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5411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 含答案.docx

届广东高考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word版含答案

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2016·安徽“江南十校”3月联考)CO是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之一。

利用I2O5可以测量空气中CO污染程度,反应为:

I2O5+5CO

I2+5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方程式中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C.常温常压下每生成2.24LCO2,转移电子数小于0.2NA

D.汽化上述反应中的物质所克服的作用力不同

解析:

A项,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项,方程式中的CO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中常温常压下2.24LCO2转化为标准状况体积小于2.24L,故转移电子数小于0.2NA;D项,各物质均为分子晶体,汽化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

C

2.(2016·安徽安庆五校3月联考)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

3NF3+5H2O===2NO+HNO3+9HF。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F3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NF3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生成0.2molHNO3时转移0.2mol电子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解析:

A项,NF3分子结构类似氨气属于三角锥形,所有原子不共面;B项,NF3分子中N呈+3价,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NF3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项,分析反应可知,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HNO3,则生成0.2molHNO3时转移0.4mol电子;D项,从反应可知,氧化产物(HNO3)与还原产物(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

B

3.(2016·河南豫北十校3月联考)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

①O3+2KI+H2O===2KOH+I2+O2

②SiO2+2C

Si+2CO↑

③SiO2+3C

SiC+2CO↑

④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A.仅有②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反应

氧化剂

O3

SiO2

C

MnO2

还原剂

KI

C

C

HCl

物质的量之比

1∶2

1∶2

1∶2

1∶2

答案:

D

4.(2016·湖南株洲模拟)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

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Pt为+5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和F无正化合价

B.1molO2参加反应,转移1mole-

C.上述反应中O2作氧化剂

D.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解析:

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则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5价,故A错误;此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0.5价,则1molO2参加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B正确;在反应O2+PtF6===O2(PtF6)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2作还原剂,故C错误;反应不符合加成反应的特点,不存在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故D错误。

答案:

B

5.(2016·山西运城中学期末)在下列物质之间的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

A.F2+H2O(生成O2和HF)

RNa+H2O

C.NaH+H2O(生成H2和NaOH)

D.Na2O2+H2O

解析:

F2+H2O的反应中,F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水作还原剂,故A错误;Na+H2O的反应中,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水作氧化剂,故B错误;NaH+H2O的反应中,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水作氧化剂,故C错误;Na2O2+H2O的反应中,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而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则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

答案:

D

6.(2016·河北冀州中学月考)菜谱中记载:

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

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

B.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砷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解析:

由信息可知,反应中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A、D项错误;B项,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正确;C项,河虾中含有的砷元素为五价砷,是无毒的,能食用,三价砷有毒,错误。

答案:

B

 

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1.(2016·安徽模拟信息考试)乙硼烷(B2H6)是一种潜在的高能燃料,工业上可用反应:

B2O3+2Al+3H2

Al2O3+B2H6制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氢气作还原剂,铝作氧化剂

B.B2H6充分燃烧生成B2O3和H2O

C.B2H6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

D.每生成1molB2H6转移3mol电子

解析:

铝元素反应后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氢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A项错;乙硼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B2H6+3O2

B2O3+3H2O,B项正确;B2H6为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C项错;每生成1molB2H6,铝失去6mol电子,D项错。

答案:

B

2.(2016·安徽芜湖一中模拟)有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

+XO

+6H+===3X2+3H2O,据此判断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

A.+7   B.+6   C.+5   D.+1

解析:

由元素守恒与电荷守恒知框中为5X-,最低负价绝对值与最高正价之和为8,则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

答案:

A

3.(2016·江西新建一中期中)已知Fe3O4可表示成FeO·Fe2O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2S2O

+O2+4OH-===Fe3O4+S4O

+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和S2O

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

B.每生成1molFe3O4,则转移电子数为2mol

C.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若有2mol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O2为0.5mol

解析:

在3Fe2++2S2O

+O2+4OH-===Fe3O4+S4O

+2H2O中,化合物中铁元素、硫元素用平均化合价,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

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价→-2价,所以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2+、S2O

A项,由上述分析可知,还原剂是Fe2+、S2O

,氧化剂是O2,故A错误;B项,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Fe3O4,参加反应的氧气为1mol,转移电子数为1mol×4=4mol,故B错误;C项,由上述分析可知,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2+、S2O

,3molFe2+参加反应时只有2mol被氧化,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4,故C错误;D项,2molFe2+被氧化时,失去电子2mol,则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D正确。

答案:

D

4.(2016·天津南开模拟)已知溶液中还原性:

HSO

>I-,氧化性IO

>I2>SO

在含有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NaHSO3过量

B.b点时还原产物为碘离子

C.b点到c点,KIO3与NaHSO3反应生成单质碘

D.加入的KIO3为0.4mol或1.12mol时,反应后溶液中碘离子均为0.4mol

解析:

因为还原性HSO

>I-、氧化性IO

>I2>SO

,故该反应按照如下顺序进行:

3HSO

+IO

===3SO

+I-+3H+(此处只能生成I-,因为还原性HSO

>I-),IO

+5I-+6H+===3I2+3H2O。

A项,此处只能是NaHSO3过量,正确;B项,b点时还原产物还应该是碘离子,b点后就为碘单质了,正确;C项,b点到c点,KIO3与碘离子反应生成单质碘,错误;D项,加入的KIO3为0.4mol时,根据反应方程式3HSO

+IO

===3SO

+I-+3H+可知,生成I-为0.4mol,当加入的KIO3为1mol时,此时HSO

已经全部被氧化,生成I-为1mol,再加入0.12molKIO3时,又发生反应IO

+5I-+6H+===3I2+3H2O,此时消耗I-0.6mol,故最终剩余I-为0.4mol,正确。

答案:

C

5.(2016·扬州高级中学期中)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它的一些性质或用途见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

B.NaNO2与N2H4反应,NaNO2是氧化剂

C.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与NaNO2

D.NaN3分解,每产生1molN2转移6mole-

解析:

A项,NH4NO2加热易分解,而NaNO2加热难分解,所以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故A正确;B项,NaNO2与N2H4反应生成NaN3,NaNO2中氮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

价,是氧化剂,故B正确;C项,NaNO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碘化钾,得到单质碘,单质碘遇淀粉溶液变蓝,NaCl无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不能氧化碘化钾,所以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与NaNO2,故C正确;D项,NaN3中氮的化合价为-

价,生成1个N2转移

个电子,则每产生1molN2转移

mole-,故D错误。

答案:

D

6.(2016·绵阳中学测试)KClO3和浓HCl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

其反应可表述为:

______KClO3+______HCl(浓)===______KCl+______ClO2+______Cl2+______H2O

(1)配平以上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填入划线上)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ClO2是反应的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产物。

(3)反应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可被用来作消毒剂,若ClO2作消毒剂后其自身转化为Cl-,则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物质的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_倍。

解析:

(1)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守恒和质量守恒进行配平。

(2)反应中,KClO3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ClO2为还原产物,Cl2为氧化产物。

(3)2HCl―→Cl2,Cl的化合价由-1价→0价,生成0.1molCl2,转移0.2mol电子。

(4)ClO2作消毒剂后其自身转化为Cl-,1molClO2―→Cl-,Cl的化合价由+4价→-1价,1molClO2转移5mole-;Cl2作为消毒剂,在消毒过程中,Cl2―→2Cl-,1molCl2转移2mole-,故ClO2的消毒的效率是Cl2的

=2.5倍。

答案:

(1)

(2)KClO3 还原 (3)0.2 (4)2.5

 

考点3《离子方程式》

1.(2016·广东三校联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B.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Ca2++2ClO-+H2O+SO2===CaSO3↓+2HClO

C.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2(SO4)3:

3Ba2++6OH-+2Al3++3SO

===3BaSO4↓+2Al(OH)3↓

D.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

Mg2++2HCO

+2OH-+Ca2+===MgCO3↓+CaCO3↓+2H2O

解析:

A项,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应生成Ca(HCO3)2;B项,ClO-具有强氧化性,在水溶液中可将SO2氧化为SO

,本身被还原为Cl-;C项,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2(SO4)3,由于Ba(OH)2少量,所以生成Al(OH)3和BaSO4;D项,由于Mg(OH)2比MgCO3难溶,所以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时应有Mg(OH)2生成。

答案:

C

2.(2016·甘肃部分普通高中联考)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过量SO2气体通入氨水中:

SO2+2NH3·H2O===2NH

+SO

+H2O

B.向FeI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

2Fe2++2I-+2Cl2===2Fe3++I2+4Cl-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

Ba2++2OH-+2HCO

===BaCO3↓+2H2O+CO

D.向硝酸铁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

Fe3++3NO

+12H++10I-===Fe2++5I2+3NO↑+6H2O

解析:

过量的SO2与NH3·H2O反应生成NH4HSO3,A错误;FeI2与足量的氯气反应时,Fe2+与I-都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中Fe2+与I-的个数比应为1∶2,B错误;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时,由于氢氧化钡过量,生成物中不应有CO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CO

===BaCO3↓+H2O,C错误;向硝酸铁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后,Fe3+与NO

在酸性条件下都能将I-氧化为I2,Fe3+被还原为Fe2+,NO

被还原为NO,D项正确。

答案:

D

3.(2016·沭阳五校调研)类推思维是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已知

类推

A

将Fe加入到CuSO4溶液中:

Fe+Cu2+===Cu+Fe2+

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

2Na+Cu2+===Cu+2Na+

B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H2-2e-===2H+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H2-2e-+2OH-===2H2O

C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2Cu2++2H2O

4H++O2↑+2Cu

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

2Cu2++2H2O

4H++O2↑+2Cu

D

将少量CaCO3粉末投入足量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将少量CaCO3粉末投入足量醋酸溶液中:

CaCO3+2H+===Ca2++H2O+CO2↑

解析:

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选项A错误;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时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Cl2,选项C错误;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分,选项D错误。

答案:

B

4.(2016·北京石景山区模拟)下列解释物质用途或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

A.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涉及反应:

2H2SO3+O2

2H2SO4

B.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的原因:

CO

+2H2OH2CO3+2OH-

C.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SiO2+2OH-===SiO

+H2O

D.成分为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

Cl-+ClO-+2H+===Cl2↑+H2O

解析:

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的原因:

CO

+H2OHCO

+OH-。

答案:

B

5.(2016·安徽马鞍山二中模拟)下列解释事实或实验现象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将过氧化钠加入到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

Na2O2+H2O===2Na++2OH-+O2↑

B.实验室用硫酸铝溶液和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Al3++3OH-===Al(OH)3↓

C.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SiO2+2OH-===SiO

+H2O

D.钢铁表面的水膜酸性较强时,水膜中的H+会被还原:

O2+4H++4e-===2H2O

解析:

A项未配平,原子个数不守恒;B项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不能拆;D项酸性条件下:

2H++2e-===H2↑。

答案:

C

6.(2016·安徽涡阳四中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u(OH)2中加入硫酸:

OH-+H+===H2O

B.钠加入水中:

Na+2H2O===Na++2OH-+H2↑

C.向Ca(HCO3)2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

Ca2++2HCO

+2OH-===CaCO3↓+CO

+2H2O

D.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

2Al3++3SO

+3Ba2++6OH-===2Al(OH)3↓+3BaSO4↓

解析:

A项中Cu(OH)2为不溶物,不能拆;B项中电荷不守恒;D项中强碱过量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

答案:

C

 

专题7《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2《化学键》

1.(2016·上海徐汇区模拟)ICl能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变化时会破坏化学键的是(  )

A.升华B.熔化

C.溶于CCl4D.受热分解

解析:

ICl是共价化合物,在升华、熔化时化学键不断裂,溶于CCl4时未发生电离,化学键不断裂,受热分解时化学键发生断裂,故选D。

答案:

D

2.(2016·浙江杭州学军中学1月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②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③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 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⑥在一种化合物中只能存在一种类型的化学键 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⑧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⑨氯化钠和HCl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A.③④⑦⑧B.①③④⑦⑧

C.①②⑤⑥⑨D.①④⑦⑨

解析:

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共价键,①错误;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②错误;非金属元素与氢元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③正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④正确;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⑤错误;化合物中可以存在多种化学键,⑥错误;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⑦正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⑧正确;氯化钠和HCl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不相同,前者是离子键,后者是共价键,⑨错误。

答案:

C

3.(2016·浙江教育院抽调)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

元素代号

X

W

Y

Z

Q

原子半径(×10-12m)

37

64

66

70

154

主要化合价

+1

-1

-2

+5、-3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Q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Z与X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C.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D.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Y显负价

解析:

元素X、W、Y、Z、Q分别是H、F、O、N、Na。

由Q与Y形成的过氧化钠中存在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A项错;Z与X形成的氨气中氮元素是-3价,具有还原性,B项正确;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硝酸铵是离子晶体,C项错;F的非金属性大于O,形成化合物时,氧元素显正价,D项错。

答案:

B

4.(2016·山东德州一练)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元素,B、C同周期,D、E也同周期,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D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耐高温材料,A、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D可用海水作原料获得

B.原子半径:

D>B>E>C>A

C.热稳定性:

EA4>A2C

D.化合物DC与化合物EC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解析:

首先推导元素,由A、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可知A为H,B为N;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D为Mg;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结合D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耐高温材料且B、C同周期,可知C为O、E为Si。

Mg可通过海水提取,A正确;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可知,五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Mg>Si>N>O>H,B错误;由于非金属性O>Si,故热稳定性:

H2O>SiH4,C错误;化合物DC为MgO含离子键,而化合物EC2为SiO2,含有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D错误。

答案:

A

5.(2016·北京房山区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为共价化合物

B.N2分子中含有一对共用电子对

C.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D.电解水与电解熔融NaCl时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解析:

A中NH4Cl为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形成;B中N2分子中含有三对共用电子对;C中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形成的非极性共价键;D中电解水时破坏共价键,电解熔融NaCl时破坏离子键。

答案:

C

 

考点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2016·甘肃部分高中第一次联考)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关于X、Y、Z、W、Q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9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W>Z>Y

C.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W2->Y2->Z3+

D.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比Q的强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判断,X、Y、Z、W、Q分别是N、O、Al、S、Cl。

Y(氧元素)无最高正价,A项错误;Z、W是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Z>W,B项错误;W2-核外有三层电子,Y2-和Z3+均有两层电子,故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W2->Y2->Z3+,C项正确;HCl的热稳定性比H2S的强,D项错误。

答案:

C

2.(2016·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期中)下列各项中,理由、结论及因果关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理由

结论

A

键能:

N≡N>Cl—Cl

单质沸点:

N2>Cl2

B

分子中可电离的H+个数:

H2SO4>CH3COOH

酸性:

H2SO4>CH3COOH

C

元素的非金属性:

N>P

酸性:

HNO3>H3PO4

D

氧化性:

Fe3+>Cu2+

还原性:

Fe2+>Cu

解析:

A项,键能:

N≡N>Cl—Cl只能决定稳定性,不能决定其沸点高低,错误;B项,酸性强弱是由酸电离出H+的能力强弱决定,而不是由酸可电离的H+个数决定,错误;D项,由氧化性得化学反应:

2Fe3++Cu===Cu2++2Fe2+,能说明还原性:

Cu>Fe2+,错误。

答案:

C

3.(2016·湖北七市协作体3月联考)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

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5℃时,0.1moL/LX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与Y、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B.Y、Z、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碱性

C.简单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