

下属的45个生产经营单位分布在湖北、山东、陕西、河北、重庆、湖南、上海等省市,总部位于湖北省潜江市。

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江汉油田已建成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石油勘探开发基地;中国一流的石油物探、钻井、测录井、井下作业和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一体化施工企业;中国最大的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中国一流的管道勘察设计、施工和钢管制造一体化企业;中国一流的盐卤化工生产企业。

2000年1月,中国石化集团重组改制,江汉油田油气生产主业组建为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随中石化股份公司在纽约、伦敦、香港等地上市。

其余的专业施工、机械制造及公用工程等板块仍隶属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面向市场自立生存。

1958年,地质部在湖北成立石油地质队,开始在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石油地质普查及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1961年10月,石油部成立江汉石油勘探处。

1965年9月,在江汉潜江凹陷钟市构造钻探的湖北省第一口自喷油井钟1井获得日产6.7t的工业流油。

196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江汉组织石油勘探会战。

12万人、100多台钻机参加会战,历时近3年,建成年产1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和一座250万吨炼油厂(荆门炼油厂)。

1972

年5月,江汉石油管理局成立。

1977年12月,原油生产首次超过100万吨。

到1989年,

产量连续12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

1983年7月,国务院决定,将原属江汉石油管理局的荆门炼油厂划入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1986年,承包胜利油田八面河区块,建成年产100万吨的八面河油田。

198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批准江汉石油管理局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0年10月,管理局在盐化工厂工地举行开工剪裁奠基仪式。

1992年3月,管理局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四机赛瓦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1992年7月,国家批准江汉石油管理局为大型一档企业。

1994年2月,钻头厂从意大利引进的牙掌柔性生产线建成投产。

1995年10月,管理局列入“中国的脊梁”国有企业500强第86位。

1998年4月,与长庆油田合作开发陕西安塞坪北油田,到2002年已建成年产25万吨的原油生产能力。

1998年4月,国务院决定石油、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江汉油田整体划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1998年9月管理局控股的江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1月26日其股票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

2000年2月,中国石化集团实施重组改制,江汉油田分为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和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两部分。

2001年3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江汉油田取得四川盆地的綦江、涪陵,鄂尔多斯盆地的长武、延川南,江汉盆地的陈沱口、天门——监利,以及鄂西渝东的鱼皮泽地区等7个主要区块的探矿权,新增区域面积2.56Km。

2002年10月,延南气田扩边增储勘探会战初见成效,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实现了翻番。

截止2002年12月31日,江汉油田生产原油1680454吨(其中江汉采油厂783008吨,清河采油厂715066吨,坪北经理部182380吨),同比增长47000吨。

江汉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始于1958年。

勘探开发领域以湖北省江汉盆地和中扬子海相地层为主。

江汉油田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海陆相并进,油气盐并举,内外市场并重,相继

在湖北、山东、陕西、鄂西渝东地区建成4个油气区。

截至2002年底,整个油田勘探面积

达22.8万平方千米,勘探矿权面积11.28万平方千米。

共有石油地质资源量27.3亿吨,天

然气资源量5.66万亿立方米。

累计探明含油面积299.4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2.74亿吨,石油资源探明率为33.6%;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98.7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仅为0.2%。

年原油生产能力165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1亿立方米。

江汉油田地质工程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勘探开发、采油工艺两个专门从事勘探开发科研

的研究院和多个专业研究所,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6

人,高级工程师450人。

具备勘探开发大中型海相、陆相整装油气田,复杂断块油气田和特低渗透油气田的能力,具有跨地区合作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特色技术。

图2江汉盆地构造简图

江汉盆地位于扬子准地台中扬子坳陷的中部,是白垩纪——第三纪发展起来的拉张断陷

盆地。

它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中部,西起于宜昌、枝江,东到沔阳、应城,南到监利、北至潜江、天门,面积约28000Km。

江汉盆地是燕山运动晚期形成的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基底由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前白垩系组成,盖层部分为白垩——下第三系的碎屑岩系夹大量岩系地层,上覆层为上第三系及第四系。

盆地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张裂——断陷—

—拗陷两大构造旋回。

江汉盆地潜江组为一套盐间含油岩系,岩盐层异常发育,岩层之间夹持的是由碳酸盐、泥质、钙芒硝等多种矿物组合而成的混合岩性,既有良好的生油能力,又有一定的储集能力。

生成的油气多聚集在岩层之下,形成分布范围广,发育稳定的盐间油浸混合岩类,不仅层数多,且累积厚度大,油气资源丰富,据2000年三次资源测算结果,潜江凹陷盐间层总生油量达43亿吨,资源量为1.68亿吨,是江汉盐湖盆地最有潜力的找油领域之一。

二、勘察设计研究院:

江汉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英文简称JPEC)始建于1966年,具有国家甲级勘察、

甲级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测绘等资质,持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设计证书。

1997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0年获独立对外经营自主权,能独立承担国内外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设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费用控制、进度控制)→装置试运投产、交付使用等一整套服务。

该院现有工程技术人员50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职称97人,中级职称150人,注册一级建筑师6人、注册一级结构师6人、注册造价师9人、注册质量工程师1人、注册监理工程师23人、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20人、注册咨询工程师16人、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14人、注册电气工程师9人、注册一级建造师9人、注册土木工程师6人、注册机械工程师2人、注册设备工程师6人、省部级专家4人、集团公司优秀设计师3人。

重点从事油气田地面建设、油气长输管道、油气加工及利用、机械制造、电力、化工、建筑、市政、道路与通信等工程的勘察、设计、咨询、科研、监理、总承包和软件开发。

该院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外公司在油气集输工艺、天然气处理与加工工艺、天然气燃气轮机发电、水质处理等领域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先后中标、完成了巴基斯坦PARCO管线、GNPOC联合处理站改造工程、苏丹BAMBOO油田改扩建工程、UNITY

电站改造、喀土穆成品油库、FULA油田地面工程、苏丹港油库改造以及巴西成品油管道等国际工程项目50多项,并独立完成了阿尔及利亚扎尔则油田混相驱先导试验地面工程总承包(EPC),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外向型的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

对外机构包括江汉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为便于对外开拓市场,分别在山东、新疆、陕西等地和阿联酋、苏丹、阿尔及利亚、巴西设立分院与项目部。

三、钻井公司:

江汉石油管理局钻井公司始建于1961年11月,是一个集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于一体

的专业化钻井施工服务企业,主要从事油气、盐卤、地热和芒硝井的钻井施工和技术服务。

截至2008年12月底,用工总量3926人,其中全民工2207人、子女劳务工357人、劳务派遣工1362人。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45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189人、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309人。

高级技师21人、技师74人、高级工623人、中级工784人、初级工1881人。

现有钻井队52支,48支取得了中石化集团公司专业化施工队伍资质,其中甲级队14支、乙级队19支、达标队13支、2个临时资质。

钻前工程、定向、钻井液、取心、井控、固井7支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取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资质等级。

2001年,公司通过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通过HSE管理体系认证。

2005年,通过QHSE管理体系认证。

2008年,32632JH、50785JH、40469JH、70155JH四支钻井队获得集团公司金牌基层队称号,50786JH、50787JH、70130JH、70627JH、70631JH五支钻井队获得集团公司银牌基层队称号。

江汉钻井公司大力推行管理创新,更新改造设备,加强技术攻关,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可为用户提供钻井、钻井设计,定向、水平井、固井、钻井液以及钻前工程、钻具工具供修、

设备维修等各类专业服务,可承担7000米以内各型井钻井施工和技术服务。

盐膏层钻井及

固井、海相深井钻井、优快钻井、油气层保护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水平井钻井、小井

眼钻井和高效钻头应用、套管开窗侧钻、欠平衡钻井、钻井液等方面具有特色技术和较强

实力,空气钻井、垂直钻井、微泡沫钻井等新技术、新工艺已经投入现场应用,取得明显效

果。

近年来,江汉钻井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先

后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江西、辽宁、吉林、重庆、新疆、青海、山东、陕西

等十几个省市承揽油气勘探开发井、盐卤井、地热井及芒硝井等钻井工程,树立了良好的企

业形象。

2003年,两支钻井队赴吉尔吉斯斯坦进行钻井合作施工,从此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截至2009年3月,共有4支钻井队进入巴基斯坦、厄瓜多尔、阿尔及利亚施工。

2002年,江汉钻井公司开展了“三基”工作;2006年,出台了《钻井公司经营管理制度》;2007年,学习借鉴国际项目管理经验,创新实施了“两表一卡”管理制度,建立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HSE管理制度。

2008年,学习中原油田管理经验,推出了HSE异体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新举措。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经营管理制度(“1号文件”)和QHSE管理体系为纲领性文件,以“三基”工作为主线,以落实“三基”考核细则为举措,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的较为科学的管理体系。

2008年,开钻364口,完井360口,总进尺836889米,完成总产值15亿元,总进尺、产值均创公司

有史以来最高水平。

四、测录井工程公司:

江汉石油管理局测录井工程公司始建于1961年,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测井、录井、射孔、资料处理及综合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井筒技术服务企业。

公司有员工11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38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职称72人,中级职称115人;高级技师5人,技师36人;特种作业人员65人,硕士研究生12人;国内测井、录井行业知名专家10人,具有国际合作经验的管理、技术专家和技能工人110多名。

现拥有EXCELL-2000i成像测井系统、HH-2530快速平台测井系统、CS-A数控射孔仪、GeoFrame4.0.4测井资料解释处理系统,以及ADVANTAGE型、ALS-Ⅱ型、DLS型综合录井仪等国际、国内先进的专业技术施工设备113台(套)。

公司现有测井队24支,射孔队9支,综合录井队24支,气测录井队2支,地质录井队39支,井筒技术资料处理解释中心1个,技术研究所1个。

取得集团公司甲级施工队资质14个队、乙级资质施工队31个队,其中,4支队伍被评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金牌队、6支队伍被评为银牌队。

2001年,公司通过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HSE管理体系认证。

江汉测录井具有测井、录井、射孔和井筒资料处理与解释四位一体的综合井筒技术服务

的优势,能为8000米以下井深的垂直井、大斜度井和水平井提供测井、射孔、录井,以及

井筒技术资料处理的单项或一体化施工,并能提供相关的科研产品。

第三章各站实习内容

第一节、钻井地质:

一.钻井工艺:

1、井名:

潭70斜—7井

2、井别:

生产井

3、井型:

定向井

4、地理位置: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王场镇

5、井场布置简图:

 

图3潭70斜—7井井场布置图

图4、井架结构图

1、钻机四大系统:

旋转系统、循环系统、提升系统、动力系统。

2、钻头类型:

钻头类型较多,常用:

刮刀钻头、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PDC钻头等。

一般,钻软地层用刮刀钻头,而钻硬地层用牙轮钻头。

钻头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

钻时的大小。

如果钻硬地层选用了适于钻软地层的钻头,就必然影响钻进速度,钻时就大。

钻头新旧程度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同一段地层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新钻头比

旧钻头钻进快,钻时小。

所以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

钻头用到后期钻时有逐步增大的现象。

3、钻机八大件:

天车、游车、大勾、水龙头、转盘、绞车、泥浆泵、井架。

4、地质与钻井的关系:

地质工作者对钻井工程的了解,一方面在钻井施工过程中能更好地配合钻井工作,做到圆满地完成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资料;另一方面地质工作者具备一些工程知识,使得在对钻井提出地质要求的时候,能做到更为恰当、有效和符合经济原则地尽量减少工程和地质之间的矛盾。

地质和钻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A、指令:

钻井是完成地质勘探和油田开发的一种工程手段,钻井是服从地质要求的,地质的各项要求是钻井施工的基本依据。

首先,钻井要地质提出并定出井位;进而在钻进过

程中要按地质指令开钻、下套管、固井、试井、电测和进行各种录井等工作;最后,钻井结束也要由地质决定。

B、指导:

地质对钻井的指导一方面是在钻井过程中随时做出地层情况预告,油气显示预告和地层压力预告等,指导钻井采取正确的技术对策;另一方面地质也要为保证钻井不影

响地质资料的获取,随时对钻井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C、协作:

在钻井过程中,许多工作是由地质人员和钻井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的,例如各项录井工作、校正井深、井斜测量、标志层的判断等。

D、监督:

地质都督就是要保证钻井为地质服务并达到地质要求,首先是钻井质量的监督,要按照地质设计的要求和国家的地质工作规范,监督钻进的施工,保证井眼的深度、井斜、固井质量、岩心收获率、完井等符合质量标准;其次要监督对地质工作有影响的钻井工艺措施,例如监督泥浆的使用不能影响油层的测试,在含油层系监督钻井的速度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含油地层,遇高压地层时监督钻井的防喷措施等等。

综上所述,钻井与地质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作为一名油田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钻井工程方面的知识。

5、井深结构:

 

图5井深结构图

二.地质录井方法

1、钻时录井:

A、应用

①判断岩性:

影响钻时的因素较多,但是,在保持除岩性外的其它一些影响因素不变时,

钻时的快慢变化就反映了岩性的差别。

如:

疏松含油砂岩钻时最小,普通砂岩较小,泥岩、

灰岩较大,玄武岩、花岗岩最大,这样就可以大致判断岩性。

②对于碳酸盐岩地层,可判断缝洞发育情况:

如钻时突然变得很小(钻速突然加快),钻具放空,则说明井下可能遇到缝、洞渗透层。

③预告地层,进行地层对比:

尤其对于未进行电测的井段,划分、对比地层既及时又方

便。

④帮助工程人员掌握钻头的使用情况。

⑤检测地层压力(Dc指数)。

2、岩屑录井:

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就称为岩屑录井。

优点:

成本低,简便易行,了解地下情况及时,资料系统性强。

(一)获取有代表性的岩屑

在进行岩屑录井时,首先要知道所捞取岩屑所在的深度或层位,其次要保证所捞到的岩

屑就是那一深度上的岩性。

因此,现场上要做到两点:

①井深准:

管理好钻具。

②迟到时间准。

(迟到时间:

岩屑从井底随泥浆返出到井口的时间。

捞样时间=钻达时间+迟到时间。

与邻井对比,利用大段单一岩性中的特殊岩性(如大段砂岩中的泥岩、大段泥岩中的砂

岩,大段泥岩中的灰岩等)在钻时上表现出的变化(特高值或特低值),记录钻遇时间(钻

时变化点)和上返至井口的时间(振动筛处开始出现特殊岩性),二者差值即为该岩屑所在

深度的迟到时间。

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因为井深增大,迟到时间增长,所以为了保证录井质量,获取有代表性的岩屑,生产中

每隔一定间距作一次迟到时间,各地规定不同。

一般,1000m以上:

按理论计算迟到时间;1000~2000m:

1次/100m;2000m以下:

1次50m。

另外,变泵或排量改变时,要重新计算迟到时间。

(二)岩屑录取过程

A、捞样:

必须按录井间距和迟到时间准确无误地捞取岩屑,不能漏掉一包岩屑。

每口井捞样位

置必须要统一,多数情况下在震动筛前放接样器取样,有时也在架空槽内放档板取样。

B、洗样:

清洗岩屑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探区、不同的地层、不同的油气显示情况,参考钻时和已

钻井的剖面岩性情况预先确定,以不漏掉和不破坏岩屑代表性为原则。

洗样用水要清洁,严禁油污和高温。

岩屑清洗后,应立即进行荧光湿照和滴照,肉眼不能确定含油级别的储层岩屑,必须做

系列对比来进行定级。

C、晒样

同一包岩屑、散砂应倒在岩屑台上凉晒,放上牌号(砂样未入袋前牌号一律不得离开岩

屑,只要环境条件允许,最好让岩屑自然晾干。

若晾干来不及时,进行烘烤,温度要适中,

防止烤失真。

含油岩屑中用于含油气试验的储层岩屑和作生油条件分析的岩屑,不能烘烤。

岩屑晾干后还要进行荧光干照。

D、装样:

岩屑袋要用碳素墨水填写井号、井深(以底部深度为准),袋号、取样人姓名、日期、

字迹要正规、工整。

岩屑深度必须与岩屑袋深度一致。

装袋时必须注意岩屑的代表性。

录井要求装百格盒的,还要装百格盒。

(三)岩屑描述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裸眼井段长,泥浆性能变化、排量改变,以及钻具在井筒内的活动

等因素影响,使已钻过的上部岩层从井壁上剥落下来,和井底岩屑混杂在一起,在进行岩屑

描述时,我们就要将这些假岩屑(或称“掉块”)从真屑岩中鉴别出来。

A、岩屑鉴别

①观察岩屑的色调和形状。

色调新鲜、多棱角状:

新钻开地层(真岩屑)表面色调模糊,圆形,块大者:

上部滞后岩屑,掉块或(假岩屑)

②注意新成分的出现。

③从岩屑中各种岩屑的百分比来识别。

④利用钻时、气测等资料来验证。

B、岩屑描述

要求重点是描述岩石定名和含油气情况,定名要准,不漏掉显示和0.5m以上的特殊岩层及其主要特征。

描述方法:

大段摊开,宏观观察,远看颜色,近查岩性,干湿结合,挑分岩性,分层定名,按层描述。

对于储层,要做重点描述,除定性描述外,还要做荧光试验;对于油砂,还要掰开岩屑看断面,观察含油产状。

如果是碳酸盐岩,还应对其缝洞发育情况进行描述。

(四)岩屑录井草图及其应用

现场地质师要跟随钻头井深及时绘制岩屑录井草图。

主要内容:

录井剖面:

(岩屑描述:

颜色、定名、构造、含有物、油气显示等)

钻时曲线:

(现代录井,仪器上抄等)

槽面显示:

(泥浆录井……)

深度比例尺:

1:

500

应用:

进行地层对比,与邻井资料对比,可作地质预告;为电测解释提供地质依据;为钻井工程提供资料;编绘完井综合录井图的基础。

(五)岩屑综合录井图的编绘

以岩屑录井草图为基础,结合测井曲线进行综合解释完成的图件。

比例尺:

1:

500

①校正井深:

找标志层(钻时曲线、电测曲线特征明显),以电测深度为准,据其差值来确定剖面上提或下放。

②复查岩屑,落实剖面,目的是达到岩、电一致。

③综合剖面的解释:

以落实剖面为基础,以电测曲线为深度标准,结合取心资料绘制剖面。

④岩性综述:

分小段进行。

3、岩心录井:

岩心资料是最直观地反映地下岩层特征的第一性资料,价值很大。

但是,由于钻井取心成本高、钻速慢、技术复杂,所以从经济的角度来说(钻井成本),我们不可能在勘探过程中对每口井都进行取心,也不能布置太多的取心井。

这样,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